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孤獨的精選隨筆美文
描寫孤獨的精選隨筆美文
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tài),下文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描寫孤獨的精選隨筆美文,僅供參考。
孤獨,是我的享受
半夜時分,一個人躺在床上,四處靜謐無聲,有一種孤獨的感覺如爬蟲般悄悄爬上我的心頭,輾轉反側,無法入眠。輕輕起來,戴上耳機聽音樂,打開書本……
曾經(jīng)看見過這樣一句話:有一種心情叫無助,有一種美麗叫孤獨。對耐不住寂寞的人來說,孤獨是可怕的,是恐懼的。而對我來說,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是一種靜美,不喧囂,不繁華,是在靜謐中獨享一個人的清歡。
你看,那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是孤獨的。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只剩下他一個人,與萬物共謀。一塵不染,萬籟無聲。這清高孤傲的漁翁,正是柳宗元自己在政治上失意郁悶和苦惱時,隱居在山水之間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情感的真實寫照。他的幽靜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的氣味。
其實人人骨子里皆有一份別人無法理解,也無法自拔的孤獨。只是很多時候,這孤獨總會被周遭的喧囂浮華所蒙蔽,以致造成繁榮的假象。殊不知,不理會這種孤獨,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便不算真正活過?;蛟S我們,本就應該學會享受孤獨。在孤獨的時候,你才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尋找到迷失的自我。
不知不覺,我也喜歡上了孤獨。我的孤獨和風月無關,和苦悶無關,有著濃濃的煙火氣息,只是一種一個人獨處時的歡喜。
我喜歡孤獨,不與任何人說話,在一份靜謐中安然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任身心徜徉,暫時忘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瑣,去體驗“琴棋書畫詩酒花”的高雅;暫時拋開追名逐利的忙碌奔波,去感受心無雜念的寧靜淡泊;暫時擺脫困擾你的喜怒哀樂,去體味生活中的充實祥和。
于是,體會孤獨,感受孤獨,不失為一種最佳的休閑。身體可以在孤獨中得到休養(yǎng),繁重的體力,超負的勞動,使身體需要有一份適時的孤獨來調養(yǎng)。心靈可以在孤獨中尋找到一份難得的寧靜,不再為生活中爾虞我詐的爭斗而煩惱,不再為日常生活的重負而苦悶,而在孤獨中尋找適合調整心情的方式,讓心情在孤獨中擁有一份獨特的享受。
孤獨的最高修為,莫過于在孤獨中創(chuàng)造,亦或是讀讀古今,寫寫心聲,種種花草。多一份孤獨的快樂,少一份無為的浪費,讓生命在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孤獨中度過,讓生命時光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至于虛度。在孤獨中擁有了自己的一切,你會覺得你一點也不孤獨。于是,你就會明白,能夠真正擁有孤獨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是的,我就是這樣享受孤獨。因為,我只是萬千世界中一株最不起眼的小草,靜是我的姿態(tài),淡是我的心境,孤獨是我的享受。
孤獨是一種境界,它折射出一個人潛藏的能量;孤獨是一味珍寶,它蘊涵著高貴的情愫和追求;孤獨是一場燃燒,它燦爛的火光給人溫暖和力量;孤獨是一份愛,因為,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獨孤求敗,拜求孤獨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首先,用這句話開篇,既可明志,又以講述。
為何真文章只能在孤燈下寫出?是出于那種寂寥的意境還是恬淡的心境?黑暗中,孤燈下,萬籟無聲,這種環(huán)境下,人才能真正沉入思考中,才能真正潛心思考人生,才能將真實感受躍然紙上。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稐鳂蛞共础?,當年落榜的考生張繼身處異鄉(xiāng),孤獨潦倒,夜宿停泊在姑蘇城外的船舫上休憩。夜晚,涼氣濕衣,遙聞遠處寒山廟的鐘聲敲響,那聲音像天外來音,穿越千年時空才徐徐到達。鐘響打更意味著天明即將到來,張繼不禁感嘆時光流逝,自己卻依然仕途不順,命運多舛。夜不能寐,于是起身揮毫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不得不說,是寂靜帶給了張繼靈感,而這種靈感其實就是孤獨感。試想,如若當年張繼沒有名落孫山,后世能夠記載的無非是當年有個叫張繼的秀才上榜而已,隨著朝代更替,這份記載也是難以保存的。張繼的不得志和孤獨感促使他暫時地忘卻了塵世,因景生情,才寫出了這樣的佳作。不過,這也是暫時的,畢竟覺悟此境界者非一日一時之功。而后來張繼復考后最終還是成了進士,但此后再無作品超越他當年落榜所作的《楓橋夜泊》了。
孤獨類似寂寞,但又遠不止于寂寞。寂寞僅是一種心情,而孤獨卻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超乎狀態(tài)之上而存在的狀態(tài)。
并非說孤獨的人都是不懂世情的人,他們只是難得知己,一旦覓得,必定一生相隨。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的音樂令人沉醉,但更醉的是他們山水般相依、相襯、相融的境界,令人神往。孤獨者,不是不需要朋友,只是苦于知音難覓。所以孤獨的人往往不被人們所理解,他們超然獨行著,能夠真正懂得孤獨境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比如,隱士,作為孤獨人群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古有云:“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古代有很多隱士都愛深藏高山之中,但那能稱得上是領悟了孤獨的美妙,但卻未得其精髓。他們居于深山只是為了通過耳聞目睹大自然的幽靜,來造化自己平和的心境,但是,心若不定就是深山也難以撫平其心。所謂真正領悟了孤獨境界的人,他們無往而不適,孤獨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心中有田園,則舉目無處不是田園。這類人已經(jīng)把孤獨作為自身修養(yǎng),習慣并享受著。
孤獨,孤獨,孤,王者;獨,獨一無二。孤獨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王者。
正如金庸大師筆下的獨孤求敗。“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杰,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這是獨孤求敗劍冢上的墓志銘,區(qū)區(qū)不足百字,已經(jīng)道盡這位劍圣睥睨天下的威風,也道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蕭索。金庸大師筆下的風華絕代的武林高手可謂不少,但是真正稱得上是孤獨的只怕僅此一人。
“古來圣賢皆寂寞”,古今成大事者,必須葆有孤獨的心境,他們的成就高低也隨著對于孤獨境界的領悟深淺而有所差異。蔡元培,字孑民,取得只怕就是孑然一身的意思吧;“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追求的只怕就是孤獨的意象吧;“我就是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馬云的這句話一方面是豪氣萬丈,另一方面是眼光獨到,最可貴的方面卻只怕是對于孤獨的感慨吧。
不過,袁世凱垂釣洹上又豈能比姜太公垂釣渭水?世間總有些人心向熱鬧、繁華,卻還要擺出一副孤高且清心寡欲的樣子,豈不偽哉?
描寫孤獨的精選隨筆美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