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xué)習(xí)啦>學(xué)習(xí)方法>各學(xué)科學(xué)習(xí)方法>閱讀答案>

《隋書》文言文閱讀附答案

時間: 惠敏1218 分享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xué)習(xí)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xué)考試中也占據(jù)著相當(dāng)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xué)們的閱讀能力,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同學(xué)們的語文學(xué)習(xí)有幫助。

  《明史·陸樹聲傳》的閱讀附答案與解析(帶譯文)

  陸樹聲,字與吉,松江華亭人。家世業(yè)農(nóng)。樹聲少力田,暇即讀書。舉嘉靖二十年會試第一,選庶吉士。三十一年,遭父喪,請急歸。久之,起南京司業(yè)。未幾,復(fù)請告去。起左諭德,掌南京翰林院。尋召還春坊,不赴。久之,起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嚴敕學(xué)規(guī),著條教十二以勵諸生。召為吏部右侍郎,引病不拜。隆慶中,再起故官,不就。神宗嗣位,即家拜禮部尚書。初,樹聲屢辭朝命,中外高其風(fēng)節(jié);遇要職,必首舉樹聲,唯恐其不至。張居正當(dāng)國,以得樹聲為重,用后進禮先謁之。樹聲相對穆然,意若不甚接者,居正失望去。一日,以公事詣?wù)R娤云?,熟視不就坐,居正趣為正席。其介介如此。北部要增歲幣,兵部將許之,樹聲力爭。萬歷改元,中官不樂樹聲,屢宣詣會極門受旨,且頻趣之。比趨至,則曹司常事耳。樹聲知其意,連疏乞休。居正語其弟樹德曰:“朝廷行相平泉矣。”平泉者,樹生別號也。樹聲聞之曰:“一史官,去國二十年,豈復(fù)希揆席①耶?且虛拘何益。”其冬,請愈力,乃命乘傳歸。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樹聲端介恬雅,翛然物表,難進易退。通籍②六十余年,居官未及一紀③。與徐階同里,高拱則同年生④。兩人相繼柄國,皆辭疾不出。為居正所推,卒不附也。已,給廩隸如制,加太子少保,再遣存問。子彥章,萬歷十七年進士。樹聲誡毋就館選。樹聲年九十七卒。贈太子太保。謚文定。

  (選自《明史·陸樹聲傳》,有刪改)

  【注】①揆席:指宰相。②通籍:步入仕途。③一紀:十二年。④同年生:科舉時代指同榜考中的人。

  1.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B.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C.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D.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2.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的科舉考試,由各省舉人參加。

  B. 祭酒:職官名,漢置六經(jīng)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為五經(jīng)博士之首。

  C. 改元:君主或王朝改換年號,每一年號開始的一年稱“元年”。

  D. 別號:指人名字以外的稱號,一般是長輩起的。如陶淵明別號五柳先生。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陸樹聲有才華,不向往官場。他出身農(nóng)家,有空就讀書,在會試中考了第一名;他任官時幾次請求回家,還多次推辭朝廷的任命。

  B. 陸樹聲受到賞識,傲視權(quán)臣。當(dāng)初,朝廷遇到要職,一定首先考慮他;他看見座位不正,就對張居正視而不見,張居正只好替他擺正座位。

  C. 陸樹聲不受誘惑。陸樹生被人排擠,就請求退休,張居正透露說朝廷要任命陸樹聲為宰相,陸樹聲卻說,自己不求宰相之位。

  D. 陸樹聲淡泊超脫。他進入官場六十多年,做官卻不滿十二年;他和徐階、高拱都可以扯上關(guān)系,但徐、高二人掌權(quán)時,他卻托病不出來做官。

  4. 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張居正當(dāng)國,以得樹聲為重,用后進禮先謁之。

  (2)屢宣詣會極門受旨,且頻趣之。比趨至,則曹司常事耳。

  【答案】1. C 2. D 3. B

  4. (1)張居正主持國政,把得到陸樹聲的輔佐作為重要的事情,以后生拜見先生的禮節(jié)先去拜見他。

  (2) (宦官)屢次召他到會極門接受圣旨,并不斷催促他。等他匆匆趕到,卻盡是官署中尋常的事罷了。

  【解析】

  【1題詳解】

  此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yīng)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dān)當(dāng)?shù)某煞謥頂?。本句找出句中名詞代詞“朝”“時政十事”“語”“居正”“邸舍”“誰”“萬士和”“國門”“士大夫”“城”,虛詞“而已”“與”,“時政十事”意思是“時政方面的十件事情(或者:十件時政方面的事情)”,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D兩項。“語”作“多切中”主語,意思是“說的話大多切中要害”,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項。再結(jié)合本句意思:他到朝廷告辭時,陳述了時政方面的十件事情,說的話大多切中要害,但皇帝只是答復(fù)已經(jīng)知道了。張居正到邸舍與他告別,詢問誰能替代他。他推舉萬士和。等他離開京都城門,士大夫們傾城追送,他都謝絕不見。句子可以斷開為: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故選C。

