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方法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和練習的機會,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們可以更快、更好的學習和應用。 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诵W語文五年級教學方法,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方法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寫作教學
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有很大一部分就取決于學生的教學興趣,尤其是針對小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來說,其學習興趣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尤其是針對語文寫作教學來說,更加考驗學生的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對寫作教學的開展更是十分有利。比如在講解《新型玻璃》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首先進行時下的玻璃樣式的觀察和研究,想一想現(xiàn)在我們所用的玻璃有什么特別之處,你希望改進成什么樣子。
然后讓學生從課文中選一種新型玻璃,用第一人稱“玻璃的自述”,介紹自己的特點和作用,將自己推銷出去。這樣的寫作要求,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考范圍和想象空間,從而更好地誘導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提升和完善。
二、提出問題,進行集體討論
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提問藝術(shù)”,知識的學習正是通過這一過程的完整實行才能夠被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效利用課文的特點,科學地設(shè)置問題,并在適當?shù)臅r機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例如:在《慈母情深》的段落中有一段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及動作的語句,在反復閱讀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作者這樣寫作的優(yōu)點在哪里?為什么要寫母親的眼神和動作呢?大家可不可以也用這種方法來寫一寫自己的媽媽?由此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以此完善自己的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綜合表達能力的水平。
另外需要教師注意的一點就是,由于語文的寫作教學不僅考驗學生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更是會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表達能力。所以說,教師要針對課文,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討論,分享寫作經(jīng)驗,談一談寫作中遇到的問題,也是提升寫作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
三、善用想象,發(fā)散思維
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童心,進行適當引導,引導學生不斷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提升寫作能力。最簡單也是有效的方式就是,能夠進行留白的補充,也就是故事的擴寫。讓學生在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進行課文的延伸,用學生浪漫美好的想法去進行故事的擴展,用他們的所感所悟去構(gòu)建屬于自己的世界。
對于學生來說,既能加大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掌握,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魅力,加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比如教師在講到《珍珠鳥》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文講解完畢之后,進行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問一問學生,如果自己養(yǎng)了一只珍珠鳥,會和它之間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假如個別同學對于珍珠鳥沒有什么了解,那么就想一想自己家養(yǎng)過的其他的小動物,它們和我們的感情怎么樣呢?讓學生將這些故事和想象流于筆觸,表達出來。通過讓學生進行這樣的鍛煉,學生就能很好地掌握情感的真諦,完善寫作教學的形式。
四、善用多媒體教學
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學的有利道具。教師可以選擇性地讓學生接觸社會的熱點問題和圖片,就這些問題讓學生自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的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通過給學生放送網(wǎng)上其他教師的教學視頻來相互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講到《慈母情深》時,我們就根據(jù)身邊的真人真事和網(wǎng)絡(luò)上的相關(guān)視頻進行教學,讓學生不僅能看到課文中的文字,更能體會出真摯的感情。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方法:
一、靈活組織教學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一般是一篇接一篇課文教,受到薛法根老師“組塊教學”的啟發(fā),我試著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淡化課文間的嚴格界限,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法”。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因為有著某些方面的共同點才組織到一塊的,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共同點集中訓練語言。
教學時,把一個單元看成一篇課文,從整體入手,先由學生自由讀通每篇課文,然后由學生初步讀懂自己所喜愛的課文內(nèi)容,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疑義,再結(jié)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組織教學,進行詞語的組塊,句子的組塊,段落的組塊及寫法的組塊,讓學生在各種塊中同中求異,得到內(nèi)化與積累。
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速度和效率,也提高了教師處理教材的自由度,減少了分析,注重了實踐,使學生的語言訓練得到充分的落實。
二、精心設(shè)計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日本著名教學家齋藤喜博甚至認為,教師的提問是“教學的生命”??梢?,“問”是何等的重要。但老師的提問是一門藝術(shù),問題提得好,學生就想說、會說,也就達到了運用中理解的目的。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提好問題:首先問題要新穎,所謂“新穎”,就是要教師善于從新的角度進行提問,提出的問題要有新意,出乎學生意料,能促進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尋求答案。比如我常預先設(shè)計或在教學中隨機捕捉一些爭議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他們辨?zhèn)€明白,爭個透徹。
其次,問題要有容量。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能給學生以自由發(fā)揮的余地,能促使學生圍繞老師的問題多角度、多渠道、多層次地去解答。如一題多解、一題多練、一題多議等。在次基礎(chǔ)上設(shè)計問題要有啟發(fā)性。結(jié)合教學的重點難點,細致地指導學生“說什么”,又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明確“怎么說”。
三、巧妙創(chuàng)設(shè)情景
教師根據(jù)文意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通過表演、演示等活動,入情入景地感悟、識記和品味語言,使情景的設(shè)置與語言的訓練有機結(jié)合,融為一體,達到了“寓教于樂,樂而不嬉”的目的。課堂上,我常隨意捕捉或有意設(shè)置一些情景讓學生在無意中學會運用語言。學完了《爬山虎的腳》,就讓學生用“我”的口氣對爬山虎的習性和特點作自我介紹。
有一次課堂上,一只小麻雀突然撞進了課堂,怎么飛也飛不出去,這下,學生的眼光都隨著麻雀忽上忽下,忽做忽右地移動。于是,我也就停止上課,干脆讓他們盡情地看。終于,麻雀在班級中逗留了五、六分鐘,飛出窗外。
學生也都回過神來,我順勢就剛才麻雀怎么飛進教室,如何在教室里飛的,又是怎樣飛出教室的以及同學們的表現(xiàn)、心情和對這件事的看法等作自由發(fā)表,發(fā)現(xiàn)平時不大講話的幾個學生也有了表達的欲望,課后還將一篇篇具體而生動的文章送到我的手里。
四、營造輕松氛圍
鳥兒高飛,需要廣闊高遠的天空;學生展現(xiàn)自我,則需要自由寬松的氛圍。有關(guān)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情感參與緊密相連。當學生的情緒處于一個積極振奮的狀態(tài)時,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壓抑,一個個奇思妙想,才會如泉噴涌。
因此課堂上應給學生營造一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據(jù)了解,美國的小學生上課不用排坐,不背手,而是圍者團團坐,相互交談,也沒有“不許做小動作”的批評。我有時也常采用這種小組形式的課堂教學,便于交流和討論,還能互相學習。
另外,師生間平等融洽的關(guān)系是制造輕松氛圍的前提,讓學生感到課堂上的教師和學生是在共同學習。在課堂上,學生有時會再現(xiàn)一些奇特甚至有點荒誕的想法或回答,此時,教師應保護、鼓勵學生這種創(chuàng)新意識,切不可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從而培養(yǎng)學生有大膽能說的習慣,在自由言論中進行語言實踐。
五、擴大學科外延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決定了它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自然的語文閱讀教學也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實際上,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等,封閉起來,是學不好語言的。所以,語文學習,僅僅是在課堂上是不夠的,我試著把語文學習搬到校園、社會、大自然這個課堂內(nèi)進行。
基礎(chǔ)訓練“聽話、說話”中有一個當小導游的內(nèi)容,在指導的基礎(chǔ)上,我?guī)ьI(lǐng)學生身臨其境,來到校園中,以導游的身份向同學們介紹我們的校園。不僅是對課文的實踐運用,還為習作訓練做下了良好的準備。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