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與提高化學課堂效率的方法
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與提高化學課堂效率的方法
初中化學有很多的一定與不一定現象,這常常讓大家覺得混亂,這就需要慢慢梳理了,小編在此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tài)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tài)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如Cl- 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單核粒子(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11、(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3)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4)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于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S一定大于C。
13、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后面的N為+5價)
14、酸溶液一定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顯酸性,而 NaHSO4屬鹽。堿溶液一定為堿性溶液,但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顯堿性,而Na2CO3、NaHCO3為鹽。堿溶液就是堿的水溶液,堿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15、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16、是單質鐵參加的置換反應(鐵與酸、鹽的反應),反應后鐵一定顯+2價(即生成亞鐵鹽)。
17、制備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在裝藥品前一定要檢查氣密性。 點燃或加熱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18、書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不一定都寫在左邊。如NH3 、CH4
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效率
我是非常注重課堂效率的,在我看來,課下學習一小時也比不上課上認真聽講一分鐘!何況很多孩子課下效率更低,一個小時里,一會兒起來喝喝水,一會兒吃點東西,一會兒聽首歌,結果真正有用的時間不到15分鐘!
在課堂上,老師都會反復講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容易出錯的地方,老師還可能會補充書上沒有的知識點。如果課堂效率不高,重難點,易錯題,拓展知識都沒有聽到,回去翻開作業(yè)本必然什么都會,課下效率就低,學習學到很晚卻收獲很少,于是很多同學在初三都陷入一個死胡同:在家學習挺努力的,為什么成績提高不了?
白天在課上昏昏沉沉,晚上在家里自己琢磨白天老師講了什么,當然提高不了!所以專心聽課,提高課程效率非常重要!
如何能做到課堂效率提高呢?
從老師的角度,我告訴大家,一般來說,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有這么幾個環(huán)節(jié)是非常有價值的:
1、在講新課前,一般都會復習上一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或者把今天要講的材料引個頭,概述講課的目的,或者預習、概敘要闡述的問題。這幾分鐘如果把我好了,會提高整堂課的聽課效率。
2、在講課過程中,如果老師再三強調這是考試重點、這是考試的易錯點、這是要必會的方法、必會的例題的時候,孩子們應該馬上抓住這最精華的幾分鐘,認真聽課!
3、一堂課的最后幾分鐘更加重要,因為大部分教師會在這段時間總結本節(jié)課所講的主要內容,這時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與老師一起復習,總結歸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