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jīng)》收集古代文獻有什么意義
《脈經(jīng)》在編撰過程中收載并編集了大量古代文獻資料。其中包括《內(nèi)經(jīng)》以下的經(jīng)典和名家所遺。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了《脈經(jīng)》收集古代文獻的意義,一起來看看吧。
《脈經(jīng)》收集古代文獻的意義
《脈經(jīng)》在編撰過程中收載并編集了大量古代文獻資料。其中包括《內(nèi)經(jīng)》以下的經(jīng)典和名家所遺。例如第一卷的“平脈早晏法”出自《素問·脈要精微論》,第三卷每篇各段之后注名新撰為王叔和所撰,注明《素問》、《針經(jīng)》、“張仲景”的是編集各書而成。第六卷分論五臟六腑脈證等,亦是收集《內(nèi)經(jīng)》、仲景等書編撰而成,第五卷收集的仲景脈法見于現(xiàn)傳世之《傷寒論》中“平脈法”篇,具有綱領性。文為:“問日: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wèi)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化經(jīng)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乘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愿為縷陳,令得分明”。“師日: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wèi)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jīng)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huán),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藩,反飲急弦,動則為痛,數(shù)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里,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腑臟,獨見若神,為子倏記,傳與賢人。”其有關扁鵲之三篇絕大多數(shù)并不見于今本《難經(jīng)》,但部分與《內(nèi)經(jīng)》相同,其中多有內(nèi)難諸書所不及者如論平脈:“扁鵲日:平和之氣,不緩不急,不滑不穡,不存不亡,不短不長,不俯不仰,不縱不橫,此謂平脈”。“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中,部分內(nèi)容與《內(nèi)經(jīng)》及后世怪脈、絕脈相類似,如以屋漏、彈石、解索、轉豆、偃刀等為死脈與《內(nèi)經(jīng)》相同,火薪然等等,則與《素問·大奇論》相同,而蝦游,魚翔等則為后人之怪脈說所從出。其中亦有與《難經(jīng)》相同之文但為數(shù)不多,如謂:“人病脈不病者生,脈病人不病者死。”見于今本《難經(jīng)·二十一難》:“經(jīng)言:人形病脈不病日生,脈病形不病日死,何謂也,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謂息數(shù)不應脈數(shù)也,此大法。”
《難經(jīng)》所解扁鵲之文或出自《扁鵲內(nèi)經(jīng)》,值得注意的是,此篇之后,附有“華佗仿此”四字說明此篇或為華佗所傳。“扁鵲華佗察聲色要訣”中內(nèi)容很豐富,其中大部分是死證的診法,言簡意賅,有很多條文是精辟無倫冠絕古今的,隨便舉幾條如:“病人面白目黑者死,此謂榮華已去,血脈空索。”以目黑襯出而白之嚴重,描寫重度貧血如神。又如:“病人目無精光,及牙齒黑色者,不治。”此真腎絕之外候。又如說病人“發(fā)直”、“發(fā)如干麻”、“發(fā)與眉沖起”都是不治之證,及“掌腫無紋”、“臍腫反出”、“陰囊莖俱腫”、“尸臭”等都是死證等等,都非自古他書所傳及。此篇內(nèi)容,部分見子世傳偽撰《中藏經(jīng)》,但文字繁簡次序前后及條文分合等皆每有不同,《中藏經(jīng)》所錄或別有所傳或經(jīng)竄亂是皆不可知。
