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
王獻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畫家和詩人,他也是“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在書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一點都不比他的父親差。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墨跡變牛
有一次,桓溫讓王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王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將字污染,王獻之便將墨跡改畫成黑馬母牛,畫得十分美妙。
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偷兒恕氈
王獻之一夜睡在書房里,一群盜賊潛入房中,將室內(nèi)東西偷得精光。王獻之慢慢地說:“偷兒,青氈是我家祖輩的遺物,只請你們留下這氈子。”盜賊驚慌而逃。
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管中窺豹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后他也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與父親并稱“二王”。但對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種游戲)卻不精通。一次,他看到幾個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畫腳地說:“你要輸了。”那個人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說:“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里看豹,只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王獻之看到他們這樣說自己,不禁大憤,說道:“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就甩開袖子走。
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十八口大缸
王獻之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王羲之夸贊他:“此兒后當復有大名。"
十來歲時,他自認為字寫得不錯了。一天,他去問父親:“我的字再練三年就夠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搖著頭說:“遠著呢!”獻之又問:“那,那五年呢?”母親的頭仍舊搖著。獻之急著追問:“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練好字呢?”又問道:“爸爸,大家都說您的字寫得好,那有什么秘訣?”王羲之看看兒子,心想這書法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入人眼目呢,于是他走到窗前,指著院內(nèi)的一排大缸說:“你呀,寫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穩(wěn)腿呢!”王獻之聽了心里很不服氣,暗自下決心要顯點本領(lǐng)給父母看。
于是他天天按父親的要求,先從基本筆畫練起,苦苦練了五年。一天,他捧著自己的“心血”作品給父親看。王羲之沒有作聲,翻閱后,見其中的“大”字架勢上緊下松,便提筆在下面加一點,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小獻之心中有點不是滋味,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母親則仔細地揣摩,許久才嘆了口氣說:“我兒字寫了千日,惟有一點似羲之。”獻之走近一看,驚傻了!原來母親指的這一點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點!獻之滿臉羞愧,自感寫字功底差遠了,便一頭撲進書房,天天研墨揮毫,刻苦臨習。聰明的王獻之深深的體會到寫字沒有捷徑,只有“勤”字。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欣賞
《洛神賦十三行》,簡稱為《洛神賦帖》或者《十三行》,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在小楷字體方面的代表作,書寫用紙應(yīng)該為麻箋。該帖的主要內(nèi)容為三十七魏國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曹植的傳世詩作《洛神賦》。該貼的真跡早已失傳,大概是在唐宋時期就已經(jīng)因為殘損而亡佚了。
目前保存到現(xiàn)在的本應(yīng)該是宋朝時根據(jù)真跡進行臨摹的拓本,包括了“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兩種,其中臨摹效果較好的是“碧玉版本”,它在明朝萬歷年間在杭州西湖葛嶺的半閑堂舊址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館。
該貼體態(tài)秀逸,筆致灑脫不羈,從這副作品中可以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已經(jīng)不再有隸意,字形也從橫勢變成了縱勢,可以說這是非常成熟的楷書作品了。該貼的字用筆蒼勁有力,風格俊秀,字中的撇捺等筆畫伸展得很長,但是又不是輕浮無力,而是筆力運送自然,遒勁有力,神采飛揚。字體則十分勻稱和諧,各部分的組合細微中又有生動的變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和行距的變化也很自然的。
另外在章法上,該帖在吸收鐘、王縱有行、橫無列的特點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內(nèi)涵,其中突出的特點是錯落有致。此外字形大小不一但又參差有別,字距雖然忽大忽小,但是從整體來看氣勢十分完整、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行與行之間也是一樣,乍看之下行距時大時小,但是整體則揖讓有序、顧盼生姿。
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1.王獻之的故事
2.王獻之的故事大全
關(guān)于王獻之的典故
上一篇:關(guān)于王獻之的簡介
下一篇:曹魏著名書法家鐘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