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周邊自駕游可以去哪里
無錫是一塊依山傍湖的風水寶地,靈山大佛就建在此處。如果時間夠充分,無錫范圍內的宜興張公洞、善卷洞和龍背山森林公園,江陰的華西村也不妨一同造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錫周邊自駕游好去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無錫周邊自駕游景點
1.翰林軒
翰林軒坐落于無錫商會舊址,始建于光緒31年(1905年),后改為翰林軒,至今十余年。
翰林軒將閩粵文化與江南風光相融,而又在細節(jié)上營造出濃烈的民國老上海韻味。薄紗、格子窗戶、原木樓梯、留聲機、華麗吊燈等,翰林軒似乎要把那個時代的物件兒一股腦兒搬進這座老樓中。
這座老樓,從內而外地散發(fā)著民國氣息,他就像一位榮辱不驚的老者,自顧在那高聳的樓群之中坐著,任憑青苔落滿肩頭,任憑鮮花開滿腳下。
2.電影膠片廠
上世紀70年代,太湖十八灣有家無錫電影膠片廠,它曾登上中國感光工業(yè)的高峰。
在歷經了40年的風雨歷程之后,如今,它被大自然“接管”,成為太湖邊的一座“秘密花園”。這是10月拍攝的畫面,不知道現在是否金黃一片!
3.吳都路
起于蠡湖大道,止于南湖大道,全長6.3公里、寬近百米,如今已成為太湖新城標志性的景觀大道。如果你沒有去過,絕對不敢相信無錫還有這樣絕美的景觀大道。
4.斗山
在本地攝影師@斗山星辰 年復一年的大力宣傳推介下,斗山已經從一個小眾景點變成了頗有名氣的旅行目的地,斗山“矮腳霧”也成為無錫獨特一景。
斗山,是挺值得無錫半日游的地方,不過最好能找到當地的人家,會告訴你一些好玩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晨霧特別美!
5.巡塘老街
無錫比較冷門的一個老街,不像惠山古鎮(zhèn)那樣熱鬧,但也有獨特的韻味。冬日里,時間似乎變得很慢,空氣中流動著閑適與靜謐。一盞茶,一本書,曬著太陽發(fā)呆一下午,直到夕陽西下,才驚覺時間的流逝。
無錫小吃介紹
1.鴻運大包
鴻運大包在無錫也算是老字號了,開了也有二三十年了吧,從少年吃到了中年,估計百分之九十的無錫人多吃過的?,F在搬到原址對面的小弄堂里面,師傅還是原來鴻運的師傅,包子還是原來那很大的厚實的包子?,F在去買鴻運大包人也是很多,畢竟一般的人吃一個鴻運大包就飽了,經濟又實惠。
2.青團
青團是無錫的特色糕點之一,甜甜的豆沙餡裹在軟糯的綠色糯米皮里面別提多少吃了。吃青團一定要去錫城老字號美食廣場穆桂英,老牌餐飲店,錫式蘇式糕點,做的很地道,過節(jié)的時候穆桂英的青團,湯圓,年糕,真是各位無錫老爺爺老奶奶都會去排隊買的啊!
3.梅花糕
梅花糕因為形似梅花,所以被乾隆皇帝賜名梅花糕。梅花糕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里面可以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玫瑰等各種餡心,松軟可口,老少皆宜。
4.肉骨頭
沒想到肉骨頭也是無錫特色小吃之一吧,別小看我們大無錫,出肉骨頭也是有百年歷史的了,特別是我們甜甜的口味的肉骨頭,吃起來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無錫特產
1.宜興紫砂
宜興紫砂陶器始于宋代,盛于明清。1976年,在宜興陶瓷產區(qū)道窯建設工程中,發(fā)現羊角山古紫砂陶窯址和大量早期紫砂陶殘器,根據專家鑒定,這處古窯的燒造年代在北宋中期。到了元朝,紫砂陶器的燒制工藝逐漸成熟,已開始在器物上題詞雕刻。明代中期,宜興紫砂陶茶具極為盛行,被譽為各種茶具中的上品。清代時,宜興紫砂陶工藝愈益精湛,開創(chuàng)了采用篆刻、書法和繪畫作裝飾的新風格。二十世紀初到抗日戰(zhàn)爭開始前,宜興紫砂陶器的生產亦頗興盛,有10多座龍窯常年生產,1932年產量仍高達二百二十多萬件。
2.三鳳橋醬排骨
三鳳橋醬排骨,俗稱無錫肉骨頭,從問世到現在已有近140年歷史,為無錫著名的三大特產之一。三鳳橋醬排骨產生于清朝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前后),無錫南門莫盛興飯館為了充分利用剩下的背脊和胸肋骨,加調味作料,煮透燜酥,起名為醬排骨,當作下酒菜出售。1927年,慎馀肉莊(三鳳橋肉莊的前身)開張后,對肉骨頭的燒制技術作了改進,味道得到了明顯的改進。
3.無錫“肉骨頭”
無錫“肉骨頭”的歷史有100多年。無錫肉骨頭其實根本不是“骨頭”,而是挑選近肋骨處的精肉連同肋骨一起燒成。作料有茴香、醬油、陳酒,燒煮時必須用面粉將鍋沿封住,用文火燒,燒至噴香酥爛,出鍋前用冰糖收膏。其肉汁甜香成糊狀,俗稱“老汁”。出售肉骨頭時,將老汁澆在熟肉上,使汁與肉拌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