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
8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
經營一項生意,一家店鋪,一個企業(yè),無論事業(yè)大小,從經營者的細節(jié)都能折射出他對事業(yè)的認真程度,讓我們先從小處入手,看看這些80后如何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生意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8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的相關文章,供大家閱讀參考。
8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兩少婦圍繞“鼻涕”做大生意
鼻涕是件糗事,擦鼻涕是件小事,所以沒人把“鼻涕”當回事!然而就有那么兩個人,圍繞“鼻涕”做成了生意,還發(fā)了大財!
今年44歲的朱莉。皮肯斯現在是“有點忙”公司的總裁,公司主要生產一種叫“鼻涕蟲”的兒童用一次性濕巾。從創(chuàng)業(yè)初期年銷售額不足百萬美元的幾人公司,發(fā)展到2011年預計銷售額為千萬美元的十七人公司,“有點忙”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商海奇遇?
故事還要從四年前說起,當時朱莉的閨蜜麥蒂。多尼還在為清潔寶寶因感冒源源不斷的鼻涕而郁悶。麥蒂每次用鹽水清理女兒鼻涕橫流的鼻子,就會遭受調皮女兒的無理取鬧。于是她不得不將鹽水倒在濕巾上才把女兒的鼻子搞定,而這塊灑有鹽水的濕巾正是“鼻涕蟲”的雛形。
麥蒂覺得這或許是個商機,于是便將這個想法與好友朱莉分享,沒想到兩人一拍即合,從此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她們首先用谷歌在網上反復搜索,看市場上有沒有同類產品。令她們興奮的是,谷歌的搜索結果顯示:市場上還沒有專門為寶寶擦鼻涕的濕巾!于是她們拿出4萬美元存款做啟動資金,雇來科學家和制造商按她們的構想設計產品。
樣品一出來,她們便忙著向孩子、親戚、朋友甚至小區(qū)的居民免費贈送,檢驗產品的市場認可度。當這種配有維生素E、蘆薈、甘菊和鹽水的“鼻涕蟲”濕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時,她們便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了。
一包30片裝的“鼻涕蟲”售價大約為4美元,它不但含天然的鹽,可以有效地清潔鼻涕,而且不含酒精、酞酸鹽和防腐劑,副作用小。“鼻涕蟲”有葡萄香型、薄荷型、芳香型、無香型四種,淡淡的香味很受寶寶的喜愛。
由于填補了市場空白,“鼻涕蟲”一上市銷售額便呈現快速的增長態(tài)勢,很快風靡美國兒童護理市場。連沃爾瑪、來德愛、好市多這樣的零售巨頭,都把“鼻涕蟲”擺在了貨架的明顯位置。不到一年的時間,“鼻涕蟲”已遠銷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公司2008年銷售額為290萬美元,2009年則達到900萬美元。趁著“鼻涕蟲”風頭正盛,“有點忙”又不失時機地推出了新產品鼻爾康,同樣也是專門用來擦鼻涕的濕巾,只不過是專為成人設計的。
2009年9月16日,朱莉和麥蒂受邀在“媽媽企業(yè)聯合會大會”做主題發(fā)言,成為媒體關注的媽媽創(chuàng)業(yè)榜樣。2011年初,她們的新書《鼻涕蟲背后的商機》出版,這本書向媽媽們介紹怎樣在照顧寶寶的同時發(fā)現商機。
