描述親人的文章
描述親人的文章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描述親人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描述親人的文章:親人
昨天回到家,還沒來得及做晚飯,哥哥就來電話了。我記得哥前幾天來過電話了啊,心想可能又想我了吧。因為哥哥會很長時間才能給我打一個電話,表達一下他們對我的牽掛。接起電話寒暄了幾句后,哥說對我說個事兒。。。我一聽,不對,是有事,真的有事。要不然一般也不會打破給我打電話的陳規(guī)的。當時我就有點緊張,因為我真是害怕“有事”這兩個字啦。我不想它們給我?guī)砀蟮耐纯?。越是不想發(fā)生的,越是發(fā)生了!!!哥說,我表哥出事了。。。我當時想哭都哭不出來了,也許我真的太累了,應該好好休息一下啦!又跟哥說了幾句掛斷了電話,我就開始哭,今天眼淚不聽使喚,沒有流太多,這幾天我的眼睛很累,一直熬夜,而越到夜里,越容易回憶往事,也會哭泣。我發(fā)現(xiàn)我愛上了淚水……
之后我回想起了每年的年初二,我總會在舅舅家遇見表哥……
我又給舅舅打電話了,兩年沒見了,08年,在家過了除夕夜和初一,就踏上了行程……有些事情,家人故意隱瞞我,怕我在外面擔心……
我真的想念家里的親人了,就在離我在不遠的遠方……
那個地方,就是我的童年所在。的確是不遠的遠方,但我又很少回家。不是因為忙,不是因為不想家,更不是因為不想回家,不知道因為什么,周末可以回家,即使是想家,我也得挨到長時間的假期回去一趟。一年里有幾個長假期呢?屈指可數(shù)。。。所以我回家的頻率很低!!!
親人們,你們要照顧好自己,算是替我吧,替牽掛你們的人,愛你們的人,關心你們的人!!!
每次我回家,我都要見到你們,我遠方的親人們,都需要好好生活!!!
描述親人的文章:我的親人
提起筆,鼻子酸;不知從何寫起。十年之間,三位親人離世。 2001年奶奶去世,享年九十歲。是無疾而終,走得很安詳。奶奶生
前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一輩子不愿輸給別人,從我記事起,奶奶勤勞能干,省吃儉用,樸素持家。奶奶年輕時,跟著爺爺去了牡丹江,爺
爺在牡丹江火車站工作。爺爺和奶奶結(jié)婚不到一年,爺爺因公犧牲。那是奶奶已有了身孕,在那兒舉目無親。后因日本侵咯中國,所以奶奶就
回到了山東老家。名義上是老家,實則連片瓦都沒有了。奶奶買了地,自己紡繩賣(看過電影上紡棉花的紡車嗎?用那樣的紡車紡繩),賣掉
繩后,買材料蓋房子。小日本打到關內(nèi),見啥搶啥、砸啥。奶奶沒有辦法,只好在院子里挖深坑,鉆到坑里紡繩。紡好賣了叫人幫忙買石頭
再請人脫坯,那時候建房子不用磚,用石頭和泥巴。我奶奶即使過得這么艱難,也沒有再嫁。她把我父親送到我舅爺爺家(我父親的舅舅家)
再找來人幫忙蓋房子。經(jīng)過艱難的勞動,終于蓋上了幾間土房,。在土房里我奶奶還救過地下黨。據(jù)說是地下黨進村后,被日本鬼子盯梢了,轉(zhuǎn)
著轉(zhuǎn)著走進我家。我奶奶急中生智,讓地下黨躺在炕上,頭上給他搭上濕毛巾,讓他裝成病人。日本鬼子隨后趕到,問我奶奶來過人沒有?
