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白露的來歷
24節(jié)氣白露的來歷都有哪些?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4節(jié)氣白露的來歷(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4節(jié)氣白露的來歷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jié)氣?!鞍茁丁笔欠从匙匀唤鐨鉁刈兓墓?jié)令。露是“白露”節(jié)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睋?j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惫湃艘运臅r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其實,氣象學表明:節(jié)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節(jié)氣的農諺
白露白迷,秋分秀稻齊
“白露白迷,秋分秀稻齊”,就是指若白露前后有露水,那么我們種植的晚稻將會迎來一個更好的收成。白露前后早晨有露水,那么說明這個節(jié)氣來得正是時候,而這是稻谷有了充分的生長時間,稻谷顆粒更加飽滿。
白露時節(jié),南方地區(qū)開始進入了稻谷收割季節(jié),而再往后不久就到了人們采摘棉花以及北方地區(qū)核棗收獲季節(jié)。為何白露前后是否有露水,對于晚稻收成有很大的影響呢?因為晚稻成熟時節(jié)的最后關鍵階段,稻谷對于水分的吸收成為最后關鍵時期。而白露夜晚以及早晨的露水可以讓更多的稻谷顆粒吸收水分,促進營養(yǎng)輸送。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因為白露是一個重要的氣溫轉變節(jié)氣,所以在白露之后的氣溫會明顯下降,在古時候,人們認為立秋即入秋,其實那是錯誤的,如果氣溫來界定,今年的入秋是8月7日,正是三伏天中的中伏,也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即便立了秋,但也一點感覺不到涼氣,而白露就不一樣,過了白露之后,氣溫會明顯一天比一天涼,而過了秋分節(jié)氣后,天氣會逐漸向霜凍發(fā)展,那時的氣溫就不能用涼來形容,而是冰了,所以過了白露,一定要多穿衣服,避免白露的涼氣傷了身。
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處暑節(jié)氣在白露之前,處暑的時候還在三伏天的末伏,這時候的氣溫還是居高不下,所以處暑的時候我們每天還用一盆涼水來給身子降溫,但處暑之后的18天就是白露,過了白露氣溫就下降,如果這時候還像在處暑的時候用涼水洗澡,那么肯定會容易感冒受涼的,所以,這個俗語告訴我們,過了白露千萬不能再把身子露在外面了。
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
白露最大的特點就是夜晚和清晨依附在農作物上的水珠,這些水珠也被稱為露水,也就是白露的“露”,這些露的形成主要就是由于晝夜溫差大,空氣中的水汽到了夜晚會下降到20攝氏度以下,而白天溫度都在30攝氏度左右,所以就會形成這種水珠。農村老人經常通過露水的多少來判斷第二天的太陽有多熱,如果露水多,明天的太陽就會很熱,如果露水少,明天的太陽就會少,主要判斷的依據(jù)就是溫差的產生,溫差大,露水多,第二天的太陽就會熱,所以我們到了白露就可以通過路邊野草上的露水來判斷明天的太陽是否毒辣。
喝了白露水,蚊子蹬了腿
喝了白露水,蚊子直蹬腿就是指白露過后掛在樹葉底下的蚊子喝了白露水以后直接把腿蹬直了,也就是蚊子因為受不了寒冷的露水而凍僵。這是形象的說明了天氣已經轉涼,連蚊子都受不了這種涼寒的天氣。人們通過這種形象的俗語來告訴大家,白露過后氣溫下降,人們要及時添加衣物。
立秋不入秋,天涼白露后
立秋不入秋,寓意是立秋之后的天氣并不會出現(xiàn)真正秋天的涼爽,反而會十分的炎熱,只有等到白露節(jié)氣過后,天氣才會明顯的出現(xiàn)降溫,尤其是白露之后的夜晚,更是明顯的感覺到舒爽的涼意,也被叫做處暑白露節(jié),夜涼白天熱,在北方地區(qū),白露過后就能夠感覺到明顯的秋意,濃濃的秋意帶來的是氣溫的下降。秋高氣爽的天氣也終于來臨到身邊。
白露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
1、祭禹王
禹王呢就是傳說中治水的大禹了。在今天蘇州市吳中區(qū)金庭鎮(zhèn)西山島上,有一座禹王廟。相傳大禹治水從北向南,最后在震澤將興風作浪的鰲魚鎮(zhèn)壓在湖里。這震澤就是今日的太湖了。
大禹治水浮雕
大禹治水的具體路徑今天當然已經不可考,神話傳說當然也是虛虛實實,不過太湖沿岸的漁民們對此可是深信不疑的。他們在太湖中的小島上為大禹建廟祭祀,至今已經一千多年了。
蘇州的禹王廟
太湖沿岸的大禹祭祀一年要有四次,分別是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其中以清明和白露這春秋兩祭最為隆重。據(jù)清乾隆年間《太湖備考》所載,禹王香期一般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還有送神的儀式。祭祀的貢品,當然是漁民們在太湖捕撈的水產了。漁民中最虔誠的那一部分,甚至要將秋季捕獲的第一條魚獻給禹王,以求太湖風平浪靜,自己也能有個好收成。
白露的禹王祭祀不僅是太湖兩岸的漁民,甚至還有從蘇南、浙北趕來的。整個祭祀期間,由于前來祭拜的人數(shù)眾多,使得整個禹王廟都非常的熱鬧。各地的漁民帶來了各地的物產,也吸引了眾多的商販和手藝人,于是太湖的禹王祭祀也漸漸發(fā)展成了一場盛大的廟會活動。
2、吃龍眼
在福建福州一帶,有白露吃龍眼的習俗。龍眼是附件當?shù)靥禺a的一種水果,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當?shù)厝苏J為,白露這天是吃龍眼的最好時候,這天的龍眼最為滋補。
龍眼的吃法很多,既可以直接當做水果吃,也可以用來熬粥。當?shù)厝税局频凝堁巯忝字?,是滋補的佳品。至于白露的龍眼是不是最補的,這個其實誰也不知道,只是從果物的生長規(guī)律來說,白露前后確實是龍眼成熟最好的時候。所以,有好吃的總是好事,管它補不補呢?
