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月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一語文月考試卷是最能反映出當前語文考試命題方式的一種復習材料,所以在為語文月考考試努力奮斗的同學們,不妨做一些語文月考試卷更好地了解語文考試的題型。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一語文月考試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月考試試卷
考試時間:2014-10-11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1.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16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A.百舸(kě) 寂寥(liáo) 彷(páng)徨 惆悵(chàng)
B.方遒(qiú) 頹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長篙(gāo) 漫溯(shuò)
D.虔(qián)誠 忸怩(ní) 深邃(suì) 團箕(qí)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作者一再強調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是為了說明( )
A.大堰河死得很凄涼。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聯系。
C.大堰河臨死時仍在牽掛她的乳兒。
D.“我”的遺憾自責的心情。
(3)下面一首《沁園春》上闕打亂了順序,排列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
?、?蹭蹬歸來,閉門獨坐,贏得窮吟詩句清。
?、?費十年燈火,讀書讀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夫詩者,皆吾儂平日,愁嘆之聲。
④ 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說盡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君知其難也
B. 誠能得樊將軍之首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C.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夜縋而出,見秦伯 因人之力而敝之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D.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6)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掠奪、奪取 B.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刻毒
C.執(zhí)千金之資幣物 錢幣 D.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假如沒有
(7)從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與其它三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
A.今日往而不返者,豎子也!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D.是寡人之過也
(8)下列加點字的詞類活用現象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B.晉軍函陵
C.秦伯說,與鄭人盟 D.又前而為歌曰
2.補寫下列詩文名句。(每格1分,共12分)
(1)攜來百侶曾游。 。恰同學少年,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悵寥廓, ,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3)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 ,在雨中哀怨,。(戴望舒《雨巷》)
(4)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5)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別康橋》)
(6)尋夢?撐一支長篙, ,滿載一船星輝,。(徐志摩《再別康橋》)
3.文學常識填空。(每格1分,共4分)
(1)《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學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
(人名)所作。它與《谷梁傳》《 》合稱“春秋三傳”。
(2)《雨巷》是 (人名)的成名作,葉圣陶對這首詩評價很高,稱它“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并送給作者“ ”的稱號。
4.語言運用題。(8分)
(1)詩人艾青以詩歌的形式深情地歌詠了保姆大堰河給予“我”的無私的母愛,季羨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愧疚之情,而當今很多人喜歡在母親節(jié)或其他節(jié)慶時用短信的方式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請根據下列短信的內容和句式特點,將其補充完整。(2分)
天,沒有母親的愛廣闊;地,沒有母親的愛包容; 。母親您是傘,我們是傘下的孩子;母親您是豆莢,我們是豆莢里的豆子;。
(2)下面的一幅對聯,打亂了順序,請你將其整理為一幅較為工整的對聯。(2分)
康橋河邊 曠世偉人 多情游子 橘子洲頭 作別西天云彩 書寫壯志豪情
上聯:
下聯:
(3)《燭之武退秦師》對鄭伯這一人物著墨不多,但他的思想性格卻比較鮮明。請你用簡要的語言對這一人物進行點評,80字左右。(4分)
答:
二、閱讀與鑒賞(40分)
(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海
臧克家
從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顏色;
從一陣陣的清風,
嗅到了你的氣息;
摸著潮濕的衣角,
觸到了你的體溫;
深夜醒來,
耳邊傳來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5.填空。(3分)
詩人從視覺、嗅覺、 、 四個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動形象,抒發(fā)了詩人對大海的 之情。
6.在你看來,《?!芬辉姷男问矫?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體現在哪個方面?請簡要分析。(3分)
答: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題目。(14分)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②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7.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4分)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鄙:
?、?夫晉,何厭之有? 厭: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肆:
?、?亦去之。 去:
8. 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②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既東封鄭 ④ 又欲肆其西封
A.兩個“以”字相同,兩個“封”字不同
B.兩個“以”字相同,兩個“封”字也相同
C.兩個“以”字不同,兩個“封”字相同
D.兩個“以”字不同,兩個“封”字也不同
9. 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 )(2分)
①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 夜縋而出,見秦伯 ③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⑤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⑥ 夫晉,何厭之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10. 翻譯文中畫線句子。(6分)
①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譯文: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
譯文:
(三)閱讀下面甲、乙兩則文字,完成后面題目。(20分)
甲
荊軻刺秦王(節(jié)選)
大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乙
老僧辨奸
[清]沈起鳳
嚴分宜①未貴時,與敏齋王公讀書菩提寺東院。一日,同閱《荊柯傳》至樊於期自殺處,嚴曰:“此呆漢也,事知濟不濟,輒以頭顱作兒戲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復仇,殺身不顧,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閱至白衣冠送別時,嚴復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復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壯士一行,風蕭水咽,擊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繼閱囊提劍斫,箕踞高罵,嚴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漢。不于環(huán)柱時殺之,而乃以謾罵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報知己,至死尚有生氣。銅柱一中,祖龍③亦應膽落。”
一時,哭聲笑聲喧雜滿堂。一老僧傾聽久之,嘆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測也。二十年后,忠臣義士,無遺類矣。”
后王官中牟縣令,頗有政聲。而嚴竟以青詞④作相,專權誤國,植黨傾良,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預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門所謂“定劫”歟?
