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下冊歷史的學習中同學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有很多的,所以同學們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需要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P2-5)
隋文帝:楊堅(北周外戚)
1.建立隋朝(581年,都城長安)
2.滅陳,南北重歸統(tǒng)一(589年)
3.勵精圖治
隋煬帝:楊廣
1. 開通大運河(605年開始)
一. 南北重歸統(tǒng)一
1. 國家出現統(tǒng)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有大幅度增長,據史書記載大倉庫的糧食、布匹,可以供應政府五六十年的開銷。
二. 大運河的開通
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意義: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1.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隋朝大運河)
隋統(tǒng)一條件:
客觀上: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fā)展
?、陂L期分裂割據,人民渴望統(tǒng)一
?、勰暇╆愓嗟母瘮?/p>
主觀上:
?、偎褰⒑螅瑒罹珗D治,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
②隋滅陳作了充分準備,戰(zhàn)略戰(zhàn)術得當
2.大運河:
三個點:洛陽、涿郡、余杭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第二課 貞觀之治(P7-10)
一.李淵(唐高祖)建唐(618年 長安)
二.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
1.關于貞觀之治:一是貞觀、太宗年號是唐太宗時期,二是“貞觀之治”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國力強盛。
1. 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zhàn)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亡的教訓,明白統(tǒng)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
措施:
1.吸取隋亡的教訓(政治)
2. 輕徭薄稅,發(fā)展農業(yè)(經濟)
3. 勤于政事,善聽正確意見(政治)
4. 唐太宗重視發(fā)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經濟)
5. 同時注意“戒奢從簡”,節(jié)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經濟)
6. 他還下令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政治)
7. 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政治)
善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
敢于直言的魏征(著名的諫臣)
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上
2. 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3. 繼續(xù)實行唐太宗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
4.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第三課 “開元盛世”(P12-15)
開元之治
1. 任用賢才,勵精為治。
2. 整頓地方吏治。
3. 提倡節(jié)儉。
(書P12)
盛世(經濟繁榮)
1. 農業(yè):曲轅犁、筒車、
2. 手工業(yè):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 商業(yè):長安
盛世經濟的繁榮
1. 唐玄宗時期,共建了四十多處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茶葉在江南農業(y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唐朝的農民還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chuàng)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3. 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4. 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5. 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6. 907年,唐朝滅亡。
第四課 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
一. 科舉制的誕生
1.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2. 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二.科舉制的完善(唐)
1.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擴大國學的規(guī)模
2.武則天:創(chuàng)設殿試和武舉
3.唐太宗: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1.唐朝科舉制的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明經兩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
三.科舉制的影響
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改善了用人的制度,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yè),文學藝術的發(fā)展。
1. 科舉制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犁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1905)
第五課 “和同一家人”(P22-26)
民族關系
一. 民族政策
1. 唐太宗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
二.唐與突厥(新疆)
1.(唐太宗)安西都護府
唐朝政府在邊疆地區(qū)設置機構,加強管轄。
安西都護府:唐太宗
北亭都護府:武則天
三. 唐與吐蕃(西藏)
1. 七世紀(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2. 八世紀(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1.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有的以游牧為業(yè),有的以農耕為生。他們的紡織業(yè)和冶鑄業(yè)的水平也很高。
2. 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羅些。
3. 文成公主入藏的影響: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四. 回紇的勃興
1. 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八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雙方關系友好,后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五.“車書本一家”
1.隋唐時期,我國東北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生活著靺鞨族,有“海東盛國”之稱。
2. 隋唐之際,云南洱海間一帶發(fā)布著六詔。六詔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來,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邊的南詔統(tǒng)一了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領為云南王。
