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主題展 “科技夢”托舉“中國夢”
時間:
若木1由 分享
“我學的彈道學,也許兵工署就要來電報請我回去服務。不是中國兵發(fā)炮發(fā)不準,放槍放不準。其實只要我一算,一定百發(fā)百中,他們不早些請我,不然日本兵早已退還三島了。”這是1937年在德國學習彈道學的何澤慧寫給大姐何怡貞的信。12月15日,不少觀眾駐足在國家博物館南一廳展出的這封書信前細細品讀,為當時23歲的姑娘稚嫩的話語莞爾一笑之余,也為老一輩科學家科學救國的抱負而感動。
12月15日,“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主題展在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以現(xiàn)代科學家群體為主題的大型展覽,涉及中國現(xiàn)當代科學家近700位。通過上千幅照片、上百件實物展品、大量音視頻資料向觀眾展示一幅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的“群像”。
中科院院士陳佳洱彎著腰,認真端詳著一張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在科學館前的合影。“這是我的老師。”陳佳洱說。在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里他看見了周培源、趙忠堯、彭桓武、錢三強……這張不到40人的合影中有13人后來成為中科院院士,4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陳佳洱一樣不斷在展覽中看到熟悉面孔的還有83歲的中科院院士陳可冀。他指著照片上比自己更老一輩的科學家,給身邊同行的人講述他了解的故事。“他們?yōu)閲邑暙I很大,值得我學習。”陳可冀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這里能看到很多知名科學家小時候的樣子。中學畢業(yè)時,閔恩澤給同學田友元的留言冊上,用毛筆大大地寫上了“為學必先會疑”幾個字。透過走過歲月滄桑的工整繁體字跡,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下我國科學家從年輕時便看重的質(zhì)疑精神至今可貴。
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手繪的植物標本圖原件細致、精美,宛若一件件藝術品。昆蟲分類學家周堯手繪的車蝗標本圖、劉東生手繪地質(zhì)剖面圖、侯仁之手繪北京金口河橫剖面圖原件前都圍滿了觀眾。大家都在討論沒有現(xiàn)代技術的輔助,幾十年前老先生們是怎樣在簡陋的條件下進行如此精細的科學研究。
每一幅照片、每一份圖紙背后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科學家,以及他們?yōu)橹袊茖W事業(yè)發(fā)展繁榮竭盡全力的動人故事。在侯仁之手繪的圖紙上,我們看到他在金口河道上清楚地標注出建于該河道之上的鬧市口、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北京西站。他的女兒侯馥興告訴記者,這是在當時北京市副市長萬里的指示下進行的一項研究。1964—1966年,侯仁之考察了北京市地下古河道分布情況,并繪制了古河道分布圖,為現(xiàn)代北京城市建設提供了參考。
正如中國科協(xié)常務副主席申維辰在開幕式上所說:“近代以來的中華民族復興史,也是中國科學事業(y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創(chuàng)業(yè)史,是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群體誕生、發(fā)展、壯大的成長史。”此次展覽正是希望通過個性化、可視化的歷史資料,把個人成長的小歷史與國家發(fā)展的大歷史結合起來,講述中國科學家群體為國家民族復興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和突出貢獻。
景山學校五年級學生楊亦冬和爸爸一起看完展覽后,在讀者留言冊上工整地寫上:“很厲害,我也想當科學家。”他告訴記者,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科學家們工整細致的筆記。記者在展覽中看到1940年西南聯(lián)大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二年級學生王補宣所作的《熱工學》筆記原件、1940年中央大學學生李嘉泳所作的《神經(jīng)解剖學》學習筆記和實驗報告原件。一行行英文、中文整齊排列,紅藍黑三色標記,還配上圖解。“我從來沒做過這么好的筆記。”楊亦冬有些害羞地笑著說了句“我再去看看”,又跑進了展廳。
本次主題展由中國科協(xié)聯(lián)合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等部委共同主辦。據(jù)展覽承辦方之一的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張藜研究員介紹,此次展覽使用的歷史資料近千幅,其中近半數(shù)來自“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為系統(tǒng)收集整理老科學家們保存的珍貴資料,中國科協(xié)于2010年牽頭啟動了這項工程,至今已對300余位老科學家開展了采集工作。