第七卷為《傷寒論》之選本,可不可諸篇,內(nèi)容可證《傷寒論》諸本之誤處很多,有些是至關重要的,不與《脈經(jīng)》對勘《傷寒論》某些條文就無法讀不可解。茲略舉一二例,以見一斑,如:“病不可發(fā)汗證”中有:“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fā)熱前厥者后必熱,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此分析熱厥證非常明白,《傷寒論·厥陰篇》“前厥者后必熱”誤為“前熱者后必厥”。前后文義既不屬于熱厥證之醫(yī)理亦不通,遂不可解或致曲解。“病可發(fā)汗證”中有:“病常自汗出,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而外不解,此衛(wèi)不和也,榮行脈中,為陰主內(nèi),衛(wèi)行脈外,為陽主外,復發(fā)其汗,衛(wèi)和則愈,屬桂枝湯證。”此條《傷寒論》作:“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復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兩者對勘《傷寒論》既誤“解”為“諧”復多衍文支蔓雜透,使明白曉暢之文,競致費解。又如《傷寒論·太陽篇》有:“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結胸本有煩躁之證此言為死候殊不可解,向為注解研究《傷寒論》難題之一。但在《脈經(jīng)》中則作:“結胸證悉具,而躁者死。”結胸又兼不煩而躁之少陰危象不死待??梢娪凇秱摗分夭豢山庵囊颉睹}經(jīng)》文字未訛,不煩言而解。??惫艜炩斗浅V匾?,然而醫(yī)書,尤其是古醫(yī)書,傳本少,引證又有局限,故不同傳本其意義又遠比一般書籍重要得多。第七卷中似此等問題很多亦不勝枚舉。
第八卷、第九卷絕大部分為仲景論雜證,即今本《金匱要略》之內(nèi)容,其中亦有若干處較《金匱》為佳。例如:“跌陽脈當伏,今反數(shù),本自有熱消渴則小便數(shù),今反不利,此欲作水。”今本《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消渴誤作消谷。消渴而又小便不利,其水不得下泄勢必溢,而為水腫,若消谷則不可解。又如疰病,《金匱》有:“夫瘞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脈經(jīng)》第八卷則作:“痙脈來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顯勝前者,其下又有:“瘞家其脈伏堅直上下。”為《金匱》所無,又如《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中:“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脈經(jīng)》則脘作管,猶為古人通段之遺。以上所舉雖寥寥無幾,亦可見其勝處。值得注意的是在《脈經(jīng)》里還收錄了《脈法贊》和《四時經(jīng)》等古代資料,《脈法贊》文字雖不多,但很精要,王叔和將它放在第一卷曰:“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第七”的開始部分,文為:“《脈法贊》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順男,右大順女,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決斷,兩在關后,人,二脈,病死不愈,諸經(jīng)損減,各隨其部,察按陰陽,誰與先后,陰病治官,陽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審而知者,針人病愈。”以下就是臟腑分部并有五臟之主穴位。《脈法贊》未知所出,但從司官之說,以官代表五臟又聯(lián)系到穴位,正與《莊子》謂“五管”(管、官通)為五臟外候,并有代表該臟之意相一致,而世傳《內(nèi)經(jīng)》中并無此種說法(《素問·靈蘭秘典論》為六朝人作,中有十二官說與此不同),可見其來甚古,不在《內(nèi)經(jīng)》之后,另外除三關分部為王叔和所宗成為后世脈法的一部分主要內(nèi)容外,文中如肝心出左,脾肺出右云云一段亦為后來著作如《四言舉要》等所引用,普追誦諸,影響很廣。