朱莉說:“俗話說機遇就是一切,零售商們正在尋找一種為爸爸、媽媽排憂解難的產品,而我們的產品就應運而生了。”創(chuàng)業(yè)必須有好的創(chuàng)意,而創(chuàng)意往往就在你身邊。你可以嘲笑做“鼻涕”生意這件事,可你不會嘲笑“鼻涕”生意帶來的收入。“擦鼻涕”這種生活中的“小節(jié)”能夠成就一段創(chuàng)富傳奇,關鍵在于朱莉和麥蒂能夠發(fā)現人們的真實需求。把需求做成了生意,成功似乎就有了一半。
一家零售咨詢公司的合伙人尼爾。斯特說:“‘鼻涕蟲’的成功是建立在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之上的。‘濕巾’這個產業(yè)可以細分為更多的次級產業(yè),比如家具清洗濕巾和鏡片清洗濕巾。‘鼻涕蟲’只是在一種細分產品中攻了城、略了地。”如果你的產品不具備稀缺性,那你就在差異性上下點工夫吧。
8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80后女孩,種植“天價”蔬菜
不做“格子間工蟻”
在北京,一點零星的綠色也是奢侈,但在大興縣野豬嶺下的一片山谷里,記者卻看到一個桃花源般的青翠世界。紅彤彤的西紅柿、頂花帶刺的黃瓜、金黃滾圓的“黃河蜜”,大片結滿各種果實的果樹。這就是張茵占地300多畝的有機農場。
不遠處,一條小溪蜿蜒而過。旁邊散落著一片歐式木屋,它們的主人全是追隨張茵而居的外國人,其中既有工程師、演員,還有大公司的老板。
4年前,張茵還是中關村的一位IT麗人。當時,26歲的她已成為銷售主管。但談起這個光環(huán)下的實質,女孩直接解釋為“打雜頭頭”:“從行政開支到會議安排,再到市場活動、客戶維護,所有和支出有關的大小事,都得我操心。”
加班到凌晨一兩點是家常便飯;頸椎病發(fā),套著項圈躺在床上時,她還要遙控市場推廣活動的明細;難得休年假,維也納的凌晨兩點,卻被客戶一個電話吵醒。對此,她只能無奈苦笑:“逃那么遠,還是被工作追壓。很多外國人度假時,能真的把工作統統扔掉,但我做不到。”
直到那天驚聞一位女孩因疲勞過度猝死,張茵才如夢初醒。她悲哀地想:所謂白領,別看衣著光鮮,不過是格子間里可憐的工蟻,最終不是倒在格子間里,便是倒在去格子間的路上……
為排除心中的郁悶,她和男友跑到京郊的深山里瘋玩。其間同一位山里大嫂聊天時,張茵感慨地說:“這里的空氣真好,哪像整天坐在辦公室里悶死了,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到農村生活一段時間。再說,種地既能鍛煉體力,又能吃上自己親手種下的菜,那種感覺一定很爽!”大嫂卻笑著說:“那還不容易,我們這里土地多的是,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正愁沒人種,有的都荒了。
”如果你能來這里投資,建個農場種菜,說不定還能賺大錢呢!“對方無意中的一句話,讓張茵的眼睛不由猛地一亮。更有趣的是,她聽說著名笑星陳佩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正帶著妻子隱居在離此不遠的大山里種樹呢。
有機蔬菜傾倒北京老外
2008年初,張茵以每畝600元的價格,很快租到了100畝土地。租金雖然不多,但真要建農場,卻需要一筆數目驚人的資金投入。比如要雇工人、蓋房子、搭建大棚、采購灌溉設備等等。一天,她正為如何籌錢的事犯愁時,男友開玩笑說,晚上把朋友們都請到家里聚聚,邊吃飯邊讓大伙獻計獻策,說不定還有人愿意投資呢。
也許是大家久居都市,受夠了農藥殘留和尾氣污染之害的原因,聽說張茵要在山里辦一家有機農場,個個都感到新鮮而興奮。其間,張茵的好友凱特莉女士更是對之產生了濃厚興趣,她說自己出生在法國北部一個農場主家庭,當過農藝師,對果蔬的種植管理頗有一套。幾年前,她和丈夫一起到北京開公司,自從有了孩子便成了專職太太,正愁自己的專長無法發(fā)揮呢!
山花爛漫,小溪清澈見底,空氣純凈得像過濾過一般。到野豬嶺考察時,凱特莉和丈夫一下就被那里近乎原始的美麗風景迷倒了。他們當場決定,投資20萬美元入股,并把家安在農場。對張茵來說,這真是個天大的驚喜!
