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二輪復(fù)習資料
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戰(zhàn),經(jīng)受得起挑戰(zhàn)的人才能夠領(lǐng)悟人生非凡的真諦,才能夠?qū)崿F(xiàn)自我無限的超越,才能夠創(chuàng)造魅力永恒的價值。不要生氣要爭氣,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賞,不要托延要用心,不要心動要行動。小編為你準備了高三語文二輪復(fù)習資料希望可以給你一定的幫助!
【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的演講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其本意為嘲諷新月派與創(chuàng)造社“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文學主張,孰料這一諷喻時事、有感而發(fā)的觀點竟在傳播中異化。有人提出魏晉有所謂“人的覺醒”,并把魏晉時期“人的覺醒”與“文的自覺”結(jié)合起來,“魏晉文學自覺說”在學界影響愈加廣泛。實則不同于18世紀末以來西方流行的“純文學”觀念,中國古代文學自產(chǎn)生就自覺擔負起傳承道義的社會教化重任,“魏晉文學自覺說”乃至“文學的自覺”并不適宜用來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
正如程水金教授所說,“文學的自覺”成立的前提是有一個亙古不變且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文學”概念,實際上這一概念并不存在。
雖然中國古代“文學”的內(nèi)涵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新的文體也不斷涌現(xiàn),但正如曹丕《典論?論文》所說:“文本同而末異?!毖灾据d道的傳統(tǒng)是“本”,具體文體和文辭的變化是“末”,根本點并沒有發(fā)生過動搖。
近代以前,中國文人的主要學習及研究對象是經(jīng)史、諸子、辭賦等著作,但20世紀以來,中國受西方文學觀念尤其是19世紀初法國女作家斯達爾夫人《論文學》的影響,認為文學的特質(zhì)為抒情性、形象性與典型性。照此標準,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如六經(jīng)、諸子就不是文學,至多含有文學因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更側(cè)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學分類的詩歌、小說、戲曲等文學種類的研究,這種現(xiàn)象限制了學者研究的范圍,破壞了中國文學歷時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統(tǒng)價值的深刻性。這種典型的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學觀是對中國古代文學及其價值的否定。探討中國文學史,不能背離與古代文學共生共長的學術(shù)傳統(tǒng),更不能失去對傳統(tǒng)的敬畏。若將六經(jīng)、諸子等以原道、載道為價值追求、引導(dǎo)社會向善為終極目標的著作從中國文學史中剝離,中國文學將失去自身特色,中國文學研究將不具有完整性。
倡“魏晉文學自覺說”者多以曹丕《典論?論文》之“詩賦欲麗”為據(jù),認為魏晉時期文學從政治、教化和社會責任感的束縛中掙脫,重視表現(xiàn)個人情感,對藝術(shù)審美性有了自覺追求。事實上“文學的自覺”這一概念并不適合中國文學的實際狀況,中國文學自產(chǎn)生起就有自身的審美標準與價值追求,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言說目的很明確,即言志載道;二是先秦文學已對文辭之美有深刻認識并自覺追求。《文心雕龍?宗經(jīng)》說六經(jīng)具有“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的敘述特點,說的就是六經(jīng)的審美價值。
中國古代文學包括魏晉南北朝文學從未有過“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時代,曹丕對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的評價與《左傳》所載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達了建功立業(yè)、名垂后世的終極人生理想。
在中國文學發(fā)展,絕大多數(shù)時代的絕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終將明德、載道與經(jīng)世致用作為首要目的,這一社會價值被歷代作者和讀者共同認可。研究中國文學史,描述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就不能否定中國文學發(fā)展演變的這個根本特征。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先生提出曹丕時代是“文學的自覺時代”的說法,是嘲諷“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文學主張,其本意在傳播中被異化。
