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是怎樣形成的
時至今日,東亞地區(qū)依然將玉石視為一種深具文化特色的寶石之一。那么玉石是怎樣形成的?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玉石形成的原因,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玉石形成的原因
【天然玉石的形成方式】
1.巖漿作用包括巖漿侵入、火山噴溢及巖漿期后熱液作用等。
2、沉積作用包括生物殘骸堆積、碎屑堆積、化學沉淀、表生淋濾等.
3、變質作用這是玉類最重要的成因,包括區(qū)域變質作用,接觸交代變質,熱液蝕變等。
4、構造作用巖石在構造應力作用下發(fā)生破碎.
5、天體墜落物如隕石玻璃(雷公石等)、莫道爾石、隕坑玻璃。
【玉石的形成過程】
一、白云巖沉積階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約十幾億年),在塔里木古陸南緣,也就是今天昆侖山脈北緣所在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淺海地帶,那里有大量的碳酸鹽沉積,其中含鎂質的白云巖為成玉的主要物質來源之一。[1]
二、白云巖區(qū)玉變質階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紀,塔里木運動造成全區(qū)強烈的褶皺斷裂活動,從而最終形成了塔里木大陸。在廣泛的區(qū)域變質作用中,白云巖變質為白云石大理巖。此后,該地區(qū)的陸塊隆起,成為我國最早露出海面的陸地之一,其上也沒有原層沉積物覆蓋。
三、白云巖交代蝕變階段
在2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紀晚期至二疊紀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殼運動發(fā)生了,被稱為“華力西運動”。華力西晚期,在塔里木大陸的南緣,古陸塊的陸緣地塊和活動帶中間地塊中有強烈的斷裂活動和巖漿活動,沿斷裂帶有中酸性侵入巖侵入白云石大理巖。在侵入體頂部殘留的白云石大理巖捕擄體或舌狀體與巖漿侵入體和熱液接觸交代后,形成透輝石化、鎂橄欖石化和透閃石化蝕變,成為成玉的物質條件之一。
四、成玉階段
華力西晚期侵入體派生的淺成中酸性巖脈侵入到白云石大理巖蝕變帶時,再次發(fā)生接觸交代作用,在適當?shù)牡刭|條件(300—350攝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壓應力)下,和闐玉最終形成。
以上四個階段可概括如下:
A、中元古代晚期陸緣海沉積/沉積白云巖(成玉物質來源之一)
B、元古代末期塔里木運動,區(qū)域變質作用/白云巖變質為白云石大理巖(成玉物質結構改造)
C、華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活動,接觸交代作用/形成白云石大理巖蝕變帶(成玉物質基礎)
D、華力西晚期侵入體派生中酸性巖脈接觸交代作用/和闐玉形成
和田玉簡介
和田玉,古名昆侖玉,俗稱真玉,是有名的軟玉石品種,原產西域莎車國、于闐國(今中國新疆和田),考古結果證明,距今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已發(fā)現(xiàn)有和田玉。中國把透閃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也稱為軟玉、透閃石、透閃石加軟玉、透閃石加和田玉。和田玉主要分為白玉,青玉和青白玉,碧玉,黑玉,黃玉。
古名昆侖玉,原產西域莎車國、于闐國(今中國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軟玉石品種,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史記·大宛列傳》:“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其山多玉石”;又《漢書·西域傳》:“莎車國有鐵山,出青玉”。和闐玉又名烏白玉。和田玉是一種由微晶體集合體構成的單礦物巖,含極少的雜質礦物,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其著名產地是號稱“萬山之祖”的昆侖山中,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地區(qū)。和田玉產于整個昆侖山北坡長約1300公里,以和田為中心的狹長地帶的昆侖山上與河中之玉璞,故又把昆山玉稱為“和田玉”。和田玉是玉石中的高檔玉石,而且是我國國石的候選玉石之一?,F(xiàn)今和田玉的名稱在國家標準中不具備產地意義,即無論產于新疆、青海、遼寧、貴州、俄羅斯、加拿大、韓國,其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即可稱為和田玉。
和田玉在我國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玉文化的部分主體內容,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是世界歷史上惟一將玉與人性化相共融的國家。
1、和田玉以溫潤或油性為第一特征,這樣就區(qū)別開來是不是新疆和田玉。其他的玉溫潤和油性都不能與新疆和田玉相比。
2、和田玉顏色為:白、糖白、青白、黃、糖、碧、青、墨、煙青、翠青、青花。
我們知道新疆和田玉在清代以前多以黃玉、白玉為主。其中黃玉非常的漂亮。其實不亞于羊脂玉,我們應該給以黃玉正身。
3、和田料分為: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山料[1]。
4、和田玉已不再具有產地意義,成為了商品名。無論哪里出產的軟玉,都統(tǒng)一使用和田玉這個名稱。如:青海產的就稱為青海料,俄羅斯出產的就稱為俄羅斯料,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的就稱為和田料,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