  【2題詳解】

  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D項,“一般是長輩起的”說法錯誤,別號一般是自己起的。故選D。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就對張居正視而不見”與原文不符,原文是“熟視”,“熟視”的意思是“仔細看”,不是“視而不見”。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nèi)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xùn)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1)中的“當(dāng)”,主持,掌管;“當(dāng)國”,主持國政;“以……為”,把……作為;“得”,得到;“重”,形容詞作名詞,重要的事情;“后進”,指后生,后輩;“謁”,拜見;“之”,代詞,他,代指陸樹聲;“用后進禮先謁之”,以后生拜見先生的禮節(jié)先去拜見他。(2)中“屢宣詣會極門受旨”省略主語“宦官”,翻譯時補齊;“屢”,屢次,多次;“宣”,指召見;“詣”,到,來到;“受旨”,接受圣旨;“且”,并且;“趣”,通“促”,催促;“之”,代詞,他;“比”,等,等到;“趨”,同“促”,急速,匆匆;“則”表轉(zhuǎn)折,卻;“則曹司常事耳”,卻盡是官署中尋常的事罷了。

  參考譯文:

  陸樹聲,字與吉,松江華亭人。家人世代務(wù)農(nóng)。陸樹聲年輕時親自種地,有空閑時間就讀書。陸樹聲考中嘉靖二十年會試的第一名,被選任為庶吉士。三十一年,遭遇父親的喪事,請求立即回鄉(xiāng)。很久之后被起用為南京司業(yè)。不久,又請求辭官。再被起用為左諭德,負責(zé)南京翰林院。不久,詔令他返回京師春坊(教育太子),不赴任。很久之后,又起用他為太常卿,負責(zé)南京國子監(jiān)的祭酒事務(wù)。他嚴格學(xué)規(guī),撰寫了十二條教規(guī)以便激勵諸生。朝廷召他為吏部右侍郎,他稱病不上任。隆慶年間,再次起用擔(dān)任原來的官職,不就職。神宗即位,派人到他家中封他為禮部尚書。當(dāng)初,陸樹聲屢次推辭朝廷的任命,朝廷內(nèi)外都推崇他的風(fēng)格節(jié)操;遇上重要的職位,必定首先舉薦他,唯恐他不到任。張居正主持國政,以得到陸樹聲的輔佐為重,以后生拜見先生的禮節(jié)先去拜見他。陸樹聲嚴肅地接待了張居正,好像不肯接受,張居正失望而去。一天,他因公事到內(nèi)閣中去,看見座位稍稍偏斜,他盯了很久而不就座,張居正趕緊替他扶正座位。他的性格就是這樣耿直。北部要增加歲幣,兵部將要應(yīng)允,陸樹聲極力爭辯。萬歷元年,宦官對陸樹聲不滿,屢次召他到會極門接受圣旨,并不斷催促他。等他到了那里,卻盡是些官署中尋常的事。陸樹聲知道他們的心思,接連上奏請求退休。張居正對他的弟弟陸樹德說:朝廷將讓平泉為相臣。平泉,是陸樹聲的別號。陸樹聲聽說后稱;一名史官,脫離國政二十年,難道還希求宰相之位嗎?拘泥虛名有何益。這年冬天,陸樹聲請求回鄉(xiāng)更加堅決,于是指令他乘坐驛車回去;他到朝廷告辭時,陳述了時政方面的十件事情,說的話大多切中要害,但皇帝只是答復(fù)已經(jīng)知道了。張居正到邸舍與他告別,詢問誰能替代他。他推舉萬士和。等他離開京都城門,士大夫們傾城追送,他都謝絕不見。陸樹聲品行端正耿介恬雅,灑脫,一表人材,難于進用而易于退職。在官籍六十多年,卻沒做到十二年的官。與徐階是同鄉(xiāng),與高拱同年考中。他們兩人相繼主持國政,他都稱病不出任官職。受張居正推舉,也始終沒有依附他?;剜l(xiāng)后,依然按定制供糧薪,加封他為太子少保,兩次派人問候。他的兒子叫陸彥章,考中萬歷十七年的進士。陸樹聲告誡他不要接受翰林的選拔,陸樹聲終年九十七歲。追贈太子太保,謚號文定。

