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誰_初唐四杰的影響
唐代初期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位文人。他們在內容、風格等方面對宮體詩有較大突破,并將五言律詩發(fā)展成熟,為唐詩帶來新的風貌,后被稱為初唐四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初唐四杰是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唐四杰是誰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碩儒王通之孫,14歲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召為王府修撰,因戲作《檄英王雞》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參軍時,因擅殺官奴,犯死罪。遇赦后,渡海省親,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才華出眾,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
作詩能突破當時文壇的宮體詩束縛,風格較為清新明朗。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掃前人送別傷離的低沉格調,歷來為人們傳誦。亦長于駢文,代表作《滕王閣序》,在唐代就已家喻戶曉,學術著作亦豐,除《黃帝八十一難經序》、《平臺秘略論贊》等篇被收入《文苑英華》外,余皆散佚。
楊炯(650--693?)華陰(今陜西華陰)人。10歲舉神童,27歲授校書郎.武后時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作詩擅長五律,敘寫邊塞生活的詩作尤為突出,如《戰(zhàn)城南》、《從軍行》等篇都氣勢軒昂、風格豪健。其他題材的卻未能盡脫綺艷文風,散文多賦、序、表、志等,今存50篇。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風的理論和實踐,給予了較高評價。"四杰"中,他的詩數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盧照鄰(約636--695后)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初任鄧王府典簽,后遷新都尉,染風疾辭官,居太白山中,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縣茨山下,買園筑墳,終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身投潁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只作過幾任小官,為自明遭遇,作有《五悲文》。有詩名,其詩以七言歌行體為佳,作品辭彩富艷,內容廣闊,意境清迥,以韻勝。代表作《長安古意》,揭露了上層社會的奢靡生活和內部斗爭,在初唐長篇歌行中成就突出。
駱賓王(約626--684)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初為遁王李元慶府屬,又任武功、長安兩縣主簿,入朝為御史后,因多次上書議論天下大事,獲罪入獄,貶為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隨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不知所終。駱賓王少負才名,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并稱"初唐四杰"。擅長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內容與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相近,但篇幅更長、鋪排更甚,當時被稱為絕唱。又精于五言詩,五律《在獄詠蟬》,借蟬自喻,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還善作駢文。在隨徐敬業(yè)起兵時,寫過著名的《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即《討武后檄文》)。檄文采用抑彼揚手法,很有戰(zhàn)斗力和號召力,傳武則天讀此文亦大加贊賞。
初唐四杰的影響
四杰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瑰麗余習,但已初步改變文學習尚。王勃明白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持。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普遍,作風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端標準化,音調鏗鏘。四杰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在他們四人倡導之后,文章從狹小的風花雪月、亭臺樓閣走向了蒼茫的大漠,繁華的市井和絢麗的山河,為王維、李白、杜甫他們的呈現,鋪好了道路。
初唐四杰,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十分著名的集團。作為一個集團,他們反對六朝以來頹喪瑰麗的習尚,努力于變革六朝文風,提出一些改造意見,開端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從臺閣移到江山和邊塞,題材擴展了,作風也較清爽剛健,關于清除齊梁余風、創(chuàng)始唐詩新氣候,起了重要的作用。以獨具特征的文風,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講中國文學史,特別是唐代文學史,沒有不講到“四杰”的?!∷慕荦R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四杰”都是英姿勃發(fā)的少年天才。駱賓王七歲即能詩,被稱為“神童”;楊炯十歲即應童子舉,第二年待制弘文館;王勃十六拜為朝散郎,盧照鄰弱冠,拜鄧王府典簽。
初唐四杰是誰_初唐四杰的影響
上一篇:駱賓王字觀光含義_駱賓王的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