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食散文_美食的散文欣賞
幸福就是能有一個紅嘟嘟的嘴巴,去嘗遍天下所有的美食,閱讀一篇篇關于美食的散文?下面是有關于美食散文,歡迎參閱。
關于美食散文:秦皇河詠懷,那一年的美食
那一年女孩大概有七八歲的子,白凈的皮膚、瘦瘦的、眼睛大大的、頭發(fā)短短的、黃黃的,大概是太瘦弱了吧,走起路來輕飄飄的,有點晃。
晚飯后,女孩照例和小哥哥一塊寫作業(yè)??鞂懲炅?,女孩抬起頭盯著房門外的爸爸看了又看,只見爸爸手里拿著一個圓鼓鼓的、聞起來香香的,表面像烙餅一樣的東西走了進來。
“爸爸,快點,我餓了。”女孩嬌聲嚷著。
“呵,又要搶啊,叫你不好好吃飯,這才幾點就餓了?”小哥哥說著也放下鉛筆,看著爸爸。
爸爸把手里的東西掰成兩半。女孩搶先拿起稍大的一塊往嘴里放,小哥哥笑著說道:“我啥時候能搶過你啊?”女孩得意的咯咯笑著,心里明白,小哥哥從來就搶不過妹妹,因為小哥哥從來就沒搶過,小哥哥總是把最大、最好的東西讓給妹妹。
“爸爸,我還沒吃夠,你明天做個大的吧。”女孩右手比劃著“要不你做兩個,我和小哥哥一人一個。”
小哥哥懂事的把手里僅剩的一點塞到妹妹手里說:“喏,饞貓,你吃吧。”爸爸笑了:“好吧,明天就做個大的,但只能做一個,面粉太少了,你們媽媽有病,不能光吃粗糧的,你們要懂事啊”。女孩和小哥哥應著點了點頭。
時隔多年,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吃細糧不再是人們的渴求,人們的餐桌上花樣繁多,人們崇尚天然健康的綠色食品。這時候,年邁的父母早已過世,女孩也成為人母。
閑暇時,兄妹們聚在一起品茶聊天,每每談及父母,談及童年,女孩總是噙著熱淚說:“再也吃不到與
小哥哥分食的東西了,那香香味道只能藏在心里,留在記憶里了”。在那個年月,那是幾個大哥哥,為生活常年漂泊在外,父親在家勤儉度日舍不得,母親拖著病軀一點一點的從牙縫里省出來的面粉做的。那白白的面粉和成面團,搓成柔柔的條,繞著細細的秫秸一圈圈的繞著,然后放進農村燒草做飯的鍋灶中,用熱的沒了火苗的草木灰
焙著,焙熟“鼓墜”?!具@種食物的名字,只是當時農村非常俗的一種叫法,那個年月,大概只有農村的孩子吃過這樣東西,面粉太少了,大人們都舍不得,偶爾給孩子們這樣做點改善一下,現在的孩子不會理解,有那么俗氣名字的食物了,一點面團有啥好吃的了?!?/p>
彈去灰塵,那熱乎乎的,香噴噴的“鼓墜”,外脆內軟,大概是女孩那一年最好的美食了。
關于美食散文:慶陽美食
今天,大家來到了慶陽,不能不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慶陽的美食。慶陽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環(huán)縣羊羔肉、鎮(zhèn)原糖油餅、合水糖圈圈、正寧豆腐,還有蕎剁面、炒豆豉、豬血灌腸、冉面、洋芋布拉、麻仁包、攪團、高粱卷、涼粉、燕麥柔柔、土暖鍋等等。而且慶陽風味小吃在中國甘肅首屆美食節(jié)上以獨特的地方風味獲得“甘肅名宴”稱號。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手工臊子面了,它以精致的做工配料和地道的農家口味,讓很多人情有獨鐘,流連忘返。手工面和面、揉面、搟面和切面都很有講究,有句俗言是這樣講的“搟成紙,切成線,煮在鍋里蓮花轉,撈到筷子打秋千,盛到碗里賽牡丹”。那么吃面也是很有講究的,手工面一般是湯和面分碗而盛的,吃面的時候,是用筷子把面夾到湯碗里再吃的,這種面吃到嘴里,細而長、柔而韌、清而辣,辣中含清香。正如有人曾經評價:“一碗慶陽臊子面,吃到嘴里,賽過活神仙”。如今慶陽臊子面,已成為了城鄉(xiāng)飯館早餐的時尚面食,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了。
關于慶陽臊子面,民間還有一個有趣的風俗習慣:相傳,在很久以前,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面條,一家人食后無不稱贊面條滑爽鮮美。后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贊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也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面”。此后,為了顯示婦女的賢惠,將這種新媳婦過門第二天,當著客人的面上案搟面,以測試其技藝高低的習俗傳承了下來。技術高超嫻熟者,搟出的面厚薄均勻,切條細長,下到鍋里不會斷裂,這樣的新媳婦,才能贏得大家的贊譽與肯定。
正如一首民歌唱道:“十八省里(那個)轉一遍,好不過咱們慶陽的臊子面”。慶陽臊子面在經過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也已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味。傳統的膳食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里不斷發(fā)出噓噓哨聲,又被稱為“哨子面”。慶陽臊子面做工精細,制作獨特,吃法有趣,堪稱一絕。
>>>點擊下一頁閱讀更多關于美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