炕上是什么人?我奶奶說是:"我當家的,病著呢還發(fā)燒呢"。隨后我奶奶拿起了勺子,將做好的飯往盆子里舀(以前農(nóng)村人用大鍋做飯,做好
后舀到盆子里,這樣可以降溫)還對小日本說:”米西米西“,小日本轉(zhuǎn)了一圈,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疑點就走了,我奶奶長長地舒了口氣。
我們姊妹五個都是在土房子里出生的。奶奶天天勞作,雖然很辛苦,但是奶奶性格開朗;我們很少從她臉上看到他的苦難,她也不像是經(jīng)
歷過這么多苦難的人。從我記事起,奶奶整天樂呵呵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要她幫忙,她從來都是有求必應,那叫一個熱心。
奶奶和母親之間,從來都是奶奶說啥是啥,我母親從不和他頂嘴。母親經(jīng)常說我奶奶是苦命人,教育我們姊妹也不要和他頂嘴,就這樣我
們敬著奶奶,一直到她去世。
以前,生活緊張,沒有過多的米面,到年關家家戶戶才蒸饅頭。我奶奶怕我母親做壞了,浪費糧食!都是自己親自和面、揉面、揉饅
頭,我母親只負責燒火。饅頭熟了要是漂漂亮亮的還好,要是有裂口的(俗稱呲牙),我母親就又該挨說了。要是奶奶自己也燒火,再出現(xiàn)類
似的情況!比如饅頭裂口,她只是“嗨、嗨”兩聲,以示不滿意。奶奶就是這樣,允許自己干錯了活,不允許別人干錯。記得小時候,奶奶說母
親,我們聽不下去的時候,也和奶奶還嘴,替母親理論。母親每次都說我們別這樣:“奶奶是為這個家好,要不是她會過日子,你們能吃上飯?”
母親就是在奶奶的指責聲和愛護中過日子。以前家里困難,逢年二月二、三月三、端午節(jié)、、、、、等大節(jié)日才吃頓水餃,奶奶包好了水餃,
先讓我母親給我姥姥送去,(我姥姥家離我家有四五里路,姥姥一個人過)才讓我們吃。再給我母親留下,等母親從我姥姥家回來吃。奶奶總
是說:”你們的娘干活累,要吃飽。你們要體貼一下你們的娘,別讓他干了外邊干家里。你們放學后要勤快點,幫忙做點家務“。我們家因為就
我父親一個勞動力,所以我母親整天在生產(chǎn)隊干活。我們小都上學。奶奶對我母親很疼愛,她"批評"我母親行,其余誰"說"我母親都不行,包括
我父親。我父親性格比較急躁,干啥事都風風火火的。典型的大男子主義。你想一家子,有兩個急性子,奶奶和父親。我母親的脾氣要是再
急,我們家還有好啊。我母親是屬于慢性格,典型的賢妻良母型。美麗、善良、溫柔、賢惠、慈祥、孝順、隨和·····是我母親的代名詞,所以我
們一家老少三代八口人,盡管清貧,依然過得和和睦睦,甜甜美美的,不像別人家婆婆和媳婦搞得像天敵似的,整天干仗。
2005年農(nóng)歷二月,我母親在過完七十歲生日不久,因病醫(yī)治無效。也離開了我們。臨終前,對我說:“我走后,別太難過了。你們這么大
了,文文(我最小的妹妹)也三十多歲了。你們五個家的孩子也都大了,能離開我了,我也就放心了。天冷,出殯時都穿上棉鞋,可別凍壞了
腳。膝蓋都包住,跪的時間長了會疼”。這就是我母親,到這時候了考慮的還是孩子。娘啊!你受罪你不嫌疼,兒女們跪你,你都替你的兒女疼
啊。兒女不嫌疼,兒女要是跪著能延長你的生命,兒女天天跪著、跪著、跪著、、、、、、、
2010年農(nóng)歷六月,我父親突發(fā)心臟病也走了。走得那叫一個急,連句話都沒留下。晚上還好好的,吃過晚飯,還在大門外乘涼。到了
夜里3點多鐘,弟媳給我打來電話,說咱爹不行,你趕緊來,放下電話,我就奔了過去,可還是沒趕上。救護車來到,醫(yī)生一看,就讓我們準
備后事。
十年了,你們說走就都走了。你們在那邊還好嗎?還和以前一樣相互照應嗎?奶奶我爹、我娘在那邊還是那樣孝順你嗎?你要好好照顧我
娘,還和生前一樣。不要讓她受委屈。我娘膽小,在那邊奶奶和爹要好好照顧我娘。都說天堂好,天堂好,可是天堂的路啊,是有去的無回的
啊!每年的清明節(jié),我的心都像是撕裂了一樣疼,撕裂了、撕裂了、、、、、、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啊!!!
