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8篇
《儒林外史》的這些人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被封建社會腐蝕思想,折磨其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8篇,歡迎借鑒參考。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1
《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任用詼諧幽默而又筆觸尖銳的文字描述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場官場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為民間士林人士。通過對許多民間正直儒士的傾贊和對腐朽政客的鞭棘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改變如此灰暗世界的期望。小說開篇描寫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本書中更生動地批判了科舉制度造就了一批社會蛀蟲,他們毒害著整個社會。如溫州府的樂清縣有一農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來樸實敦厚。為了贍養(yǎng)父母,他外出做小買賣,流落杭州。后來遇上了選印八股文的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贈給他十兩銀子,勸他讀書上進??锍嘶丶液螅幻孀鲂≠I賣,一面用功讀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縣的賞識,被提拔考上了秀才。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祿,他更加刻苦學寫八股文。不料知縣出了事,為避免被牽累,他逃到到杭州。在這里,他結識了冒充名士的頭巾店老板景蘭江和衙門里當吏員的潘三爺,學會了代人應考、包攬訟詞的本領。又因馬二先生的關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選家”,并吹噓印出了95本八股文選本,人人爭著購買,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都在書案上供著“先儒匡子之神位”。不久,那個曾提拔過他的李知縣被平了反,升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著去了京城,為了巴結權貴,他拋妻棄子去做了恩師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貧困潦倒中死在家鄉(xiāng)。這時,幫助過他的潘三爺入了獄,匡超人怕影響自己的名聲和前程,竟同潘三爺斷絕了關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對曾經幫助過他的馬二先生他不僅不感恩圖報,還妄加誹謗嘲笑,完全墮落成了出賣靈魂的衣冠禽獸。
書中還列舉了“范進中舉”的事例:明朝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試不中,直到54歲才考中秀才,后又考取進士。范進中舉之前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fā)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后,他高興得發(fā)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環(huán)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tài),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云雨雪,辛酸苦嘆。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2
最近我在看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說——《儒林外史》,這是一位清朝時名叫吳敬梓的寫的一本諷刺當時官場的小說。我過去看得多的是國外名著,對中國的古典名著我總覺得難于看懂,所以興趣乏乏。拿起這本書是因為媽媽給我講的里面的一個故事,吝嗇鬼嚴監(jiān)生兩根燈芯的故事,這可比寫歐洲著名的吝嗇鬼葛朗臺還要精辟,于是我就來了興趣,看起這本書來,雖說里面的語言還是有一些搞不太清楚,但是我也從中國的古典文學中找到了樂趣。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它把鋒芒射向社會,客觀地、寫實地寫秀才舉人、翰院名士、市井細民。由于吳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學修養(yǎng),又有豐富的社會閱歷,所以才能把那個時代寫深寫透。他把民間口語加以提煉,以樸素、幽默、本色的語言,寫科舉的腐朽黑暗,腐儒以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無不恰到好處,謔而不苛。在藝術結構上,它沒有貫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階段地展開,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p>
這部小說最讓我不能釋手的是作者對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畫,媽媽曾用繪畫和我分析中國人和歐洲人的不同,如同中國的水墨山水和西洋人體油畫一樣,中國人講究的是意境、神韻,非常含蓄;而歐洲人追求的是人體結構、色彩的豐富與層次,很直白。中國人的小說中對人物的描繪也是如此。
《儒林外史》我已看完大部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人。第一位是小說開篇描寫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最后他逃往山中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第二位是一個考到五十多歲才中舉的秀才范進,范進中舉后的瘋癲模樣以及他岳父及鄉(xiāng)鄰在他中舉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這是大家所熟悉的,我這里要說的是范進中舉后去拜訪一位知縣,范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偽善:“范進方才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瘻h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后堂,擺上酒來?!h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后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h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動。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后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圓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弊髡邔Ψ哆M和知縣,一個描寫其動作,一個描寫其心理,將范進虛偽的人格嘲諷得淋漓盡致。
