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影高考滿分作文
在光與影的回憶中,有一把小提琴的影子會浮現(xiàn)出來。我家的墻壁上掛著一把小提琴,只有父親能讓它歌唱。它的旋律響起來的時候,即使在陰郁的天氣中,你仍能感受到光明。琴聲能流淌出光明,這樣的光明能照亮人荒蕪的心,可是這種光明是看不到影子的。
光與影高考滿分作文1:光與影的協(xié)奏曲
人生仿佛是光與影的協(xié)奏曲,其中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曾國藩把自己的住所命名為“求闕齋”,為什么要求闕而不求全?斷臂的維納斯歷時千年,依然散發(fā)著攝人心魄的光輝,只因那失掉的臂。參透紅塵的蘇子也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如此看來,人生的確不完美。
我們每個人都喜愛光明,希冀著自己的生活能永遠陽光普照。的確,曼妙的歌舞使我們的思緒輕盈,運動健兒們的拼搏讓我們熱血沸騰,成功的喜悅使我們倍感人生價值的豐富。光明象征著成功與順利,它滋潤著世界,為我們帶來美的享受。
然而,只有光明的人生并不存在,即使存在,它也將是可悲的不完整。
正因為陰影,我們才更加珍惜光明。陰影下的磨礪孕育著成功。當溫哥華冬奧會上小將周揚驕傲地站在最高領獎臺上,有多少人了解她風光背后的艱辛。日復一日的訓練,父母的付出,寂寞與傷痛,如果沒有這一路風雨的洗禮,怎會有一位冠軍的成熟?陰影下也可能有失敗與不幸,而一顆心靈也會因此更加堅強。還記得邰麗華用手語說出“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時,她是多么自信與美麗。天生殘疾的陰影并沒有劃傷她的心靈,她通過摯愛的舞蹈將自尊、堅強及對美的追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
正是有了陰影,我們才更加期冀、贊美光明。陰霾過去之后的燦爛陽光教給我們感恩、堅強以及永不放棄的希望。無論是光明還是陰影,我們微笑著接受,在光與影的協(xié)奏曲中蹁躚起舞。
我終于明白,月亮的美就在于其陰晴圓缺的變化,而人生的魅力就在于光與影協(xié)奏的和旋。我的人生不求完美,只求在光與影的協(xié)奏曲中舞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光與影高考滿分作文2:光與影的游戲
巴爾扎克的手杖上刻著“我可以摧毀一切障礙”,而卡夫卡卻掉過頭說,“在我的手杖上應該刻上:一切障礙都可以摧毀我”。把這個故事轉個彎抻開來看一看,多少年來,障礙從未消除,人也未見消亡,自覺自愿也罷,不得已也好,人們還是一樣哭著笑著愛著恨著活下去。
糖吃多了,還要擔心蛀牙,要是向來無所感喟,無所憂懼,這輩子豈不是有點寡淡無味?引用一位同學的話:光杯具,光洗具,成不了正劇。這位同學善于用睥睨一切的眼神詢問眾人這樣一句發(fā)人深省的話:難道你不想過正劇嗎?
更何況,順風順水到讓人發(fā)狂的生活,好像是挺稀罕的事物,你就是上趕著追,也不一定能到手。魯迅都說:我總覺得,在未來的黃金時代里,仍然會有人被處死。所以有人說,除了美好逍遙的日子,千瘡百孔的日子也是日子呀。要是硬塞給個爛蘋果充饑,也得咂摸著一口口吃,說不定除了蟲子,還能吃出點別的味呢!
說到這,可能又要提起老生常談的那個話題:一切都是有魅力的,苦難也是財富……這話雖快被人談掉了牙,但前瞅瞅后看看,都被人說了一萬遍,可見它還是有值得費唾液的價值。有一位同學這樣為它注解:當我們卷入世俗的紛紛擾擾中的時候,我們應該提醒自己,超脫出來看一看,就像看別人的故事一樣。那時我們會覺得,自己這浮浮沉沉甚至混亂不堪的人生其實也是一幅不錯的畫卷,等待更冷靜地添上幾筆。
她說的比較正式,而我想到的是這位同學在QQ上留下的幾個簽名:“放懷語不擇,撫掌笑脫頤;哎呀;SOSO;好吧”。據我猜測,這幾句話是用來描述她的感情經歷;據我觀察,伴隨她對感情的感受從大喜到大悲再到大平淡大自然,這一事物也活潑潑地生長到瓜熟蒂落了。
可見,有時候除了“孤單”是生命的常態(tài),喜樂歡憂交雜也是生命的常態(tài),而且是真實有味的常態(tài)。就像我在結束了大學生活一年后還要在此重溫高考時光,說一些離題萬里既無文采又無哲理的白話,必須得有點豁出去了的大無畏精神和娛樂眾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充盈心間,將恐懼感、杯具感擠壓出去,否則這字怎么敢落筆?