采集工程實施過程中,許多老科學家或其子女把自己積累的重要學術資料捐贈出來。不論是展覽組織者,資料捐贈者,他們共同的心愿都是讓更多人走進中國科學家們的學術生涯和精神世界,感受他們用“科技夢”托舉“中國夢”的艱辛歷程。
12月15日,“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主題展在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以現(xiàn)代科學家群體為主題的大型展覽,涉及中國現(xiàn)當代科學家近700位。通過上千幅照片、上百件實物展品、大量音視頻資料向觀眾展示一幅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的“群像”。
中科院院士陳佳洱彎著腰,認真端詳著一張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在科學館前的合影。“這是我的老師。”陳佳洱說。在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里他看見了周培源、趙忠堯、彭桓武、錢三強……這張不到40人的合影中有13人后來成為中科院院士,4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陳佳洱一樣不斷在展覽中看到熟悉面孔的還有83歲的中科院院士陳可冀。他指著照片上比自己更老一輩的科學家,給身邊同行的人講述他了解的故事。“他們?yōu)閲邑暙I很大,值得我學習。”陳可冀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這里能看到很多知名科學家小時候的樣子。中學畢業(yè)時,閔恩澤給同學田友元的留言冊上,用毛筆大大地寫上了“為學必先會疑”幾個字。透過走過歲月滄桑的工整繁體字跡,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下我國科學家從年輕時便看重的質(zhì)疑精神至今可貴。
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手繪的植物標本圖原件細致、精美,宛若一件件藝術品。昆蟲分類學家周堯手繪的車蝗標本圖、劉東生手繪地質(zhì)剖面圖、侯仁之手繪北京金口河橫剖面圖原件前都圍滿了觀眾。大家都在討論沒有現(xiàn)代技術的輔助,幾十年前老先生們是怎樣在簡陋的條件下進行如此精細的科學研究。
每一幅照片、每一份圖紙背后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科學家,以及他們?yōu)橹袊茖W事業(yè)發(fā)展繁榮竭盡全力的動人故事。在侯仁之手繪的圖紙上,我們看到他在金口河道上清楚地標注出建于該河道之上的鬧市口、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北京西站。他的女兒侯馥興告訴記者,這是在當時北京市副市長萬里的指示下進行的一項研究。1964—1966年,侯仁之考察了北京市地下古河道分布情況,并繪制了古河道分布圖,為現(xiàn)代北京城市建設提供了參考。
正如中國科協(xié)常務副主席申維辰在開幕式上所說:“近代以來的中華民族復興史,也是中國科學事業(y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創(chuàng)業(yè)史,是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群體誕生、發(fā)展、壯大的成長史。”此次展覽正是希望通過個性化、可視化的歷史資料,把個人成長的小歷史與國家發(fā)展的大歷史結合起來,講述中國科學家群體為國家民族復興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和突出貢獻。
景山學校五年級學生楊亦冬和爸爸一起看完展覽后,在讀者留言冊上工整地寫上:“很厲害,我也想當科學家。”他告訴記者,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科學家們工整細致的筆記。記者在展覽中看到1940年西南聯(lián)大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二年級學生王補宣所作的《熱工學》筆記原件、1940年中央大學學生李嘉泳所作的《神經(jīng)解剖學》學習筆記和實驗報告原件。一行行英文、中文整齊排列,紅藍黑三色標記,還配上圖解。“我從來沒做過這么好的筆記。”楊亦冬有些害羞地笑著說了句“我再去看看”,又跑進了展廳。
本次主題展由中國科協(xié)聯(lián)合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等部委共同主辦。據(jù)展覽承辦方之一的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張藜研究員介紹,此次展覽使用的歷史資料近千幅,其中近半數(shù)來自“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為系統(tǒng)收集整理老科學家們保存的珍貴資料,中國科協(xié)于2010年牽頭啟動了這項工程,至今已對300余位老科學家開展了采集工作。
采集工程實施過程中,許多老科學家或其子女把自己積累的重要學術資料捐贈出來。不論是展覽組織者,資料捐贈者,他們共同的心愿都是讓更多人走進中國科學家們的學術生涯和精神世界,感受他們用“科技夢”托舉“中國夢”的艱辛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