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形勢與政策專題論文
自黨的以來,中國夢就成為了中國最強音,引起了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的強烈共鳴和高度關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形勢與政策專題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2017形勢與政策專題論文篇1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是人們從主體的需要和客體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象及主體的行為對個人、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是對整個人類發(fā)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總概括。我們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生力軍和接班人,承擔著推動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大學生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淺談我對當代大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引言
大學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生力軍和接班人,承擔著推動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但隨著社會的轉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目標追求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意識之間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問題上趨于急功近利;他們往往只注重專業(yè)學習,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基本常識,也就不能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而遠大的理想。面對這些挑戰(zhàn),大學生必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文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社會大環(huán)境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其價值觀的塑造。在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價值觀,才能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當代自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大學生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未來方向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勢和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與支流,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當代大學生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學習中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趨勢,科學定位人生。
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我們只有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切實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靈魂、社會主義意識大廈基石的作用。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改變我們現在經濟還不發(fā)達,科學技術還比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的現狀。要把握好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個人理想,為社會大理想做貢獻,用個人理想來促進社會大理想。同時,我們既要嚴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帶動周圍的同學朋友一起堅定這一偉大的理想。
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大學生時刻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獲得獨立、贏得尊嚴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中國走向富強、文明、和諧的力量源泉。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是要知道如何去愛國,愛國不是要我們在發(fā)生中日矛盾時舉著旗幟到處游行,到處砸人家的豐田汽車;愛國也不是一大幫大學生在新浪網上叫囂著要愛國,卻發(fā)現自己的英語四級還沒有過;愛國更不是學校早上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操場上一片嘰嘰喳喳的聲音。我們可以從尊重國旗,尊重國歌做起,來體現我們的愛國之情;我們可以像周恩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表達我們的愛我之情。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們這些時代的接班人來發(fā)揚光大。同時,大學生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去了解社會動態(tài),國際新聞,了解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積極思考創(chuàng)新,對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四、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只有知榮明恥,明辨善惡美丑,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我們大學生要接受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基本道德規(guī)范。把社會主義道德實踐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陶冶良情操。并且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勇于指證他人的錯誤、不規(guī)范行為,為創(chuàng)建良好的社會風氣而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總結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科學的方法,不斷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質和能力,發(fā)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為了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奮斗。
2017形勢與政策專題論文篇2
《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自黨的以來,中國夢就成為了中國最強音,引起了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的強烈共鳴和高度關注。“中國夢” 是國家富強、 社會和諧、 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夢, 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有助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發(fā), 有助于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 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克服信仰危機弊端。因此,將“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要,也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2012年11月以來,多次深情闡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中國夢”,提出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 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提出來的,是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身上肩負著歷史賦予的使命。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應當自覺地將“中國夢”理念貫穿在人才培養(yǎng)的全部過程,使廣大學生認識到中國夢的意義,自覺地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來是新時期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一、高校“中國夢”宣傳教育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
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這三個“必須”為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也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方向。當代不少大學生因為環(huán)境和自身原因并沒能樹立健全的價值觀,而把大學生活當做自己無條件享受生活的借口,對身處的祖國、社會,甚至自己的將來并沒有表現出關心。而中國夢所指導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樹立健全的價值觀,指導大學生成長成才。實現中國夢就要凝聚中國力量,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擴展到高校,就是凝聚來著全國各地不同民族的大學生的力量。這有利于在大學校園內形成一種互幫互助、團結合作、共同進步的氛圍。這樣的大學生必將成為未來促進中國夢實現的巨大潛在力量。
二、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于薄弱環(huán)節(jié),很多高校重視力度不夠。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過于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中國夢”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補充, 可以使高等教育的內容更加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是突出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歷史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內容, 優(yōu)化高等教育學科結構, 突出高等教育的人文價值和歷史價值。
2、促進社會穩(wěn)定,維護民族團結。“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夢想,“中國夢”的實現需要56個民族兄弟姐妹的共同奮斗。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進民族凝聚力,增強大家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對維護民族團結與社會長治久安意義深遠。
3、加強青年學子對“四進四信”的認同。黨的以來,在不同場合發(fā)表了一些列重要講話,對當代青年寄予了深切希望與囑托,團中央提出了“四進四信”要求。即“進支部”“進社團”“進網絡”“進團課”;引導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和團學干部進一步牢固樹立對黨的科學理論的信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進對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的信賴。
“中國夢”的提出,體現了新一屆黨中央的歷史責任感,獲得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廣泛認同,起到了凝聚全國、全黨共識,凝聚全國力量的作用。高校宣傳“中國夢”教育,有利于“四進四信”的深入開展,得到廣大學子的廣泛認同。
三、“中國夢”宣傳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方式。通過課堂將“中國夢”傳遞給每一個學子,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增加課堂感染力。然而,思政課堂過于枯燥,往往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參與力度不夠,興趣不高。每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有其獨特之處,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制定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案?!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應該將重點放在對“中國夢”原理的解讀上,將“中國夢”涉及的馬克思主義原理分析透徹,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應重點介紹關于“中國夢”的各類文章。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國史、國情,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中國夢的發(fā)展歷程也是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程,是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歷程;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將中國夢滲透到愛國主義教育中,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激勵大學生凝聚共識、團結一心,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合力。
2、依托社團活動,將“中國夢”融入校園文化宣傳中。社團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是校園文化最主要的載體,社團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將“中國夢”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去,是最快速、最有效、最可行的一種宣傳方式。公益類社團可以以“雷鋒月”為契機,將“中國夢”融入到環(huán)保、支教、敬老、助殘等志愿服務之中去;體育類社團應響應團中央“三走”號召,開展體育類活動,在運動中踐行“中國夢”;文藝類社團將社會實踐三下鄉(xiāng)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活動相結合,在基層、社區(qū)、農村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宣傳教育活動,滿足廣大師生、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學術科技類社團,以學風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為出發(fā)點,在校園推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熱潮等。
3、開展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托起“中國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開展中國夢教育,意義深遠。社會實踐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夢”只有被大學生所認知并接受、內化,才能形成外在的自覺行為;大學生也只有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才能深化對中國夢的認識,促進知情信意行的相互轉化。
參考文獻:
[1]郭金湯.淺談將“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知識經濟.2014(07)
[2]蔣尊義.當代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實踐路徑研究[J].老區(qū)建設.2014(16):44-45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