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
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發(fā)展,也關系到大學校園及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因此,關注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義重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篇一
《農村生源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
[摘 要]農村生源大學生面對全新的大學校園生活,易產(chǎn)生各種心理問題。本文對農村生源的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面臨的各種困難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村生源;大學生;心理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農村生源的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學校園中的弱勢群體,他們的心理問題與生存狀況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調查顯示,不同的生活情境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會產(chǎn)生相應的影響,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自卑、社交退縮、性心理障礙、強迫與精神病傾向等方面顯著高于來自城市與小城鎮(zhèn)的大學生。(1)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發(fā)展,也關系到大學校園及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因此,關注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義重大。
二、農村生源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
(一)學習上的困難
高中時期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很多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養(yǎng)成了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欠缺獨立思考與自我學習的能力。大學老師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索,講授內容靈活多變,不會照本宣科,逐字解讀,部分老師與學生缺少交流,往往上完課就離開。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不適應新環(huán)境的教學方式,付出與收獲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學生們對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常感到困惑與焦慮。大學校園強調學生自我管理,缺乏自控能力的學生在完成學業(yè)方面更顯得困難,與高中時期班長上的佼佼者形成鮮明對比。據(jù)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的農村大學生存在考試焦慮。
此外,大學是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大學階段的評價方式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學習成績不再是是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教育理念的落后及其農村辦學條件的艱苦使得很多農村學校的教育仍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的階段, 素質教育很難在農村學校得以全面展開,學生無法得到繪畫、音樂、舞蹈方面的系統(tǒng)訓練。(2)由于這些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能力培養(yǎng)上有所欠缺,因而常產(chǎn)生不愿參加集體活動的回避心理,進一步加強了他們的自卑與焦慮。
(二)生活上的困難
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是導致農村大學生生活上難以適應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大多靠父母肩挑背磨的血汗錢供給學費與生活費,平時生活比較節(jié)儉。幾年前,在教育部主辦的“高校可持續(xù)發(fā)管理論壇”上,專家們提出“一個農民13年純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個大學生4年花費”,如今依然是這樣。(3)城市五彩斑斕的生活及城市大學生自如的消費方式逐漸讓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感受到貧富差距。此外,當今的校園文化發(fā)展也受到了一些社會不良思潮的侵襲,比奢侈、比排場的攀比現(xiàn)象存在于各大校園,部分大學生價值觀扭曲。而農村大學生很多需依靠助學貸款及國家助學金的資助完成學業(yè),這些因素加重了他們的自卑心理。
(三)人際交往的困難
城市大學生往往多才多藝、見多識廣,走在時尚流行的前沿。這使得一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既羨慕又自卑,他們既想融入群體又害怕被排擠,進而表現(xiàn)出孤立自傲來維護內心僅有的尊嚴,加深了雙方之間的距離,不利于人際交往互動,易產(chǎn)生敏感、多疑、抑郁等心理問題。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在網(wǎng)絡世界里尋找心理平衡,填補人際交往的缺失,網(wǎng)絡使他們更難以融入現(xiàn)實社會,從而越來越自我封閉,導致不良的后果。良好的人際關系關乎大學生的健康人格,應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問題。
(四)情感困難
影響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農村保守的大環(huán)境使大學生對待生理發(fā)育與性問題神秘而羞澀,缺乏正確的認知及科學的知識。因此對性知識的需求及對性的渴望與自我道德規(guī)范的沖突導致強烈的心理矛盾與痛苦。農村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也是誘發(fā)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
(五)就業(yè)困難
考上大學的輝煌與就業(yè)形勢嚴峻形成的對比使農村大學生產(chǎn)生困恐懼與怨恨心理,就業(yè)過程復雜而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讓他們感到無奈,農村大學生相對來說社會資源匱乏,加上就業(yè)過程中有些招聘單位沒有完全做到公平公開,就業(yè)公平依然有待實現(xiàn),這些社會因素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社會的埋怨。此外,他們在就業(yè)中定位不準確,“一步登天”的心理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地正視現(xiàn)實也是導致他們就業(yè)難的原因。