(選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 ① 嚴分宜:即嚴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 更事:閱歷世事。③ 祖龍:指秦始皇。 ④ 青詞:用朱筆寫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詞邀寵。
1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
(1)事知濟不濟 濟:
(2)又閱至白衣冠送別時 冠:
(3)繼閱囊提劍斫,箕踞高罵 提:
(4)后王官中牟縣令,頗有政聲 官: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乃復遣之使去 乃遂私見樊於期
B.不于環(huán)柱時殺之 燕王拜送于庭
C.一老僧傾聽久之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D.老僧預知之,而不能救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3分)
譯文:
(2)嚴分宜未貴時,與敏齋王公讀書菩提寺東院。(3分)
譯文:
14.從嚴分宜、王敏齋二人閱讀《荊軻傳》時的不同反應,可以看出他們的不同性格。請簡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點。(4分)
答:
15.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甲文一開頭就道出了這是一場生離死別,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寫音樂聲由激憤轉為悲涼,聞者之情由悲壯變?yōu)楸瘺觯甙鹤優(yōu)榈统痢?/p>
C.乙文結尾處交代了嚴分宜、王敏齋二人的不同結局,照應了前文老僧的預言。
D.甲、乙兩文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都有神態(tài)描寫,但乙文更注重對比手法的運用。
三、作文(70分)
1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往往有這樣的情況:經歷過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個細節(jié),如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卻記得很清楚;讀過的一些文學作品,記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個細節(jié),或語言、或動作、或某個人物的肖像卻記得很清楚。
請以“令人難忘的細節(jié)”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高一語文月考試試卷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1.(16分)(每小題2分)
(1)B (A. kě 應為 gě ;C. shuò 應為 sù ;D. qí 應為 jī)
(2)D (依詩意可知)
(3)C (依詞牌的形式可知答案)
(4)C (A.其:表商量語氣,“還是”/ 代詞,指這件事B.誠:連詞,如果 / 副詞,的確C.之:都是結構助詞,“的” D.而:連詞,表修飾,不譯 / 連詞,表轉折,“卻”)
(5)A (B、C、D三項皆為古今異義詞)
(6)C (幣,應譯為“禮品”)
(7)B (B為被動句,A、C、D三項皆為判斷句)
(8)A (A.遲:形容詞的意動用法;B、C、D三項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2.(12分)(每小格1分,錯字增字漏字,該小格均不得分)
(1)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風華正茂
(2)萬類霜天競自由 問蒼茫大地
(3)丁香一樣的憂愁 哀怨又彷徨
(4)散了她的芬芳 丁香般的惆悵
(5)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6)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3.(4分)(每格1分,寫錯別字不得分)
(1)左丘明 公羊傳 (2)戴望舒 雨巷詩人
4.(8分)
(1)示例:海,沒有母親的愛浩瀚。(或“太陽,沒有母親的愛溫暖”;“云朵,沒有母親的愛潔白”)母親您是大海,我們是大海里的浪花。(或“母親您是天空,我們是天空里的云朵”;“母親您是大樹,我們是樹下的小草”。)(2分)(注意句式、修辭、喻體之間的關系)
(2)解析:通覽對聯內容,先將內容分成兩類,一類與《再別康橋》有關,一類與《沁園春•長沙》有關;然后在表達通順的前提下,將相關內容一一對應;最后按照上聯仄聲結束,下聯平聲結束的規(guī)律,定出上、下聯。(2分)
答案:(上聯)康橋河邊多情游子作別西天云彩;(下聯)橘子洲頭曠世偉人書寫壯志豪情。
