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義務教育新政策相關內容
2017年義務教育新政策相關內容
2017年關于義務教育的改革有哪些新政策值得關注,義務教育新政策出臺將會有哪些影響。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年義務教育新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義務教育新政策
變化一:19個重點大城市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
影響:幼升小迎來零擇校時代,與其花心思擇校,不如多想想怎么做好家教
從2014年起,各地教育部門啟動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教育部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經過三年努力,重點監(jiān)測的全國19個副省級以上大城市公辦中小學(不含寄宿制學校)學生就近入學比例均超過九成。其中,北京、天津、上海等14個市的公辦小學和上海、沈陽等7個市的公辦初中基本實現全部就近入學。
據教育部網站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教育學會隨機抽取了10個副省級以上大城市105個區(qū)縣的36萬名家長進行調查,對近三年當地招生入學工作總體滿意度達87.5%。
《通知》要求:
2017年,19個重點大城市要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之上,繼續(xù)深化改革,鞏固三年改革成果,全面實現2014年確定的各項目標。
各區(qū)(縣)100%的小學實現劃片就近入學,原則上每所小學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95%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
小編說影響:幼升小迎來“零擇校”時代
自2014年,教育部整治19個重點大城市的擇校熱以來,到今年小學階段實現劃片就近入學的“兩個100%”,100%的學校要劃片就近入學,一所學校100%的生源要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這也就意味著小學階段要實現“零擇校”。
前幾年,小編身邊有不少朋友,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為讀小學籌謀,為了孩子能上個好學校花盡心思,托關系交點的“共建費”或者是“贊助費”,就能讓孩子去到所謂的“名校”。這幾年,這種事情越來越少,《通知》一發(fā),寶爸寶媽們就斷了這個念頭吧!
也有很多家長對“就近入學”的覆蓋范圍等情況不了解,《通知》里已經有了明確規(guī)定:片區(qū)調整時要按照依法治理的思路和辦法,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充分參與,增強劃片工作的認可度和公信力,新舊片區(qū)變化要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限。
變化二:招收特長生比例,降到區(qū)縣初中總招生人數的5%以內
影響:特長作為名校敲門磚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弱
“孩子的舞蹈、合唱、架子鼓這幾項都符合報名條件,下周專業(yè)測試,我們來測哪一項?”在青島第50中學的特長生報名點,一名“全能”特長生的家長的問話讓負責報名的老師笑了,學校老師則建議挑孩子最“專”的類別來報名。
而另一名陪著孩子來報名特長生的家長張女士表示,報特長生并不是想讓孩子走藝術專業(yè)路線,而是希望借特長上名校。由于特長生可以繞過初中整體劃片和電腦派位,不少學生家長就將特長生作為孩子進入熱點初中的“敲門磚”。
然而,這幾年來,特長生作為名校敲門磚的作用會越來越弱了!
《通知》要求:
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招收特長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降到區(qū)(縣)初中總招生人數的5%以內。
已經實現上述目標的城市要進一步鞏固提高。舉辦實驗班必須經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要嚴格控制規(guī)模,有科學公開公正的選拔方式。
小編說影響:培養(yǎng)孩子特長,少些功利,回歸教育規(guī)律
近年來,特長生招生一直熱度不減,有家長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就帶著他們去趕各種各樣的班:鋼琴、電子琴、體操、武術等,希望孩子能在招考中占一些好處,而這往往剝奪了孩子們童年玩樂、自由發(fā)展的時間,增加孩子的負擔。
而且“特長生”在主觀心理上也因為“覺得升學有保障”,而在無關科目上無心向學,造成“偏科”嚴重,難以全面發(fā)展。控制特長生招生比例,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放棄只寄希望于特長招生的僥幸心理,有效減輕學生負擔,使目前的招生變得更加有序,也給“特長生熱”和“擇校熱”有效降溫。
對于各位家長來說,以后再送孩子到各種特長班、興趣班時,應該少些功利心,多回歸孩子成長規(guī)律,想想這是不是孩子的特長,對不對孩子的興趣!
