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精神論文
民法精神論文
民法精神是人們長期從事民法理論和民事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從而指導民事活動的、體現(xiàn)民事行為本質屬性的一種意識。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民法精神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民法精神論文篇1
淺析民法制度中蘊含的民法精神
摘 要:民法是我國法律中的重要組成,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其內容主要是規(guī)定、平衡和調整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非法人組織的財產和人身關系,本文主要針對民法制度中蘊含的民法精神展開分析。
關鍵詞:民法制度;民法精神;構造;內涵
民法是我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一項重要的法律規(guī)范,民法與商品經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P。與其他的法律相比,民法更加關注人們的切身利益,也更容易對人們的觀念和行為產生影響。
一、民法的精神
關于民法的精神,一直是學界探討的重點課題,所謂精神,就是貫穿事物始終,可以從根本上反映事物特征的律法。法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人的價值觀念與價值取向也會直接影響法的形成,法的精神既存在客觀性特征,又是人們主觀制定的。
二、民法的構造
民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體系,其內容主要是規(guī)定、平衡和調整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非法人組織的財產和人身關系,民法也可以稱之為民法制度。民法制度的表現(xiàn)就是一種規(guī)則性知識,是一種基本層次,也是從事民法研究與實踐工作的基礎。任何一種法律的誕生都不離開特定的精神,只有建立在特定的精神載體上,這部法律才是具有意義的。民法中最為鮮活的部分就是民法精神,任何的一個民法分支內容,都是從精神中所衍生的,我們只有把握好其中的精神,才能夠理解民法的精髓。
三、民法制度中蘊含的民法精神分析
民法構造有著二重性的特征,這也決定民法更加重視人的主觀感受,也更容易對人的觀念、思想與行為產生影響,民法精神對于推動民法制度的完善有著積極的作用。實際上,早在18世紀,就有學者提出了“法的精神”的概念,法的精神屬于人類生活的總稱,在19世紀,耶林提出,羅馬法的精神是建立在羅馬法基礎上產生而來,超越了普遍的要素。后來,學界開始針對法律的精神進行了總結,結論顯示,精神實際上就是事物的靈魂,法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直接聯(lián)系。具體到社會生活中,很多的法律從業(yè)者也在法律制度中來探討法的精神,總而言之,法的精神是建立在社會生活基礎上,可以反映法的本質特征與根本屬性的靈魂。
四、民法精神的內涵分析
從類型上來看,民法精神可以分為公法精神與私法精神兩個內容,其內涵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一)民事主體
在民法中,所有的權利契約關系都是以民事為主體的,這種主體意識是被法律所承認的,并衍生出“法人”與“自然人”制度。關于民法中的主體規(guī)定就是民法主體意識的客觀表現(xiàn),這種意識是基于人們獨特的需求背景下所產生的。
(二)契約自由
契約自由也是民法精神的基礎,民事主體意識都是以其為基礎發(fā)展而來的,在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下,契約自由實現(xiàn)了普遍化,契約自由觀念不僅存在于經濟領域,在社會、法律以及政治領域中也有廣泛的存在。且伴隨著憲政思想的發(fā)展,一些新型的思想誕生,成為了民法精神的
靈魂。
五、民法精神的程序性原則
在現(xiàn)代法制社會的發(fā)展下,實體法與程序法逐漸分離,由于實體法學者將研究重點放置在程序法,導致民事程序法與實體法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小,對民法的發(fā)展造成了異性的障礙。有學者提出,由于疏忽了程序機制的問題,致使部分民法制度過于復雜。例如,我國民法中,規(guī)定,物權是具有絕對性的,對于物權采用了法定主義的處理方式,任何當事人,都是不能任意創(chuàng)設物權類型的,但是在該種因素的影響下,就很容易導致法律中的物權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效力與功效。此外,在民事訴訟領域,長期存在民事主體立法的“二元結構”和訴訟主體立法的“三元結構”模式之間的內在沖突,導致訴訟和執(zhí)行中責任主體的混亂。即在民事實體法領域,《民法通則》只承認法人、自然人兩類民事主體,而“兩戶一伙”只是自然人的一種特例;而在民事訴訟領域,《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除了法人、自然人外,還存在“領取了營業(yè)執(zhí)照的法人分支機構”這一第三民事訴訟主體。僅以訴訟中的情況而言,依筆者所見,當法人的分支機構為債務人時,在訴訟主體上便有三種列法:分支機構獨立為被告;法人為被告;分支機構和法人均為被告。并由此導致法律適用的錯亂。
六、結語
民法是我國法律中的重要組成,但是,我國部分傳統(tǒng)觀念與民法精神之間還存在一定的沖突,這些沖突有著長期性的特征,是無法在短期之內解決的。因此,我們需要正視傳統(tǒng)觀念,考慮到民法精神的可接受性,這個自身的改造過程是民法精神與社會的融合過程,其結果必然是民法精神、民主和社會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梁慧星,王利明,孫憲忠,徐國棟.中國民法典編纂:歷史重任與時代力舉[J].中國法律評論. 2015(04).
[2]劉云生.中西民法精神比較論綱――兼論民法史學方法論構建[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7(03).
[3]秦華.從傳統(tǒng)法律觀念到現(xiàn)代法律意識――論農民法律意識的現(xiàn)代化[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4]王素芬.通向權利之路:漢語“民律”至“民法”的轉化[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06).
>>>下頁帶來更多的民法精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