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中等教育 >

對中學階段科學課程改革的幾點認識

時間: 袁運開1 分享

摘 要:從對科學的全面認識出發(fā),揭示科學的本質屬性,并據此導引出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進而在此基礎上對全面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提出立足學生發(fā)展的三條教育實施意見。最后通過對科學的探究對象、歷史發(fā)展與認知規(guī)律以及“綜合”與“分科”兩類課程特點的考察,對中學階段構建“合—分—合”科學課程體系作了論證。
  關鍵詞:科學;科學本質;科學素養(yǎng);科學課程
  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應當是中學階段科學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本文將聯系我國當前科學課程改革的實際,就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科學課程的體系這三個方面談些認識。
  一、以科學的本質為依據,確定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
  1.對科學與科學本質的認識
  科學是反映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的知識體系,這是不少人對科學的一種普遍的理解,但是應當指出,這是一種狹義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茖W作為對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不能離開認識過程,所以如果從廣義上看,科學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探究活動,這里有兩點應當強調:一是科學就其過程來說是一種對自然的探究活動,而作為知識體系的科學理論只是這種探究活動的結果;二是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只有在特殊條件下才有可能得以產生和發(fā)展的探究活動。因此,我們認為對科學更為全面的理解應當是,從科學活動的結果講是科學理論——一種知識體系,而從科學活動的過程講是科學探究。
  如果我們綜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就會發(fā)現各種文化形態(tài)的神話、宗教、藝術、歷史、哲學和科學作為人的認知活動,都曾經各自在一定程度上刻意描述和說明自然現象,試圖具有認識自然的功能,但是歷史證明,在這眾多的文化形態(tài)中只有科學才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的精確而有效的工具,雖然科學不是絕對真理,但是自從科學產生以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總是愈益正確和深入。原因正是由于科學在認識自然上所具有的一種“探究性”使然??茖W的目的在于求真,科學家對自然的認識決不停留在事實的層次上,更不是采用引經據典、詮釋經典,然后邏輯地演繹出關于自然現象的論述,而是進一步透過現象,深入事物的內部,提煉出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規(guī)律的各種“概念”和“定律”來,而這個過程正是通過探究來完成的。所以,我們認為“探究性”是科學作為科學的核心所在,是科學所具有的首要特征。
  進一步分析,我們必須回答的是科學的本質屬性究竟還包含哪些內容,哪些方面?搞清這些,對于深刻而全面地認識科學,進而教好、學好科學都是很重要的。
  一是多樣統(tǒng)一的自然界是科學探究的對象。
  自然界不同物質形態(tài)之間,不同運動形式之間呈現出的是一幅多樣又統(tǒng)一的畫面,各個系統(tǒng)之間通過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而發(fā)生相互作用,并且相互交織、滲透,從而不斷運動變化著,為我們展示出一個瞬息萬變、絢麗多彩、多樣統(tǒng)一的面貌。以人體的生命活動為例,一方面人體內部的消化、呼吸、循環(huán)、泌尿、運動、生殖、神經和內分泌八個系統(tǒng),密切聯系,相互配合、制約,共同完成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生殖與運動等生命活動,從而使人體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另一方面人體又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著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體現出人體與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自然界的這種運動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而這種規(guī)律是可以被人們所認識的,科學家們通過智慧并借助擴展感覺的工具,在探究自然的科學實踐中確認了這一點,宇宙作為一個巨大的孤立系統(tǒng),其中的基本規(guī)律各處是一致的,探究宇宙一部分所獲得知識也適用于其他地方。例如,關于運動與重力的同一規(guī)律既可解釋地球表面的自由落體運動,也可解釋月球和其他行星表面的自由落體運動,科學家就據此計算出了人造衛(wèi)星的運行軌道。所以,更全面地講,我們所探究的自然界這個對象是一個可以被人們所認識的,多樣統(tǒng)一、有規(guī)律地運動變化著的整體(綜合體)。這一點告訴我們,對科學教育來說,單純地分門劃類的學科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也能從整體上來認識自然,了解科學。這一點還告訴我們,在科學教育中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從紛繁復雜的自然現象中通過觀察、分析去探究規(guī)律,認識它并學會應用它,把握好科學的基本觀念而不是死記一個個定義、公式與定理。
  二是科學是一個具有可驗證性、真理性和開放性的系統(tǒng),它的可驗證性與真理性決定了它對自然現象具有解釋與預見功能。
  由于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所獲得的關于自然界的科學知識只能是相對真理,但它包含著絕對真理的顆粒。由于科學理論是通過邏輯推理與實驗活動而獲得的,并經受過經驗事實的檢驗,所以它是客觀真理,也就是說科學具有真理性的特征,反映的是人們對自然規(guī)律,亦即自然本質的認識,并且它還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這從科學規(guī)范里可以看得很清楚。一般而言,科學的規(guī)范總是修正而不是擯棄,其結構特點往往是保留、培育更為精確和變幻被更為廣泛的認同。例如愛國斯坦在表述相對論時并沒有拋棄牛頓的運動定律,而是進一步說明,它只是在更為普遍的概念中一個有限范圍內應用的近似。為此,科學對自然現象具有解釋與預見的功能。而可驗證性正是科學與偽科學的根本區(qū)別所在。