描述親人的文章:今世有緣作親人
此時,兒子正在飛馳的列車上,向北,向北……
過了春節(jié),一大家人就在盼望兒子回來,三月份的最后一天,在離別了二十七個月之后,總算把兒子盼回來了!
比較以前在家的時候,兒子胖了不少,也結(jié)實了很多,更成熟了好多。回來不幾天,親戚朋友都希望兒子能夠去看弟弟二子,因為哥倆已經(jīng)二年多沒見面了,兒子看來有點猶豫,終于有一天,兒子突然決定立即去看弟弟,我們當然很高興,因為我也希望而且能夠代替我這做父親的去看二子,一是因為自己忙,走不開,更主要的是自己不敢去看二子____看倒是想看,但是我不敢想象看了以后怎么向二子告別,我知道,相見時難別亦難啊!
等到到了二子那里,朋友打電話給我,批評我為什么讓兒子選擇那天去看兒子,因為那天是星期一,如果提前一天或者兩天去的話,就是星期天,完全可以和哥倆一起出來游玩一天,自由的吃頓飯。我這才想起來,上班族的星期概念,我們這些人早就沒有今天是星期幾這樣的考慮了,結(jié)果哥倆匆匆忙忙見一面,只一起玩了兩三個小時就離開了,等兒子回來,我就問他:為什么自己有星期的概念,還偏偏選擇星期一去看弟弟?
兒子沒正面回答,給我們講了見弟弟結(jié)束時候的情形:
哥倆在游玩結(jié)束以后,哥哥就要離開了,朋友,兒子,二子,三人一起向營門走去,走著走著,在離營門還有二十米左右的時候,二子的腳步慢了下來,朋友對二子說:趕緊點,送送你哥啊!沒想到二子的腳步更慢了,踟躕不前,兩眼模糊,已經(jīng)不敢再直視哥哥了,因為二子知道,再走幾步,當哥哥跨出營門,兄弟倆又要相隔萬里,天各一方,不知何時才能見面!
兒子這下才說,如果我是禮拜天去看弟弟,肯定在一起玩的時間比較長,在一起的時間越長,越難離開,但是如果是在星期一,弟弟下午回去肯定有訓練任務,也就沒有閑暇傷感于離別了……
這時我才知道,兒子的猶豫和選擇星期一去看弟弟,用意是多么深厚,作為父親,我忽然覺得自己是否有點殘忍:自己不敢面對的事情,竟然讓兒子去面對!
其實不僅僅是哥哥,二子也是如此,和我打電話,有時候我覺得家里沒有新鮮事可說的了,二子總會找話題和我說話,直到覺得時間夠長了,或者別人等著用電話了,才戀戀不舍地說:爸,我得下了,不知不覺已經(jīng)大半個小時啦!經(jīng)常在電話里勸我們在家不要太累了,在家的時候可從來沒有說過這種“成人”話。
還有今年我生日的前一天,二子跑到衛(wèi)生隊我朋友那里,假裝感冒取藥,“順便”用了我朋友的手機,給我打電話,祝賀我生日快樂;半夜的時候,忙碌了一天的大兒子,用手機給我發(fā)來了祝賀生日的信息,這些,讓我感到擁有這樣充滿關愛的人生是多么溫暖和幸福啊!
算上三月份的最后一天,到今天二十六號,兒子在家正好待了二十七天。分離了二十七個月,相聚了二十七天,兒子又踏上了征程!
看過“描述親人的文章”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