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試教育淺析論文
應試教育是我國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也是檢驗我國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手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的文化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中國應試教育淺析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應試教育淺析論文篇一
《淺談應試教育》
【摘要】自從隋朝誕生科舉制度以來,中國一直采用應試教育的方式來選拔人才,漸漸扼殺了中國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也制約了我國的國民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從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應試教育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應試教育現(xiàn)狀對策
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也相應的改善了我國的教育環(huán)境,比如我國政府陸續(xù)出臺了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政策,每年政府逐漸加大對教育的經(jīng)費預算,這些使得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有了迅猛的發(fā)展,人民的文化素質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我國的應試教育沒有顯著提高國民素質,也沒有顯著開拓我國的國民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我國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
應試教育是我國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也是檢驗我國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手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的文化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應試教育培養(yǎng)的許多學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1、應試教育導致我國產出的學生心里素質較差、部分無法適應社會。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適合社會發(fā)展,有利于人類共同進步的人才,而在我國,大多數(shù)學生為了考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過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課當中,而忽視了文化知識以外的東西。當這些學生步入社會的那一天,他們本該擁有的創(chuàng)造力在學校里已經(jīng)日益退化甚至消失了,這也使得他們無法適應當今快速發(fā)展的社會。有的學生甚至心里素質過差,有了輕生的念頭,甚至走上了自殺、犯罪等極端道路。
2、應試教育導致我國的全民思想道德素質日益下滑。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投入,這也使得我國國民的文化素質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近年來道德文化缺失的案例時有發(fā)生,比如路邊的老婆婆被車撞到,好心人救治卻被訛錢、控告,再比如近年來報紙雜志頻繁報道的教師性侵小學生等禽獸行為。雖然這僅僅是個案,但也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已經(jīng)到了關鍵時刻,中央領導人也高度重視文化教育,提出了"大力夯實文化軟實力"的觀點。
3、應試教育導致我國的高端人才日益缺乏。
在快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民族和社會進步的根本源泉,這也使得我國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應試教育培養(yǎng)了大批的大學生甚至研究生,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大多數(shù)都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jīng)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淡化甚至消失了,這也使得我們國家在科技研發(fā)、軍事工業(yè)等需要技術的領域更多的是模仿國外的技術,而很少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中國目前缺少的恰恰是這種具有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
二、我國應試教育現(xiàn)狀產生的原因
阻礙我國成為科技大國、科技強國的主要原因就是應試教育,這也是我國一直推行素質教育舉步維艱的內在原因。從根源上來看,這也是由于應試教育本身的缺陷所導致的,而應試教育產生、大行其道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1、教育資源的稀缺以及來自家長、社會的壓力。
目前我國遠沒有達到發(fā)達國家那種普通民眾大部分在追求精神生活的狀況,因此,年輕一代如果想要過上一份體面的生活,就必須努力學習,考上一所好學校,才能在將來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才能過上溫飽的生活。而我國由于人口眾多,教育資源本身存在稀缺性,這就使得學生們只能通過不斷學習、考試,再學習、再考試,最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
另一方面,在中國,有許多家長持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他們給孩子施加了過大的壓力,孩子養(yǎng)成了被動接受學習的習慣,往往忽略了個性的發(fā)展,經(jīng)常出現(xiàn)眼高手低,缺乏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2、應試教育過分強調文化教育,而忽視了道德教育。
我國的應試教育目前更多的是通過考察學生的智力水平來實現(xiàn)挑選人才的目的,這種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道德教育,這也使得我國目前有部分人道德存在缺失,特別是那些文化水平較高而道德嚴重缺失的人對社會的危害更大。這部分人也存在于投身于教育事業(yè)的人,這也是目前校園黑幕頻發(fā)的主要原因,他們不僅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還把這種腐朽的思想傳授給了下一代,周而復始,使得我國的道德水平嚴重下滑。
3、應試教育更多采用的是填鴨式教育。
目前我國應試教育大多采用填鴨式教育,這也使得我國許多學生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這也是我國為何很少出諾貝爾獎的原因。在填鴨式教育中,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東西,自己很少主動去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也是目前許多學生適應能力較差的主要原因。這種填鴨式教育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解決應試教育的辦法
教育改革是我國近年來的重要話題,解決應試教育的根本方法就是進行改革。針對中國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筆者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改變落后的教育觀念,轉變社會挑選人才的方式。
對于中國的家長來說,應該逐步轉變分數(shù)萬能論的觀念,重視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應該逐步走出死讀書的錯誤道路,重視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習能力,重要的不是吃"魚",而是"漁"的技能;對于中國的企業(yè)來說,挑選人才的方式不應該只注重學校的出身,而應該結合學生的品德、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方面來進行考量,選擇最適合本企業(yè)的人才。
2、深化教育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考核學生的方式。
目前學校主要是通過文化課分數(shù)來識別學生的好壞,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比如道德和身體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學校應該轉變這種方式,將文化課以及品德、身體素質等方面結合起來,分別賦予一定的分數(shù),對學生進行綜合考量。
3、將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結合起來,將理論與實踐充分聯(lián)系起來。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實踐出真知",只有將知識不斷的應用于實踐,才能不斷檢驗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校學生應該經(jīng)常參加社會實踐,在思想品德課程中加入實踐課程,讓學生在社會中去體會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
中國的教育已經(jīng)到了必須要改進的時候了,我們應不斷貫徹中央的思想,提高中國的教育水平,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吳明熹.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J].中國教育報,2005
[2]黃建軍.倫理視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中國應試教育淺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