第六課 對外友好往來
兼收并蓄
一. 遣唐使
1. 貞觀年間開始,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是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
2. 使團規(guī)模龐大,少則二百多人,多至五六百人。
3. 遣唐使會過后,很受重視。他們一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他們還參照漢字創(chuàng)制了日本文字。
二.鑒真東渡
1.唐玄宗是,鑒真應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樣優(yōu)美,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三.唐與新羅的關系
1.派遣使節(jié)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2.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3.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吏,還引入了中國的醫(y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4.朝鮮的音樂也傳入中國
四.玄奘西游
1.貞觀年間,玄奘從長安出發(fā),歷經艱險,前往天竺。
2.還以親身寫成《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第七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 高超的建筑水平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以后,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
2.唐都長安規(guī)劃整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宮含元殿,氣勢宏偉,富麗堂皇。
二 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
1.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
2.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集等。
3.唐朝印刷的《金剛經》(印于868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術品
三 光耀千古的詩壇
1.唐朝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李白:性格豪放
《早發(fā)白帝城》《蜀道難》
他的詩,既豪邁奔放,有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
詩仙
3.杜甫:生活在唐朝有盛轉衰的時代
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那個復雜、動蕩的歷史年代
三吏、三別 詩圣
4.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樂府》
他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
他的詩:諷刺社會,同情人民,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第七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二)
一 燦爛奪目得到書法和繪畫
1.顏真卿:創(chuàng)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
他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
2.柳公權:自成“柳體”
他的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
在書史上留下“筆諫”的美名
3. 后人把柳書和顏書并成為“顏筋柳骨”
4. 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
《歷代帝王像》《布輦圖》
5. 吳道子:畫技高超,后世稱他為“畫圣”
《松子天王圖》
二 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
1.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2.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三 盛大歡騰的樂舞
1.唐太宗:《親王破陣樂》《霓裳羽衣曲》
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
第九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一 契丹族的興起和陳橋兵變
1.10世紀初,契丹杰出首領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
2.那時候,唐朝已經滅亡,出現犁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黃河流域相繼由五個朝代統(tǒng)治,合稱“五代”(五個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3.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手下的將士把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高呼“萬歲”
4.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
5.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陸續(xù)消滅割據政權,結束了分割局面。
二 遼、宋、夏的和戰(zhàn)。
1.雙方在邊境地區(qū)開展貿易,宋用絲織品、稻米、茶葉等,換取遼的羊、馬、駱駝。
2.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保持和平局面。
3.那時候,西北地區(qū)的黨項族勢力崛起。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元昊向宋陳稱臣,送給西夏歲幣。
4.西夏設太學,譯漢文書,積極吸取中原文化。
5.12世紀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接著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
6.金先滅了遼,又于1127年滅亡北宋。北宋皇帝欽宗的弟弟趙構,于同年登上皇位,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7.岳飛在郾城大敗金軍,收復了許多失地。宋高祖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他們的統(tǒng)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飛等人班師,解除他們的兵權。秦檜還以所謂的“謀反”罪殺害了岳飛。
8.岳飛班師以后,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
第十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 南方農業(yè)的發(fā)展
1.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戰(zhàn)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里的勞動人手
2.加上自然條件的變化,江南地區(qū)的農業(yè)發(fā)展較快,逐步超過北方。
3.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從越南引進新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qū)推廣。
4.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5.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
6.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
7.茶樹的栽培也有很大發(fā)展,江南的丘陵地區(qū),新辟了許多茶園。
