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應該得到更多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是隨著《民法通則》的公布實施而在中國建立的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國公民權益的拓展。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損害而要求侵害人給予賠償?shù)囊环N民事責任,是現(xiàn)代民法損害賠償制度的重要組織部分。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兩種不同案件下的精神損害賠償?shù)南嚓P資料。
誰才應該得到更多精神損害賠償?
遭人辱罵,一女士贏了名譽權官司,獲得2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一少女被強奸,在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中提起5萬元精神損失費,結果分文未獲,原因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不支持精神撫慰金。
“被強奸的還沒有遭辱罵的獲賠多。”代理一起強奸案的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蔡偉稱,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不支持精神撫慰金對受害人不公平。他昨日上書全國人大法工委,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應支持精神撫慰金。
被強奸未獲賠法官無能為力
昨日,蔡偉向全國人大法工委郵寄了一份“刑事案件中應當給予受害人精神損害救濟建議書”。其中提到,被強奸的少女曾某出事后,情緒非常低沉,基本不和外人接觸。蔡律師接受委托后,代理曾某參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出了5萬元精神損害賠償。
案犯很快被判刑。但法院以附帶民事賠償訴訟不支持精神撫慰金為由,駁回曾某的請求。身心深受傷害的曾某沒獲得任何經(jīng)濟補償。判決后,連辦案法官也感到非常難過,卻又無能為力。
辱罵人書面道歉并賠2000元
蔡偉的同事辦理的一起侵犯名譽權案就大不一樣。遭到辱罵的李女士以侵犯名譽權為由起訴當眾罵她的楊先生,要求楊書面賠禮道歉,并賠償2萬元精神撫慰金。法院審理后認為,楊某在與李某爭吵中,虛構李某生活作風有問題,構成對李某的名譽權侵害,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遂判楊書面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撫慰金2000元。
律師:受害人需要救助和賠償
“兩起案件形成鮮明對比:被強奸的沒有遭辱罵的人獲賠多。”蔡偉稱,很顯然,被強奸的少女受到的傷害更大,既有精神上的,也有身體上的,但沒獲得任何經(jīng)濟賠償。按照《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刑事案件受害人不能得到精神賠償。
“這一局面不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蔡偉說,如果受害人是一家的頂梁柱,被歹徒傷害后,一大家人都陷于困境,但如果賠償僅限于醫(yī)療費、傷殘賠償金等物質(zhì)賠償,沒有精神賠償,受害人是不能得到撫慰的。受害人及家人真正需要的是受害后的救助和賠償,但現(xiàn)行法律更多地強調(diào)了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卻忽視了被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和對受害人的救助。
為此,蔡偉建議,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支持精神撫慰金,使精神損害賠償?shù)拿袷聶嗬诿袷略V訟和刑事訴訟中保持一致,“這可使受害人得到實在的賠償”。
法院:只能按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處理
昨日,省高院執(zhí)行局局長羅書平稱,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刑事犯罪被告人除承擔刑事責任外,還將承擔“物質(zhì)損害賠償”,這種物質(zhì)賠償是指客觀上的損失,是有形的,比如誤工費、治療費等。依據(jù)這一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司法解釋,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對“非物質(zhì)”的精神撫慰金不予支持。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否支持精神損害賠償,目前支持和不支持兩種觀點都存在。不支持的一方認為,被告人被判刑就是對被害人的精神撫慰。雖然存在爭議,但法院只能按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來處理。羅書平說,這一爭議在國外也存在,不過,支持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