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創(chuàng)業(yè)指南 > 職場 > 個人簡歷下載 > 個人簡歷范文 > 古長城資料簡介

古長城資料簡介

時間: 偉鑫1050 分享

古長城資料簡介

  長城,是一種很長的墻體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墻體相近、防御性質和墻體一樣的防御建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古長城資料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長城簡介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是一種很長的墻體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墻體相近、防御性質和墻體一樣的防御建筑。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fā)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zhàn)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qū)市。期中陜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 。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歷史沿革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xù)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統(tǒng)治著中原地區(qū)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筑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guī)模地修筑過長城。從修筑長城的統(tǒng)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tǒng)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tǒng)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guī)模的長城修筑,但后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筑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筑。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qū)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

  先秦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筑連續(xù)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筑起長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后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筑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wèi)。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筑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長城”,以后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為了與后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qū)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先秦長城根據防御對象,大致可分為北長城和南長城。

  北長城

  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tǒng)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后,進行兼并戰(zhàn)爭,謀求以武力統(tǒng)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彼此攻伐不斷。

  同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由于他們善于騎射,長于野戰(zhàn),采取突然襲擊,顯示出很強的戰(zhàn)斗力,而秦、趙、燕在戰(zhàn)國中期以前的作戰(zhàn)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zhàn)車,行動遲緩,很難抵御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tǒng)一事業(yè)。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后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長城。

  1.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秦國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陜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陜西東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惠文王令張儀筑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秦昭王,滅義渠,置北地郡,秦國北部邊境與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筑長城,并派軍駐守。

  2.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破中山,國境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qū))。下令筑長城,自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置代郡、雁門郡、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

  3.燕國北鄰為東胡,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qū)。燕昭王即位后發(fā)憤圖強,命大將秦開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余里。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后方穩(wěn)定后,燕國也開始修筑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h與內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抵御東胡。

  南長城

  南長城主要以楚、齊、魏、韓、中山國等為代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抵御其他諸侯國的進攻。

  1.楚國長城:楚長城筑于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其位置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xiāng)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用于防御鄰國的進攻。

  2.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接山脈陸續(xù)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筑和石砌兩種,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遺跡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千米。《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筑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里,以備楚。”齊長城西起濟南長清區(qū),東至青島市黃島經濟開發(fā)區(qū),橫穿山東半島。

  3.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御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筑的。筑于趙成侯六年(前369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qū)。

  4.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陜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

  5.韓國長城:長城先為鄭國所筑,后韓滅鄭,繼續(xù)修筑使用。

  秦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鞏固帝國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帝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后筑起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余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筑長城之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始皇長城大致為:西起于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向北至臨洮縣,由臨洮縣經定西縣南境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由固原向東北方向經甘肅省環(huán)縣,陜西省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內蒙古自治區(qū)境內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xù)向東經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于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長城不僅在構筑方法上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防御設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筑見稱。

  秦長城第一階段的重點是維修、連接秦趙燕等戰(zhàn)國長城,新筑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還沒有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線軍民共同完成,后期則大力修建長城。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并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

  根據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長城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這一中原農業(yè)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漢代

  漢初,匈奴乘華夏戰(zhàn)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筑長城,和漢帝國以戰(zhàn)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于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

  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了軍事防御作用。程不識是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其后衛(wèi)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

  漢武帝登基后,連續(xù)發(fā)動多次對匈奴的戰(zhàn)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筑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筑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千米的長城。此時戰(zhàn)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其軍事防御作用也隨之終結。

  漢武帝修筑長城驅逐匈奴,對維護西漢帝國的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和安全,有著非凡的歷史意義。