  另一方面,已有的科學理論因為是相對真理,所以又只能在一定的條件下與范圍內適用,牛頓力學就是如此。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科學知識會不斷發(fā)展與進步,新的觀察常常會對已有理論提出挑戰(zhàn),知識的變化就不可避免。在客體作高速運動情況下,牛頓力學就得由相對論力學來代替,因此,科學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當然還應當指出科學也不能解決所有證明或反證。
  以上,明確回答了科學的內在基本屬性與作用。這一點告訴我們,在科學教育中必須重視科學實驗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它還告訴我們既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已有理論,又要防止把它視為永遠不可逾越的認識頂峰,從而扼殺學生對科學進一步探索的向往與尋求發(fā)展的樂趣。即使科學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科學方法教學也不應程式化。
  三是科學活動應經受科學道德與一般社會道德的雙重約束。
  科學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科學是理智的探索與追求;科學是實事求是的事業(yè),創(chuàng)新是科學的生命,這就要求科學家必須在其個性、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體現出一種求真、理性、務實與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自覺接受科學道德的約束。同時科學家共同體也是一個小社會,要使這個小社會正常而有效地運行,科學家也需要由一些社會化的規(guī)范來約束,也就是科學道德的約束,否則就會產生種種越軌現象,不利于科學事業(yè)健康、有序地發(fā)展。這里有一個科學家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和正確對待科學事業(yè)的問題。另一方面,科學活動就像一把雙刃劍,對社會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負面影響。像原子能利用、克隆技術等都是如此。我們就是要讓科學技術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防止與抑制其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所以科學活動還必須接受一般社會道德的約束。這里揭示的是科學與人文不可分割的關系。
  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合格公民,面對社會各種問題同樣有一個如何對待的問題:解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問題,都有一個如何去解決的思路與探究過程。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并且滲透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維領域各個方面的今天,每個公民都會面臨各種如何對待與運用科學去處理各種問題的決策與過程,所以基本的科學道德與一般的社會道德對于現代合格公民,不論從事什么職業(yè)同樣都是必不可少的,差別僅在于程度與著重點不同而已。
  這里從精神方面回答了科學的外在屬性,它告訴我們科學本身就蘊含著道德因素、人文因素,我們在教學中不應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分割開來,而應當統(tǒng)一起來,和其他課程與教育環(huán)節(jié)一起,共同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社會責任感而努力。
  四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一項全社會的事業(yè)。
  科學可以轉化為技術,變?yōu)楦脑焓澜绲奈镔|力量,科學技術不僅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與主要標志。今天,它已經對經濟與社會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正因為科學在促進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作用和科學的發(fā)展也有賴于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科學的社會功能與它的這種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才使我們清楚地看到科學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業(yè),而且是一項全社會的事業(yè),每個公民都應當關注科學的發(fā)展。
  這里進一步揭示了科學的性質和它與技術、社會的關系,或者說從社會文化方面闡明了科學的外在屬性。這一點告訴我們,在科學教育中不應把科學與技術、社會分割開來,就科學談科學,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與社會實際,從而抑制學生學好科學服務自身、社會、振興中華的意識與實踐,進而為全人類奉獻服務的意愿。
  2.必須從科學的本質來把握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
  人們通常從對科學的狹義觀的認識出發(fā),總是把科學教育僅僅理解為科學知識的傳授,把科學素養(yǎng)僅僅理解為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而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中相應地也就把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即所謂“雙基”作為科學素養(yǎng)的唯一內涵。顯然這種認識是有局限性的。這是因為,倘若教師在科學教育中僅僅強調科學事實,那么學生就會認為科學是事實的堆積;倘若只強調科學的概念,那么學生就會以為科學是一連串的概括;倘若教師只強調科學的原理,那么學生就體驗不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科學對自然現象的解釋與預見的功能。因此,在我們的科學教育中,如果不能超越事實、概念與原理的局限,是難以促進學生科學經驗的形成的。