變化三:加快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影響:帶著孩子進城打工,別讓孩子做留守兒童
“來天津十多年了,報紙上稱我們是‘新市民’,可我總覺著自己是外人。別的方面都湊合,就是孩子上學的事兒,卡得人心里堵得慌。”從內蒙古來天津打工的艾向志感慨道。
艾向志說,2014年女兒想來天津上一年級,他帶著居住證、勞動合同、合法居所證明、原戶籍證明和孩子的預防接種證,到住所附近的河北區(qū)某小學辦理入學手續(xù),但是被告知還要提交繳費期半年以上的社保證明。隨遷子女上學難問題是在外打工爸媽們的心頭難事,《通知》中的新規(guī)定,終于可以讓他們松口氣了。
《通知》要求:
要繼續(xù)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zhèn)發(fā)展規(guī)劃和財政保障范圍,加快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做好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工作。
鄉(xiāng)鎮(zhèn)寄宿制學校要優(yōu)先安排留守兒童住宿。
小編說影響:帶著孩子進城打工,少些留守兒童,多些陪伴
解決好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能有效的解決社會部分矛盾,可以減少隔代教育給孩子造成的不利影響,讓隨遷子女享有平等教育的權利,接受全面的學校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和受教育水平。
除此之外,解決好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可以有效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安心投入到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從一個角度來說,父母陪伴孩子成長,少一些留守兒童,少一些分離思念,教育要做社會融合的軟化劑。
變化四:防止產生新的城鎮(zhèn)大班額大校額問題
影響:讓教師能真正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成長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流動人口不斷向城區(qū)涌入,城市學校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城區(qū)學校每個班的人數劇增,一個班級七八十上百人,老師上課要用小喇叭,后排學生站著聽講,三四個學生用一張課桌……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娃進城上學,不少城鎮(zhèn)中、小學班級規(guī)模超過50人、45人的相關規(guī)定,有學校最大班額達150人。大班額、超大班額的教育質量令人擔憂。
《通知》要求:
要統(tǒng)籌做好縣域內城鄉(xiāng)學校招生工作,努力穩(wěn)定鄉(xiāng)村學校生源,均衡編班,防止產生新的城鎮(zhèn)大班額大校額問題。
小編說影響:教師可以真正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成長
大班額問題,是伴隨著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進一步加快產生的社會新問題,城市人口增加,學位緊張,班額增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教育質量的問題。
由于班級人數過多,教師很難在課堂上顧及到每位學生,他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維持秩序方面,這便減少了真正用于教學的時間;如果學生需要做實驗、學電腦、練口語等,由于設備有限,每個學生的操作機會相對減少,進而影響了他們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解決大班額、大校額問題的提出,使得“關注每一個學生,辦好每一所學校”進一步落到實處,學生有更多與老師交流的機會,也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變化五: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不再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影響:全面取消推優(yōu)入學將成為方向
漢口某小學六年級學生劉洋考完了“新希望”杯數學奧賽初賽,坐在教室上課的他有些忐忑。“即使初賽成績好,還有3月份的復賽。”對劉洋來說,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還有6場小學奧數考試等著他。
在校門口,記者遇到劉洋的媽媽楊雯。“孩子很懂事,報7場奧賽,也是他主動提出的。”楊女士說,最糾結的是兒子沒時間鍛煉,身體變差了,多接觸社會,更是不可能的了。在楊女士眼中,拿奧賽獎證和在培優(yōu)機構占坑是上一所“好中學”的雙保險,萬一在占坑班選拔中失利,就只能依靠奧賽證書當敲門磚。
《通知》要求:
學校不得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合作,提前選拔、特殊培養(yǎng)學生;
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小編說影響:取消推優(yōu)入學將成為方向,別讓孩子迷失在各種競賽培訓中
有的“好學校”為了招所謂的“好生源”,進一步擴大知名度,組織起不同種類的考試“擇優(yōu)錄取”,學生們?yōu)榱吮M量“達標”不得不參加各類培訓、應付各種考試,甚至出現了“占坑班”等不合理現象。
如今,教育部禁止學校不得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合作,提前選拔、特殊培養(yǎng)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不僅是給學生減負了,這也是給家長減了負。
從各地情況來看,北京“小升初”將全面取消推優(yōu)入學,各區(qū)招收特長生比例也要降到4%以內,力度進一步加大。這表明,取消推優(yōu)入學,已成為大勢所趨。義務教育作為惠及全民的教育,應該更加突出公平的內涵。
變化六: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義務教育
影響:私塾、在家上學或違法,學校教育不可替代
2005年春,瀘州市李某以“娃娃到學校學不到東西”為由,將女兒婧磁帶回家自己教。婧磁的母親向當地區(qū)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李鐵軍違反義務教育法,請求法院判決讓女兒重返校園。
面對法院判決,李鐵軍表示“寧肯坐牢也不送女兒到學校念書”,女兒自此再未踏入過學校一步。等女兒20歲時,她說,自己連初中試卷都考不及格。
《通知》要求: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送其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各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除加強對傳統(tǒng)控輟保學重點群體監(jiān)控外,要高度關注接受“私塾”“讀經班”等社會培訓機構教育的學生。
適齡兒童、少年未按《義務教育法》相關規(guī)定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學校及教育部門要立即落實失學輟學學生勸返、登記和書面報告責任。
對于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向縣級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獲批準后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義務教育。
小編說影響:私塾、在家上學或違法,學校教育不可替代
父母是孩子在家上學的教育者,父母自身的素養(yǎng)和眼界往往也決定著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子。這也是“在家上學”的最大風險所在。有的家長雖然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可能囿于自身能力,在家上學反而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但是我國的“在家上學”,一是有違《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二是因為缺乏規(guī)范,質量無人監(jiān)督,家長失職時也很難有社會介入渠道,“在家上學”者的權利缺乏法律保障。
這也就意味著:私塾、在家上學等非正規(guī)教育,或因違反法律規(guī)定,面臨取締整頓的風險。
義務教育改革新政相關問答
問:此次完善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背景是什么?