一個金發(fā)碧眼的洋太太,一個穿著時髦的小姑娘,她們能懂得如何下田?不久,附近的村民就開了眼界,只見張茵帶著工人搭起了鋼架大棚,用的是從以色列引進的灌溉設備,地上還有專門建起的雨水收集裝置;農民種菜,都離不了尿素、磷肥之類的化學肥料,張茵用的都是經過發(fā)酵消毒的人畜糞便及草木灰,用她的話說,這些都是”蚯蚓肥“,這種肥料天然營養(yǎng),種出來的菜才好吃。除此外,農場還有很多規(guī)矩,比如禁止使用農藥、催熟劑、除草劑……
這些是外來者最容易看到的,而背后看不到的,是對蔬菜生長的精確把握和質量控制。以上海青為例,在這里每畝地種植18萬株,每株間距5厘米,22天采收,每株重量8到12克。”很多人問我,你們怎么給一顆菜設定質量標準?實際上,嚴格按照標準化方式生產的蔬菜每顆重量誤差只有5%左右。“拿西紅柿來說,張茵的要求甚至具體到每一株上掛多少果,多余的必須剪掉,以確保產品質量。與普通西紅柿的軟綿不同,有機農場生產的西紅柿香脆多汁。張茵說這就是天然的味道。此外,其甜度能達到11,已經接近西瓜的甜度了。
芹菜是最常見的一種菜,可是當地山民卻發(fā)現張茵種出的芹菜幾乎是空心的,沒有筋卻很挺拔,水嫩新鮮。張茵解釋說,由于有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和生長素之類的東西,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口味和鮮美品質。
盡管張茵生產的有機蔬菜每公斤通常賣十幾元到二三十元,是普通蔬菜價格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在市場上卻格外搶手。不少大型西餐廳及星級酒店,直接將貨車開到田頭采購。
與別的農場不一樣,張茵請雇工特意不要熟手。”一些熟手會自己變點魔法,讓蔬菜長得更快更好,而我的信念就是純天然種植。“第一年張茵的農場就贏利60多萬元。
在國內推廣CSA農場模式
在家時,張茵幾乎是個”五谷不分“的女孩,更不要說種菜,現在包括溫室培植菜苗,甚至是開小型拖拉機等,她都樣樣精通。昔日白嫩的雙手早被曬黑,掌心里甚至有一層厚厚的繭子。接受采訪時,張茵向記者講了個笑話:第一次在土豆田里見到亞麻時,她還因為它們的美麗,從內心發(fā)出夸贊。但很快,這種開著藍紫色花朵的植物就讓她煩惱不已。因為種有蔬菜不能使用除草劑,這種渾身帶刺的雜草,只能靠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親手拔掉。
通過經營有機農場,張茵組織了許多”綠領“環(huán)保人士。她的客戶中有一位英國女士,過去訂張茵的菜,懷孕后干脆和丈夫一起把家搬到了這里。后來夫妻倆還專門辦了一個英文網站,向北京的歐洲老鄉(xiāng)介紹張茵的有機農場。
2009年3月,英國農業(yè)部舉行蔬菜基地評選活動,在他們的介紹下,張茵應邀前往英國考察。女孩很珍惜這次學習先進技術的機會。每到一處,她都讓翻譯對專家的話進行詳盡講解,自己再做好細致的筆錄。在威爾士一處蔬菜基地,張茵真是大開眼界,基地從選址到蔬菜的培育管理,以及配送等環(huán)節(jié)都有嚴格的要求,而這些是她以前在國內聞所未聞的。
從英國回來以后,張茵一口氣從歐洲引進了30多種時尚蔬菜,又賺了一大筆。另外,她發(fā)現國外十分流行CSA(社區(qū)支持農業(yè))農場營銷模式。即在種植季節(jié)之初,消費者預付給農場主一部分錢,而農場主則保證自己的產品百分之百的是有機蔬菜,并避開中間商直接把健康菜送到訂戶家中。這樣就能以法律合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證食品安全。
今年春天,將農場種植面積擴大到300畝的張茵,開始嘗試在國內推廣CSA模式。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讓訂戶相信,你種出的東西是綠色健康的。除出具權威部門的化驗報告書外,女孩還將農場生產有機蔬菜的全過程拍攝下來放到網上,并歡迎客戶隨時到菜地觀察甚至直接參與勞動。