  與此不同,如果我們能從對科學的本質認識出發(fā),效果就兩樣了,這是因為:既然科學探究是科學過程的本質特征,是科學的核心所在,當然過程、方法與能力就成為學習科學者必須培養(yǎng)的素養(yǎng);既然科學就其結果講是通過探究活動取得的對自然的認識,科學知識與技能當然應當是一個重要素養(yǎng),科學活動應經受科學道德與一般社會道德的雙重約束,這種約束的結晶就是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也就是科學精神,它正是科學活動的規(guī)范,所以,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應成為科學學習者培養(yǎng)的又一科學素養(yǎng);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全社會的事業(yè),對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認識也就很自然地構成科學素養(yǎng)的又一要素。這樣,科學課程,以全面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的科學教育,其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就應該包含四個方面:一是科學知識與技能,二是科學過程、方法與能力,也就是科學探究,三是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也就是科學精神,四是對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認識。
  在教學中如能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將四個方面整合好,我們的科學教育就必然會有效地促進學生科學經驗的形成、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近年來,在我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直接領導下進行的科學課程改革,在課程標準中明確把上列四個要素作為構成課程目標的四個方面,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從教改實驗區(qū)實施的效果看,成效是明顯的,其中最可喜的一點是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科學、探究自然的濃厚興趣。
  二、立足學生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其科學素養(yǎng)
  為適應經濟增長、社會進步與科技發(fā)展對我們的挑戰(zhàn),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yǎng),增強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我國正在進行著一場意義深遠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改革實踐中,我們愈益深刻地認識到科學課程應當把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目標,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要實現它,下列幾個方面是很重要的。
  1.精選科學的內容,體現基礎性、選擇性、整體性、開放性與時代性的統(tǒng)一,使學生獲得最有價值的知識
  在科學技術知識迅速增長的今天,學習什么樣的知識愈益成為科學教育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給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基礎教育中的科學教育內容必須精選,這里有幾點值得關注,一是要適應學生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二是對每一個學生的共同需求來說,應當對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是必須的和基本的(適應個性發(fā)展、供學生自選的拓展內容則不受此限,但同樣必須認真精選);三是要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新成果,讓學生了解一些他們能夠接受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四是注重與社會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對科學、技術、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有一基本的認識;五是要反映自然的統(tǒng)一性、科學的整體性,注意不同學科領域知識與技能之間的融通與連接,通過科學的統(tǒng)一概念和原理(如物質、信息、能量、運動、系統(tǒng)等)、科學探究活動和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專題進行整合,使學生不僅了解各分科知識,還對科學有一整體的認識;六是對已有的科學知識要認真對待,但又不要把它人為地構成封閉系統(tǒng),必須重視科學開放性與發(fā)展性的特點。

為此,我們在新的基礎教育7—9年級科學課程標準中,精選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宇宙與空間科學領域的最基本的內容;對生命科學領域提出了生命系統(tǒng)的構成層次,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行為,生命的延續(xù)與進化,人、健康與環(huán)境的關系等最基本的要求;對物質科學領域提出了常見的物質,物質的結構,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能與能源等最基本的要求;在地球、宇宙與空間科學領域中則介紹了地球、太陽和宇宙的基本情況,人類在空間科學技術領域的成就,地球環(huán)境中的陽光、大氣、水、生物、地殼、土壤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最基本的關系,并力圖通過科學的統(tǒng)一概念與原理,科學探究,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對構成科學素養(yǎng)四個方面的整合,讓學生從中學好科學,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素養(yǎng)。
