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差異探析論文(2)
中美教育差異探析論文
中美教育差異探析論文篇二
《中美高等教育模式的差異比較》
摘要:根據在美國大學做訪問學者及工作的切身體會,從辦學形式、教育目標、教學形式、校園活動、學術誠實、社會教育等多個方面考察美國的高等教育,將中關大學進行對比,以此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鑒的依據。
關鍵詞:中關高等教育;教育模式;比較;學術誠實
0 引言
當前世界最為成熟的教育模式仍屬美國的高等教育模式,它成功培育出許多具有較強獨立意識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美國擁有引領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fā)展的眾多企業(yè)及人才就是很好的例證。美國高等教育模式成功的原因在于美國大學擁有完善的核心課程體系、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適用且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多樣化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等。相比之下,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筆者中的第二作者曾應邀于2011年9月~2012年7月在美國西俄勒岡大學做訪問學者,同時還訪問了其他幾所大學,親身體驗到中美兩國的大學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
1 辦學理念:美國大學與社會相容,中國大學習慣于關門自己辦
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沒有圍墻,大學與其所在社區(qū)聯系十分緊密,大學與社區(qū)相鄰甚至在社區(qū)中;社區(qū)居民可自由進出大學并可參加大學舉辦的音樂會及報告會等多項活動。大學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對社會承擔著服務的責任,發(fā)揮著教育的功能;大學與社區(qū)相互依托,形成一體,這與中國的大學區(qū)別很大。社區(qū)舉辦的各種活動海報會及時張貼在校園內,同時也會發(fā)送到學校所有員工及學生的信箱里;社區(qū)的活動,特別是大型活動都有學生參加。一方面,美國大學的學生來源層次多元化,不受年齡、職業(yè)等因素的影響,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請,在獲得學校的批準后就可獲得入學資格;另一方面,美國大學的辦學理念之一就是首先為學校所在社區(qū)和州服務,因此美國大學與地方聯系得緊密一些,招收的本地生也相對多一些。
也許是傳統(tǒng)觀念和意識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我國大學校園幾乎全部被圍墻所包圍,學校僅和與學校有行政管理關系的政府部門有工作上的聯系,或進行學校問的互訪等;學校與社區(qū)街道間缺乏互動,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常規(guī)性的往來。由此形成了“自掃門前雪、不管他家事”的風氣。長此以往,關門辦學已成習慣,學生的活動空間也僅局限于學校這個單純的環(huán)境,缺少與社會問的各種互動,學生難以培養(yǎng)社交能力。
2 校園文化的思想深度:美國大學有層次和深度,中國大學能力不足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歷來是高校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補充,是大學校園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大學校園文化活動包括各類的音樂會、劇團演出、藝術展覽、球類比賽、電影放映、名人進校報告會等,一般以春秋兩季學期的活動居多。每學年春秋兩季的校際間球類比賽幾乎是美國各所大學最為流行的活動,學生對它的喜愛與癡狂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大學音樂會及文藝演出一般多由校內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組合并進行社團演出,同時也會邀請專業(yè)藝術團體演出。學校每周基本上至少放映一次電影,多由教師有計劃地組織或由學生社團自發(fā)組織觀看,放映的電影都有一個能夠反映社會及文化深層次問題的系列主題,主要側重歷史回顧并引發(fā)人們思考饑餓、貧困、環(huán)境、戰(zhàn)爭與文明等社會問題,電影的母盤都是從租賃公司租借來的,體現對知識版權的尊重與保護意識;學生觀后都會自發(fā)地開展討論,談觀后感。由于參加觀看活動的既有學生,又有許多附近社區(qū)的居民,特別是許多各行各業(yè)的退休老人,因此在談觀后感的時候,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在一起交流,對參加觀影及討論活動的學生是種非常好的教育,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獨立意識與思考力。
