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兒童教育淺談論文(2)
問題兒童教育淺談論文
問題兒童教育淺談論文篇二
《淺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摘 要】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更是存在諸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關愛和教養(yǎng)
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父母一起外出打工的占到調查總數(shù)的75.8%,有52.5%的父母一年才回家一次,一年兩次的占40.5%,多年未回家的為2.1%。由此,我們可以想象,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子女造成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孩子大部分是由祖輩照顧,祖輩雖能很好地照顧孩子的衣食,卻無法保障他們的教育;也有些祖輩,因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所以,倍加呵護溺愛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而另有些祖輩自身生活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難,還需要留守子女來照顧他們,難免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孩子不得不去承擔相當?shù)募覄栈?,做著同齡孩子所不做的事情,這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
(二)缺乏安全感
父母長期不在家,給留守兒童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調查中,我們通過開放性問題獲知:留守兒童所擔憂和害怕的事情有很多,諸如“擔憂父母的健康和人身安全”“擔心父母在外會發(fā)生意外”“擔心爺爺奶奶會生病,自己沒人照顧”“害怕父母不打電話,不和自己聯(lián)系”““害怕自己的成績會下降”“害怕沒人管”“害怕別人嘲笑自己,被別人欺負”“害怕過年父母不回來,見不到他們”。
可以看出,父母在外打工,給留守兒童的心里也造成了很大影響。一方面,他們會擔心被父母遺棄,父母不再愛自己,不回家了。另一方面,也會更擔心父母在外是否安全,是否會生活的健康,是否會發(fā)生什么意外。他們承受著不是他們這個年齡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多留守兒童都覺得自己很孤單、寂寞,其他任何人都無法代替自己的父母。很多時候,留守兒童有了困難,有了挫折,無處可訴,無人可幫助。這都給留守兒童造成孤苦無助之感,由此而影響到學習,長期這樣下去,會給孩子的健康發(fā)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存在自卑心理,學習成績低下
孩子雖然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勞動,會以努力學習來報答父母,但更明白父母是因為貧窮而被迫流入打工一族,但凡在家鄉(xiāng)比較富裕、有出路的人,通常是不會流入城市的。從縱向比較看,農村外出打工的家庭經濟狀況比外出務工前有所改善,但從橫向比較看大部分務工家庭并不能改變同周圍家庭之間曾經存在的貧富差距,因而存在自卑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上欠缺主動性、自覺性,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習慣差。具體表現(xiàn)有遲到、早退、上課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較好地完成家庭作業(yè),甚至曠課、中途輟學的現(xiàn)象,其直接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較班級平均水平低,較自己以往成績低。
(四)失學、輟學情況嚴重
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失學率、輟學率比較高,尤其在八年級下學期,失學、輟學情況比較嚴重。剛進入初中讀初一還有一點新鮮感,到初二初三新鮮感沒有了,學習壓力較大,學生從心理上厭倦學習,最后導致輟學。
二、解決的途徑和策略
一個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發(fā)展離不了家庭的教育,農村留守兒童是中國社會轉型大背景下的特殊產物,如何解決留守兒童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問題也成了重點問題。
(一)努力做好監(jiān)護人工作,形成家庭、學校合力共管。父母及其他監(jiān)護人是留守兒童生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對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有法定義務和責任,他們的監(jiān)護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在認真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加強對監(jiān)護人的培訓幫助。要利用定期家長會、重大節(jié)假日家長回鄉(xiāng)之機舉辦培訓班、學校定期舉行家長培訓活動、教師深入監(jiān)護人家中面對面交流溝通等形式,開展對監(jiān)護人專門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活動。二是要加強與監(jiān)護人的情況交流和信息溝通。三是要鼓勵和支持留守兒童與外出家長建立溝通機制,通過親情書信、親情電話、節(jié)假日團聚等方式,增強相互間的溝通和情感交流,化解長期分離造成的交流缺失和情感缺失。
(二)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專項知識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加強留守兒童日常學習的監(jiān)督管理和幫助教育,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和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按照國家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關要求,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道德教育,糾正部分學生的不良習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增強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學習基本的心理知識、生理知識,通過開展談心活動、團隊組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心理訪談活動等,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排解他們的不良情緒,彌補他們的情感缺失,培養(yǎng)他們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三)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為留守兒童學習生活提供方便。實踐證明,大量隔代監(jiān)護、親戚監(jiān)護以及兄姐監(jiān)護、自我監(jiān)護的留守兒童,寄宿學校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管理,更加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根據(jù)當?shù)亟洕?、社會、教育等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學校布局,積極推動寄宿制學校規(guī)劃建設,并采取優(yōu)惠政策,鼓勵留守兒童寄宿學校。同時要重視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寄宿制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環(huán)境和師生學習生活條件,建立新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為廣大師生特別是留守兒童提供安全、衛(wèi)生、和諧、穩(wěn)定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努力建設農村中小學和諧校園。要通過精心打造和管理,努力把寄宿學校建成留守學生之家,讓他們感受到家庭一樣的溫暖和諧。
(四)在學生間建立留守學生信息反饋機制。留守兒童大都自尊心強,內心封閉,情感壓抑,不愿意和與自己有一定年齡差距和思想隔閡的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傾心交流,但傾向于向自己的同齡人訴說。在班級中,班干部、共青團員的思想比較穩(wěn)定、健康,而且他們和留守學生接觸的時間比較長,關系相對密切,很多時候能無拘無束地交流,從他們那里應該能直接或間接地獲得一些關于留守學生心理、思想和道德狀況。如果充分發(fā)揮班級干部和學生之間的紐帶作用,在他們和老師之間建立規(guī)范的信息反饋機制,構筑留守兒童和老師之間的橋梁,這樣老師就能有準備、有針對性地與留守兒童交流和溝通,及時解決留守兒童內在的心理和思想問題,避免這些問題的積累。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是一項整體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方方面面的努力和配合。留守兒童問題的妥善解決,不僅有利于我國義務教育在農村的落實和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還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解決好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問題兒童教育淺談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