觀其五官之說與針療之法或亦出自“醫(yī)經(jīng)”一派。《四時經(jīng)》于古精只見于此,日本人丹波元胤《醫(yī)籍考》說:“《四時經(jīng)》,蓋《隋志》所載《圭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一卷是也。”其內(nèi)容較《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等書象數(shù)色彩更為濃重當出于漢代,不可能再早,例如“脾胃部第三中《四時經(jīng)》之文為:“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萬物眾色不同,故名曰得福者廣。
萬物懸根住莖,其葉在巔,蛆蜚蠕動,蚊懼喘息,皆蒙土恩。德則為緩,恩則為遲,故令太陰脈緩而遲,尺寸不同,酸成苦辛,大妙而生,互行其時,而以各行,皆不群行,盡可常服,土寒則溫,土熱則涼,土有一子,名之日金,懷挾抱之,不離其身,金乃畏火,恐熱來熏,遂棄其母,逃歸水中,水自金子,而藏火神,閉門塞戶,內(nèi)外不通,此謂冬時也。土亡其子,其氣衰微,水為洋溢,浸漬為池,走擊皮膚r面目浮腫,歸于四肢,愚醫(yī)見水,直往下之,脾胃虛空,水遂居之,肺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沒,下有荊棘,恐傷其身,避在一邊,以為水流,心衰則伏,肝微則沉,故令脈伏而沉,工醫(yī)來占,固轉孔穴,利其溲便,說通水道,甘液流,亭其陰陽,喘息則微,汗出正流,肝著其根,心氣囡起,陽行四職,肺氣亭亭,喘息則安,腎為安聲,其味為咸,倚坐母敗,灣臭如腥,土得其子,則成為山,金得其母,名曰丘矣。”在利用五行學說方而確較《內(nèi)經(jīng)》為復雜,但“福”、“恩”等非自然科學方而的東西,亦非《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誰書所有,仲景于《金匱要略》中雖亦兼采五行諸說,但亦與此不同?!端臅r經(jīng)》以“固轉孔穴”為治療,方法當是針刺等法,亦是“醫(yī)經(jīng)”一派,丹波元胤說是《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其言當有所據(jù)。
《脈經(jīng)》在第一卷等處引用了不少今本《難經(jīng)》之文,但并未注明出自《難經(jīng)》或扁鵲,《隋志》錄《難經(jīng)》、《新唐書》又屬之秦越人,在王叔和時代這些都是不存在的。另外《脈經(jīng)》亦有不少是正《內(nèi)經(jīng)》與今本《難經(jīng)》之處,就不一一贅述了。《脈經(jīng)》收載歷代文獻,原為撰次或節(jié)錄以為脈法專著之一部分,即“述”的性質(zhì),但在客觀上起到了傳古之效。王叔和《脈經(jīng)》的著作從量上來講大部分是述而不作的,他所“作的只不過是二十四脈規(guī)范、三關部位尺寸,及臟腑經(jīng)絡,脈證聯(lián)系等,這部分從全書來講,量雖較步,但它們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在主病的各部分王叔和的部分內(nèi)容與前人之說撰寫在一起了)??偲饋碇v《脈經(jīng)》在收集古代文獻上的意義為:
1、豐富了《脈經(jīng)》的內(nèi)容。
2、保存了若干古籍文獻,可供學習參考??毖芯浚哂惺妨弦饬x。
3、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獻說明脈理、脈法等,并使后人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脈證關系,四診合
參的意義等。選錄的形式說明治療在脈書中不是重點(如只提到方名,而不盲藥味,服法等),為后人論脈著作做出了典范。
《脈經(jīng)》對后世的影響
《脈經(jīng)》對后世的影響無疑是大的。自《脈經(jīng)》出來以后,脈法就一變而為王叔和的方法了,例如《千金方》論脈全文錄取了第一卷二十四脈的脈名與脈形,《千金翼方》雖是正了革牢的問題,但脈名脈形原則上還是同于《脈經(jīng)》的??梢娮粤寥苾伤味贾苯印㈤g接學用叔和之法,從大的方面來看無論是脈名,獨診寸口,分三關配臟腑的方法內(nèi)容,基本上是叔和主張,既非復古亦不是另主一派。