范進與王冕對比,一個淡泊名利,早已看透了當官的險惡;一個為了能出人頭地,考到五十多歲才中舉。彰顯了不與官場同流合污的王冕人性的美好。
第三位就是我當初聽媽媽講的嚴監(jiān)生,他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早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整篇講嚴監(jiān)生的文章中,雖然一個關于“吝嗇”的詞都沒寫,但是文章中卻處處隱藏著嚴監(jiān)生的吝嗇。他病得飲食不進,臥床不起,奄奄一息,還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他家中米爛糧倉,牛馬成行,可在平時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最令人拍手叫絕得是嚴監(jiān)生死后的場景,他臨死時還因為燈盞里多點了一根燈草,而遲遲不肯斷氣。雖然《歐也妮葛朗臺》中也寫了葛朗臺臨死時死死盯著金子,直到手中攥著金子后才斷氣。但是《儒林外史》似乎更勝一籌,一根燈草就令一個人遲遲不肯斷氣,此種情況真令人驚嘆。這讓我不得不感嘆《儒林外史》真是一部諷刺世間為功名利祿而奮不顧生的人的經典絕作。
《儒林外史》雖然寫的是明朝的科舉、官場,但是它對于當今社會仍有其價值。社會在前進,但仍有不少人信奉“拜金主義”,物欲橫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歷史就是明鏡,而古典小說則是歷史的縮影。讀了《儒林外史》,我不僅為其寫實的風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畫所折服,從小說中體現(xiàn)出來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深深吸引了我。
我讀《儒林外史》如同在觀一幅中國水墨山水長軸,讀得越深入越了解它的文字所表達內容的精辟,回味那一段動作描寫或一段對話,仍是無窮的韻味,這正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妙處啊!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3
花朵。我在這個假期,尋找著適合的書籍來閱讀,而我閱讀了這本《儒林外史》。作家吳敬梓向我們概述了一篇諷刺意義的小說,諷刺了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當時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刻畫了一個個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不愧被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
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的開頭,卻是整個文章的中心。當我初讀此書時,第一句看到的便是這句話,當時我卻百思不得其解,并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也不知道《儒林外史》故事與這句話有什么關系,于是沒有去在意,而看到后面,為了財富,為了金錢,讀書人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發(fā)垂髫考到白發(fā)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胡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外史》的這些人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當時那腐朽的封建科舉的害人的制度,迫使著讀書人們?yōu)橄碛芯薮筇貦喽T使他們一心去追求名利。是啊,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它,等得到之后,又味同嚼蠟。自古及今,哪一個能看破?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為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群書,更自學成為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讀了之后,我自己都有些迷惑了,讀書為的到底是什么?現(xiàn)在我們在小學學習、讀書,將來還有初中,高中,大學學海無涯,但是當別有有時問我:你讀書學習到底為的什么呢?我卻啞口無言。但是我知道,我們可不能一概地去追求名利,金錢,如同過去那腐敗的封建教會一般。想想現(xiàn)在社會,盡管并無過去的迂腐,但是,依舊有那么多學生為了一些考試夜以繼日地學習,有些考上的興奮至發(fā)瘋,有些考不上的甚至跳樓自殺!很多人拿著文憑大吃大喝,我想這就是《儒林外史》所要諷刺的吧。我們現(xiàn)在是小學生,也許并沒有那樣為了功名而瘋狂地學習,但是,當陷入迷途之后也許就會后悔莫及吧。
我想,當我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僅應該為封建社會的墮落而感到可笑,更應該明確我們讀書的目的。學海無涯苦作舟,在知識的世界里去探索,而不一概為名利與富貴而讀書。我們應該學習王冕,學習他潔身自好,不畏權貴的品質,學習他在大富大貴面前,選擇隱居而不去享受。在這本書中,我得到了這樣的感悟。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4
多年前,我曾支離破碎的讀過《儒林外史》中的一些文章,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對那些文章并沒有什么印象了。今年暑假當我再次拿起這部優(yōu)秀長篇諷刺小說時,我決定細讀它,讀罷,感受頗深。
說起《儒林外史》,多數(shù)人可能沒有對《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熟悉。其原因是,三國、水滸一類的書,是在人民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并廣泛流傳的基礎上由羅貫中、施耐庵整理加工而成的。這些書中的故事又被廣泛的搬到戲劇、電影的舞臺上,所以它有十分強的群眾基礎,提起書中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都能談談自己的認識、見解。而《儒林外史》是吳敬梓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他在實際生活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的精品,是他獨特思想與藝術構思的產物。吳敬梓是清代安徽人。他出身書香門第,祖上幾輩都是科舉成名,得做高官。
