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歷史王安石變法同步試題及答案
高二下冊歷史王安石變法同步試題及答案
隨著考試的即將來臨,你做好應戰(zhàn)的準備了嗎?這份設計良好的試題卷將會有效的去檢測出你的學習情況。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下冊歷史王安石變法同步試題,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高二下冊歷史王安石變法同步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
1.王安石變法“以理財為方今先急”,其“理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調整封建國家與大官僚大地主之間的關系
B.調整地主階級中士族與庶族的關系
C.調整官僚大地主與中小地主之間的關系
D.調整封建國家與自耕農之間的關系
解析: 王安石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均輸法,是其“理財”的主要措施,這些措施都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答案: A
2.關于王安石變法中均輸法的評述,正確的是( )
?、偈刮镔Y需求和供應得到了很好的配合?、跍p輕了納稅戶的負擔?、巯拗屏舜笊倘藢κ袌龅牟倏v ④保證了農業(yè)生產時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解析: 均輸法依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采購物資,既減輕了納稅戶的負擔,又打破了大商人壟斷市場的局面。
答案: C
3.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稅法 D.農田水利法
解析: 在變法以前,對農民進行高利貸盤剝的主要是大地主,而青苗法規(guī)定由政府向農民借貸,從而限制了高利貸盤剝。
答案: A
4.王安石說:“保甲之法成,則寇亂息而威勢強矣。”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御遼和西夏的進攻 B.平息農民的反抗斗爭
C.解除外部威脅 D.打擊朝廷內的腐朽勢力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并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首先清楚“寇亂息”指的是“農民起義得以平息”之意,其次明確王安石將平息農民起義作為保甲法取得成功的標志,由此可以推知王安石變法推行的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平息農民的反抗斗爭。
答案: B
5.王安石變法中,為了解決北宋初期以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 )
A.保甲法 B.保馬法
C.將兵法 D.設軍器監(jiān)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及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將兵法是設“將”為軍隊編制的基本單位,每將置正將一人,專管訓練,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戰(zhàn)斗力有所加強。
答案: C
6.王安石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規(guī)定學問和品行最優(yōu)者,可以不經科舉考試直接出任官職。這說明他( )
A.看到了科舉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辦學的發(fā)展
C.產生了反對科舉制的思想 D.認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王安石之所以要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說明他已發(fā)現科舉制存在弊端,故A項正確。
答案: A
7.(2011•三明高二檢測)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要解決的共同問題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貸盤剝
C.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D.減輕農民負擔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要解決的共同問題是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答案: C
8.下列對王安石變法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實現富國強兵是其改革的基本出發(fā)點
B.其改革從根本上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
C.改革徹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
D.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解析: 對于王安石變法的認識,A、B、D三項均符合史實,C項說法不合史實。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詔曰:“天下商贗旅物貨至京,多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閱(減價出售)失業(yè)。至于行輔稗販,亦為取利,致多窮窘,宜出內藏庫錢帛,選官于京師置市易務。”
材料二 中書奏:“……遇有客人物貨出賣不行,愿買入者,許至務中投賣,勾行人牙人與客人平其價。據行人所要物數,先支官錢買之……以抵當物力多少,許令均分賒清,相度立一限或兩限,逆納價錢;若半年納,限出息一分;一年納,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魏繼忠上言:“宜假錢別置……不至傷商;貴則少損價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給公上,則市場不至于騰踴,而開闔斂散之權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國用足矣。”
——以上三則材料摘自《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會現象?
(2)為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據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說明這些措施有什么影響?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問從材料一中“多為兼并之家所困……折閱失業(yè)……”可知大商人囤積居奇,操縱市場、牟取暴利。第(2)問從材料一最后一句話和材料二可知政府設置市易務,平抑物價。第(3)問從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可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囤積居奇現象,控制了市場物價,也增加了政府收入,但結果失敗了。
答案: (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積居奇、操縱市場、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販、阻礙商品交換。
(2)設置市易務。政府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3)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wěn)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保守派的強烈反對,這些措施最終被廢除。
看了"高二下冊歷史王安石變法同步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