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早期教育論文(2)
幼兒早期教育論文篇二
《淺談如何把握幼兒早期教育的“度”》
【摘 要】我們知道,幼兒教育跟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它需要不同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但在現實中,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正日益嚴重,不少幼兒園的教學手段尤其是私人幼兒園幾乎跟小學一模一樣。這種傾向,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是福還是禍?是喜還是憂,值得家長、幼兒園乃至全社會的深思。
【關鍵詞】早期教育;本質;小學化;度
Discuss How to Grasp the “Degre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XU Yan-yan
(Binhai kindergarten, Binhai Jiangsu 224500,China)
【Abstract】We know tha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elementary education are two different fields, it requires different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but in realit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Many kindergarten teaching methods, especially the private kindergarten almost identical with elementary school. This tendency,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is a blessing or a curse? Is happy or sorrow? Worthy of kindergartens, parent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thinking.
【Key words】Early education;Essence;Primary school;Degree
我國的學前教育起步較晚,學前教育思想與發(fā)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幼兒家長、幼兒教師甚至幼兒園對學前教育的認知水平也不盡相同[1-2]。許多家長抱著忘子成龍的心理,很早的就給孩子安排各種培訓學習課程,他們認為這是為孩子提前打基礎,認為這樣做就可以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幼兒老師理論上能夠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游戲與生活活動,旨在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教師雖然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但對于每個年齡段幼兒的成長到底應該到什么程度,多數老師心中沒數,在實際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因為各種考核和迎合家長的教育訴求而在潛意識里改變了自己的育兒觀,不知不覺的給幼兒提前教一些超過幼兒認知水平的知識,殊不知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讓幼兒贏在起跑線上,反而讓幼兒形成各種不好的學習習慣,過早的喪失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1 什么是學前教育“小學化”[2]
它是指學前教育階段將小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資源、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運用于幼兒教育實踐中。常見的表現有:(1)教學內容小學化:以拼、寫、算為主,把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大領域開設的課程當作可上可不上的課。(2)教育形式小學化:把幼兒當小學生一樣對待,上課要求遵規(guī)守紀,下課自主管理,重教育輕保育。講課缺少教具演示,缺少生動游戲;課后要求做大量鞏固練習,甚至留有書面家庭作業(yè)。
2 學前教育“小學化”產生原因
近年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愈演愈烈,從私立到公立,由城市至農村,這種被多數幼兒園和家長譽為“早期開發(fā)”的教育方式,在越來越多幼兒園普及開來,小學的算術、拼音、英語等課程被下移至大班甚至中班,令幼小身軀負擔陡增。許多人把矛頭直指幼兒園,但幼兒園又有自己的苦衷,教育需求決定教學內容,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病根在應試教育,現在大多數好的小學都有入學前考試或者面試,有人調研發(fā)現在大中城市甚至三四線小城市想上好小學的幼兒至少要認識數百個漢字,會20以內加減法,會簡單的語言表達,甚至有藝術特長方面的要求。這種壓力逼著家長給幼兒園加壓,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和適應幼兒園之間的競爭,不得不變更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這是社會上“雙語幼兒園”、“速算幼兒園”、“藝術幼兒園”、等所謂“早期開發(fā)”幼兒園紅火的主因。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曾組織部分本科生對126 名幼兒家長做了問卷調查,并走訪了24 位幼兒教師,調查結果顯示[3],大多數家長因為望子成龍心切,贊同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課程,而家長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幼兒過度教育形成的主因。
3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2-4]
兒童的發(fā)展必須在適宜、合理、相應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進行適時、適度訓練,在他們的神經系統尚未發(fā)育成熟之前,隨意逾越其認知尺度,強制灌輸知識,硬性壓制延長幼兒的專注力,這樣務必增加幼兒神經系統的負擔。長此以往,必定危害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甚至使他們喪失學習興趣,誘發(fā)畏學、厭學、逃學傾向,或增添幼兒的心理壓力以致恐懼心理,不僅貽誤幼兒良好成長的關鍵期,還會給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后果。
3.1 危害幼兒的健康成長
學前幼兒正處于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長時間地強制性地要求其集中注意力,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大腦容易疲勞,反應會變得遲鈍。過早、過多地進行規(guī)范性學習特別是書寫,還會導致幼兒未發(fā)育好的指關節(jié)變形,并影響指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手部小肌肉群的發(fā)育,因其注意力、堅持性有限,久坐必然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等不良癥狀的產生,危害幼兒的身體健康。
3.2 影響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化”傾向教育,只重視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幼兒通過游戲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語言、邏輯、欣賞、運動、人際交往、自我評價、想象、觀察等能力的全面開發(fā),背離了素質教育的方向,導致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片面性。