答:義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自2006年起,國務院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對農村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出臺農村學校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建立健全農村學校校舍安全和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鞏固完善農村教師工資保障機制,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分擔。2008年,國務院決定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生學雜費,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中央財政給予適當獎補。
10年來,義務教育投入大幅增長,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義務教育投入由2005年的2432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1993億元,年均增長19.4%。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城鄉(xiāng)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農民教育負擔大幅減輕,極大地促進了教育公平。但隨著我國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流動性加大,現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要求。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有關政策不統(tǒng)一、經費可攜帶性不強、資源配置不夠均衡、綜合改革有待深化等問題,亟需進一步采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為此,國務院正式印發(fā)了《通知》。
問: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答:在整合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城市義務教育獎補政策的基礎上,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是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動適應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守住民生底線的重大體制機制突破,是健全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發(fā)展一體化、推動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是我國義務教育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對于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實現相關教育經費可攜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講:
一是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F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與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政策是分別設計的。隨著工業(yè)化和新型城鎮(zhèn)化的不斷推進,一些農村學生和農村學校身份發(fā)生變化,難以繼續(xù)享受中央財政“一免一補”政策。隨著農村學生大量流入城市,一些財力困難地區(qū)以及進城務工子女較多的學校,公用經費補助水平出現了城鄉(xiāng)“倒掛”現象。統(tǒng)一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有利于健全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發(fā)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有利于推進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在更高層次的均衡發(fā)展、促進教育公平。
二是實現教育經費可攜帶,適應了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的形勢要求。近年來,農村學生大量涌入城市,給城市義務教育帶來很大壓力。接收進城務工子女較多的地區(qū)和學校,多次呼吁盡快完善相關政策,改變中央只分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資金的現狀。統(tǒng)一城鄉(xiāng)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實現相關教育經費可攜帶,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進城就讀學生的關懷,適應了新型城鎮(zhèn)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新形勢要求。
三是強化了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可持續(xù)的基本公共服務政策原則。無論是“三統(tǒng)一”,還是“兩鞏固”,都是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托底標準。與此同時,中央財政還將繼續(xù)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國培計劃”、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等,著力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
四是有利于建立義務教育投入穩(wěn)定增長的長效機制。這次中央的新舉措,是我國第一次建立起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它通過制度機制設計,把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的投入政策、投入標準、中央與地方經費的分擔比例確定下來,搭建起了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投入的制度機制框架,將有力地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穩(wěn)定地、可持續(xù)地增長,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健康地發(fā)展。
問:新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概括講,就是通過“三個統(tǒng)一、兩個鞏固”,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現相關教育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
第一個統(tǒng)一,是統(tǒng)一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
將原來農村學生享受“兩免一補”,城市學生只免學雜費、對低保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的政策,調整為對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生全部實行“兩免一補”政策。
第二個統(tǒng)一,是統(tǒng)一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中央確定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為:中西部地區(qū)小學年生均600元、初中800元,東部地區(qū)小學年生均650元、初中850元。對城市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學校)按照不低于基準定額的標準補助公用經費。現有公用經費補助標準高于基準定額的,要確保水平不降低,同時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提高公用經費補助標準。中央適時對基準定額進行調整。
第三個統(tǒng)一,是統(tǒng)一中央與地方經費分擔機制。將中央對農村和城市實行不同的經費分擔機制,即中央只分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城市義務教育經費由地方負責、中央適當獎補,調整為中央和地方對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實行統(tǒng)一的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機制。具體來講,國家規(guī)定課程免費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地方課程由地方承擔;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擔,貧困面由各省重新確認并報財政部、教育部核定;落實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擔,西部地區(qū)及中部地區(qū)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政策的縣(市、區(qū))為8:2,中部其他地區(qū)為6:4,東部地區(qū)為5:5。
兩個鞏固,一是鞏固完善農村地區(qū)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中央財政重點支持農村地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維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擴建校舍及其附屬設施。中西部農村地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擔,東部農村地區(qū),中央財政繼續(xù)給予獎補。城市地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由地方建立,所需經費由地方承擔。二是鞏固落實城鄉(xiāng)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政策。按照現行教師工資政策,中央財政將繼續(xù)對中西部及東部困難地區(qū)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經費給予支持。
問:新政策的一大亮點是“教育經費可攜帶”,請問是如何實現可攜帶的?