B.主張“魏晉文學自覺說”的學者認為,在魏晉時期產(chǎn)生了“人的覺醒”與“文的自覺”,其觀點在學界影響很廣泛。
C.中國古代文學從一開始就與18世紀末以來西方流行的“純文學”觀念不同,它擔負著傳承道義的社會教化重任。
D.中國古代“文學”的內(nèi)涵因為新的文體不斷涌現(xiàn),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但其言志載道的傳統(tǒng)并沒有發(fā)生過動搖。
答案D
解析將“新的文體不斷涌現(xiàn)”表述為中國古代“文學”的內(nèi)涵“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的原因,屬于強加因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近代以前沒有受西方文學觀念的影響,中國文人學習及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經(jīng)史、諸子、辭賦等,其中六經(jīng)、諸子只是含有文學因素的作品。
B.20世紀以來,受西方文學觀念的影響,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更側(cè)重對符合西洋近代文學分類的詩歌、小說、戲曲等文學種類的研究。
C.研究中國文學史,不能用典型的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學觀來破壞中國文學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否定中國古代文學的特色及其價值。
D.如果將中國古代經(jīng)典中以原道、載道為價值追求、引導(dǎo)社會向善為終極目標的著作從中國文學史中剝離,中國文學會失去自身特色。
答案A
解析從原文來看,“六經(jīng)、諸子只是含有文學因素的作品”并非作者的觀點。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的自覺”并不適宜用來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并不存在一個永恒不變且中外適宜的“文學”概念。
B.曹丕認為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與《左傳》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達了希望建功立業(yè)、名垂后世的人生理想。
C.魏晉時期并未產(chǎn)生“文學的自覺”,因為如果對文辭之美的自覺追求是“文學的自覺”的話,那么這種自覺從先秦文學就已開始了。
D.中國古代文人都把明德、載道與經(jīng)世致用作為首要目的,中國古代文學從未有過“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自覺”時代。
答案D
解析“中國古代文人都”說法錯誤,文中是“絕大多數(shù)時代的絕大部分文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有的學者雖然承認“地方史研究方法的介入無疑會更加有效地回答人們腦海里被抽象化的‘政治’如何在一些普通中國人的具體行為中發(fā)生作用的問題”的觀點,但同時卻擔心地方史“難以回答政治為什么會在超地區(qū)的范圍內(nèi)如此前無古人地改變著整個生活世界的問題”。一句話,他們就是認為社會史難以完成學科整合的歷史使命。很顯然,這種擔心的本質(zhì)就是否定社會史是一種研究方法,是一種觀察歷史的視角,仍把社會史當作歷史學的一個分支了,那么自然也就由此推論出社會史是沒有能力解讀政治史的。
首先,我們?nèi)哉J為社會史是一種新的史學研究方法,是觀察歷史的一種新視角,不論是地方史還是跨地域的整體史。作為方的社會史是有能力駕馭跨地區(qū)的宏觀政治的,其中最基本的理由之一是,地方視野里的政治史研究,有些選題本身就是在解讀跨地域的國家政治的總體演變軌跡。其次,從社會史對政治史研究的實際操作要求看,這種擔心更是沒有必要。從地方社會去解讀整個國家的宏觀政治,是從各自地方歷史場景出發(fā),通過對地方具體歷史事件的分析,來考察國家的宏觀政治在這個地方的實施以及演變情況的。因為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地形復(fù)雜、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歷來不平衡、區(qū)域差異較大,所以國家的宏觀政治,包括法律法規(guī)、各種措施和制度等在各個地方的貫徹執(zhí)行不可能是整齊劃一、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在國家政治強烈滲透到普通人生活的近代,國家政治在各地的實施也不可能“剛”性到一成不變的程度,它總會根據(jù)各地的實際狀況做出某些適當?shù)恼{(diào)整。近些年的社會史研究成果已毫無疑問地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在社會史這里,或者說與傳統(tǒng)的政治史不同的是,“政治”不再是一個孤立的、脫離具體歷史情境和社會變遷的宏大敘事框架,而是立足于具體的時空坐標點上的。
