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天文歷法成就大全
中國傳統(tǒng)的干支紀(jì)年紀(jì)日法,起源是很早的。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為名,說明當(dāng)時用天干作為序數(shù)已較普遍。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夏朝天文歷法成就大全,希望你喜歡。
夏朝天文歷法成就
夏代的歷法,是中國最早的歷法。當(dāng)時已能依據(jù)北斗星旋轉(zhuǎn)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夏歷就是以斗柄指在正東偏北所謂“建寅”之月為歲首。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已知的有關(guān)“夏歷”的重要文獻(xiàn)。它按夏歷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象以及所應(yīng)從事的農(nóng)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水平,保存了中國最古的比較珍貴的科學(xué)知識。
夏代在承襲前人積累的知識的基礎(chǔ)上,天文歷法有了新的發(fā)展與提高。如《左傳》所引《夏書》中的“辰不集于房”,就是記錄當(dāng)時發(fā)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描寫了當(dāng)時還沒有認(rèn)識日食的自然規(guī)律的人們鳴鼓奔走的景象,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又如《竹書紀(jì)年》中記載夏桀時“夜中星隕如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關(guān)于流星雨的記錄。
在歷法時,我國傳統(tǒng)用六十甲子記日的方法,可能夏代已經(jīng)存在了,如在夏王朝后期的諸王中,胤甲、孔甲和履癸等都是用日干為名。夏代的歷法,依據(jù)北斗星的旋轉(zhuǎn)確定月份,并把斗柄的正月定為歲首,比較正確地反映了天象。孔子說“行夏之時”,《大戴禮記》保存的《夏小正》等,就是流傳下來的“夏時”。它雖然不可能是夏代人寫的書,但其中卻很可能包含著夏代已經(jīng)積累起來的天象和物侯等方面的科學(xué)知識?!断男≌穼⒁荒攴譃?2個月,并依次載明了每月的星象,動植物的生息變化以及應(yīng)該從事的農(nóng)業(yè)活動。
商朝時期的天文歷法
商人不知有否占星術(shù),但他們已會觀察天象而定歷法。
在甲骨卜辭中已有日蝕、月蝕和星辰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xué)的寶貴資料。
日蝕和月蝕的蝕字,甲骨文寫作、等形。卜辭中所記日蝕,目前已知的僅二見:
癸丑貞,日夕[(有)]食……田(上甲)?(《京》3965)癸酉貞,日夕又(有)食,佳若?
癸酉貞,日夕又(有)食,非若?(《佚》374)這里的“日有食”與《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的“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同。日蝕一般都發(fā)生在白天,但也有發(fā)生在傍晚的,“日夕有食”,便是其證。
甲骨卜辭中又常有“日有哉”的記錄,如云:
辛巳貞,日又,其告于父丁。(《后上》29·6)庚辰貞,日又,非禍,佳若(《粹》55)“日又哉”有兩種解釋,一如郭沫若所推測,以為“哉與食,音同,蓋言日蝕之事耶?”①;一如陳夢家所說:“()讀若識志或痣,乃指日中黑氣或黑子”②,后者殆非③。
