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三種常見病癥及療治技巧
時間:
若木1由 分享
病癥一:跑題
㈠、病因分析
考生作文跑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種:
1.課外閱讀量太少,閱讀面太窄。
2.審題粗心,不能認真閱讀考題。
4.對材料的把握缺少方法。一則材料提供給考生,可寫的東西很多,但是命題者的意圖是什么?這段材料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考生如果沒有掌握把握材料的方法,往往會出現(xiàn)走題現(xiàn)象。
5.寫作時缺少對寫作過程的監(jiān)控策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作家在完成對某一人物的塑造時,出錯率較低的人往往在寫作過程中有監(jiān)控策略,而出錯率較高的人則缺少這一點。因為缺少過程監(jiān)控,所以常常會出現(xiàn)半路偏題的現(xiàn)象。
㈡、病文診斷
[題目]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xiāng)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請根據(jù)上面這則寓言,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文章片段]
我不明白,為什么人們對一個身體有先天殘疾的人不能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梟也想有悅耳動聽的歌聲,一如殘疾的朋友也想和正常人一樣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人們?yōu)槭裁催@么苛刻,非要去歧視別人,打擊別人呢?梟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想通過遷徙躲避這種歧視,而別人為什么不能看到這一點,非得將歧視進行到底呢?學會寬容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進修的功課,只有寬容,社會才能和諧,時代才能進步與發(fā)展。
[病文分析]
這則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毫無疑問,命題者不是要我們談寬容問題,而是告訴我們“與其改變環(huán)境,不如改變自身缺點”的道理。因為材料重點在鳩的一句話:“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寫文章要在話題材料的關鍵語句上動腦筋。
㈢、療治技巧
那么如何避免走題、偏題現(xiàn)象呢?筆者的建議有兩點:
1.監(jiān)控。即看到題目后一定不要省掉以下幾個程序:
①.養(yǎng)成用筆畫出話題材料中的關鍵詞的習慣;
②.畫出關鍵詞后,要輕聲讀一下,并確認無誤;
③.養(yǎng)成將關鍵詞的近義詞與關鍵詞辨析的習慣,找準寫作主旨;
④.如果是話題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務必為話題或材料出三個(至少兩個)題目,然后想一想:命題者的目的是什么?比較哪一個題目更切合話題或材料,然后選出最佳的題目。
2.緊扣。即確定了關鍵詞或準確定位主旨后一定要記?。?/div>
①.引論部分必須扣住關鍵詞,組織好中心句,即論點必須清晰;
②.每段都必須突出關鍵詞;
③.每一次舉例后,都必須析例,在析例時,別忘了突出關鍵詞;
④.結尾一節(jié)要學會以關鍵詞為中心,構造壓縮性排比句。
病癥二:結構欠缺
㈠、病因分析
考場作文時,由于時間緊,往往寫得比較匆忙,就有可能會出現(xiàn)諸如結構無序、局部結構不完整或結構不規(guī)范等情況。其原因在于:
1.在寫作前缺少精心設計;
2.在構思布局階段,缺少辯證思維;
3.平時寫議論性文章較少,或者在寫作時缺少必要的理論指導;
4.對高考作文特別是議論文的要求理解不清,即使作文有文體不限的要求,也要讓閱卷老師看到你的結構功夫,結構太過簡單,怎么能得到高分呢?
㈡、病文診斷
[題目](2006年高考浙江卷)
在漢語里,“三”是個有意味的數(shù)詞,構成了很多詞語。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舉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等。這些詞語既是社會生活現(xiàn)象或人生經(jīng)驗的概括,又隱含著一定的文化意蘊和人生哲理。
請根據(jù)你對上述詞語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帶“三”詞語(注意“三”在詞語中的含義)的聯(lián)想與感悟,寫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個詞語聯(lián)想思考,也可以把幾個詞語聯(lián)系起來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不少于800字。
[文章片段]
“說話”就是一件需要三思的事情。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一旦口不擇言說錯了話或說了不合適的話,后悔都來不及。哪怕你本無意只是聽者有心也不好。
有個笑話:一個人請幾個朋友吃飯,其中一個按時到席。等了一會,東家急了:“怎么該來的還不來?”朋友一聽,心想這不是說我不該來嗎,就走了。這時恰巧又來了一個朋友,東家就對他說:“真是不該走的又走了。”第二個朋友一聽也不高興了,心想那該走的就是我嘍,于是也走了。最后,那個東家把所有的客人都氣跑了。
[病文分析]
作者舉例來說明說話需要三思,這個例子非常好,但是,作者舉完例子后就結束了,這樣的局部結構顯得不完整,缺少什么呢?缺少例析。我們可在事例后加上這樣一段:“你看,東家好心請客,最終卻一個客人也留不住,究其原因,還在于他說話前沒有三思,隨口說出的話又不能更改,最終導致事與愿違。如果他能做到三思而后言的話,我想結果一定如其所愿,主客皆大歡喜。由此可見,說話做事不能不‘三思’而后行啊!”