如今張茵已經有了200多萬元的家底,日前接受采訪時她向記者透露,還準備投巨資在風景如畫的山谷里辦一家旅游度假村。屆時,生意一定會火得不得了!品著茉莉花茶,女孩講這話時一臉的自信和激情。
愛逛街的女孩子常常為商場里晶瑩剔透的水晶玻璃制品傾倒。憶通現在是水晶玻璃制品行業(yè)的知名品牌,在全國30多個省市建立了完善的營銷網絡。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品牌可是從思明北路上的一家沿街小店發(fā)展起來的。店主許先生就是堅持1O多年只做水晶玻璃制品買賣。
早些時候,許先生所賣的水晶玻璃制品還是市民生活中的陌生事物。為了讓廈門人接受這些漂亮的瓶瓶罐罐,許先生舉辦了一個活動,請市民來猜猜各種酒杯的用途。結果,市民參與很踴躍,憶通和它的瓶瓶罐罐一炮而紅。
但是讓市民真正掏錢買,還是一件難事。“當時人們哪里會掏錢去買這些高價貨呢。”許先生說,一個算得上高級的鋼化玻璃杯,價格是1元錢,而許先生的法國進口玻璃杯要賣lO多元。很多人不理解:l塊錢的鋼化杯掉地上還不一定會破,這10多元的東西,掉在地上卻肯定會破,干嗎花這個錢呢?
不過,許先生不灰心,他又想了個法子——把店里的玻璃制品送給星級酒店的經理用,不收錢,讓他們免費用。漸漸地,這些高貴、華麗、時尚的杯子被第一撥顧客接受了。不光酒店搶著要,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市民們也開始關注這些通透精致的玩意兒。用這個看似簡單的辦法,許先生的店邁出了關鍵一步。
許先生在店面設計上也頗費心思?,F在,憶通正在籌備開設一家新店。“您的家里是什么樣子的,我的店就是什么樣子的。”據透露,新店將模擬家庭場景,玻璃制品會按用途擺在它們應該出現的位置,店內專業(yè)人員還會指導顧客進行家居布置。
許先生說,開店不一定要求大而全,事前打聽好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選對自己要經營的商品,加上一個與眾不同經營思路,“單調”的小店也可能越做越大。
8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蘋果皮”兄弟創(chuàng)業(yè)記
四個月前,在深圳大芬村附近的一個住宅小區(qū)里,來自河南的潘氏兄弟在這里租了一套四室兩廳的公寓,作為他們創(chuàng)建的衍生科技公司的新辦公地點。
最大的那間是哥哥潘磊的辦公室,茶幾上是廣東商人的標配——一套褐色茶具。靠墻放著一張寬及兩尺的老板臺和可以仰躺的大班椅。兩面墻上,“大展宏圖”和“鴻業(yè)騰飛”兩塊牌匾閃閃發(fā)亮。
唯一讓人感到有一點高科技氣息的是,約20名新招的員工散落在客廳、臥室和廚房的各個角落,人手一臺電腦。他們中既有潘磊的朋友、鄰居,也有陌生人。不過,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都和潘氏兄弟一樣年輕。
從“蘋果皮”到“蘋果盤”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在深圳一間倉庫里搗鼓出一款產品,將不能打電話發(fā)短信的iPod Touch變成了iPhone,因此被稱為“蘋果皮”兄弟。沉寂了一年之后,兄弟倆近期又將發(fā)布一款新產品——“Apple Pan”。
“Pan”是兄弟倆——23歲的潘泳和25歲的潘磊的姓,同時也是“盤”的拼音,翻譯成中文,意為“蘋果盤”。
用戶將這個狀如方形U盤的東西插入iPhone的充電接口,就可以在iPhone上直接讀取盤中的電影和音樂,還可以將iPhone中的照片直接復制剪切存入盤中——不用連接電腦,也不用連接蘋果的應用商店。和傳統的U盤一樣,“蘋果盤”也有USB接口,用戶還可以將盤中的文件與電腦中的文件互拷。而且,這玩意不僅適用于iPhone,也適用于iPad、iPod Touch。