三、農村生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探討
(一)切實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幫助
首先應在經(jīng)濟上為農村生源大學生解決后顧之憂,完善相關的獎助學金評選制度,尤其是國家助學金應資助給真正貧困的同學,應鼓勵農村大學生參與勤工助學,在不耽擱學校正常教學活動的情況下可以在校外做兼職,使資助與自助得到有效地結合。其次應加強任課教師與大學生之間的交流,重視意見反饋,重視指導農村大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他們不再把學習作為一種負擔,而是真正有所收獲,得到快樂。
(二)發(fā)展健康的校園文化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應努力營造一個良好寬松的心理氛圍和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4)首先,應針對農村大學生感興趣的方面開展相應的文體特長培訓班,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其次,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可以向農村學生擅長的方面傾斜,增強他們的參與力度,比如班上可以開展“說家鄉(xiāng)”等座談會,讓城市的學生也能增長見識,促進班上學生的相互交流。最后學校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農村大學生在文化活動與社會實踐中鍛煉自己,了解社會。如“暑期三下鄉(xiāng)”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一個平臺,應鼓勵農村大學生積極參與,爭取回到家鄉(xiāng)為鄉(xiāng)民盡微薄之力。通過一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凈化心靈,陶冶情操。
(三)充分挖掘閃光點,建立自信
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大多出身貧苦,他們過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擔,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沒有消極地抱怨艱苦的客觀環(huán)境,而是養(yǎng)成了堅忍不拔、勤奮樸實的優(yōu)良品質。在大學里, 他們自立自強、勤儉節(jié)約,有的農村大學生為了減輕父母的經(jīng)濟負擔,在學習之余, 利用各種機會勤工儉學。據(jù)一些大學老師反映,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更刻苦,成績更優(yōu)異,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謙虛好學,能夠克服各種困難,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同時,多數(shù)農村大學生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都能做到真誠待人,樂于助人,在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能主動給以幫助,還有大學生在評選國家助學金及其他資助項目時還能互相謙讓,把機會留給更困難的同學,這些都是他們身上具備的難能可貴的品質。在教育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揚農村大學生身上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找準閃光點,樹立典型,對他們取得的成績給以及時鼓勵,建立成就感,培養(yǎng)自信。
(四)逐步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詢機構
高校的心理咨詢機構應充分關注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條件的學??梢越⑥r村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近年來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的文件,據(jù)調查,大部分高校都設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詢機構。但是部分心理咨詢中心流于形式,很多大學生甚至不知道心理咨詢的存在。部分高校心理咨詢的專業(yè)性也受到質疑,由于心理咨詢方面的人才匱乏,一些高校由擔任人文社科方面的老師或輔導員承擔心理咨詢工作,大學生們的心理問題不能得到正確的疏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留下了隱患。因此,高校的領導、老師應真正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使心理咨詢機構的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幫助農村大學生度過心理難關。
(五)指導運用心理自我調控策略
良好的情緒有利于促進農村大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不良情緒容易導致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同時情緒對大學生的個性全面發(fā)展也有重大的影響。因此,輔導員、心理專家應通過講座、談話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掌握自我調控不良情緒的具體策略,如轉移不良情緒、宣泄不良情緒、升華不良情緒等方法,讓學生形成自我調適的習慣,這有利于維護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他們豁達寬容的品質,增強環(huán)境適應能力。
高校及社會各界應多注重農村生源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對于“三困學生”,不僅要幫困,更要育人,逐步幫助農村生源大學生解決其面臨的心理問題,使其成為身心健康的人才。
注釋:
(1)齊玉龍.城市與農村生源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分析.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05(4):333。
(2)江立成,陶玉芳,唐軼.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探析.許昌學院學報,2006(4):149。
(3)網(wǎng)上搜索.
(4)萬敏.農村大學生適應性問題的分析和調適.校園之聲,2010 (1):46。
參考文獻:
[1]詹啟生,蘇慧麗,劉亞菲.不同成長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年5月第30卷第5期,第436頁.
[2]夏金元.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透視與消解.教育與教學研究,第23卷第4期,第18頁.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
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問題初探論文
下一篇:大學生自我心理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