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3課夜鶯的歌聲評課稿
《夜鶯的歌聲》是一個適合四年級學生閱讀的跌蕩起伏的戰(zhàn)爭故事,來自語文教材本身的刺激已足夠調(diào)起學生的閱讀欲望。學習啦為大家整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3課《夜鶯的歌聲》評課稿,供大家參閱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3課《夜鶯的歌聲》評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姜老師執(zhí)教的《夜鶯的歌聲》是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這個單元的的主題是“戰(zhàn)爭與和平”,這是一個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戰(zhàn)爭故事,展現(xiàn)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文章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構思巧妙,段落分明,語言含蓄、幽默。
我覺得姜老師這堂課有以下三個優(yōu)點:
一、重點突出,思路清晰。
這一堂課姜老師能立足教材,抓住重點進行教學,教學思路很清晰。如整堂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按照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指導寫字———品讀課文——當堂訓練——布置作業(yè)這六大環(huán)節(jié)進行,在精讀課文中,讓學生先找句子——找到寫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然后說句子——再說說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的?最后讀句子——指導學生讀好人物對話。不管從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看,還是從小的教學步驟來看,姜老師的教學思路都非常清晰。在精讀課文中,姜老師按照“問題引領式教學”的要求,抓住課文的重點組織教學,引領學生研討了一個重點問題,小夜鶯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實現(xiàn)了長文短教,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重視能力,強化習慣
姜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語文能力的提高。在檢查預習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姜老師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個問題提問地非常好,既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了課文內(nèi)容,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基本要求,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在精讀部分,姜老師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小夜鶯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讓學生在語文書上寫一寫批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和思維能力,然后讓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寫字這個環(huán)節(jié),姜老師精心設計,指導學生寫了“呻、吟、喂、毀”這四個生字,引導學生學會了“口”字旁的字應怎么寫,要寫得左窄右寬,口要上寬下窄,通過這十分鐘的寫字教學,學生掌握的不是一兩個字的寫法,而是一類字的寫法,這大大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學生的寫字能力也有極大的提高。在教學中姜老師不斷地提醒學生要注意寫寫字姿勢,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
三、重視實踐,強化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語文課堂上要讓學生進行語文實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姜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了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有朗讀的訓練,重點指導學生朗讀了小夜鶯和德國軍官的對話,有寫字的訓練,指導寫了四個生字;有作文訓練,學完課文后讓學生寫一寫你想對小夜鶯說些什么?這些訓練活動基本上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一堂課下來,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當然,課堂教學是遺撼的藝術,哪怕是名師的課堂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姜老師作為一名新老師,在課堂中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一是課堂上講的有些多,如在引導交流表現(xiàn)小夜鶯機智勇敢這些句子的時候,不能抓住學生理解的難點進行引導,有時用自己的理解代替了學生的理解。二是對學生朗讀重視不夠,姜老師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能不能給學生范讀一下,讓學生跟隨著讀。三是犯了一個大多數(shù)新教師都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心中總是想著教案,不能夠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隨著教學經(jīng)驗的增長,這個問題會慢慢解決。
以上只是一點不成熟的看法,不當請各位指正,謝謝大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3課《夜鶯的歌聲》評課稿2
新課標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中強調(diào)“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他們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并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完成這些學習任務,既要考慮學習的條件和方法,還應安排好學習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
對于《夜鶯的歌聲》這樣情節(jié)復雜、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長文,梳理得越清楚通盤考慮得越謹密,重難點解決起來就越簡單。教學環(huán)節(jié)新穎,勾起學生強烈的閱讀和思考欲望,從而整體把握周密而深刻,至此,李老師把教學重點引向品讀、研讀和美讀上,讓學生透過人物言行,在朗讀感悟中凸顯和活化人物形象,從讀中感受人物品質(zhì)。
聽了李老師的課,我感受很深,整堂課從整體入手,到重點感悟,然后再回到整體的思路,先讓學生自學,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找到重點詞句品味含著的意思,然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總結學習。從目標的明確到方法的總結,不那么生硬;生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都比較有效,實現(xiàn)了文本與拓展的結合,這也正是我一直在思考、嘗試、反思的幾點,能在課堂上得以實現(xiàn),這是李老師的成功之處。
然而不足之處同樣存在,老師在引導學生分析小夜鶯的形象時,由于對學生的信任度不夠,沒有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說。再次,整堂課上老師對學生回答問題評價過少、鼓勵不多。
聽了這堂課,我感受到在自己的課堂上應向李老師學習,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能力,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3課《夜鶯的歌聲》教學分析
1.擬人。
在文章的開頭,作者描寫了一場戰(zhàn)爭后的破敗情景:特別是用“空曠的花園里,燒焦的樹木垂頭喪氣地彎著腰”的擬人,來形象地突出敵人的侵略給人民生活帶來的破壞,連樹木都“垂頭喪氣”起來。這里,也飽含著人們的無比憤慨。
2.雙關。
當敵人問小孩子“你們這里有沒有人”時,小孩在回答中有一句,“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這里的“野獸”明里講,是真的野獸,戰(zhàn)爭一開始,槍炮轟鳴,野獸都跑出了樹林,跑進了村子,而實際上,是把敵人比作“野獸”,人們見他們來了,“就都跑了”。作者在這里運用“雙關”,一方面表現(xiàn)了小孩子的機智聰慧,一方面突出了小孩子對敵人的強烈憎恨之情。
3.排比。
小孩子給敵人“領路”時,“有時候?qū)W夜鶯叫,有時候?qū)W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你看,他天真活潑,好像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其實,他是在迷惑敵人。況且,他的“學夜鶯叫”“學杜鵑叫”正是給游擊隊的同志們報信呢!這里的“排比”用得多好。
4.借代。
聽鳥叫的那個人說:“如果我們出了什么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課文中還有這樣的敘述:“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夜鶯還是興致勃勃地唱著。”……這里的幾個“夜鶯”實際上都是指那個機智勇敢的“小孩子”:他學夜鶯叫給游擊隊報信,就像小夜鶯那樣機靈活潑,惹人喜愛。
5.反復。
課文的題目是《夜鶯的歌聲》,課文中多次反復出現(xiàn)“夜鶯的歌聲”,開始是“打破了夏日的沉寂”,中間是“越來越響了”,最后是“從孩子的嘴里飛出宛轉(zhuǎn)的夜鶯的歌聲”,不僅題目是很好的“照應”,而且像一根紅線貫穿全篇,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小“夜鶯”用“夜鶯的歌聲”給親人報信,消滅了敵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