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守歲有哪兩重意義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除夕守歲的一些意義,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除夕守歲的兩重意義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守歲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全家團聚在一起,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zhèn)骷t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而大詩人蘇軾也寫下了《守歲》名句:“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除夕守歲的來歷
據(jù)《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jié)令的由來。據(jù)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過,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除夕守歲的簡介
除夕晚上,全世界的華人,都有守歲的習俗。除夕夜里講究全家人要合家團圓,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是一定要趕在除夕夜之前回家的。
守歲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有的人家也許年夜飯不吃那么長時間,但也會全家人圍桌,茶點瓜果半滿一桌。
茶點瓜果的種類,也是有講究的們都有吉利的好口彩,蘋果是不可少的,寓意平平安安,柿餅寓意事事如意,杏仁寓意幸福人,長生果寓意常年不老,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花生、桂圓、褂子寓意早生貴子....
年夜飯更有說道。魚是必不可少的,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大家都是喜歡的;餃子與“交子”同音,形狀則與元寶相似,所以是北方年夜飯的主角;五福臨門、三陽開泰等各種涼菜、熱菜也是競相呈瑞。
猜你感興趣:
1.吟誦除夕的詩句
2.除夕守歲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