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9課三個小伙伴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9課三個小伙伴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9課《三個小伙伴》寫了三個小動物一起栽樹的故事,它們互相配合,各顯神通,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9課《三個小伙伴》,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9課《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
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會兒,小野豬就用硬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
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小袋鼠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一個皮口袋。”不一會兒,小袋鼠就用皮口袋運來了一大堆肥料。
三個小伙伴把小樹栽進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
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小象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長長的鼻子。”小象跑到小河邊,用長鼻子吸足了水,把樹坑澆得濕濕的。
小樹栽好啦!三個小伙伴手拉著手,圍著小樹又跳又笑。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9課《三個小伙伴》教材理解
《三個小伙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它們互相配合,各顯神通,最終圓滿地完成了栽樹任務。課文形象活潑,插圖生動傳神。
由于童話淺顯易懂、生動形象,從兒童的真實世界出發(fā),所以學生特別喜歡。根據(jù)他們愛模仿、愛表演、愛讀、愛說的特點,許老師設計了讓學生質(zhì)疑、討論、表演與朗讀的課堂形式。
首先,從課題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思維,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引起了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然后,引導學生了解故事的開頭和結(jié)尾,并從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把所有問題擺出來,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突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原則,學生在參與朗讀、表演和想像的實踐中,培養(yǎng)了讀說能力。
在朗讀訓練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中,通過讓學生讀讀、想想、品品、再讀讀,在反復朗讀中感受到小伙伴遇到困難時的焦急和解決困難后的快樂,在朗讀中增加了情感體驗,朗讀能力也隨之提高了。特別是表演體會課文的設計,由淺入深地表演實踐,把“讀”、“演”、“評”融為一體,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其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學習效果更好。加之表演的學生有了頭飾的渲染,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既發(fā)展了語言,又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9課《三個小伙伴》教學札記
1.切實過好認讀關(guān),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學生讀了一篇課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讀準確,句子讀得通順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會認、會記、記得牢,會寫并寫得漂亮。這些應是一年級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課時,我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蘋果卡檢查生字,通過開火車檢查詞組、長句子的認讀情況。在記生字、寫生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住字形,又通過看筆順圖,動手在田字格里描紅,從中悟出怎樣寫才好看,并在課堂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較好地落實了識字、寫字的內(nèi)容,并堅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寫字、朗讀、背誦相結(jié)合的原則。
2、注重讀的形式與層次,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根據(jù)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時我充分運用形象直觀的板貼和動作演示,加以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使學生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幅幅語言文字所表現(xiàn)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加工,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會,進而在讀出感覺的基礎(chǔ)上,讀出感情,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