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單元測試題和參考答案(2)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單元測試題和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單元測試參考答案
1.解析:本題考查生活需要哲學的原因。哲學并不等同于科學,A項中的“科學”應為“學問”。哲學是哲學家把世界觀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思想體系,但不一定是對自己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B項錯誤。哲學也不等于生活,D項錯誤。根據(jù)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生活需要哲學”可知正確答案為C項。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哲學的理解。哲學揭示的是關于世界的一般規(guī)律,A項錯誤。哲學也是關于方法論的學說,B項錯誤。哲學源于實踐,但C項與題干不構成因果關系。D項揭示了哲學的作用,是正確的。
答案:D
3.解析:哲學為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導作用,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題干中馬克思的這句話講的是哲學的作用及重要性。①是哲學的含義,包含著對哲學重要性的表述,應選;②是對題干的正確理解;③說法本身錯誤;④從哲學與生活的關系角度指明了哲學的作用,應選D項。
答案:D
4.解析:本題考查生活與哲學的關系。①是對材料的直接歸納。②中說哲學是“空中的思想樓閣”是錯誤的。③是正確的。哲學對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是自覺或不自覺的,④錯誤。
答案:C
5.解析:B、C兩項錯誤,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法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各民族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發(fā)展程度不同。從材料的主題來看,是指樸素辯證法思想一直在影響著人們,故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6.解析:本題考查哲學思維方法。漫畫中的兩個人都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片面地想問題,都是錯誤的,因此①④符合題意。
答案:C
7.解析:本題考查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①是對唯心主義的辯證的評價,符合題意。②否定了舊唯物主義的合理成分,是錯誤的。④本身錯誤。正確答案為C項。
答案:C
8.解析:題干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B項具有變化發(fā)展的辯證法思想。C項中“神”即神靈,“子不語……神”顯然具有無神論思想。D項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答案:A
9.解析:李載仁以自己的好惡去判斷別人的好惡,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
答案:A
10.解析:材料強調(diào)的是哲學的作用。①是哲學對實踐的作用,③是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的作用,①③符合題意。②是講具體科學對哲學的作用,④說的是社會實踐與哲學的關系,②④均不符合題意。
答案:C
11.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對時代的作用。哲學可以通過對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①正確。哲學不能直接作用于社會制度,②錯誤。④中“政治保證”應為“思想保證”。正確答案為B項。
答案:B
12.解析:本題A項是常見的易錯點,物質(zhì)不依賴于意識,認為物質(zhì)與意識“不可分割”是錯誤的。C、D兩項本身都是錯誤的。答案為B項。
答案:B
13.解析:本題中工程師和主教都承認上帝的存在,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答案為D項。
答案:D
14.解析:從材料中的“自然界”“歷史和社會關系”等內(nèi)容直接可得知答案為C項。
答案:C
15.解析:B項說法太過絕對,C、D兩項本身都是錯誤的。材料主要是說怎樣才能有正確的信心以及信心的重要性。
答案:A
16.解析:本題考查了對樸素唯物主義的理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而不是高度抽象的客觀實在,A項錯誤。樸素唯物主義不是二元論,B項錯誤。樸素唯物主義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D項錯誤。樸素唯物主義沒有科學的依據(jù),正確答案為C項。
答案:C
17.解析:由題干可以推導出學自然科學是為了學哲學的結論,由此可見,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選B項。A、C兩項說法錯誤,D項說法與題意不符。
答案:B
18.解析:①與題干無關,④是可知論與不可知論劃分的標準,②③意思一樣,都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答案:A
19.解析:①觀點錯誤,②③④符合題干要求,故應選B項。
答案:B
20.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物質(zhì)與運動、運動與靜止關系的理解。“仁者心動”將意識視為運動的主體,屬唯心主義觀點;“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是只看到了絕對運動沒有看到相對靜止的詭辯論;“靜即含動,動不舍靜”是認為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辯證統(tǒng)一的辯證法觀點,答案為B項。
答案:B
21.解析:本題以是否追求物質(zhì)利益和強調(diào)精神文明作為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標準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劃清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只能是對物質(zhì)和意識誰決定誰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但是題目中的說法在一定條件下又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因此,這道題目是一道正誤混雜的辨析題,同時又是一道附加條件型的辨析題,需要對不同條件下的“追求物質(zhì)利益”和“強調(diào)精神文明”進行具體的分析,才能最終確定是堅持了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答案:(1)凡認為物質(zhì)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zhì)決定意識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zhì)依賴于意識,意識決定物質(zhì)的就是唯心主義。因此,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對物質(zhì)和意識何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質(zhì)利益,是否強調(diào)精神文明。
(2)追求物質(zhì)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顧客觀條件,主觀蠻干地去追求物質(zhì)利益,就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zhì)的決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diào)精神力量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而恰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表現(xiàn)。
(3)題目中的觀點缺乏必要的前提,混淆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界限,因此是不確定的。
22.解析:第(1)問較為簡單,迷信現(xiàn)象的實質(zhì)顯然是唯心主義觀點?;卮鸬?2)問時既要指出迷信現(xiàn)象的危害,又要答出青少年應如何應對。
答案:(1)存在迷信現(xiàn)象。這些迷信現(xiàn)象都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表現(xiàn)。
(2)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zhì),它容易使人們犯主觀主義錯誤,使人不思進取,有時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重大損失,會直接阻礙我國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進程,對人的發(fā)展是一種反動,最終會使人失去獨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應當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要堅信物質(zhì)決定意識,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3.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考點的再現(xiàn)能力,注意第二問要分別分析不同理論成果具有不同的作用。
答案:(1)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
(2)這些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chǎn)物,分別在不同時期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①毛澤東思想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里如何奪取政權的問題,指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②鄧小平理論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找到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④科學發(fā)展觀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發(fā)展、為什么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于發(fā)展的理論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實踐要求,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單元測試題和參考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