吳敬梓自幼讀書習文,對經史文章、詩詞歌賦無不精通,但對科舉考試和八股文毫無興趣,所以他在《儒林外史》中對科舉和八股的反對態(tài)度十分明確。書中第一回就通過王冕的話說:“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容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痹诜饨ńy(tǒng)治非常嚴酷的清朝,作者敢于直斥科舉制度,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眾多讀書人的形象,最成功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那些被科舉八股毒害的人。這些人在名韁利索的牽引下現(xiàn)出的丑態(tài),做出的丑事,讓人觸目驚心。如進了幾十年考場,后來僥幸考中又出盡洋相的周進、范進;獲得名利地位后就無惡不作的嚴大位;原本勤勞孝順、后來被名利與八股迷了心竅,做出種.種劣跡的匡超人;為了當名人而冒名頂替四處行騙的牛浦;粗通文墨、在鄉(xiāng)村招搖撞騙的楊執(zhí)中、權勿用;以招賢納才為榮、借以揚名卻屢次上當?shù)膴涫瞎?雖為女流卻熱衷八股的魯小姐等等。這些人物的表現(xiàn),真實地反映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扭曲,也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
書中不僅刻畫了令人憎惡的反面形象,也樹立了許多正面形象,如杜少卿、莊紹光、遲衡山、武正宇、虞博士等。以杜紹卿最為突出。杜紹卿才華超群,卻蔑視八股,仗義疏財,遷居南京后,寧愿過貧寒生活而不愿征召為官?!度辶滞馐贰吩趯懓l(fā)上也獨具一格,它雖是長篇小說,卻沒有貫穿全書的人物和事件,而是把幾十年中出現(xiàn)的眾多人物和故事串接起來,既有交叉聯(lián)系,又獨立成章,富于變化。
吳敬梓運用口語化、性格化的語言,同時適當吸收諺語、歇后語等,使得人物的身份和特點準確鮮明,精彩之處層出不窮。像王冕隱居、范進中舉、兩根燈草、人頭會等篇章,一直為人們稱道,廣為流傳。作為諷刺小說,吳敬梓不是簡單的直述自己對人物的好惡,進行諷刺或贊揚,而是通過白描勾勒,用人物言行的強烈反差、對比反襯、明贊暗斥或明貶實褒的手法,讓讀者自己明辨是非,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5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極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讀書人靈魂的玷污、人格的墮落。《儒林外史》最深入人心的莫過于范進中舉的故事了。
周恩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學習不該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祖國將來的繁榮富強。名師點評:《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他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從作者所寫的文章來看,說明作者已經對這部小說有了深刻的理解,從中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就像作者在結尾寫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學習不該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祖國將來的繁榮富強”。
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戶更是對他百般呵斥。范進去鄉(xiāng)試,因沒有盤費,與丈人商議,怎料被胡屠戶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他是“癩蛤蟆想吃起天鵝肉”,還說他“養(yǎng)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經”,把范進罵得“摸門不著”。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無米,母親讓范進抱母雞上集市賣了換米。這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市上被找了回來,得知消息后,竟然高興得瘋了。還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瘋病。轉眼的工夫,范進時來運轉,財源廣進,連胡屠戶也一反常態(tài),稱他為“文曲星”,稱贊他“才學又高,品貌又好”。
這個故事極力諷刺了范進對功名的極度渴望和胡屠戶那趨炎附勢、“變色龍”的性格特征。在《儒林外史》中,還塑造了很多同范進一樣的鮮活的人物形象,如打著官府旗號讓大家把錢財交公的王惠,再如為功名不擇手段,恩將仇報,拋妻棄子的匡超人……其實他們都是腐朽的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呀!“學而優(yōu)則仕”這句話泯沒了多少讀書人的良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F(xiàn)實生活中,雖沒有人因中了舉人而瘋瘋癲癲,但卻有人為了考取博士、碩士而不擇手段;雖沒有人仗著學識換來的權勢蠻橫鄉(xiāng)里,但卻有人賣弄自己的知識換取財富。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6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閱讀經典,可以提高自身知識儲備,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增強自己的精神力量,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貫穿全文,全書的思想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及儒林人士的嚴峻批判和辛辣諷刺;一是對理想社會和道德楷模的熱切渴求。就如書中寫道:蘧公孫由“名”的驅動來拜會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聽說蘧公孫不曾致力于舉業(yè),便把舉業(yè)與做官的緊密聯(lián)系不加掩飾的揭示出來,充滿諷刺之意。古人致力于舉業(yè)來取得功名富貴,今朝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嗎?