3.3 扼殺孩子的潛能,不利于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按照小學生的標準進行教育的方式違背了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遏制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幼兒過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課業(yè)負擔,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地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4 如何正確認識和開展幼兒早期教育
4.1 幼兒教育的本質[5-7]
前國家胡錦濤同志在湖北十堰市柳林幼兒園考察時親筆題詞“快樂生活,健康成長”,這8個字概括了學前教育的本質:“使每個適齡兒童都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園的作用就是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huán)境,啟迪幼兒智慧、陶冶幼兒情操、培養(yǎng)幼兒能力、開發(fā)幼兒的天性、激發(fā)幼兒的潛能、發(fā)展幼兒個性。從幼教評價的角度,對幼兒的評價不應注重幼兒學了多少,而要注重如何學;對幼兒教師的考核,不應注重教師教了多少,而應注重教師是否呵護啟迪了幼兒愛學習、愛思考、愛探索、愛創(chuàng)造的天性。從幼兒園發(fā)展定位的角度,幼兒園就是提供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樂園,而不是承擔知識寶庫角色,其作用是對幼兒從智力啟迪、興趣開發(fā)、好奇心保護到自尊心、自律性等方面加以培養(yǎng),使幼兒健康和快樂成長,不輸在起跑線上。
4.2 如何杜絕“小學化”,適度開展幼兒教育
4.2.1 科學發(fā)展,杜絕“小學化”
為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繼續(xù)蔓延,教育部門應對幼兒園教學和小學錄取“兩手抓”,才能根除“病灶”。一方面教育部門應從幼兒園入手,停止招收學前班、嚴禁幼兒園使用幼兒課本、禁止幼兒園提早開設小學課程,另一方面教育部門應從根除應試教育入手,堅決糾正小學入學考試或者面試等入學潛規(guī)則,堅決根除錄取監(jiān)管之弊,打破教育不公、搗毀“小學化”蔓延的溫床。
4.2.2 強化幼兒教師培訓,提升教學水平
對于學前教育來說,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教育理念是關系到學前教育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鑒于當前學前教育隊伍的參差不齊,我們需要從各方面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強化業(yè)務能力和知識。一是要建立開放包容、尊重平等的研修文化,鼓勵教師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特長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積極為教師提供實現新思想、新理念的條件和平臺。二是要搭建專業(yè)化的教師發(fā)展平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的主陣地在幼兒園、在課堂,教師全方位的提升必須基于教師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生發(fā)的問題的研究和解決的歷練中,必須基于教師教育理念更新、教學行為改進的親身實踐上。三是健全教師學習提高制度。對教師的學習,既要有對其內驅力的激發(fā),也必須輔之以幼兒園、教育行政管理層面定期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評鑒、職業(yè)道德等理論知識競賽,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4.2.3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樹立科學育兒觀
通過家長園地、家長開放日,公開課,家長會等場合加大力度向家長宣傳解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政策文件,使家長了解學前兒童各階段應該學什么,應該掌握到什么程度,家長如何把握教育的“度”等問題,從而使家長根除提早安排各種培訓教育就是幫孩子在打基礎,就會使孩子跑贏起跑線的錯誤理念,把幼兒教育從“小學化”轉到“游戲化”教學本位上。
4.2.4 積極探索,正確做好“幼小銜接”工作[8-9]
杜絕幼兒早期教育小學化,并不意味著幼兒園不該進行幼小銜接的探索與活動開展,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于入學前后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后續(xù)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小銜接是保證教育的連續(xù)性,縮短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期,讓幼兒進入小學后健康、快樂地成長,能夠對學習感興趣、活動能合群、生活有條理的有效途徑。
據文獻介紹[3],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為,他們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幼兒園老師教給他們的良好習慣。習慣是一種慣性,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只有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發(fā)揮巨大的潛能。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習慣對于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yè)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身受其累。因此,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的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最應教給孩的是一些給人生奠基的東西,比如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身體,而不能拔苗助長,否則將會抹殺孩子的天性,使孩子過早的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趙琦.當前學前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2013(14):243.
[2]曹玉紅.提高認識更新理念:有效預防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J].學前教育,2013(23):249.
[3]劉蘭英,楊振強.幼兒教育小學化:讓誰歡喜讓誰憂[J].青年教師,2010(8):9-13.
[4]王瑞華.淺談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與對策[J].課外語文,2013(2):111.
[5]楊文菊.幼兒教育問題的探析[J].教育革新,2012(10):75.
[6]楊孝龍.臺灣學前教育的經驗與啟示[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4):37-38.
[7]董娜,曹玉萍.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州辦學前幼兒園發(fā)展的經驗及啟示[J].2013(11):119-120.
[8]于麗群.幼小銜接現狀的思考及有效途徑的探究教育革新[J].2012(1):69-70.
[9]袁宇俊.讓幼兒在“幼小銜接”中順利過渡[J].2007(6):22-23.
幼兒早期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