名人如在任或卸任的市長或州長等進校演講、售書簽名也屬于校園文化活動的一部分。墨西哥前總統(tǒng)比森特·??似?middot;克薩達(Vicente Fox Quesada)曾于2011年10月到西俄勒岡大學訪問并作專題演講,周圍居民和學生踴躍參加,現場許多學生舉手要求向這位前總統(tǒng)提問,表現出很強的自信及持續(xù)性的發(fā)問與思辨能力,問題類型的廣泛性是中國國內大學難以想象的。學校社團還經常與社區(qū)各種組織聯合舉辦針對貧困階層及婦女兒童的義賣或義演等慈善活動。
中國大學的校園活動同樣形式各異、豐富多彩,但從舉辦動機上看,也許是受國情或學校管理體制的影響,仍存在學生參加活動的功利意識比較強、校園娛樂性活動較多而具有思想性的活動相對較少等問題;即使有類似的活動也缺乏持久性,更不用說有校外人員參加活動。這體現出學生組織及參與活動能力的不足。
美國大學的藝術展覽是校園中經常舉辦的活動,如在圖書館或藝術類學院經常舉辦各類藝術展;許多大學都有自己的展覽館或藝術館,并且許多都是世界一流的精品,如斯坦福大學就有自己的高品質藝術館。美國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多個不同類型和規(guī)模的藝術館。相比之下,中國大學則很少有自己的高品質的藝術館或博物館,因此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3 教育目標:美國大學教育以人的素質培養(yǎng)為主,中國大學教育以專業(yè)能力訓練為主
能夠體現大學教育目標的是其核心課程的設置。美國所有大學都有其各自成熟的核心課程體系,每個學生必須在大學前兩年選修核心課程。學生不論來自哪個專業(yè)都必須學習一些人文、藝術、社會和自然科學等課程,具備基本的人文素質,學會從更深層次理解整個社會,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學生通過學習核心課程,養(yǎng)成了全面、成熟的公共價值觀。
以讀、寫、交流等方面能力為主要培養(yǎng)目標的技能類課程,是所有核心課程中的必備課程,培養(yǎng)學生具備基本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均衡發(fā)展的知識結構,全面看待和理解人類社會及自然界所需要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常識,養(yǎng)成為滿足自身興趣和個性發(fā)展所需要的其他非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習慣。核心課程課時占總課時的40%-50%,核心課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而不是以專業(yè)能力訓練為主,如讓學生理智地判斷并運用系統(tǒng)性和邏輯方式解決問題,學會有效地與他人開展工作,了解全球性問題,適應政治、社會、經濟、技術和環(huán)境的變化,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積極地生活,學會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和審美等。
由于受到體制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大學多年來沒有自己的核心課程,一般以公共課程代替核心課程,主要課程非常有限,多數是以教育部指定的少數幾門課為主;并且由于受到課時的限制,沒有其他更多的課程可供選擇。顯然,這種缺乏一定數量課程且課程內容范圍不廣和深度不大的課程設置,勢必影響學生公共社會價值觀的正確形成,必然制約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不是僅僅簡單地通過專業(yè)課程訓練就能獲得的。目前,許多大學開設了通識課,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上述不足,但仍只是公共選修課,因此課程體系結構及現行培養(yǎng)方式仍需完善及改進。
每個大學都承載著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核心價值觀人才的責任,而大學教育功能的核心作用又體現在核心課程上,我們應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
4 組織教學方式:美國大學靈活多樣且管理人性化,中國大學相對比較單一且基本相同