  《隋書》閱讀附答案(含譯文)

  豆盧毓字道生,少英果,有氣節(jié)。漢王諒出鎮(zhèn)并州,毓以妃注兄為王府主簿。從趙仲卿北征突厥,以功授儀同三司。及高祖崩,煬帝即位,征諒入朝。諒納諮議王頍之謀,發(fā)兵作亂。毓苦諫不從,因謂弟懿曰:“吾匹馬歸朝,自得免禍。此乃身計,非為國也。今且偽從,以思后計。”

  毓兄顯州刺史賢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懷志節(jié)必不從亂但逼兇威不能克遂臣請從軍與毓為表里諒不足圖也。帝以為然,許之。賢密遣家人赍敕書至毓所,與之計議。

  諒出城,將往介州,令毓與總管屬硃濤留守。毓謂濤曰:“漢王構(gòu)逆,敗不旋踵,吾豈坐受夷滅,孤負家國邪!當(dāng)與卿出兵拒之。”濤驚曰:“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語!”因拂衣而去。毓追斬之。時諒司馬皇甫誕前以諫諒被囚,毓于是出誕,與之協(xié)計,及開府、盤石侯宿勤武,開府宇文永昌,儀同成端、長孫愷,車騎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顥等,閉城拒諒。部分未定,有人告諒,諒襲擊之。毓見諒至,紿其眾曰:“此賊軍也。”諒攻城南門,毓時遣稽胡守堞,稽胡不識諒,射之,箭下如雨。諒復(fù)至西門,守兵皆并州人,素識諒,即開門納之。毓遂見害,時年二十八。

  及諒平,煬帝下詔曰:“褒顯名節(jié),有國通規(guī),加等飾終,抑推令典。毓深識大義,不顧姻親,出于萬死,首建奇策。去逆歸順,殉義亡身,追加榮命,宜優(yōu)恆禮。可贈大將軍,封正義縣公,賜帛二千匹,謚曰愍。子愿師嗣,尋拜儀同三司。大業(yè)初,行新令,五等并除。未幾,帝復(fù)下詔曰:“故大將軍、正義愍公毓,臨節(jié)能固,捐生殉國,成為令典,沒世不忘。象賢無墜,德隆必祀,改封雍丘愍侯。”

  (選自《隋書》,有刪節(jié))

  【注】此處的妃指豆盧毓的妹妹,是漢王楊諒的王妃。

  (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句是

  A.毓兄顯州刺史賢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懷志/節(jié)必不從亂/但逼兇威/不能克遂/臣請從軍/與毓為表里/諒不足圖也

  B.毓兄顯州刺史賢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懷志/節(jié)必不從亂/但逼兇威不能克/遂臣請從軍/與毓為表里/諒不足圖也

  C.毓兄顯州刺史賢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懷志節(jié)/必不從亂/但逼兇威不能克/遂臣請從軍/與毓為表里/諒不足圖也

  D.毓兄顯州刺史賢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懷志節(jié)/必不從亂/但逼兇威/不能克遂/臣請從軍/與毓為表里/諒不足圖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崩,在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及諸侯之死,此處是指隋高祖文帝駕崩。

  B.敕書指隋斷帝的詔令,敕書中的“敕”指君王詔命、詔令。

  C.車騎安成侯元世雅是用官職、封號、姓名稱人,是古代稱人方式之一。

  D.堞,指城上如齒狀的矮墻,逢敵人進攻時可用于隱蔽。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豆盧毓守節(jié)不渝。他曾若諫發(fā)動叛亂的楊諒,但未獲采納;他假意順從,轉(zhuǎn)而與楊諒斗爭;后城破被殺,以身殉國。

  B.豆盧毓遇事果斷。他策動朱濤共同出兵抵抗楊諒,失敗后當(dāng)即將其斬殺;并聯(lián)合多位將領(lǐng)堅壁應(yīng)戰(zhàn),拒絕楊諒入城。

  C.豆盧毓機智應(yīng)變。他用計騙過守城的士兵,用箭射退攻打南門的楊諒;并安排稽胡積極備戰(zhàn)守城,把楊諒逼至西門。

  D.豆盧毓榮顯身后。他死后因智謀和大義受到朝廷的封賞,他的兒子因此繼承爵位;后來受到皇帝的特詔而不絕奉祀。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贊h王構(gòu)逆,敗不旋踵,吾豈坐受夷滅,孤負家國邪!