  隋代

  為了對付來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襲擾和掠奪,隋文帝楊堅自建國伊始,就把修筑長城、鞏固邊防,視為重要國防政策。隋煬帝楊廣即位以后,除了繼續(xù)防御北方突厥的襲擾之外,還要著力對付來自西北方面吐谷渾的侵襲,為此曾先后兩次修筑長城,動用勞力之多隋代前所未有。自開皇元年至大業(yè)四年的28年中,隋朝兩代統(tǒng)治者先后7次調發(fā)近200萬勞力,于北部和西北部邊境修筑長城、增建城壘,在前代北魏和周、齊修筑長城的基礎上,使東迄紫河,中經朔方、靈武之境,西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筑壘,基本連成一線。

  2007年,在山西省岢嵐縣發(fā)現了一方隋朝筑長城的刻石,這方長城施工碑記是現今出土的最早的有紀年的施工碑記,也是隋代長城遺址出土的唯一一方施工碑記。2009年勘測,隋長城遺跡位于山頂,為石筑,已塌為石灘狀,高約50一80厘米。山腰部為土筑長城,地表殘高約1.5米,夯土層13厘米。

  2010年,長城資源調查隊對陜西省延安、榆林、渭南三市16個區(qū)縣的早期長城資源進行了野外調查。共調查戰(zhàn)國、秦、漢、隋等時代長城近1700千米。新發(fā)現戰(zhàn)國秦昭襄王長城200余千米,在榆林市榆陽區(qū)、神木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5區(qū)縣新發(fā)現隋長城約500千米。隋長城大部分段落沿用了秦昭襄王時期長城,而隋長城又被明長城沿用。

  2010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博物館長城調查小組在鄂前旗文物管理所的協助下,通過察看航空影像、地形,定位GPS,查閱文史資料,分析衛(wèi)星照片以及專家論證后,確認鄂前旗上海廟境內發(fā)現一處隋長城遺址。隋長城位于鄂前旗上海廟鎮(zhèn)特布德嘎查境內,共有3段,墻體為堆筑土墻,不堅固,泛白色,呈魚脊狀凸起,寬約3到6米,殘高約0.5到1米,均在明長城以北約90到200米處,約6.8千米。更多的遺址位于明長城大邊和二邊以北,距離明長城50到300米,墻體筆直,與明長城走向一致。

  唐代

  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但唐代確實修過長城,位于山西省榆社縣,但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拒胡長城”不同,建筑這條長城是為了統(tǒng)一戰(zhàn)爭。

  《新唐書·地理志》載:山西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自平城至于魯口三百里,貞觀之年廢。”現唐長城遺址從馬陵關沿馬嶺向關上(即今社城鎮(zhèn)關上村西),由關上至榆社縣石源村,再至黃花溝(自然村),再至石會(村)、琵琶窯(村)、焦紅寺(村)一帶,最后至儀城(轄于和順縣)。

  唐朝建立的最初幾年,同時并存的還有14個割據政權,其中有一支勁旅就是依附突厥,并自封為皇帝的劉武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攻占李淵發(fā)祥之地晉陽(今太原),攻陷河東大部分地方,威逼關中。唐王朝迅速采取強硬手段,一方面派秦王李世民抵御劉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構筑防御設施,從平城至魯口的長城由此出籠。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有三段古老的古代邊墻,始建于唐代渤海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此段古邊墻未見于任何歷史文獻記載,根據考古調查,斷定邊墻是古代的一條軍事防線,與長城的性質一樣,屬長城型山城。這道邊墻與當地渤海國早期山城和金代沿用并修筑的山城相似,據此認為,邊墻是渤海國為防止黑水棘鞴而建。

  兩宋

  山西省宋長城西起岢嵐縣青城山,東至荷葉坪山。岢嵐境內現存的38千米宋長城墻體全部由片石砌成,保存完好處高約4.2米,頂寬約1.6米,有些段落保留著30厘米左右的女墻,有的地段還有炮臺遺跡。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發(fā)現有炮臺遺跡。