中美大學在教學形式上差異不大,都是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但在組織教學的方式上卻相差很大。
4.1 課堂氣氛
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學生比較積極,有問題可隨時向教師提問,討論的氣氛寬松、自由,筆者中的第二作者在美國大學的教學經歷印證了這一點。教師鼓勵學生提問并積極參與討論,同時要求學生必須將討論的問題與大家共享。在研究生課堂上,這種討論和提問的情況更多些。我國高校學生已經習慣傳統(tǒng)的聽課方式,很少有在課堂上積極提出問題并和教師一起討論的情況。
4.2 網絡化教學
美國大學的校園網上,幾乎所有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主頁,包括教師本人簡介、研究興趣、聯系方式、每周辦公時間、主講課程簡介、課程進度、課程考核項目及評分標準、考試安排、作業(yè)、項目要求以及課件等。學生在校內或校外均可直接訪問,有問題可在辦公時間內到教師辦公室與教師一起討論問題,也可以通過教師郵箱預約。學生已經習慣每天必須瀏覽教師的教學主頁,了解每日的課程內容及要求。學生在校園內可用筆記本電腦免費無線上網。
近些年來,美國各大學比較流行使用模塊化面向對象的動態(tài)學習環(huán)境Moodle及社交式學習環(huán)境Piazza,這類系統(tǒng)可以讓教育者建立有效的在線學習社區(qū),為學生提供一個循序漸進及社交式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體驗不斷創(chuàng)造的學習過程。這與我國國內的網絡課堂有很大區(qū)別。
也許是受網絡條件因素的制約,我國大學教師有教學主頁的不多。筆者所在學校教師有自己教學主頁的很少,即使有教學主頁,學生在校園外也無法訪問;許多學生很不適應這種通過獨立訪問教師教學主頁了解課程要求及內容的學習方式,仍習慣于教師在課堂上面授,因此更談不上使用Moodle及Piazza之類的系統(tǒng)。
4.3 課堂教學形式
美國大學與中國大學在課堂教學形式上比較類似,但側重點不同。課程考核的方式和環(huán)節(jié)多種多樣,美國大學更注重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核。
首先,美國大學課程考核及訓練形式多樣化,包括實驗與平時作業(yè)、小測驗及期中考試、項目演示、出勤率與課堂參與度、期末考試等,這是美國大學教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被證明是成功有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課程中所占比例都不大,但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一不可。各個環(huán)節(jié)在課程總成績中所占比例如下。
(1)實驗與平時作業(yè):比例在25%-30%;學生的課外作業(yè)及種類多。
(2)小測驗及期中考試:每門課平時測驗比較多,期中考試一般1-2次,兩者成績占總成績的15%-40%。
(3)項目演示:項目演示的形式比較多,一般包括項目設計、海報/報告演示、課程評論、閱讀文獻、指定頁數的論文、報告等。完成項目設計及論文一般需要從互聯網及圖書館、期刊雜志等獲得信息資源;項目及演示一般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并需要學生作簡短的答辯及演示。大部分課程都有項目演示環(huán)節(jié),這是所有學生必做的。一般院校的項目演示約占總成績的5%-30%,名校的項目演示占總成績的15%-80%。以項目報告等為主的訓練及評價形式包括口試、答辯會、情景模擬、實驗報告、海報、網上論壇等。
相比之下,我國高校在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訓練頻度與強度上顯得明顯不足。學生在大學階段有機會得到項目訓練的機會只有兩個,一個是畢業(yè)設計,另一個是課程設計。由于班型大,學生人數多,因此不論是畢業(yè)設計還是課程設計的實際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4)出勤率與課堂參與度:美國大學始終非常重視學生課堂出勤率與參與度,出勤率與課堂參與度直接影響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該環(huán)節(jié)在總成績的占比上,一般院校約占5-10%;名校要高于一般學校,占5-20%。
(5)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在成績考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多數課程規(guī)定,學生只有期末考試卷面成績達到60分以上,才能通過該課程的最終考核。名校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要高于一般學校,一般在25%-50%,最高可達60%。