運用從地方史的視角去解讀政治史這一新的研究思路,就可以把國家的整體政治在各個地方的具體實施狀況較為全面地展現(xiàn)出來,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綜合研究,進而揭示國家宏觀政治的總體發(fā)展脈絡(luò)。既立足于“地方”,同時又不斷地超越“地方”,相比之下,過去的傳統(tǒng)政治史正是缺少這種微觀細致的考察。在脫離了一個個具體的歷史場景的那種宏大敘事框架下的填充式研究,由于“缺乏解釋能力和敘述魅力”,很難避免出現(xiàn)千篇一律、僵化呆板和“機械教條的圖解”的缺憾局面,以至于“人們在政治史的表述中除了了解到堆積出的一系列事件序列和機械的制度描述外,根本無法感受到中國政治運作奇詭多變的態(tài)勢與人們?nèi)粘I畹年P(guān)聯(lián)意義”。而社會史視角下的政治史研究,恰恰能夠改變這種狀況。把國家的宏觀政治放置到一個區(qū)域(或叫地方)具體的歷史脈絡(luò)中去理解,通過各個地方這一視野,我們能夠窺探到整體政治史這張地圖,而且所看到的這張整體史的地圖較之從前更為多姿多彩和真實可靠。
(選自王海燕、宋馥香《從“地方”到“整體”
——社會史視角下的政治史探析》,有刪改)
4.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于政治為何能在超地區(qū)的范圍內(nèi)改變著整個生活世界這個問題,有的學者認為地方史難以回答。
B.有些學者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社會史有能力解讀政治史,并且社會史視角下的政治史研究比傳統(tǒng)政治史研究更科學。
C.社會史是一種新的史學研究方法,是觀察歷史的一種新視角,不能把社會史當作歷史學的一個分支。
D.國家宏觀政治的實施及演變情況會反映在一個地方的具體歷史事件中,研究地方史,能解讀國家宏觀政治。
答案B
解析從文中來看,社會史視角下的政治史研究只是改變了一種不好的狀況,“更科學”這種說法于文無據(jù)。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區(qū)域差異較大,這就決定了國家的宏觀政治在各地實行的情況是有差別的。
B.近代,國家政治強烈滲透到普通人生活中,各地在實施國家政治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因地制宜進行了某些調(diào)整。
C.傳統(tǒng)的政治史中“政治”是一個宏大敘事框架,這個宏大敘事框架是孤立的,它脫離了具體的歷史情境,人們無法感受到政治與日常生活的關(guān)聯(lián)。
D.政治史如果從地方史的視角去解讀,就能較為全面地展現(xiàn)國家的整體政治在各個地方的具體實施狀況,從中發(fā)現(xiàn)國家發(fā)展的規(guī)律。
答案D
解析“從中發(fā)現(xiàn)國家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對原文中“揭示國家宏觀政治的總體發(fā)展脈絡(luò)”的曲解。
6.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抽象的“政治”怎樣影響著一些普通中國人的行為,作者與有的學者都認為通過“地方史”研究一定能回答這個問題。
B.有些地方視野里的政治史研究選題就是在解讀跨地域的國家政治的總體演變軌跡,所以社會史是有能力駕馭跨地區(qū)的宏觀政治的。
C.“地方史”研究方法是對一個個具體的歷史場景進行微觀細致的考察,它立足于“地方”,同時又不斷地“超越地方”。
D.社會史視角下的政治史研究不是千篇一律、僵化呆板和“機械教條的圖解”,而是多姿多彩和真實可靠的整體政治史的圖解。
答案A
解析原文是“地方史研究方法的介入無疑會更加有效地回答……”。
【二】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客游
李賀
悲滿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謁承明廬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時別家廟,三年去鄉(xiāng)國。
旅歌屢彈鋏④,歸問時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賀家鄉(xiāng)的山。②承明廬:漢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詩云:“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雹燮皆停骸捌皆敝钙皆w勝。李賀作客潞州,是舊趙地,故云“平原客”。④彈鋏:《戰(zhàn)國策?齊策》載馮諼才華出眾,在孟嘗君門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彈鋏而歌,要魚、要車等。⑤裂帛:指寫家信。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詩歌標題“客游”點明了詩人的身份,即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通過標題可以看出詩歌要表達的情感可能有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虛寫的手法表現(xiàn)詩人遠在千里之外內(nèi)心的情懷,“日暖”屬于想象的內(nèi)容,詩人想象家鄉(xiāng)溫暖的太陽照耀在南山的石頭上。
