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辜鴻銘的傳奇故事
辜鴻銘字湯生,號稱“清末怪杰”,著名國學大師,那關于辜鴻銘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辜鴻銘學外語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辜鴻銘學外語的故事
當談起辜鴻銘時,很多人知道他有著超強的語言能力,他一生共學會了九種語言。其實辜鴻銘之所以有那么強的語言能力,和他的生長環(huán)境以及他的義父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另外也與他個人的意志力、精神也有很大關系。辜鴻銘學外語的故事至今仍然廣為流傳。
辜鴻銘先生出生在馬來西亞西北部,而且是出生在一個英國人的橡膠園里,重點是他還被這位名叫布朗的英國人認為了干兒子,由于他自己好學,也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他十歲的時候就隨著這位英國義父去到蘇格蘭的一所當?shù)刂闹袑W接受英文訓練。除此之外,布朗先生也經(jīng)常在課后的時間段他進行種種指導,并且教他學習德文,主要的學習方法就是讓他背誦一些名著,在他背誦熟悉之前,布朗先生不會告訴他意思,因為布朗先生覺得先知道意思會分散他學習語言的集中力度。辜鴻銘先生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時間將《浮士德》糊涂地背了下來,之后又相繼背了一些名著,這為他之后的語言學習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途徑。
在1872年的春天,辜鴻銘先生進入愛丁堡大學繼續(xù)學習。他在這里又學習了希臘文、拉丁文、法語等多國語言,他所采用的方法也是背誦各個語言的名著,這些名著中有很多是很難理解的,每次當辜鴻銘先生覺得想要放棄時,他都會想各種方法堅持下來,這些都與他個人意志力有關。而且這也鍛煉他的記憶力和語言能力,為他之后的繼續(xù)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就是辜鴻銘學習外語的二三事。
辜鴻銘辮子的故事
辜鴻銘先生被稱為“怪杰”,其“怪”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表現(xiàn)就是他的辮子。作為一個生活在晚清時代的人,大多數(shù)人經(jīng)歷的是一個留辮子,剪辮子的過程。但是作為一個在馬來半島的英國人家出生,又飽受西方教育的辜鴻銘先生卻是經(jīng)歷了沒辮子、留辮子、不剪辮子這樣一個過程。下面就說說辜鴻銘辮子的事兒。
辜鴻銘先生出生在英國人的家中,早年一直在西方國家求學,所以他一開始并沒有辮子。但是他回到中國之后就開始留有辮子,這其中有幾點原因。第一,當時留辮子是統(tǒng)治者的要求,你要是沒有辮子,清政府會常常找你麻煩,甚至會要你性命。第二,辜鴻銘先生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研讀甚多,對于辮子有自己獨特的認識。第三,他認為辮子是國人與老外的區(qū)別,可以讓老外害怕。
在辛亥革命之后,由于辮子是恥辱、腐朽的象征,所以要求男子都要剪辮子。但是,辜鴻銘先生固執(zhí)地一直沒有剪。當時辜鴻銘先生去北京大學任教時,他是穿著青衣,拖著辮子便去了,這與當時穿西服,剪短發(fā)的景象是完全相反的。當時還引來了各種嘲笑,但是他卻對那些人說,我的辮子是看得見的,在頭上可以剪去,但是你們的辮子是看不見的,在你們心里面。這一句話就說出了當時的現(xiàn)狀,也表達了他自己的一些想法。
辜鴻銘的軼事
辜鴻銘先生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人,也是個絕對的高語境人物,他經(jīng)常用一些話巧妙地回答一些刁鉆的問題。所以,辜鴻銘先生有很多寓意深刻,也讓人捧腹的軼事。
辜鴻銘先生早年一直在外國學習,但是他從骨子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所以,每到節(jié)日的時候,他都會買來酒、菜、香等來祭奠叩拜祖先,這使得他遭到外國人的嘲笑和鄙夷。有一次就有一個外國人問他,他的祖先什么時候會來吃他桌上的東西,他自如地答道,等到祖先聞到孝敬的花香的時候。
辜鴻銘先生引導學生的手段也是比較獨特的。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有人問他,“老師,你去過那么多的國家,你說說看哪個國家的人最懂得生活啊。”他回答說,“自然是中國人最懂得生活”,于是又有人問他,“既然中國人是最會生活的人,為什么還要學英語呢?”他回答說,“因為要學好英語去教育西方那些不懂得生活的人啊”。辜鴻銘先生他贊同男人同時擁有多個妻子,于是他在說服別人以及向外國人講解中國的一夫多妻時,他都是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東西來比喻的。例如,他用一套茶具中,是一個茶壺配有多個茶杯,來進行比喻。
辜鴻銘先生還有一種奇怪的癖好,就是喜歡好幾天沒洗的腳的味道。例如,他經(jīng)常會捧著自己妻子的小腳去聞。而且有一次他去他的一個學生家,聞到一個小丫環(huán)幾天沒洗腳的味道,于是就連著幾天都去這個學生家,學生以為他喜歡這個丫頭,于是便將她洗干凈送給他,他一開始高興地接受了,后來又不要了。原來是因為那個丫頭被洗干凈之后就沒有他喜歡的味道了。辜鴻銘有很多的軼事,上面只一部分而已。
猜你感興趣:
4.梁實秋的英文簡介
關于辜鴻銘的傳奇故事
上一篇:國學大師辜鴻銘資料簡介
下一篇:吳宓為何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