 ?、跁r諒司馬皇甫誕前以諫諒被囚,毓于是出誕,與之協(xié)計。

  答案:

  (1)D 首先結(jié)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豆盧毓的哥哥顯州刺史豆盧賢對隋煬帝說:“我的弟弟豆盧毓向來胸懷忠正的志向和節(jié)操,一定不會隨從叛亂,只是迫于叛軍氣焰,不能施展本志。請讓我從軍,與豆盧毓里應(yīng)外合,楊諒不足為慮。”隋煬帝認為他說得對”。然后抓句中的專有名詞,比如“顯州刺史”“臣弟”“毓”“諒”,然后依據(jù)虛詞“曰”“但”“與”等斷句。

  (2)A A項,諸侯之死不能稱之為“崩”。

  (3)C C項“后城破被殺,以身殉國”說法錯誤,原文是楊諒再來到西門,守門士兵認識楊諒,就打開城門放他進來,豆盧毓于是被殺害。

  (4)①漢王楊諒謀劃造反,失敗是很快的事情,我們怎么能坐等被殺,辜負國家呢?

 ?、诋?dāng)時楊諒的司馬皇甫誕以前因為勸諫楊諒被囚禁,豆盧毓在這時放出皇甫誕,和他共同計議。

  參考譯文

  豆盧毓字道生,少年時英勇果敢,很有氣概節(jié)操。漢王楊諒出京鎮(zhèn)守并州,豆盧毓憑借王妃的哥哥的身份擔(dān)任王府主簿。跟從趙仲御向北征討突厥,因為軍功拜任儀同三司。等到高祖隋文帝駕崩,隋煬帝即位,征召楊諒入朝。楊諒采納諮議王頍的計謀,發(fā)動軍隊叛亂。豆盧毓苦苦勸諫,楊諒沒聽從,豆盧毓于是對弟弟豆盧懿說:“(如果)我單人匹馬回歸朝廷,自然能夠免除禍患。(但)這只是為我自己打算,不是為了國家。現(xiàn)在暫且假意順從,來考慮以后的計策。”

  豆盧毓的哥哥顯州刺史豆盧賢對隋煬帝說:“我的弟弟豆盧毓向來胸懷忠正的志向和節(jié)操,一定不會隨從叛亂,只是迫于叛軍氣焰,不能施展本志。請讓我從軍,與豆盧毓里應(yīng)外合,楊諒不足為慮。”隋煬帝認為他說得對,答應(yīng)了他。豆盧賢秘密派遣家人帶著隋煬帝的詔令到了豆盧毓的住所,與豆盧毓計劃商議。

  楊諒出城,將要前往介州,命令豆盧毓和總管部屬朱濤留下守城。豆盧毓對朱濤說:“漢王楊諒謀劃造反,失敗是很快的事情,我們怎么能坐等被殺,辜負國家(家和國)呢?我應(yīng)當(dāng)與您一起出兵阻止他。”朱濤驚訝地說:“漢王把大事托付給我們,怎么能說這樣的話呢?”于是氣惱而去,豆盧毓追上并殺死了他。當(dāng)時楊諒的司馬皇甫誕以前因為勸諫楊諒被囚禁,豆盧毓在這時放出皇甫誕,和他共同計議,會同開府將軍石侯宿勤武、車騎將軍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顥等,關(guān)閉城門,拒絕楊諒入城。部署分派尚未完成,有人告知了楊諒,楊諒奔襲攻打豆盧毓。豆盧毓見楊諒的軍隊來攻打,便欺騙那些士兵說:“這是盜賊的軍隊。”楊諒攻打南門,豆盧毓當(dāng)時派遣稽胡防守城墻垛口,稽胡不認識楊諒,便放箭射他,射出的箭像雨點一樣密集。楊諒再來到西門,守門士兵都是并州人,向來認識楊諒,就打開城門放他進來。豆盧毓于是被殺害,當(dāng)時二十八歲。

  等到楊諒叛亂被平定,隋煬帝頒布詔書說:“表彰名節(jié)之士,是國家的規(guī)矩,存者晉級,死者追贈,法律已有規(guī)定。豆盧毓深明大義,不顧姻親關(guān)系,出入于險惡環(huán)境,倡建奇謀。脫離叛逆,歸順朝廷,為正義而死,追加光榮名號,應(yīng)當(dāng)高于一般規(guī)格,可以追贈大將軍,封正義縣公。”賜帛兩千匹,謚號為愍。兒子豆盧愿師繼嗣,不久拜任儀同三司。大業(yè)初年,頒行新法令,廢除五等爵位。不久,皇帝又下詔書道:“已故大將軍、正義愍公豆盧毓,在關(guān)鍵時刻能堅決守志,舍生為國,成為國家楷模,永遠不能忘記。賢德不會絕嗣,德高必獲祭祀,改封雍丘愍侯。”

4518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