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朋友的短文章
朋友的相聚是美好的,朋友的離別卻總是傷感的,站在送別的渡口,你希望寫一首怎樣的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送別朋友的短文章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送別朋友的短文章篇1:送別
Y君到B城來探訪我們一干老同學。臨別時,說好一起送Y君的幾位朋友臨時發(fā)來信息,大體說因為各種事務繁忙不能前來了。送走了Y君,遙想古人送別時的一份雅致,不由生出一些感慨:曾幾何時,“送別”于今人倒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今人的生活不缺少送別的場景,只是當今社會通訊發(fā)達,世界愈變愈小,今天剛送別完某位故人,或許隔不了多久大家又見面了。那昨天還化不開的依依惜別之情,明天卻不知何處安放。古人別離時要互訴衷腸,不知“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今天或許只消一個電話,一條短信,就可以了解彼此的境況了。如此說來,送別倒是顯得有些“俗”氣,成為一套俗人間的禮節(jié)。正如梁實秋先生在《送行》一文中說:“在現(xiàn)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壽送殯等等一樣的成為應酬的禮節(jié)之一。”
有時候,“俗禮”也能引出“詩心”。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友人離去,前路漫漫,為友人擔憂的同時,也觸動了詩人無限的遐想。即使沒有具體的某位友人作為送別方,詩人也能找到訴說對象。如徐志摩的名篇《再別康橋》,即是讓康橋作為詩人離開的見證。關于自身的離愁別緒寫得多了,難免顯出有些拘于小我的局限。但詩人總有辦法,杜甫寫了著名的“三別”詩,借個人的離愁寫出了一個時代的悲憤。古時候的官員告老還鄉(xiāng),也要向皇帝和同僚們告別。“皇恩浩蕩賜生還,宮闕依然夢想間。”無奈中透露著些許慶幸。
大多數(shù)情況下,送別的預設場景大致如斯:被送的一方不愿離去,而送客的一方也期望對方能夠留下來,怎奈客觀條件并不允許,雙方在傷懷的同時只能退而求其次,展望他日相聚。由于人生閱歷的不同,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送別的感懷也是不太一樣的。小的時候,我因為對老師感到特別恐懼而不愿上學,父親只好親自送我上學。每次到校門口,我與父親便有一番周旋,這便是我人生中最初始的關于送別的記憶。高中畢業(yè)后離家外出上學,離別時,充滿了“脫離束縛”的興奮,被送的一方想著快快離開,送別似乎也就不成立了。到了畢業(yè)季,自然也少不了一番送別,但在我的記憶中也都模糊了。再后來有了家庭,時常因為各種原因需要與家人暫時別離。分別時,彼此都想著對方將要失去自己的照顧,叨叨不停,反復叮囑。牛郎與織女一年才見得上一回,只怕相見時敘舊的時間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話別上了。詩中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相見歡那比別離苦,詩人或許少一些設身處地的思考。
記得梁實秋先生有一篇《送別》的文章。其文章結(jié)尾說到:“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蛟S多情之人有時倒顯“薄情”。換做我,遇到不舍其離開的人,總是要送上一程,說一番“莫愁前路無知己”的話。送別作為一種儀式,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淡化彼此的依賴。事實上,我也確實會創(chuàng)造條件,或者順道去某個城市拜訪昔日的好友。乍一見面,有時覺得久未謀面的好友確實發(fā)生了些許改變。但坐下來,杯箸之間,發(fā)現(xiàn)彼此原來還是當年的性情。送別,既不該是氛圍沉重的情景劇,也不該是交際場合一個程式化的環(huán)節(jié)。
隨著歷史的演進,送別的講究愈趨完備,不再局限于臨別的筵席和臨席的唱和,送別的對象也會因時作出相應的改變,不局限于與作者關系親近的某些具體的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有“送瘟神”的古老習俗:“瘟神”作為被驅(qū)趕的對象,何至于“送”?大約是其中有“怕”的緣故,如同下級單位歡送視察結(jié)束的上級,尤其不能怠慢了禮數(shù)。“送瘟神”有一套完備的儀式,應該算得上是“禮送”了。“禮送”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各種翻新的花樣,如大家熟知的“禮送出境”。辛亥革命時,大清朝最后一任云貴總督李經(jīng)羲便是被云南的軍人們“禮送出境”的。“禮送出境”的雙方彼此達成了某種默契,亦不失為一種處理矛盾的有效方法。如此送別,形式上雖顯得有些虛偽,卻也體現(xiàn)了前人行事的風度。我們的老祖宗也常常被請出來成為被送別的對象。送別的態(tài)度也由“溫情脈脈”變得有些“惡狠狠”了,恨不得將其驅(qū)趕到“歷史的垃圾堆里”。( 文章