3、釀米酒
在湖南郴州市的資興一帶歷來有白露釀酒的習俗。這種酒與我們今天喝的白酒不同,是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的米酒,其酒溫熱微甜,稱為“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最為出名的是程江沿岸居民釀制的“程酒”。程酒的歷史非常悠久,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于山下,名曰‘程酒’。”
程酒的釀造方法也很有特色,除了在取水、選定時節(jié)方面有著特殊的規(guī)定之外,在釀酒的時候要先釀制白酒(當?shù)厝私小巴翢?和糯米糟酒,然后再按照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中,再放在壇子里密封并埋到地下。所以這種酒別看是米酒,后勁兒可是相當足的。所以在光緒年間的《興寧縣志》里有這種酒“釀可千日,至家而醉”的說法。
4、白露茶
從白露開始,到農歷的十月份,是茶樹生長的好時期。由于這個時間晝夜溫差加大,夜間的水汽會在茶樹、茶葉上凝結成露水,所以這個時期采摘的茶葉也稱為“白露茶”。
白露茶是一種青茶,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茶性溫涼。白露前后在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天氣都比較干燥,有所謂“秋燥”的說法。但是隨著氣溫的降低,人身體的狀況也在發(fā)生適應性的變化,不再適合飲用太多涼性的飲品。所以,像白露茶這種青茶,既不像綠茶那般寒涼,也不像紅茶那樣性熱,正好適合秋季飲用。
同時,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嬌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般苦澀,飲用的口感也是相當?shù)暮谩?/p>
白露吃什么食物
1、釀白露米酒
人們在白露的時候會釀白露米酒,主要就是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等地區(qū),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還有在舊時蘇浙一帶鄉(xiāng)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人們會開始釀酒,用以待客,還有一部分人會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也被人稱為“白露米酒”。
甚至到了現(xiàn)在湖南一帶還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風俗。每年到了白露的時候,人們會以稱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溫熱,比較適合秋天飲用。糯米酒能促進胃液分泌,它能夠幫助人們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含有的物質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它對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功效。
2、龍眼
在我國福州等地有一個傳統(tǒng)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人們會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對身體非常好。龍眼我們都不陌生,它具有比較好的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功效,適當?shù)氖秤媚軌驇椭藗冎委熦氀?,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
3、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4、紅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fā)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jié)以吃番薯為習。白露后,起居飲食方面應進行相應的調整。在飲食方面要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增加些薯類食物。紅薯的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腸道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還能減少腸癌的發(fā)生。
5、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jié)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jù)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jié)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白露為什么吃雞
傳統(tǒng)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反應季節(jié)和氣溫變化的,因此人們也會根據(jù)不同的節(jié)氣來調整自己的飲食以及養(yǎng)生方式,而白露吃雞是很多地方的傳統(tǒng)習俗,這其中肯定有它好處。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白露一到,代表夏天已經過去,秋天已經到來。天氣漸轉涼,草木在清晨時凝結晶白的露滴,而人體需要在這時候“進補”。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食療更容易接受,在崇明,就有“白露吃雞”的風俗,特別是媽媽在老虎灶上燉出來的土雞!白露吃雞既有大吉大利之美好寓意,又兼具天涼貼秋膘、補身體的效用。白露節(jié)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jié)的開始,很多人在調養(yǎng)身體時一味地強調“貼秋膘”,注重肉類等營養(yǎng)品的進補,可能也是白露吃雞的由來。除了白露雞,還有童子雞。
白露節(jié)氣到來,氣溫迅速下降,許多地方開始進入陰雨綿綿的天氣模式,此時人體的保健養(yǎng)生,要遵循滋陰益氣防秋燥的原則,清茶、米酒、龍眼和番薯等都是應景的食物,而鮮美異常的白露雞更是必不可少。白露是感冒流行的季節(jié),對健康人而言,多喝些雞湯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將流感病毒柜之門外。對于那些已被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而言,多喝點雞湯有助于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