  2.突出科學探究,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離不開科學的認識過程,科學過程的本質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創(chuàng)設學習科學的情境,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主動進行科學探究,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得以在科學探究的實踐中,感受、領悟和理解的學習過程中實現一些重要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而不只是被動地接受一些科學的結論。這是因為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能有效保持學生對自然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使他們體驗探究過程的喜悅與艱辛,培養(yǎng)科學精神;能促進學生主動構建具有個體意義的科學知識與技能,習得科學探究思維的方式、方法和能力;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還有利于學生更多地接觸生活和社會,從而領悟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系。為此,在我國新的科學課程改革中,特別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例如在7—9年級科學課程及其教材中把科學探究作為學生體驗科學過程、理解科學本質、培養(yǎng)科學能力和學習科學知識的主要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多用探究的方式獲取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我們也不是把科學探究視為唯一的方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教學中要求運用各種教學方式與策略,讓學生將探究方式的學習與其他方式的學習結合起來,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3.強調科學素養(yǎng)各要素間的結合與滲透,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正如前面已指出的,在當代,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茖W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在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們應積極順應這種變化,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導入文明、科學的軌道,形成一種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國自古以來雖然有著偉大而豐富的文明成果和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但相對來說,全社會的科學精神不足乃是一個缺陷,改革開放以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得到極大的發(fā)揚,近年來相繼出現的一些與現代文明相悖的迷信、愚昧活動甚至邪教,卻干擾、破壞了健康的主流,嚴重阻礙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在學術界,科學道德的基本情況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急于求成、追求論文數量的情況和評價與宣傳中一些浮夸不實的現象,一些違背科學道德的行為也偶有發(fā)生。這應當引起我們的極大警惕與關注?,F代社會又一突出特點是人類在獲得了改造自然甚至改造生命的巨大能力的同時,也產生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資源日益匱乏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的科學教育,更應重視挖掘科學課程本身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將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精神、過程方法與能力進行結合、滲透,努力反映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與關聯,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尊重科學、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培養(yǎng)科學探索的熱情,養(yǎng)成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tài)度,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獻身事業(yè),服務社會、祖國與人類的胸懷與情操,把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與人文精神的塑造統(tǒng)一起來,從而為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我們7—9年級的科學課程標準和依據標準編寫的教材中對此都作出了具體要求與呈現。
  三、以科學的探究對象與歷史發(fā)展為依據,構建科學課程體系
  在義務教育階段采用“綜合型”,在高中階段則以“分科型”為主,并在此基礎上設置以綜合實踐活動為內容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這就是我們對基礎教育階段科學課程體系的意見。這種安排的認識依據,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從科學探究客觀對象進行考察
  正如前面已經指出的,自然界是一個有規(guī)律的、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多樣統(tǒng)一的綜合體,而就人工制成的事物來說,只要仔細觀察剖析,也無一不蘊涵著多種物質形態(tài)或多種運動形式,是多種機制的綜合體。譬如一個具有一定功率的電動機,從物理機制講是一個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轉換的問題,而它的構成和質量就涉及構成它的材料、機械加工的過程、絕緣的措施、安全防護與環(huán)保等多個方面。這里既有物理、化學問題,也有生物、環(huán)境問題。這樣,對自然界包括其他物質客體的認識,就需要我們既要從分析的角度去剖析,又要從綜合、整體的角度去探究。