送別朋友的短文章篇2:月光下的遐想
寧靜的夜空中現(xiàn)出一輪明月,那月影已經(jīng)漸漸圓了,而我卻潛入無盡的思緒當中。盡讓那醉人的花香飄灑在空氣中,讓風帶著我對你的思念飄向遠方。。
你是否還記得?我們首次相見,你拿著我的作業(yè)本,指著名字,問我,這個人你認識嗎?與此同時,我正想向你打聽,我手上的作業(yè)本是誰的,當我們明白我們互拿對方的作業(yè)本時,都笑了,而你那陽光般燦爛的笑容也烙在我的心上,我們的友誼之花在這一刻悄然綻放。
你是否還記得?我們?yōu)榱丝荚?,爭分奪秒得復習,背誦,比賽著誰能更好的利用一分鐘,秉著愚公移山的精神,行著懸梁刺骨的努力,懷著一較高下的心思,都想在分數(shù)上把對方撩倒。
快樂時光總是短暫的,而今我們已需各奔東西,戀著曾經(jīng)的快樂,我是多么的不舍,離情別緒,敲痛我的心,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對朋友的惜別;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對朋友的寬慰;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是對朋友的珍貴;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對朋友的祝福。我也想作詩來為你送別,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只能為你唱一首“祝你一路順風”,來表達我真摯的祝福,“那一天,知道你要走,……祝福你,我最親愛的朋友”
月光如海,友誼作舟,泛舟與海,方知海之寬闊。
月光是歌,友誼如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
月光似水,友誼是魚,游魚戲水,方知水之柔和
我們?nèi)缤菰谌缢脑鹿庵?,更像是沐浴在那柔和的風里,花香淹沒了醉人的思緒,就讓那迷人的香和著風一直飄吧,就讓曾經(jīng)的我們在月下一起享受這醉人的花香。月光如流水般。撒下無數(shù)的思念在心頭 。
送別朋友的短文章篇3:流水的故事
我是一條魚,媽媽總是這樣說。是的,因為我對于水有一份特別的鐘愛。我喜歡站在溪水邊,看它們潺潺地從我面前流過,看它們起起落落,感受生命的靈動。我喜歡觸摸流水,感受生命的鮮活。我喜歡聽流水拍打石頭的脆響,因為它正在敘述動人的故事。
時光斗轉(zhuǎn),流水把我?guī)У搅艘蛔聵乔?。我看到了樓閣上一個消瘦的面孔,那是李煜。他哀婉地唱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凄清的曲調(diào)在我的耳畔回響。那是個怎樣無奈的心情。故國不在,江山不在,龍椅不在。惟有雕欄玉砌能證明他曾經(jīng)的輝煌。而那又怎樣。流水帶走了他的憂愁,他的富貴,他的朱顏。
流水又把我?guī)У搅艘蛔≡呵?。我看到了一個女子倚在亭中,她癡癡地看到院中零落的花朵,風吹起了她未梳紅妝的臉龐。那是怎樣的凄涼,無助。“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青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她——李清照,不再有當年“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邁。歲月的流水洗去了她的銳氣,生活的磨難讓她不得不放下那份傲氣。“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是何等的一份悲涼,寂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大文豪李白與好友汪倫送別的詩句。不遠處,我看到兩個依依不舍的朋友在送別。千尺的潭水啊,你告訴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友誼,難舍難分,只恨相見甚晚。
大江邊上,我聽到了蘇東坡在高歌,他的豪邁一洗李煜、易安居士帶給我的惆悵。“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驚濤拍岸中,我看見的是蘇軾閑適的心情。那是怎樣的一種心境,胸懷著對古人的敬意,他也許在告訴我不論遇到什么樣的挫折,都不能失去對生活的希望。。
我的雙手仍舊捧著流水,剛才流水告訴了我那么多的故事。它讓我看到了李清照的柔情,李商隱“斜暉脈脈水悠悠”的悵惘;太白桃花潭的送別,讓我想到“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友情;蘇軾泛赤壁的雄壯,讓我想到毛澤東“金沙水拍云涯暖”的豪情。(
聽流水的故事,體現(xiàn)華夏文明長河的淵遠,更讓我學會面對人生挫折時的不屈與豪邁。。
送別朋友的短文章相關文章:
3.朋友離別的短文章
8.送朋友走的話
10.送別好朋友感動到哭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