對于課程考核辦法的制訂,授課教師有充分的自主權。已經獲得與該課程相關的專業(yè)技術認證或該課程平時測驗及期中考試成績都是A的學生,可不必參加期末考試,直接獲得A等成績,這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然,課程考核并非一張期末考卷所能決定。為能夠客觀實際地測試學生的實際水平,有的課程試卷會按照110分左右的題量出題,給學生以多樣性的選擇。
在這一點上,我國高校教師沒有這方面的自主權,所有權利均集中在學校教務處。絕大部分課程都是期末考試一卷定成績,卷面成績最多只能是100分,盡管會參考學生平時成績,但期末試卷考核成績的比例一般占80%左右。由于平時很少有在課程中讓學生進行演示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缺乏多種訓練環(huán)節(jié)的考核,造成學生平時學習不努力,期末考試前突擊復習的局面。
4.4 教材多樣化
美國大學的教師一般也會給學生指定授課教材,學生可以不買教材而到圖書館借書,但教師上課講授的內容并不完全局限于教材,還需要學生在課后閱讀或到圖書館及互聯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教師經常告誡學生的一句話是“Google is your best friend”。這種開放且無固定模式的學習方式,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我國大學授課則必須指定教材,超出教材范圍內容的教學在多數情況下不受歡迎。
5 學術誠實教育:美國大學將其作為常規(guī)課程教育的組成部分,我國大學只是將其作為學生必須遵守的規(guī)定
美國大學非常重視學生學術誠實的教育,每個教師都在其承擔的課程教學中專門開辟一個專題明確說明該問題,并且對于有關作弊的處理措施都規(guī)定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條文。如果學生在實驗和作業(yè)、考試和測驗等環(huán)節(jié)中存在抄襲、作弊等現象,那么該課程的最終成績按0分處理,目的是通過這種警示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種作弊可恥的觀念。這樣,遵守學術誠實的規(guī)定也由被動遵守變成了一種主動、自覺自愿的自律習慣。在考試過程中,學生發(fā)現考試中出現作弊行為也會直接向教師舉報,以維護考試的公平合理性。
我國大學在對學生作弊行為的處理上雖然有許多明確規(guī)定,但都是被動地防范和事后堵漏洞,學術作弊所付出的成本代價很低,幾乎見不到或很少有哪門課程會對學術誠實作出明確說明。各個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學術不端的作弊行為只有相關處理規(guī)定,卻沒有上升到法律意義的高度,找不到可依據的相關法律條文;學生作弊也不會被保存到個人信用記錄中。久而久之,學生沒有在觀念上形成法律意識,對于考試作弊和抄襲作業(yè)等都已漸成習慣。另外,由于受到授課班級規(guī)模較大等因素的影響,教師查證作業(yè)抄襲、復制實驗等學術不端行為的難度及工作量大,在一定程度上也縱容和助長了學生學術不端行為的發(fā)生。實際上,學術不端行為也逐漸成為嚴重影響社會誠信度及社會公共價值觀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6 教學設施:美國大學有完善的實驗室及圖書館,中國大學在此方面有待提高
美國大學的實驗室與圖書館全天24小時向學生開放,學生不需要額外付費。學校比較重視對實驗設備的投入,實驗室的計算機設備一般5年就更換一次,被更換下來的老舊機器會捐獻給中小學。圖書館的電子化程度很高,師生通過網絡可直接查閱很多資料。
我國大學實驗室的設備更新率比較低是不爭的事實,實驗室除了平時安排實驗課程外基本處于關閉狀態(tài)。計算機實驗室則對需要上網的學生實施收費管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計算機實驗室成了“賺錢的網吧工具”。
7 影響度:美國大學承擔著社會教育功能,中國大學的社會教育功能相對弱化,常被社會影響
社會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改善人口質量,提高民族素質。學校教育是社會行為的前奏,社會行為及職業(yè)生涯是學校教育成果的延續(xù)。在承擔社會教育功能這一點上,美國大學教育體現得更加明顯:學生年齡和職業(yè)呈現多樣化趨勢,學生在工作后也可申請入校學習并在修滿規(guī)定專業(yè)學分后畢業(yè),其價值觀的形成直接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學校核心課程、各種豐富的校園活動以及宗教文化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學校教育與社會行為基本保持一致。