很多人都認為搞科研十分辛苦,不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想出名也十分困難。就如《黃曉明的兩個億婚禮和屠呦呦的半個客廳》這篇文章所述一樣,科研人員所得收入還不如一個戲子收入高。屠呦呦畢生致力于科研,飽受艱苦,可所得獎金卻只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于是就有些人本想從事科研行業(yè),但卻因為諸多困難而放棄了??墒?,如果人人因此而放棄為國貢獻的機會,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么發(fā)展;如果人人都因為功名富貴才致力于舉業(yè),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么希望。
《儒林外史》的現(xiàn)實意義就在于反腐反俗,提倡理想社會,保持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我國近幾年的反腐活動提倡“老虎蒼蠅一起打”也是為了抵制某些人為了功名富貴而做出有損他人利益的行為。還有曾熱播的《人民的名義》中講到的一連串利益集團一網打盡的故事一樣,反腐反俗一直是國家工作的重點。的卻,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不應該為了功名富貴才致力于學習當中,應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養(yǎng),像屠呦呦一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科研行業(yè),不應為外在的困難使得內心有所動搖。
現(xiàn)今眾多的“拜金族”都以“金錢至上”為原則,用物質享受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里。有的明星也是為了提高知名度,惡意炒作,在社會上造成不良風氣。這些人,他們在物質上是得到了滿足,可精神生活卻如此的迂腐,這些令人嘲諷的行為不應該早日杜絕嗎?
唐朝宰相盧懷慎清正廉潔,不搜刮人民錢財,他的住宅和家里陳設用具都非常簡陋,當官以后,縱使身份高貴,但妻子和兒女仍然免不了經常挨餓受凍,他也不會為此而貪污國家的一分錢。海瑞一生清貧,抑制豪強,安撫窮困百姓,打擊奸臣污吏,深得人民愛戴。陶淵明看透官場迂腐,離官歸隱,向往山水田園的生活。他們不曾渴望功名富貴,但求世人幸福安康,其事件才為世世代代所流傳。所以,功名富貴又如何,都不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痹甘廊松贋楣γ毁F而忙碌,靜下心來保持職業(yè)操守。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共同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做到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為祖國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7
自明朝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頒布了科舉錄取的規(guī)則: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用《四書》、《五經》、八股文作為考試內容。當晚,天上就出現(xiàn)了“貫索犯文昌”的奇觀。隨后,一百多個小星星向東南方向墜去。
貫索象征牢獄,文昌象征文運,古人以天比人,“貫索犯文昌”,預示文人有災,而后則是老天降下一伙星君維持文運。王冕不愧為奇才,縱觀《儒林外史》,的確與之相符……
科舉在明代的確危機四伏。文人為了參加科舉、中進士及第,不擇手段;而且文人只有寫八股文這一條做官的途徑,把其他的處世準則看輕了。于是,有些人不滿于此規(guī)章制度,走出了這個名叫“科舉”的怪圈,涌現(xiàn)出了一批可能當時被眾人所誤解的名士——
虞博士,淡泊名利,進士及第卻絲毫不留戀官場;杜少卿,樂善好施,看重道義,對官人們嗤之以鼻;鳳四老爹,為人行俠仗義……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雖然如此,但有些人對他們并不理解,尤其是杜少卿,他曾被高大人批判為“杜家第一敗家子”、“專和和尚、道士、工匠、叫花子這些下等人來往,沒有一個正經朋友”甚至連杜少卿的父親這樣愛民如子的太守,也在他嘴里變了味兒:“呆子”、“不知道尊重上司,一心只想討好百姓,‘敦孝悌,勸桑農’之類古文里假大空的客套話經常掛在嘴邊上,惹得上司不高興,官也丟了。”為什么杜少卿讓高大人如此看不起?原因也是他親口說的:“杜少卿若有真才實學,就應該中舉當官,征辟算什么正道?”對,原因還是科舉!中舉,甚至進士及第,才能光宗耀祖,才能出人頭地,這才是當時民眾的普遍看法,書中就有證據(jù):馬先生告誡匡超人“要以舉業(yè)為主”“人生在世,只有舉業(yè)可以出頭,沒了舉業(yè),就一事無成”;魯編修教育女兒“要是八股文不好,沒有講究,不管你做什么東西,再好也都是野狐禪、邪門歪道!”所以,隨后該才女評價蘧公孫“誤了我的終生”也不足為奇了??婆e對當時的人真的很重要,“周進倒龍門”、“范進中舉”就是很好的證明。