在文章最后,為了顯示一點敬業(yè)精神,讓悲喜調和得更均勻,我要以此段稍正經點的話做結尾:沒有陰影的光明就像空無一物的雪地,只會讓人目盲和眩暈。而這世界之所以如此熱鬧活潑,就是因為有晝夜相代和寒暑交替,有善與惡的分和、樂與苦的調劑。一棵樹苗的成長尚且要遭遇嚴寒酷暑、風雨雷電、蛀蟲以及伐木者等,何況處于紛繁復雜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人呢?浮浮沉沉貌似就是生命本身。
光與影高考滿分作文3:
光肯定不單單是為了黑暗而存在的,因為光也生長在光明的時刻。比如白晝時大地上飛舞的陽光,它就是光明中的光明。當然,大多的光是因了黑暗的存在而存在的,生長這樣光明的物品有:蠟燭、油燈、馬燈、電燈泡、燈籠、篝火等等。月亮和星星無疑也是生長在黑暗中的光明,但它們可能是無意識地生長的,所以對待黑暗的態(tài)度也相對寬容些。
我記憶最深的光,是燭光。上小學的時候,山村還沒有通電,就得用燭光撕裂長夜了。我最愛做的,就是剪燭花。蠟燭燃燒半小時左右,棉芯就會跳出猩紅的火花,如果不剪它,費蠟燭不說,它還會淌下串串燭淚,臟了蠟燭。我剪燭花,不像別人似的用剪刀,我用的是自己的手,將大拇指和二拇指并到一起,屏住氣息探進燭苗,尖銳的指甲蓋比剪刀還要鋒利,一截棉芯被飛快地掐折了,蠟燭的光焰又變得斯文了。我這樣做,從未把手燒著,不是我肉皮厚,而是做這一切眼疾手快,火還沒來得及舔舐我。燒剩的蠟燭癟著身子,但它們也不會被扔掉,女孩子們喜歡把它們攢到一起,用一個鐵皮盒盛了,坐到火爐上,溶化了它們,采來幾枝干樹枝,用手指蘸著滾燙的燭油捏蠟花。蠟花如梅花,看上去晶瑩璀璨,有喜歡粉色的,就在蠟燭中添上一截紅燭,溶化后捏出的蠟花就是粉紅色的了。在那個年代,誰家的柜子和窗欞里沒有插著幾枝蠟花呢!看來光的結束也不總是黑暗,通過另一種渠道,它們又會獲得明媚的新生。
光中最不令我喜歡的就是陽光了。往往我還沒有睡足呢,它就把窗戶照得雪亮了。夏天的時候,它會晃得你睜不開眼睛,讓人在強烈的光明中反倒有失明的感覺。不過我不討厭黃昏時刻的陽光,它們簡直就是從天堂播撒下來的一道道金線,讓大地透出輝煌。比較而言,月光是最不令人厭煩的了,也許有強大的黑暗作為映襯,它的光總是柔柔的,帶著股如煙似霧的飄渺氣息,給人帶來無邊的遐想和溫存的心境。好的月光質感強烈,你覺得落到手上的仿佛不是光,而是綢帶,順手可以用來束頭發(fā)的。而且瀉在山山水水的月光也不像陽光那樣貧乏,月光使山變得清幽,讓水變得柔情,流水裹挾著月光向前,讓人覺得河面像根巨大的琴弦一樣燦爛,清風輕輕撫過,它就會發(fā)出悠揚的樂聲。
馬燈和油燈,因為有了玻璃燈罩作為襯托,其性質有點像后來的電燈了。很奇怪,我印象中使馬燈的都是些老氣橫秋的更倌和馬夫,他們提著它,要么去給牲口喂夜草,要么去檢查門閂是否閂上了。而掌著油燈的人呢,又多數是年老的婦人,她們守著油燈納鞋底或者是補衣裳,油燈那如豆的火苗一聳一聳的,映著她們花白的頭發(fā)和衰老平和的面龐。所以我覺得馬燈和油燈與棺材前的長明燈密切相關,因為使著這兩種燈的人,離點長明燈的日子是不遠的了。
有了光,而又有了形形色色的天上和人間的事物,就有了影子。云和青山有影子,它們的影子往往是投映在水面上了;樹、房屋、牲畜、籬笆、人、花朵與飛鳥,都會產生影子。有些影子是好看的,如月光下被清風搖曳的樹影,黃昏時水面漂泊的夕陽的影子以及燭光中小花貓躡手躡腳偷食兒的影子。我印象最深的影子,是燭光反射到墻面的影子,它們有桌子的影子,有花瓶的影子,有插在柜角的雞毛撣子的影子,也有人影。這些上了墻的影子隨著光的變幻而變幻著,忽而胖了,忽而又瘦了;忽而長了,忽而又短了,讓人覺得影子畢竟是影子,一從實物中脫離出來,它就走了樣了。
在光與影的回憶中,有一把小提琴的影子會浮現(xiàn)出來。我家的墻壁上掛著一把小提琴,只有父親能讓它歌唱。它的旋律響起來的時候,即使在陰郁的天氣中,你仍能感受到光明。琴聲能流淌出光明,這樣的光明能照亮人荒蕪的心,可是這種光明是看不到影子的。
生活的富足,使馬燈、油燈漸次別我們而去了,燭臺也只成了一種時髦的展覽了。當我們踏著繁華街市中越來越絢麗的霓虹燈的燈影歸家,為再也找不見舊時燈影的痕跡而發(fā)出一聲嘆息的時候,那些燈影斑駁的往事,注定會在午夜夢回時幽幽地呈現(xiàn)。
讀過此文章的人還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