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茶樹應該怎么修剪和管理
鐵觀音茶樹應該怎么修剪和管理
醫(yī)學研究表明,鐵觀音的粗兒茶素組合,具較強抗化活性,可消除細胞中的活性氧分子,鐵觀音茶使人體免受衰老疾病侵害。現(xiàn)在就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鐵觀音茶樹修剪和管理的方法,資料僅供參考。
鐵觀音茶樹修剪和管理的方法
茶樹修剪是茶樹樹冠管理的重要措施,能明顯地調節(jié)茶樹的生理機能,調節(jié)茶葉采摘期。修剪應根據茶樹不同生育階段、樹勢和環(huán)境狀況,運用合理的修剪方式和方法,使樹冠朝著高產、優(yōu)質的方向發(fā)展。
(1) 幼齡茶樹修剪
以春梢萌發(fā)前為好,春、夏、秋茶后亦可。定植后樹高達25~30厘米、莖粗0.3厘米時即可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定剪高度第一次15~20厘米,第二次25~30厘米,第三次35~45厘米。經3次修剪后,樹高達60厘米左右,要求以養(yǎng)為主,切忌過重采摘。當樹高達70厘米左右,樹幅1米以上,即為成齡投產的茶園。
(2) 青壯年茶樹修剪
采輕修剪和深修剪交替進行的方法。
輕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整齊樹冠采摘面,每年需進行一二次輕修剪。壯年樹一年進行一次,修剪時期選擇在秋茶后或春茶萌發(fā)前進行,深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5厘米。青年樹一年可輕修剪二次,第二次于春茶采收后及早修剪。
運用茶樹修剪調節(jié)不同季節(jié)茶葉產量,是一項新技術。目前主要策略是減少質次價低的夏、暑茶產量,提高質優(yōu)價高的秋、冬茶產量,具體作法有兩種:一是夏茶留樣,暑茶輕剪。修剪應與施肥相配合。
鐵觀音的名稱由來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駟馬山東邊圣泉巖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傳授鄉(xiāng)民,鄉(xiāng)民稱茶為圣樹。元豐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請來普足大師祈雨果驗,鄉(xiāng)親留普足大師于清水巖,他建寺修路恩澤于鄉(xiāng)民。他聽說圣茶的藥效,不遠百里到圣泉巖向鄉(xiāng)民請教種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樹。
一天,普足大師(清水祖師)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樹準備采茶,發(fā)現(xiàn)有美麗的鳳凰正品茗紅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稱小黃鹿)來吃茶葉,他眼見此情景,非常感嘆:“天地造物,果真圣樹”。清水祖師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鳥、神獸、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為他為鄉(xiāng)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師也將自己種茶及作茶的方式傳給鄉(xiāng)民。南巖山麓,一位退隱打獵將軍 “烏龍”,因他上山采茶追獵無意發(fā)明搖青工藝及發(fā)酵工藝,做出的天圣茶香氣更足,味更甘醇。鄉(xiāng)親向他學習,以后,用此工藝做的茶大家都叫烏龍茶。
王士讓告假回鄉(xiāng)訪親會友,在南巖山麓發(fā)現(xiàn)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奉召赴京師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攜茶相贈。方苞品后,自感為茶中珍品,遂轉獻乾隆,乾隆召見王士讓詢茶來處,王細說茶之來源,乾隆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名為“鐵觀音”。
鐵觀音的制作工序
采摘
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40-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占15-20%;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占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1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占25-30%。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制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yōu)。
鐵觀音茶的采制技術特別,不是采摘非常幼嫩的芽葉, 而是采摘成熟新梢的2-3葉, 俗稱“開面采”,是指葉片已全部展開,形成駐芽時采摘。
涼青
鮮葉按標準采收進廠經過涼青后進行曬青。曬青時間以午后4時陽光柔和時為宜,葉子宜薄攤,以失去原有光澤,葉色轉暗,手模葉子柔軟。頂葉下垂,失重6-9%左右為適度。然后移入室內涼青后進行做青。
做青
搖青與攤置相間進行,合稱做青。做青技術性高,靈活性強,是決定毛茶品質優(yōu)劣的關鍵。搖青使葉子邊緣經過摩擦,葉緣細胞受損,再經過攤置,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伴隨著葉子水分逐漸喪失,葉中多酚類在酶的作用下緩慢地氧化并引起了一系列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烏龍茶的特有品質。
鐵觀音鮮葉肥厚,要重搖并延長做青時間,搖青共3-5次,每次搖青的轉數(shù)由少到多。搖青后攤置歷時由短到長,攤葉厚度由薄到厚。第二、三次搖青必須搖到青味濃強,鮮葉硬挺,俗稱“還陽”,梗葉水分重新分布平衡。第四、五次搖青,視青葉色、香變化程度而靈活掌握。做青適度的葉子,葉緣呈朱砂紅色,葉中央部分呈黃綠色(半熟香蕉皮色),葉面凸起,葉緣背卷,從葉背看呈湯匙狀,發(fā)出蘭花香,葉張出現(xiàn)青蒂綠腹紅邊,稍有光澤,葉緣鮮紅度充足,梗表皮顯有皺狀。
炒青
炒青要及時,當做青葉青味消失,香氣初露即應抓緊進行。 揉捻、烘焙:鐵觀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復進行的。初揉約3-4分鐘,解塊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時下焙,趁熱包揉,運用揉、壓、搓、抓、縮等手法,經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氣斂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澤油亮,茶條表面凝集有-層白霜。包揉、揉捻與焙火是多次重復進行的。直到外形滿意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成品。
簸揀
慢烤后的茶葉最后經過簸揀,除去梗片、雜質即為成品。
猜你感興趣:
1.關于茶葉的散文
2.茶文化試題及答案
3.中國名茶排行榜
4.關于茶的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