甲骨卜辭中記載月蝕的比較多些,有的還記有月份,如云:
癸未卜,爭貞,旬亡禍?三日乙酉,月食,聞,八月。(《甲》1289+1749)
[癸]未卜,爭貞,翌甲申,易日?之(茲)夕月食?甲(霧),不雨?[正面]
之夕月食[反面](《丙》56)。
七日己未,,庚申食。(《庫》1595)
“月食”即“月有蝕”,《甲》1289+1749乃嚴(yán)一萍綴合而成,其中的“聞”字,董作賓說:“此字最初之意義,當(dāng)為奏報上‘達(dá)’之聞。……月食而方國奏報以‘聞’……(即)史志中……‘史官不見,郡國以聞’之語”,甚是。因為這條卜辭意思說,八月癸未這天,史官爭卜問,這一旬中有沒有災(zāi)禍,三日后的乙酉傍晚,發(fā)生了月蝕。這是別人報告的,所以特別注明一個“聞”字?!侗帯?6是一條正反面相接的卜辭,正面意謂:癸未這天占卜史官爭問,第二天甲申,天陰么?這天晚上有月蝕么?其結(jié)果甲[申]有霧,沒有下雨。反面的是正面的驗辭,說這天晚上果然出現(xiàn)了月蝕。最后一條中的字,不識,可能指一種自然現(xiàn)象的字。這條卜辭是說,某月的第七天己未,夜空出現(xiàn)了,第二天庚申就出現(xiàn)了月蝕。
甲骨卜辭中的星字,作、、,或加聲旁作,其為天上星宿之象形字,甚明。卜辭有云:“冬(終)夕…亦大星”(《簠雜》120)。這個“大星”直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指的是什么星。楊樹達(dá)在《積微居甲文說》中說:“大星者天上星大出也”,又說:“大星者,大夝也”。
甲骨卜辭云:
辛未,酘,新星。(《前》7·14·1)這條卜辭是說,辛未這天晚上,天空出現(xiàn)了一顆新星。楊樹達(dá)云:“新星者,新夝也”,義不能盡解。近來有人說,新星當(dāng)是天文學(xué)上所說的變星,即本來亮度不大的星,平時用肉眼看不見,但是由于它的內(nèi)部起了激烈變化,亮度突然增大,用肉眼看見了它,就叫它為新星,說似可信。此外,卜辭中又常有“星”(《拾》14·6)、“其星”(《厙》598)等記錄,似乎都是星辰之星。
由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商代已經(jīng)有了比較完備的歷法。根據(jù)甲骨卜辭的記錄可以看出,當(dāng)時月有大小,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為十二月,因十二個大小月加起來只有354或355天,所以采用閏月來調(diào)整一年的天數(shù),使一年中的四季變化能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這個閏月,在早期卜辭中是放在應(yīng)當(dāng)置閏那年最后的一個月即十二月之后,所以叫“十三月”。這在歷法上叫做“年終置閏”法。在晚期的卜辭中,閏月就放在應(yīng)置閏那一年的某一月,如閏五月,那年當(dāng)中就有兩個五月,這在歷法上叫做“年中置閏”法。這種歷法,既不是根據(jù)太陽運動所測得的一年為基礎(chǔ)的陽歷,也不是以月亮圓缺為一個記日周期,即朔望月為基礎(chǔ)的純陰歷,而是“以閏(月)定四為成歲”的陰陽合歷。
甲骨卜辭中有云:“癸丑卜貞,今歲受禾,弘吉,在八月,佳王八祀”(《粹》896)。可證在帝乙、帝辛?xí)r代,歲、年、與祀三者還是有區(qū)別的。甲骨文中的歲字,作、形;年字,作形;祀字,作形。
歲字象一種有柄之半月形切割工具,其刃部上之二點,乃刃上所穿之孔,以便穿繩而將刃部緊縛于柄。古人用歲收割禾穗,又用以切割牲體,故“歲之言穗,言劌”,當(dāng)是歲的正解。由于以歲收割莊稼,在卜辭中就有指一年的總稱,例如:“今歲受年”(《甲》3298)、“來歲受年”(《乙》6881),但其是指一年的莊稼收成好壞,不是用作記時的。年字也非記時之年,《說文》稱:“年,谷熟也。”《谷梁傳》桓公三年亦云:“五谷皆熟有年也。”年可能是記若干個收獲季節(jié),如云:“自今十年有五,王豐”(《續(xù)》1·44·5),“受(有)年”(《甲》3430)。甲骨卜辭中記時的年,不叫歲,也不叫年,早期卜辭中只記日月,晚期卜辭中才出現(xiàn)記時的年,叫作祀。這是與商王在一年中不斷舉行祭祀有關(guān)。我們知道,一年中,商王要根據(jù)不同的時間舉行各種不同的祭祀,祭完一遍,一年的時間也就過去了,所以用祭祀的祀來代表年。這與《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的說法是一致的。