  中國長城專家成大林在岢嵐考察長城后認定:岢嵐境內的長城為北齊、隋、宋三個王朝修筑。這是中國首次發(fā)現宋代長城,這一發(fā)現填補了中國長城史研究的空白。

  寧夏發(fā)現的宋代長城遺跡,位于固原市原州區(qū)戰(zhàn)國秦長城南北兩側。雖然保存狀況較差,但考古人員根據其構筑特點和現場遺物,認定為宋代修筑。而時間跨越千年以上的戰(zhàn)國長城與宋代長城在同一地區(qū)并存,則充分說明這一地區(qū)戰(zhàn)略地位的重要,具有延續(xù)的文明歷史。

  金長城開始修筑于明昌五年(1194年),因旱災及張萬公等大臣反對而停建。承安元年(1196年),在完顏襄、宗浩的力主下全線開筑,于承安三年(1198年)筑成。金長城(明昌界)北起內蒙古莫旗七家子村東南1千米處嫩江岸邊,經扎賚特旗額爾吐村北,至吉日根,再經阿勒坦浩特嘎查,至林西凌家營子,折向西行,經達里諾爾北岸至商都縣上二股地,再至四子王旗白音希勒,終止于武川縣上廟溝。金長城全長約1650千米,設有副壕馬面、烽燧,邊堡和屯兵城。

  明代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qū)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亦稱邊墻,區(qū)別于由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筑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筑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后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后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并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韃靼、瓦剌諸部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搶掠;明中葉以后,女真族又興起于東北地區(qū),也不斷威脅邊境的安全。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tǒng)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長城的修建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明前期(1368年—1447年)對長城的修繕。明朝開國之初,國勢強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出兵15萬分二路進擊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設置甘州、莊浪諸衛(wèi)。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將軍馮勝、藍玉經略東北,將邊界推進到大興安嶺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永樂八至二十二年(1410年—1424年)的15年間,先后5次發(fā)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韃靼分別接受了明王朝的冊封。明王朝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處煙墩務增筑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旁開井……”,“自長安嶺(今宣化境內)迤西,至洗馬林(今山西天鎮(zhèn)),皆筑石垣,深壕塹”(《明會要》卷六三),即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局部地段將土垣改成石墻。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中葉(1448年—1566年)長期的大規(guī)模興筑。“土木之變”以后,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百余年間建成眾多長城重鎮(zhèn)。

  明后期(1567年—1620年)隆慶、萬歷之際,蒙古俺答部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歷初年,遼東鎮(zhèn)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墻,“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明神宗實錄》)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里,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于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墻臺,用磚石為墻。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墻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墻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御工程,局部地段改線重建。

  清代

  清長城名稱甚多,但清人王安定在其所著《湘軍記》卷十六《平捻軍篇》中明確稱之為長城:“清長城之筑,蓋三晉、燕、齊以至秦筑長城限胡騎之御敵方略之延用。”

  雖然清代有過康熙的“不修邊墻”令,但只是形式大于意義,實際上清代長城的規(guī)模相當大,且地域跨度之大空前,其修筑范圍基本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黃河以北尤為密集。

  清朝統(tǒng)治者禁止?jié)h人進入內蒙古和東北,實行種族隔絕,在遼寧和內蒙古修建壕溝,沿壕植柳,稱柳條邊。柳條邊是民族融合的倒退,是極其反動的措施,在一個國家內,漢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遼東自戰(zhàn)國時代的燕國起就納入中華版圖,明末的時候,遼東地區(qū)仍然生活著數百萬漢人,然而后來遼東漢人或被后金軍隊屠殺,或被強行遷出關外,禁止?jié)h人進出東北。這一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人口銳減,導致沙俄輕而易舉殖民東北北部,割走了中國1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直到民國時期,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用火車將大量人口運輸進東北,才避免了東北再次遭帝國主義國家瓜分的厄運。

  清長城與明長城及歷代長城不同,是用于對內血腥鎮(zhèn)壓農民起義和民族起義的工具,對內而不對外。清長城是滿清政府的權益之計,相對粗糙且保存不多,作用單一,故而很少提及,更無法同明長城比肩。

315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