C.首聯(lián),下句的“暖”字與上句的“滿”字形成鮮明的對比,寫出了在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心目中,故鄉(xiāng)永遠是溫暖的,永遠是值得依戀的。
D.頷聯(lián)上句中“承明廬”指代當朝統(tǒng)治者,表達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詩人以“平原客”自稱,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慨嘆。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邁、年歲已高”的意思,詩人通過寫自己老邁,表達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情。
答案CE
解析C項“下句的‘暖’字與上句的‘滿’字形成鮮明的對比”錯誤,應(yīng)該是“暖”字和“悲”字形成對比。E項頷聯(lián)中的“老”字是“總是”的意思,突出了詩人在外漂泊的時間長,表現(xiàn)了詩人羈旅漂泊和懷才不遇的凄楚與痛苦。
(2)唐代詩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園書動經(jīng)年絕,華發(fā)春唯滿鏡生?!贝拊娭械摹皶敝讣倚?,李詩尾聯(lián)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請簡要分析兩者表達的情感的異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異:崔詩主要寫詩人長期不能回家,所以連家信也常年斷絕,春天到來之時看到了鏡中的白發(fā),表達了韶光易逝的愁苦。李詩主要寫詩人想入朝為官而愿望始終得不到實現(xiàn),于是想寫封家信告訴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悲傷。
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沁園春?九華葉賢良
劉克莊①
一卷《陰符》,二石硬弓,百斤寶刀。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烏絲闌展,醉墨龍?zhí)?。牛角書生,虬須豪客②,談笑皆堪折簡招。依稀記,曾請纓系粵,草檄征遼。
當年目視云霄,誰信道、凄涼今折腰。悵燕然③未勒,南歸草草;長安不見,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塊④,歌罷猶須著酒澆。休休也,但帽邊鬢改,鏡里顏凋。
注①劉克莊:南宋詞人,其詞繼承了辛棄疾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及豪放風格。②牛角書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時牛背上讀書遇權(quán)臣楊素事。虬須豪客:用虬髯客張仲堅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燕然山?!逗鬂h山?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④磊塊:一作壘塊,《世說新語?任誕篇》云:“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p>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首三句連用三個數(shù)詞,塑造出詞人年少時精通韜略、武藝高強的形象。
B.“曾請纓”與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的“請纓”,都指投軍報國。
C.“折腰”反用陶潛作彭澤令不肯為五斗米折腰事,暗指自己今日不得志。
D.“悵”兩句寫出了詞人未能出擊強敵、刻石勒功而草草南歸的歉疚之情。
答案D
解析“歉疚之情”錯誤,“悵燕然未勒”句,是用《后漢書?竇憲傳》所載竇憲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的典故,表達的是詞人功名未就、報國無門的悵恨。
(2)此詞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借用古人古事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試比較這兩首詞,簡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片寫詞人贊頌在京口建立霸業(yè)的孫權(quán)和率軍北伐、氣吞胡虜?shù)膭⒃?,表示要像他們一樣金戈鐵馬為國立功。下片借諷刺劉義隆冒進誤國表明自己堅決主張抗金的立場和態(tài)度,并以廉頗自比,既表明自己對朝廷忠心耿耿,隨時準備抗金殺敵的決心,也表現(xiàn)出擔心報國無門的憂慮。全詞塑造了一位為國憂心、老驥伏櫪的愛國詞人形象。
此詞上片塑造了一位能文能武、期待建功立業(yè)的英雄形象,借李密、虬髯客的事跡表現(xiàn)所與交游的人若非飽讀詩書之士,便為行俠仗義之人。下片回憶自己未能出擊強敵,像古代英雄那樣登燕然山勒石紀功,只能草草歸故里的經(jīng)歷,如今華發(fā)蒼顏,不能再展抱負,只好以酒澆愁。全詞塑造了一個滿腔憂憤的愛國詞人形象。
高三語文二輪復(fù)習資料相關(guān)文章:
高三語文二輪復(fù)習資料
下一篇:高考必備物理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