8.重要原因:北人南遷
二 南方手工業(yè)的興旺
1. 蜀地的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從海南興起的棉織品,南宋是已發(fā)展到東南沿海地區(qū)。
2.宋代是中國瓷器史上的輝煌時代,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南宋)。
3.北宋興起的景德鎮(zhèn),后來發(fā)展成著名的瓷都。
4.宋朝的造船業(yè)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fā)達的造船業(yè)。
三 南方商業(yè)的繁榮
1.那時候商業(yè)都市很多,最大的是開封和杭州,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后,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臨安人口多達百萬,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 “買賣晝夜不絕”。
2.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3.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強管理,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4.那時候,市場上流通的仍是金屬貨幣,人們攜帶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5.南宋時,紙幣發(fā)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
6.從唐朝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7.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qū)。(也是“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的解釋)
8.六朝時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第十一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一 衣食住行等習俗的變化
1.北宋初年,崇尚節(jié)儉,衣帽上不得綴飾珠玉,對各級官員的服色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到后來,奢侈之風盛行,統(tǒng)治者的衣服精美華麗。受北方人的影響,勞動者多穿小袖狹身的短衣。南宋有的學者認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2.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腳的陋習也逐漸傳開。這反映婦女受到的封建束縛越來越嚴重。
3.那時的飲食相當豐富,東京城里的食品有兩百多種,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還有冷飲。
4.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為多,南宋的羊肉價格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魚多。
初一歷史期末復習計劃
一、復習時間
大約有四周的復習時間。第一周每班每周2節(jié)課,后三周每班每周3節(jié)課,這樣算下來,每班大約能有11節(jié)課的復習時間。
二、復習任務
初一第一學期歷史共有四個單元,24課。
三、復習措施
我們把短暫的復習時間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鞏固基礎知識。計劃用8節(jié)課,課堂上老師領著復習,把基礎知識再強調一遍,照顧那些學困生,至少讓他們也知道基礎知識“是什么”,使那些好學生再加深印象,達到熟練的程度。然后跟配套練習題,課堂上限時限量閉卷完成,再自己動手校正答案,題型包括填空、選擇和連線。最后,對于那些沒有現成答案,側重于理解的問題,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共同解決。
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基礎知識,拿到占六成以上的基礎知識分。
第二階段,主要是解決重點難點。計劃用3課時,這一階段需要老師一專題的形式,引領學生把相關聯的知識點有機的聯系起來,強化記憶和理解;然后再配相關練習題加以鞏固應用。
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學生更夠更好的應對材料解析題的考察,能力會大有提高。
四、復習目標
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我們的目標是使學生的優(yōu)秀生人數在期末考試中升至平均數以上。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我們會盡力、會盡最大的努力。并相信我們的努力會有相應的收獲!
初一歷史學習難點與對策
難在記憶——內容繁多,難理頭緒,記不住,容易忘。
具體對策:硬背不如巧記,貴在每日堅持,切忌考前突擊。
實用舉例: ①奇數法記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爭和新文化運動、1917張勛復辟、1919五四運動、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對比法:1939--1945二戰(zhàn)(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國抗日戰(zhàn)爭 ③因果推導法:市場(根本)——走私鴉片——銷煙(直接)——鴉片戰(zhàn)爭 ④濃縮轉化法:戊戌變法——“變”(政治:君主立憲;經濟:發(fā)展資本主義)
難在答題——題能看懂,答案難做,容易失分。
具體對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點,做到心中有數;“二找”,按照題意,回歸課本,找到相關知識點;“三規(guī)范”,答題語言規(guī)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實用舉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綜卷•歷史部分》的三道題目解析。 ①列舉:周恩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件事(3分)1927:領導南昌起義;1935:參加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正確主張;1936: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敘述要簡單、準確 ②材料解析:大國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將材料中的語句加以概括和轉化出對內改革(依據國情選擇發(fā)展道路)、對外學習借鑒他國經驗兩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紀最后30年的時代特征?(4分) 應包含政治(總趨勢——和平與發(fā)展,國際關系特點——美蘇爭霸到多極化)、經濟(知識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區(qū)域集團化)、科技(高科技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難在復習——書有幾本,題海無邊,難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體對策:文明史,歷史復習的新角度; 專題化,歷史考試的總趨勢;重基礎,體現基本能力要求;重現實,適度結合熱點命題。 實用舉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選擇題引發(fā)的爭議;謚號、廟號、帝號、年號的差別——文科更注重積累。 ②《大國崛起》熱映引發(fā)的出題熱;從整體設問:共同原因、經驗、共同目標、啟示等;從單個國家設問: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響(啟示);關系:個別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觀在命題中的體現和做題的要求。農耕文明——工業(yè)文明,命題更關注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大事件,如生產工具變革、三次工業(yè)革命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