答:新政策推動了相關教育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
什么叫可攜帶呢?通俗地講,就是錢隨人走。哪些錢可以隨人走?一個是“兩免一補”資金,即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學生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在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可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另一個是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資金,這是由國家統(tǒng)一確定的基本補助標準,學生無論在哪里接受義務教育,國家都會按照不低于基準定額的標準對學校足額安排公用經費補助。這種方式比教育券更直接,教育券還需要兌換,可攜帶不要兌換,學生可以直接受益。
為什么能夠實現教育經費可攜帶呢?一是近年來,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建成了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實現了全國范圍內學籍管理無縫銜接和互聯共享,無論學生如何流動,都能進行可視化管理,都能及時準確核定學生人數,這就為實現教育經費可攜帶打了堅實基礎。二是得益于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統(tǒng)一。政策調整前,各地在區(qū)分學生身份時主要靠戶籍。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速,繼續(xù)實行城鄉(xiāng)分割的經費保障機制,會導致城鄉(xiāng)學生區(qū)分難度增加、管理成本提高。因此,統(tǒng)一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政策,強化學生依據學籍而不是戶籍身份平等享受基本權益,體現了義務教育作為一項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可及原則。
問:《通知》要求加大投入、突出重點,為什么說新政策的投入重點仍然在農村?
答:當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仍然是義務教育發(fā)展中的短板。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加快發(fā)展農村義務教育,有利于破除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對于幫助貧困地區(qū)開展教育脫貧、補齊突出短板、實現共享發(fā)展,意義十分重大。下一步,財政部、教育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繼續(xù)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在落實好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同時,繼續(xù)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等,重點向革命老區(qū)、民族地區(qū)、邊疆地區(qū)、貧困地區(qū)傾斜,著力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
問:新政策如何體現了對民辦教育的“一視同仁”?
答: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辦教育發(fā)展。此次出臺的政策出發(fā)點,就是要切實履行政府為全體適齡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的職責,對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一視同仁”,都可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民辦學校學生免學雜費標準,按照中央確定的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執(zhí)行,民辦學校收費標準高于基準定額部分,由學生家庭負擔。國家對民辦學校按照不低于基準定額的標準補助公用經費。民辦學校學生與公辦學校學生一樣,免費獲得國家規(guī)定課程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擔。這充分體現了政府對民辦學校的扶持,有利于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發(fā)展義務教育,增強學生就學的可選擇性。
問:新政策對寄宿制學校、規(guī)模較小學校、北方取暖地區(qū)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有哪些傾斜支持?
答:《通知》已明確,在落實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的基礎上,從2016年起,國家對城鄉(xiāng)寄宿制學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的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支持辦好寄宿制學校。繼續(xù)對農村地區(qū)不足100人的規(guī)模較小學校,按照100人核定公用經費,支持辦好鄉(xiāng)村規(guī)模較小學校和教學點。繼續(xù)綜合考慮取暖周期、取暖費標準等因素,對北方取暖地區(qū)城鄉(xiāng)學校增加公用經費補助。對城鄉(xiāng)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按年生均6000元標準補助公用經費,進一步保障殘疾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問:新政策何時開始實施?各級財政需要花多少錢?
答:
新政策將從2016年春季學期實施,2017年春季學期落實到位。初步測算,2016-2017年全國財政需安排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資金將超過3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過2200億元,地方財政約1300億元。
問:下一步怎樣保障政策落實?
答:一是立即部署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tǒng)籌協調。二是指導和督促地方強化省級統(tǒng)籌,確保政策和資金落實到位,加強監(jiān)督檢查和信息公開。三是根據政策調整情況,及時制修訂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四是優(yōu)化教育布局,深化教育改革。
2017年義務教育新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