  2.從人類對自然認識發(fā)展的歷史進行考察
  再就認知規(guī)律來講,從人類對整個自然界認知發(fā)展的歷史考察:最初,人們把自然界作為一個整體從總的方面來觀察,科學是籠統(tǒng)的自然哲學,它為人們把握自然界提供了一個總的畫面;16世紀以后才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形成各門學科分支,它使人們的認識得到深化;從19世紀至今,自然科學技術在總體上出現了結構性的綜合化、整體化趨勢,它使人們在更高層次從總體上去把握自然界。由此可見,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正經歷著一個螺旋式前進上升的過程,由于個體認識的發(fā)展過程與人類認識的發(fā)展過程是一致的,所以,基礎教育的科學課程按照“合—分—合”的思路來設計體系,是符合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的,也反映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歷程。
  3.從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進行考察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方面不斷分化,一方面不斷綜合,但從總體上說,表現出一種結構性的綜合化、整體化趨勢。在新的世紀,雖然學科本身的進一步分化和繼續(xù)向微觀深入仍然是發(fā)展的重要方面,但是,進入現代科學時期以來,特別是近二、三十年,另一個新的方向正成為更具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面,甚至成為主流。這就是向著宏觀、交叉、復雜的綜合集成、整體化方向發(fā)展。像系統(tǒng)科學、生命科學、能源科學、地球科學、環(huán)境科學、空間科學、認知科學與腦科學及行為科學等綜合性、交叉性、邊緣性學科都已成為一批不斷迅速發(fā)展的學科。“科學—技術—生產 ”的一體化和“科學—技術—社會”日益緊密相連的趨勢,更突出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分化和綜合可以講是并駕齊驅。
  4.從“綜合型”與“分科型”兩類科學課程各自的特點進行考察
  前者力圖超越學科界限,統(tǒng)籌設計、整體規(guī)劃,強調各學科領域知識的相互滲透和聯系整合。它有利于改變長期以來初中課程存在的門類過多、學科間相互脫節(jié)、缺乏聯系的弊病。這樣的課程,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自然和科學,根據統(tǒng)一的科學概念和原理與各領域知識之間的聯系來構建開放型的知識結構;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遷移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總體安排,使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的科學方法的訓練;有利于學生較為全面地關注和分析與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生活問題,獲得對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理解,加深對人與自然、社會協調發(fā)展的整體認識。但綜合型課程對任課教師與教學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實施、推廣帶來了一定難度,必須作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后者作為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凋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其開發(fā)以學科知識及其發(fā)展為基點,其組織則以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為線索,這樣的課程,有利于突出教學的邏輯性與連續(xù)性,使學生能比較簡捷有效地獲取學科的系統(tǒng)知識,有利于體現教學的專業(yè)性、學術性與結構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科尖端人才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組織教學與評價,便于提高教學效率。但分科課程易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導致學科之間的割裂,從而限制學生的視野,束縛學生思維的廣度。應該承認我國原有分科課程的這些缺點是比較突出的。而采取義務教育階段與高中階段綜合與分科各有側重的科學課程體系,既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又使兩者可以互補,從而讓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的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這次新課程改革中,即使“分科型”的科學課程,像義務教育階段在初中開設的物理、化學與生物也都強調科學素養(yǎng)各要素之間的整合,注重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從而使課程內容存在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傳授的傳統(tǒng)分科課程有了顯著改善。在義務教育階段,3—6年級作為科學啟蒙教育,統(tǒng)一采取綜合型,而進入科學入門教育的7—9年級則采取了“分科型”與“綜合型”并存的組織形式(主要是照顧到我國當前師資的專業(yè)結構現狀),各地區(qū)、各學??筛鶕髯詶l件任選。與此同時,創(chuàng)設條件使“綜合型”課程逐步得到推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袁運開、蔡鐵權主編:《科學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袁運開、王順義主編:《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初中科學》,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