此時,潘氏兄弟已經賣出了2萬多臺“蘋果皮”,賺了一百多萬。但他們這條創(chuàng)業(yè)之路卻走得一波三折。
兩次被騙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還蝸居在深圳姑父家的一個廢舊倉庫里。當兄弟倆東拼西湊幾十萬元,準備投入生產自己發(fā)明的“蘋果皮”時,市面上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山寨產品,沒有資金來源的他們也隨即陷入了困境。
但幸運的是,前來找他們的人絡繹不絕——有生產廠家,也有風險投資商。其中一個電話來自潘泳的母校——河南黃淮學院。
那是2010年9月的一天,來電者是黃淮學院國際軟件專業(yè)的系主任。對方稱,看到潘泳的事跡后很振奮。一通表揚之后,問潘泳現在有何難處,并表示學校愿意給他提供幫助,希望他有空時回??纯础?/p>
幾乎與此同時,題為《黃淮學院畢業(yè)生潘泳取得驕人成績》的新聞稿就掛上了這個地處中原腹地、少有人知的大學的網站。文中寫道:“潘泳的成功,是對我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一次檢閱,對在校的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勵和榜樣作用。”這時,潘泳已經畢業(yè)離校一年多了。
一個多月后,潘泳回到了母校,面對全校師生作了一場“熱情洋溢”的報告。報告結束后,學校史無前例地為他頒發(fā)了10萬元的“創(chuàng)業(yè)扶持基金”,并選拔3名優(yōu)秀學生給他當助手。
校方此后刊發(fā)的一篇新聞稿中還提及,將為其配備專業(yè)的指導老師。不過,據潘泳介紹,他一直不知道這位老師是誰,而學校選拔的3名學生,到其公司實習幾個月后,也自行離開。
學校資助的10萬元無疑是雪中送炭。然而,相對于三四百萬的生產費用,這筆錢依然是杯水車薪。此時,一些有生產能力的代工廠老板找上門來,提出了解決方案:由他們投錢,潘氏兄弟提供技術,賣出的利潤,五五分成。兄弟倆決定接受。
經多次接觸,他們選中了一家生產商,推出“蘋果皮一代”。然而,在出了幾千臺貨之后,合作方突然停止了合作。與此同時,他們發(fā)現,市場上出現了一款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只不過對方換了個名字:C皮。追查之下,兄弟倆發(fā)現,生產者竟然就是自己的合作方。
首戰(zhàn)失利,但他們不甘放棄,重新尋找了一個合作廠家。這一次,潘泳特意給軟件加了密。不久,“蘋果皮二代”出世。
然而,兄弟倆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同樣的故事再次上演——在出了近一萬臺貨后,第二個合作廠商也停止了供貨。對方破解了潘泳的加密技術,在市場上推出了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蘋果皮加強版”。
二度被騙,讓兄弟倆對這樣的合作模式徹底失去了信心。他們決定找一個只做代工不做銷售的企業(yè)合作,由自己來投錢,下訂單生產。
雖然沒能賺到“大頭”,但與一年前相比,兄弟倆的狀況也大大改善。iPhone4一上市,一直沒能用上iPhone的兄弟倆就各買了一臺。他們不僅將遠在天津治病的父親接到了深圳,還把在北京做汽配生意的二弟潘巖也拉了過來。三兄弟重新注冊了公司——深圳衍生科技有限公司,對股權重新進行了分配——研發(fā)出“蘋果皮”的潘泳占股50%,潘磊和潘巖則各占25%。
現在,兄弟三個也有了初步分工??诓抛詈玫拇蟾缗死诮y領全局,有生意經驗的二弟潘巖主管財務,而以技術見長的三弟潘泳則繼續(xù)抓技術。他們原本是一人一個辦公室,但唯獨有些內向的潘泳拒絕了,他說:“一個人待一個房間,不習慣。”
從“蘋果盤”到智能手機
2012年2月17日,潘磊在帶記者參觀完新的辦公室后,有些不自信地問:“怎么樣?有沒有點樣子了?”