經(jīng)過對偽《脈訣》的批判使《脈經(jīng)》的影響更大了。因為在批判《脈訣》時最主要的武器就是《脈經(jīng)》,從而表彰恢復了《脈經(jīng)》,盡管由于種種原因《脈經(jīng)》本書的傳習一直不廣,但后人的論脈專著都實際是《脈經(jīng)》第二手著作,所以至今脈法仍是王叔和的遺義,說明《脈經(jīng)》對后世的影響不是名義的而是實際的,不是部分的而是全體的。從后人其不知有古脈法,就是知有古脈法,并有著作亦得不到重視或知而不言不去研究,至于褚澄的另一套方法亦無人過問,得不到承認,凡此種種,足見《脈經(jīng)》影響之深與權威性之大了。但是盡管《脈經(jīng)》對后世的影響是大的,但后人在《脈經(jīng)》的基礎上所做的新貢獻和新發(fā)展卻并不多,雖有某些進步,只不過零碎瑣屑,重要的是沒有在《脈經(jīng)》的基礎上取得新的突破性質(zhì)的發(fā)展。甚至一直有人在信偽《脈訣》的陋說,或《脈經(jīng)》已經(jīng)明的問題后人反而又出現(xiàn)了不應該有的錯謬,這不能說不是脈學發(fā)展上的憾事,對于后世脈法來講《脈經(jīng)》雖有“蓽路藍縷”之功,后人卻少發(fā)揚光大以造于精微之舉。
歷代脈書多為遷就一般要求之通俗易懂讀物。作為《脈經(jīng)》的第二手材料而無重大前進與突破。盡管后世脈法是《脈經(jīng)》的脈法。但從這種情況可以看出后世脈法的確有不理想的一面,這個責任不在《脈經(jīng)》。這就需要今后的發(fā)掘研究探索前進,這不但會闡發(fā)《脈經(jīng)》之學日造于精微,亦會使整個中醫(yī)脈法日造于精微。
《脈經(jīng)》對后世的影響歸納起來有如下幾點:
1、《脈經(jīng)》是后世脈法的經(jīng)典。使后人有法可循。
2、《脈經(jīng)》著成后,實踐應用了一千余年,影響到醫(yī)理、脈理、診斷、治療等各個方面,起到發(fā)展祖國醫(yī)學的效果。
3、《脈經(jīng)》以后的脈學書籍,絕大多數(shù)可以認為是《脈經(jīng)》的第二手著作,故爾一般醫(yī)家盡管有人終生未讀《脈經(jīng)》,他對脈法還是學的《脈經(jīng)》之法。
4、《脈經(jīng)》以后雖有不少脈學專著,但在《脈經(jīng)》的基礎上只有一般的補充發(fā)展,重大的前進與突破還沒有。
《脈經(jīng)》作為古脈法的結束和后世脈法的開始,它是沿用至今的后世脈法的奠基著作,在脈學發(fā)展上《脈經(jīng)》是一個里程碑。
《脈經(jīng)》以后的脈法就是《脈經(jīng)》的脈法了,后人雖有補充論述但不能出其范圍,只能看作是《脈經(jīng)》的第二手著作,至于古脈法,亦只作為參考選用,或賦以新的含義而成為后世脈法的一部分。對古代東西揚棄之多是中醫(yī)學其他領域中僅見的。至于非《脈經(jīng)》派的方法無論其水平高低,都沒有被后世承認,故爾《脈經(jīng)》對后世脈學的影響是巨大的,獨一無二的。
由于某些原因在一定歷史時間里《脈經(jīng)》本身流傳不顯,但《脈經(jīng)》一派的其他論述卻占據(jù)著醫(yī)壇,所以實際上不影響《脈經(jīng)》的地位。后人對《脈經(jīng)》的脈法,做到了繼承,亦有一些發(fā)展,但重大的突破性質(zhì)的發(fā)展卻不夠。將近兩千年來《脈經(jīng)》的脈法做為臨床實用的診斷技術,已經(jīng)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經(jīng)驗,它已經(jīng)蘊蓄了巨大的能量,加以整理研究,必將引起中醫(yī)脈學的飛躍發(fā)展,甚至于可以帶動整個四診的發(fā)展和中醫(yī)學的變化。
《脈經(jīng)》所收集保留的古代脈學及與之相關的醫(yī)學資料,是研究脈法的重要參考,它們說明王叔和在學術上的統(tǒng)系和在脈學上的承先啟后的意義,無論研究后世脈法的來源和了解古脈法的內(nèi)容都是有意義的,同時這些資料作為古文獻對中醫(yī)學各方而的研究和實用亦都有其重要的價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們今天見到的《脈經(jīng)》已非原貌,最主要的是佚失了末卷“手檢圖”,再圖恢復良非易易,這只能有待于可靠古本或原稿的再次發(fā)現(xiàn)。
猜你喜歡:
《脈經(jīng)》收集古代文獻有什么意義
上一篇:古代如何進行交通管制
下一篇:2017財務管理外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