春夏秋冬四季的分法,起于春秋時代以后,在此以前大概只有兩季。甲骨文中的春字,作(楚)形;秋字,作形。“貞,來春,不其受年”(《粹》881)、“戊午卜,我貞,今秋,我入商?”(《后下》42·3)等辭中的“春”、“秋”兩字都是一年的意思,不是四季中的春和秋。由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也有可能在商代只有春種、秋收兩段時間的劃分,所以就用春秋二字來代表一年的時間。
商代的記日方法是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字相配合來表示,即從甲配子(甲子)到癸配亥(癸亥),配完剛好是六十個。甲骨文中有一些干支表,不是卜辭,而是備用的“歷書”,可能是當(dāng)時的史官在占卜時刻查日期用的。用于支來記日的方法在商代以前就已經(jīng)有了,在我國一直使用到近代。
商代的一天內(nèi)的時間分段,都各有專名。
甲骨卜辭中的日和夕是相對的,日指白天,夕指天黑以后至天亮以前的黑夜。夕字,甲骨文中寫作、形,和月字的形狀完全一樣,只有在辭例中才能區(qū)別出是夕,還是月。
旦字,甲骨文寫作、、形,如云:“旦不雨”(《粹》702)、“于翌日旦大雨”(《金》381)等例。明字,甲骨文作、形,例如“乙巳明雨”(《乙》6664)中的“明”和“旦”一樣,都是指天亮以后的時間?!墩f文》云:“旦,明也。”《淮南子·天文篇》分“明”為晨明,明、旦明三段時間。
旦、明以后的時間叫做大采、大食或朝。“大采雨自北征”(《乙》116)的“采”,甲骨文作“”、“”形;大食,不□(啟)”(《粹》999)的“食”與日蝕、月蝕的蝕同,作形;“朝又(有)雨”(《佚》292)的“朝”,字,甲骨文作、等形。
大采、大食、朝以后的時間叫做中日,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正午”。“中日,其雨”(《粹》719)的“中日”,甲骨文寫作日。
中日以后的時間叫做昃,甲骨文作形,象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人們需要側(cè)頭去看太陽的形狀。甲骨卜辭有云:“昃雨自北”(《合》78)、“昃其雨”(《明》703)。
小食,是商人下午吃飯的時間,大食、小食就是當(dāng)時朝夕兩餐之時。大食就是上午吃飯的時間。從“中日至墉”(《甲》547)、“昃至墉(),不雨,中日至昃,其雨?”《掇一》394)、“墉至昏,不雨?”(《粹》751)等辭例看來,可以知道中日,昃、墉、昏是先后為序的。“墉”又者作“墉”或“”。墉是相當(dāng)于黃昏前的時間。
小食以后的時間叫做小采或昏、莫(暮)。“今日小采,允大雨”(《佚》276)中的小采與大采相對,大采為朝,小采為夕。“今日辛,至昏雨”(《寧》1·70)的昏字,甲骨文作形,昏在墉之后,墉在昃之后,可知昏為昏夜。旦、昏是相對的,旦是日出,昏是日入。“其莫(暮)不其雨”(《粹》695)的“莫”即“暮,甲骨文作、形,象日入于草莽之中,朝莫相對,朝在天明之后,莫與昏相當(dāng)。小采昏、莫都是指的日落黃昏時節(jié)。這與《國語》,《魯語》中的大采朝日,……(小)采夕月”的記載是一致的。
夏朝天文歷法成就大全相關(guān)文章:
2.夏朝歷史文化
夏朝天文歷法成就大全
上一篇:夏朝官方語言粵語介紹
下一篇:夏朝銅礦開采事業(y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