既然科舉對當時的人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只要剖析一下科舉,就能知道該時間段的歷史潮流。科舉對外在的危害開篇就提到了,那么科舉自身有沒有毛病呢?答案是肯定的。批范進試卷的周進在書中的一段話:“原來他的文字得看好幾遍才能知道其中的妙處,可見世上的糊涂考官,不知屈了多少英才!”評價一針見血,充分地揭露了科舉自身的黑暗面。中舉可以出人頭地,那么還有別的方法嗎?書上有一段有趣的對話:景江蘭說:“你們所說的考科舉中進士,是為名,還是為利呢?”大家都說:“是為名。,”景江蘭說:“趙爺雖然沒有中進士,但外面的詩選上刻著他的名字,行遍天下,只怕比進士的名聲大得多呢!”眾人都笑了。讀到這兒,我也笑了。
不管從隨到清活了兩千多年的老壽星——科舉,對古人有多么深重的危害,那也都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希望現(xiàn)在的素質教育能早些完成,這既能幫助學子們脫離學習的苦海,也能幫助國家培養(yǎng)時代的棟梁!
坐在書桌旁,打開清秀的《儒林外史》,任憑書香溢滿整個院落。書香伴著我的思緒,,輕輕地、自由地飛翔,擷一朵知識的彩云,牢牢地貼在心間?!度辶滞馐贰罚娴慕o了我很多,很多……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篇8
儒林,指儒人、讀書人。而“儒林外史”也就描寫了清代讀書人那些荒誕不經的故事。在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手中這一本厚厚的古言白話書——《儒林外史》。這本書講述了一群熱衷科舉、追求“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形象,諷刺了當時因殘酷的科舉制度而造成的極端虛偽的社會風習,在那個時代有著不同尋常的地位。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對于我們學生來說,讀書能讓自己的知識拓展、思想開闊,更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樣的名言,但是在這本書中,我卻看到了一種極端的讀書方式。為了財富,金錢和權力,讀書人可以廢寢忘食的讀書,也可以從少年考到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這其中,范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是一個明朝的老童生,直到五十四歲才考中秀才,中舉以后竟然歡喜的瘋了。在那之后,范進的官途順暢,家中金銀珠寶樣樣不缺。他的老母親見到范進的財產后,也歡喜的一口氣沒上來,一命嗚呼。正如這本書開篇所說: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以后,味同嚼蠟。
即使知道結局是怎樣,卻還要一意孤行,享受功名帶給他們的富貴。在殘酷的封建統(tǒng)治下,書中的人們?yōu)樽非蠊γ毁F拼命讀書、盡力讀書,他們做著自己不愿做的事來追求虛無的利益。這種規(guī)則卻很少有人打破。
當然,這個社會中也有堅守自己內心真正所想的人。王冕七歲喪父,在秦老家放牛為生。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王冕慢慢長大,練就了好畫工。他厭惡官場之間的斗爭和權勢,最終選擇退隱山林。我也從中感悟到生活的道理。要堅持自己所珍愛的,不為了利益而輕觸底線,不為了權勢而失去尊嚴。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王家三姑娘以身殉夫的故事。我驚訝于王玉輝那三聲“死得好”,可在看到之后的轉折后也感嘆世事難料。面對女兒和老友的離世,這位老人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打垮。有些人和事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都說讀書可以明目,可書中的人物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層骯臟的薄膜,只看得到眼前的功名富貴和臉面,根本看不到那些值得堅守的名節(jié)與操守,我感覺那個社會是悲哀的。
每讀一遍《儒林外史》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敢于打破普遍的規(guī)則,開創(chuàng)自己的路線;要堅持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因外界干擾而放棄自己的內心;要珍惜當下、堅守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儒林外史》讀書筆記1000字8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