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的講話稿思考3篇
國旗下的講話稿思考3篇
思考是指針對某一個或多個對象進行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等思維的活動。本周以思考為主題作國旗下講話,本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思考的國旗下的講話稿,僅供參考。
國旗下的講話稿思考篇一: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發(fā)言的題目是:《學會思考》
自從有了人類后,賦予人類的并不僅僅是血肉的身軀,更是給了我們思考的能力。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本質就是人具有智慧,能夠思考,而動物只能根據(jù)本能進行活動。思考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是走向成功的捷徑??梢哉f,沒有思考,一事無成。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說明如何思考:
一、觀察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學會思考
觀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分析、比較、學習、研究都是以觀察為基礎的。仁慈的上帝賜給我們雙眼,為的是讓我們可以看清世上發(fā)生的一切,光明與黑暗,只有觀察才能了解。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且比較持久的知覺,是知覺的高級形態(tài)。人們認識事物,獲得系統(tǒng)的知識都從觀察開始。通過觀察,便于掌握各自然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掌握自然界各種生物的表象特征等等。在學習中,觀察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觀察,對知識有了表象的認識,才能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才能獲得更多知識。
觀察是一種學問,是一種智慧。從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開始,從小處著手,學會觀察,學會觀察,那么你就已經算是做到了學會思考的第一步了。
二、不斷質疑,認真學習和思考,才能不斷成長
課堂上,老師總是要求我們多提問,將我們事先做過,思考過的問題,在有限時間的課堂里,尋找無限的結果。凡事多問個為什么,只有學會思考,不斷質疑,才能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中不斷成長,同時也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
在一本古代數(shù)學書中,出現(xiàn)“圓一周三”的定論,也就是直徑為一,圓周長為三。這個定理一直被使用了七百多年,似乎是最完美的答案。但是祖沖之卻質疑了這個觀點,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實例與此不同了。可是當時的人們總是說,也許是出了一點誤差,這可是書上的答案啊!但祖沖之還是在質疑,他問“這樣真的對嗎?”于是經過了一個個日日夜夜,通過“割圓法”他終于得出了π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這樣的定論。起初不相信他的那些所謂的“專家”們也都服氣了。祖沖之因質疑而加深了人們的π的理解,讓數(shù)學的發(fā)展更進一步。
只有學會了質疑,人們才能在學習中使這個世界飛速進步。如果牛頓沒有質疑畢達哥拉斯定理,物理學又怎會上一個臺階;如果哥白尼沒有質疑“地心說”又怎么會有后來天文學的突飛猛進;如果沒有人質疑神佛妖魔,也許現(xiàn)在人們還是會愚昧無知。質疑是我們在成長路上的墊腳石,只有踩牢它,才可以一往直前。
三、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平時不經意的一些事情,往往蘊含了一些未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只要你能看破它表面的那層外衣,戳穿它的偽裝,你就可以碰到成功的那只腳。巴爾扎克說:第一個把少女比作鮮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則是庸才,第三個便是蠢才。歷史上偉人們的成功,無不是因為他們能夠擺脫思維定勢,具有研究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創(chuàng)新發(fā)展,深入鉆研,勇于探索,不斷發(fā)現(xiàn),才獲得了如此耀眼的成就。
思考可以使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只要善于思考,行動到位,普通人也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同學們,讓我們從這一刻做起,從這里做起,學會思考,善于思考,成就我們的人生與未來!
我的國旗下講話倒吸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的講話稿思考篇二:
同學們,你們熱愛觀察嗎?你們善于思考嗎?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觀察+思考=成功的故事。
哥倫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之一,為了橫越大西洋,他籌劃了18年之久。其間,他受盡別人的嘲笑和奚落,經過無數(shù)次的辯解和游說,他的真誠感動了西班牙的國王和王后,他們給了哥倫布遠航的船只,哥倫布成功的渡過了大西洋,并發(fā)現(xiàn)的美洲大陸。
一位西班牙貴族為了向哥倫布表達敬佩之意,就在家中宴請哥倫布,席間有幾位狂妄自大的陪客,他們對哥倫布頗有不屑之意。于是對哥倫布發(fā)難說:“我們真搞不動,這么一點小事又有什么值得說得呢?誰能都橫渡大西洋,誰都能發(fā)現(xiàn)那些上帝安放在那兒的大陸,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了。”
哥倫布默默無語,等他們把話說完之后,他從盤子里拿了一個雞蛋,然后說:“在座的諸位有誰能把這顆雞蛋立起來呢?”
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嘗試著把雞蛋立起來,但是雞蛋卻一個勁的打滾,怎么也立不起來,最后大家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時哥倫布順手拿起那個雞蛋,把雞蛋稍尖的一端往桌沿上輕輕一磕,磕破了點蛋殼,如此一來,雞蛋就毫不費勁的立了起來。
哥倫布表情嚴肅的說:“各位,你們都說這件事情是不可能辦到的,可還有比這更容易的事情么?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了,等到你們知道應該怎么做之后——誰都能辦到的。”
同學們只有敏銳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善感的心靈去洞察事物,學會靈活機變的思考周圍的一切,才能在看似平凡簡單的事物中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大陸”。最后預祝各位同學用你們熱愛觀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腦來迎接成功的到來。
我的國旗下講話倒吸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的講話稿思考篇三: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題目是《閱讀與思考》。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二十一世紀教育委員會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同學們,你們知道該如何學會求知嗎?
對于你們小學生而言,學會求知,不僅包括學會很多知識,還包含著一系列掌握知識有關的能力,如:閱讀能力、書寫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就好比是工具,沒有這些工具,要掌握知識是不可能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在“學會求知”中也提到:這種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掌握認識的手段,而不是獲得經過分類的系統(tǒng)化知識。
而很多學生把學習僅僅歸結為不斷地積累知識、訓練記憶和死記硬背。所以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學生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勤學好問,聰明伶俐,理解力也很強,而到了中高年級就對變得對知識很冷漠,頭腦也不再靈活了。在中高年級的課堂上經常是老師與極少數(shù)的學生的對話交流,其他學生成為了課堂冷漠的旁觀者。就都是因為你們在學習中不會思考。而那些在課堂上善于思考,積極參與教師提問的學生,在家庭作業(yè)上下的功夫也不大,但他們的學業(yè)成績卻不差。
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于他會不會有理解地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
在腦科學理論上,缺乏閱讀能力,將會阻礙和抑制腦的極其細微的連接性纖維的可塑性,使它們不能順利地保證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誰不善于閱讀,他就不善于思維。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對于學習越困難的學生,似乎在學習上遇到的無法克服的困難越多,就應該更多的閱讀。閱讀能教給你思考,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而機械的記憶只能會讓你變得更加遲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整地教育。同學們,你體驗到閱讀帶給你的快樂嗎?如果你從沒感受到閱讀帶給你的快樂,那我們更應該珍惜童年的時光走進書籍的王國。 蘇霍姆林斯基還說過:一個人到學校里來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的還是為了變得更加聰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應當用到記憶上,而應當用到思考上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學會閱讀,在思考和閱讀中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吧!
我的國旗下講話倒吸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