(3)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對鄭伯有一個總體的評價,鄭伯作為一國之君,能在臣子面前承認錯誤,的確難能可貴。注意評價時要用精練的語言,然后結合他對燭之武所說的話再進行個體點評,最后注意字數要求。(4分)
參考答案:鄭伯是一個善于納諫、勇于自責、精于言辭的君主。(2分)佚之狐薦燭之武,他立即同意;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他誠懇地承認錯誤;然后又站在燭之武利益的角度來分析問題,使燭之武難以拒絕。(2分)
二、閱讀與鑒賞(40分)
(一)(6分)
5.觸覺 聽覺 喜愛(3分)
6.答案示例:《?!返男问矫荔w現在“建筑美”,(1分)詩行的排列富有層次感,兩行一個層次,句式整齊又有變化。(2分)(如從“音樂美”或“繪畫美”的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形式美1分,分析2分)
(二)(14分)
7.① 把……當作邊邑 ② 滿足 ③ 擴張 ④ 離開(每格1分,共4分)
8.D(以:介詞,因為 / 介詞,拿,用;封:把……當作疆界 / 疆界)(2分)
9.D(①是鄭伯勸燭之武出使秦國的理由;②是燭之武去拜見秦伯;③是燭之武向秦伯坦言,秦晉圍鄭,鄭已知會滅亡)(2分)
10.① 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句意1分,“東道主”,“行李”各1分)
?、?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句意1分, “賜”1分,補出后半句的主語1分)
(三)(20分)
11.(1)成功(2)戴帽子 (3)投擲,擲擊(4)做官、任職(每小題1分,共4分)
12.B (A.乃:副詞,卻,竟然 / 副詞,于是,就。 B.于:都作介詞,在。 C.之:音節(jié)助詞,無義 / 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D.而:連詞,卻 / 連詞,表修飾,不譯。)(3分)
13.(1)于是荊軻就上車離去,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句意1分,“就”“顧”各1分)
(2)嚴嵩還沒有做高官的時候,和王敏齋在菩提寺的東院讀書。(句意1分,“貴”1分,句式1分)
14.(4分,每小點1分)
嚴分宜:只重功利、不重義節(jié);缺乏同情心。
王敏齋:為人正直、看重義節(jié);心地善良。
15.B(音樂聲由悲涼轉為激憤,聞者之情由悲涼變?yōu)楸瘔眩统磷優(yōu)楦甙?(3分)
【參考譯文1】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到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高漸離敲著筑,荊軻和著節(jié)拍唱歌,發(fā)出變徵的聲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又上前歌唱道:“風聲蕭蕭悲鳴啊易水徹骨寒冷,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又發(fā)出悲壯激昂的羽聲,眾賓客都睜大了眼睛,頭發(fā)都向上豎起頂住了帽子。于是荊軻就上車離去,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
【參考譯文2】
嚴嵩還沒有做高官的時候,和王敏齋在菩提寺的東院讀書。有一天,他們一起閱讀《荊軻傳》。當讀到樊於期自殺的時候,嚴嵩說:“這是一個死板的漢子,對于事情能不能成功已經知道,竟用自己的頭顱當作兒戲!”于是放聲大笑。王敏齋說:“重義輕生的人為了復仇,即使舍身自殺也不顧惜,他的志節(jié)值得敬仰!”于是放聲大哭。
又讀到太子丹和賓客穿著白衣戴著白帽送別荊軻時,嚴嵩又大笑著說:“既然知道(荊軻)一去就不能夠回來,竟然還派遣他去執(zhí)行使命,太子丹真是量愚蠢的,”王敏齋又大聲哭著說:“壯士這一趟出使的壯舉,令大風蕭蕭,易水哽咽,擊筑高歌的聲音歷經千年流傳下來,至今還令人悲痛啊!”
接著讀到秦王的藥醫(yī)用藥囊投擲荊軻,秦王拔出長劍砍斷荊軻的左腿,荊軻傲慢地坐在地上高聲大罵秦王時,嚴嵩更是笑得不能控制自己,說:“荊軻真是一個缺乏世事閱歷的漢子。不趕緊在環(huán)繞柱子追趕秦王時殺了他,卻只是大罵一番了事。”王敏齋(這時)更是哭得淚水沾濕了衣襟,說:“英雄豪杰報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時候還有一股豪氣。(荊軻的匕首)投中在銅柱上,秦始皇當時也應該嚇破了膽。”
這個時候,哭聲和笑聲很大而雜亂地充滿屋子。一個老和尚仔細聽了很久,感嘆說:“痛哭的人通人情,而大笑的人的心地真的難以預料。二十年后,他們是否是盡忠的臣子和重義的志士,應該就在其中不會遺漏了。”
后來,王敏齋做了中牟縣的縣令,政績很好,影響頗佳。而嚴嵩竟然憑借青詞邀寵做了國相,獨斷專權貽誤國事,培植黨羽傾害忠良,是明朝最奸詐邪惡的人。老和尚預先知道這樣的結局,卻不能挽救,這大概就是佛門里面所說的“定劫”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