靠“蘋果皮”賺了一些錢之后,潘氏兄弟就開始招兵買馬。半年多的時間,公司已經搬了兩次,原因是招收的員工越來越多,原來租住的地方已經容納不下。
在潘磊的構想中,這遠遠不是他滿足的現狀。原本在江門做裝修生意的他,每天的生活可能是:拉單,砍價和出入各種各樣的建材市場。但弟弟無意中鼓搗出的“蘋果皮”,將他推到了一個管理者的位置上。他總是笑著說:“有什么辦法,我得硬著頭皮往前沖。”
“蘋果皮”做出來的時候,他想的是如何盡可能地從中賺到錢。然而,連續(xù)兩次被騙,以及隨著“蘋果皮”上市之后熱潮的消退,他開始意識到,僅靠這一款產品,肯定成不了大器。
對公司來說,幾乎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技術“天才”——弟弟潘泳身上。在“蘋果皮”試驗成功后,潘泳就想著設計一款無線版的“蘋果皮”——用戶只需要拿著這個狀如遙控車鎖的東西,就可以直接打電話發(fā)短信。這個裝置中,還可以插入第二張卡,與iPhone手機一起,實現雙卡雙待。
不過,這個功能實現起來頗為困難,無線遙控利用的是藍牙技術,最初的幾個月,沒有任何進展,兄弟倆也陷入迷茫。潘磊說,那時他一度絕望,根本不知道公司的方向在哪里。再加上不懂管理,整個公司的士氣都非常低迷。
就在此時,潘泳意外地發(fā)現,他竟然將iPhone手機的接口協議破解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何不專為iPhone做個移動硬盤呢?
用過iPhone的人都知道,若要下載電影和音樂,或將手機中的照片導出,都需要將iPhone與蘋果的應用商店iTunes相連。對許多新手而言,這道程序頗為復雜。而且,受限于蘋果手機的內存,iPhone中所能存放的電影和音樂也有限。“蘋果盤”解決的就是這個難題。
“新的產品如果能避開iTunes,解決資料的輸入和輸出問題,市場肯定也不錯。”他說。經過幾個月的試驗,這個取名“蘋果盤”的產品研發(fā)成功。
不過,“蘋果盤”出貨之后是不是真的會像“蘋果皮”一樣暢銷,潘氏兄弟心中其實也沒底。但他們這次卻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產品尚未投產,就已經設置了加密程序,防止被人“山寨”。
除了這款新產品,潘磊還計劃引導公司轉型。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忙于申請手機生產牌照。按照他的判斷,目前正處于功能機與智能機升級換代時期,而在他看來,“這是公司轉型的唯一機會”。
“不管成不成,先試試再看”,潘磊宣稱,他現在終于想明白了公司的未來——那就是做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產品,而主打領域則是智能通訊。“融資”、“上市”,這樣的詞匯不斷從他的口中冒出。他已經打算要將衍生科技做成一家大公司了。
在其網站上,一款新的智能機已經亮相。這款5.3英寸屏、500萬像素攝像頭的智能手機采用的是安卓系統,標價只有798元——幾乎是市場上同等配置的智能機價格的一半。
潘磊稱,他打算學習小米手機的銷售模式——不經過任何代理商,直接在自己的官網銷售。而之所以將價格定得如此之低,則完全是想在智能機市場上打點“名氣”。
不過,對于潘氏兄弟來說,現在最大的風險是:蘋果公司會怎么對待他們的“蘋果盤”。
與一年前不同的是,兄弟倆這次沒有回避拍照,也沒有回避媒體報道,他們斬釘截鐵地表示:“蘋果盤”只是破解了iPhone的接口協議,沒有越獄,也沒有損害蘋果公司的任何利益,“完全不擔心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