在我國,不論是大學教育還是中小學教育,雖然都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但實際上都是以知識和技術教育代替思想品德、人文素質教育;其教育成果會反映在社會生活及行為等方面,但學校教育總是與社會存在偏差,難怪有人把學校和社會比作兩所不同的大學。也正因為這樣,學生在走向社會后不會遵守甚至會顛覆在學校期間培養(yǎng)起來的社會公共價值觀。
8 學術成果展示:美國大學有學生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學術日,中國大學沒有這種學術日
學年學術成果展示是美國大學學生一年一度的學術盛宴。學校專門安排一整天時間為即將畢業(yè)的學生開展學術成果展示活動,包括原始研究論文、項目、藝術品展示、演出等,另外高年級學生也可以參加,進行課程項目演示及論文介紹等。學校會有專門的委員會負責組織,提前將參加展示的學術成果介紹打印成冊或放到校園網上,供學生及教職員使用。
為了展示學生在學校的治學成果,學校支持并鼓勵教師停課,同時要求學生參加同齡人的演講展示。學術成果展示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機會,令他們獲得一些有助于未來繼續(xù)教育及職業(yè)生涯的經驗。這一天,所有學生都可任意參加自己喜歡的演講展示,而進行演講展示學生的家人和朋友也都會到場并給予祝賀。在展示過程中,學生會以展板或海報等形式主動推薦自己所做的研究項目及作品等,參觀者可隨時與展示的學生交流,氣氛寬松活躍。
我國高校只有一年一度的畢業(yè)設計答辯會,各個專業(yè)自行組織,各自為戰(zhàn),而其他年級的學生一般不停課。學生沒有自己的學術節(jié)日,因此沒有也意識不到自己應有的學術成就感。
9 畢業(yè)典禮組織:美國大學更人性化、細微化,我國高校則表現為程式化
大學畢業(yè)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大事之一,畢業(yè)典禮是對大學教育階段結束的見證。美國大學的畢業(yè)典禮一般安排在期末考試結束后的幾天內進行,場面隆重,持續(xù)一整天的時間。畢業(yè)生的家人及朋友都會到場參加并一起慶祝。
在早餐會上,學校表彰在學校工作多年并為學校作出貢獻的教職員工。畢業(yè)典禮一般在學校的露天體育場進行,當身著學士服或碩士服的畢業(yè)生走進會場時,身著不同款式學位服的各個專業(yè)的教授則在兩側列隊并與每個進入會場的畢業(yè)生一一握手,表示祝賀。在授予學位時,不論畢業(yè)生人數多少,校長都親自為每個獲得學位的畢業(yè)生頒發(fā)證書;學校為每一位學生拍照留念。典禮結束后,學校為畢業(yè)生、教師及學生的家人提供免費午餐,教師與畢業(yè)生及家人親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學校還舉行晚宴。整個畢業(yè)典禮讓畢業(yè)生終生難忘。
我國高校的畢業(yè)典禮相對比較簡單,參加對象除了畢業(yè)生外就是學校及各學院的領導和部分教師代表。畢業(yè)典禮除了領導講話及表彰優(yōu)秀畢業(yè)生外,只為畢業(yè)生代表頒發(fā)證書,一般很難見到畢業(yè)生的親友和家人,缺少人性化元素。
10 治校:美國是真正的教授治校,我國高校則更具行政化特征
美國的大學是真正的教授治校,而非官僚權貴治校。學校有不同職能的專家教授委員會,每個委員會的教授都是通過推薦選出的。校長及院長等負責人雖然有一定權利,但在許多事情的抉擇上仍需教授委員會投票決定。教師沒有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可以專心教學和作科學研究。
由于受國家管理體制的制約與影響,我國大學仍由教育部、省教育廳及市級教育部門領導,因此學校各級部門的職能也參照上級部門設置。學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學校各級主管部門決定,逐漸趨向公司化,大學行政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可以對教師發(fā)號施令的部門很多。教師為了所謂的業(yè)績考核目標,不得不忙碌一些事務性工作,很難靜心專注于自己的教學和科研。
11 結語
總之,由于社會文化背景、歷史等因素的不同,中美高校必然在諸多方面存在差異。相比之下,美國高校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及實施上更人性化,在措施上更具合理性。中美兩國高等教育的諸多差異,必然導致學生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的差異,中國大學在辦學模式、教學理念等方面更應向美國高校學習。
中美教育差異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4.淺談中美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