㈢、療治技巧
1.養(yǎng)成作文動筆前運思的好習慣。具體操作如下:
①.一定要在動筆前列出寫作提綱;
②.列出提綱后,要學會思考下列問題:我的結構完整嗎?我的文序是否清晰?我的論證結構是否詳盡周到?
2.規(guī)范與創(chuàng)新。
規(guī)范——在我們寫作的初級階段
模式一:橫式結構(并列式結構)
①.概述一個與話題有關的故事(或介紹一則名言),引出中心論點;
②.第一分論點(闡述論點→舉例→析例);
③.第二分論點(同上);
④.第三分論點(同上);
⑤.結論:申述論點,總結全文。
模式二:縱式結構(層進式結構)
①.概述一個與話題有關的故事(或介紹一則名言),引出論點;
②.用“是的,我們需要……”之類的語言引出下文(第一層次論述);
③.用“我們不僅要……我們更需要”這類的語言引出下文(第二層次論述);
④.用“除了上述兩點外,更重要的是……”之類的語言引出下文(第三層次論述);
⑤.結論:申述論點,總結全文。
創(chuàng)新——在我們學會規(guī)范之后
模式三:縱橫交錯式
①.講述一個與話題有關的故事(或介紹一則名言),引出論點;
②.用壓縮性的排比句闡述論點;
③.第一分論點(舉例+例析→第一層次觀點);
④.第二分論點(舉例+例析→第二層次觀點);
⑤.第三分論點(舉例+例析→第三層次觀點);
⑥.用壓縮性的排比句申述論點,總結全文。
病癥三:細節(jié)失誤
㈠、病因分析
在寫作過程中,考生常常犯下列錯誤,比如:有時將事例中的主人公張冠李戴,有時引用名人名言不準確,有時對人物的思想內(nèi)涵把握不準,有時自己添加材料里沒有的內(nèi)容進行議論。這些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讀書時,對重要內(nèi)容不做筆記,造成記憶偏差。每個人每天都要吸納許多信息,這些信息大多因時間的推移而被遺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留存,而這被留存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時溫習就會發(fā)生差錯。
2.寫作時缺少嚴謹?shù)膽B(tài)度。平時作文中引用名言時,考生應養(yǎng)成通過查檢來驗證所引名言的準確性的好習慣。
3.平時讀書缺少思考,缺少思辨。對所讀內(nèi)容缺少深度思考,閱讀面狹窄,在寫作時,就可能無中生有。
4.引用和分析材料時出現(xiàn)的錯誤源于考生在寫作時的先驗觀念與主觀臆斷。先驗觀念導致其寫作時按照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信手”而寫,主觀臆斷導致其寫作時按照自己熟悉的寫作內(nèi)容憑空鋪展。
㈡、病文診斷
[題目](2005年高考湖北卷)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一則文字,論述了詩人觀察和表現(xiàn)宇宙人生的態(tài)度和方法。其實,這則文字所含的思想,對我們?yōu)槲?、處事、做人以及觀賞自然、認識社會,都有啟發(fā)。
請根據(jù)你對這則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章片斷]
居里夫人說過:“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不過她漏了下句:“女人能做到的,男人未必能做到。”我們要決定自己的道路。查泰萊夫人曾經(jīng)說過:“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我們就是要做“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的女人,回到幾十年以前的老路。而我心目中的夫君,不要求什么出將入相——那只怕忽然短命或禍事來臨——只要“出有寶馬奔馳靚車,入有別墅豪宅”,我就心滿意足了。而這一切,要靠我們辛勤地梳妝打扮來完成。這,才是釣到金龜婿的唯一途徑。這些學問,大學課堂里能教給我們嗎?
[病文分析]
這篇作文據(jù)說是0分作文,我們拋開它的主旨不說,單看它的引用,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和“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兩句話是不是出自居里夫人和查泰萊夫人之口,這本身就有疑問。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發(fā)現(xiàn)居里夫人和查泰萊夫人都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是作者強加給她們的。前者是一句當代俗語,后一句話用自拿破侖的話“男人靠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考生隨手瞎編名句造成的細節(jié)失誤定會影響閱卷者的閱讀心情,這樣的作文分數(shù)怎么會高呢?
㈢、療治技巧
為了避免細節(jié)失誤,筆者建議:
1.平時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讀書習慣。
①.準備摘錄簿,隨時摘錄自己認為有用的作文材料,同時在摘錄時,學會分類,便于檢索;
②.平時作文遇到引用時,一定要認真核對原文,不出差錯,日久天長,準確率會越來越高;
③.養(yǎng)成思辨式讀書的好習慣,讀透一位人物(作家、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等),對其生平、思想、成就了如指掌。
2.注重掌握一些應試技巧,比如,當我們記憶不清,但是又需要引用時,我們可以采取間接引用法,即不用原文,不加引號,而是采用大意概述法,比如“某某曾經(jīng)說過這樣意思的話……”,或者“古人有言”“記得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之類,這樣,閱卷者就不會對此產(chǎn)生疑問。當我們不記得具體人物是誰時,我們可以采用模糊法,比如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經(jīng)有一位君主”來代替某具體人物,這樣總比你寫錯好得多,它至少說明你的謹慎和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