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方法
語文的邏輯性在語法學習中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古代詩詞格律因為有著嚴格的語法規(guī)定,所以對學生邏輯思維的鍛煉效果很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方法
1.古詩文教學
語文的邏輯性在語法學習中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古代詩詞格律因為有著嚴格的語法規(guī)定,所以對學生邏輯思維的鍛煉效果很好。教學杜甫《登高》一詩,筆者要求學生對詩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進行邏輯理解。很多同學認為“苦”是形容詞“艱苦”或動詞“苦于”的意思。之后我用提示的方式,要他們通過詞性的理解來反思。就有學生通過邏輯性的思考,根據(jù)對仗的原理,“苦”和“新”對仗,“新”是副詞“剛剛”的意思,那么“苦”也必然是副詞,從而得出應該是“非常”之意。這樣,學生對文本的錯誤理解得到了糾正。
因為中國傳統(tǒng)思維有著形象性的特點,在邏輯上更接近辯證而不是分析,所運用的說理方式往往是通過直觀淺顯、生動形象的事物來表達思想。文言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具象化、形象化的意象表達。如《勸學》,除了少數(shù)地方直接說理,其余幾乎是比喻。課文第一段連用五個比喻:“青出于藍”、“冰寒于水”、“直木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來論述學習的意義。荀子把學習的深奧道理寓于大量常見的、直觀的事物中,使讀者容易接受。這里就存在著,對于文中出現(xiàn)的各種比喻,并不是所指客體的實際狀態(tài),而是喻象表達所指。這些不斷出現(xiàn)的比喻和學習程度的重要性是層層疊加的。只有深刻地理解這點,才能更進一步地理解荀子所表達的意思。
2.文本閱讀
在平時的語文學習和語文考試中存在著閱讀量大的問題,怎樣提高閱讀速度和精度,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呢?可以通過邏輯思維的鍛煉來實現(xiàn)。因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著邏輯結構的,無論是作業(yè)還是考試,能選入的閱讀文章更是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在實際訓練中,特別要注意那些如“根據(jù)上文可知……”或者“由文中得到的提示,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的問題。這種問題已經(jīng)明確地告訴我們只要順著問題找到關鍵詞、關鍵句,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對于一篇文章的結構,作者在寫作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順著一個邏輯結構來表達,這個結構是文章的靈魂。作者的思想、表達的情感、告知的內(nèi)容都是緊緊圍繞著這個結構來展開的。在文章閱讀時,要抓住具有連貫性的詞句,因為思維過程也是使用語言的過程。具有指謂性和交際性的語言是由語詞指號構成的體系,是語詞指號和語詞意義的統(tǒng)一體。通過一些關鍵詞句及問題形成的概念來判斷文字背后的表達,才能推理出作者的意圖。如《說“木葉”》一文,從辨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等意象的漸進性改變來闡釋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作者的情感在這種暗示性中改變。只有把握住各個階段凝縮的作者不同程度的感情,并將這種階段性的文字表達為一個個概念。要明白這種概念是作者思路的階段性和發(fā)展性的統(tǒng)一,才能深刻理解全文,這種分析概念來推理文章的思考,是一種邏輯思維的鍛煉。
2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
一、文學感知能力的提升
文學的感知屬于初步思維能力。一些學生學習語文,遇到較為深刻復雜的內(nèi)容就會覺得讀不懂,無法體會其美??吹揭黄獌?yōu)美的文章,教師應教導學生懂得欣賞作品的美,具體方法便是教會學生首先從作品詞句中領悟,由淺入深,透過句子的表層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深意。而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學生感受到的文學形象開始往往是十分模糊的,還不能用完美的語言表達、描述所感知的形象。教師應當用巧妙的教學語言啟發(fā)學生,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感知描述、表達,將這種感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引導學生對文學深度思考。只有提高了這種文學感知能力,才能逐步實現(xiàn)對文學由簡單到豐富的飛躍,學生才能真正欣賞文學作品,培養(yǎng)鑒賞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
二、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發(fā)散性思維,又稱擴散性思維、輻射性思維、求異思維。指從多種角度思考探索問題,尋找多樣性解決問題的思維”。傳統(tǒng)語文教學往往習慣從一個角度激發(fā)學生思考積極性,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這樣教學往往忽略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在這種固定思維培養(yǎng)下,學生的思維無法拓展開來?,F(xiàn)在高考題中有很多涉及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考查,如閱讀探究題,還有以新材料作文形式考查的作文題等。這樣的考試形式呼喚語文課堂應注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思維能力,只有將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出來,才能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真正熱情。因此,教師平常應鼓勵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在文學園地里盡情施展才華。
如何培養(yǎng)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課文學習中,對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同的學生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教師不必總以權威形式評價學生的觀點與看法,應多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肯定他們的想法,指出他們思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敢于質疑,在合作探究中得出真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判斷與指導、提升與評價。如魯迅小說中的人物阿Q形象分析,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評價作品中的人物,這樣可讓學生深入閱讀文本,挖掘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有的同學認為他自欺欺人,性格懦弱;有的認為他妄自尊大,健忘麻木;有的認為他愚昧,欺軟怕硬,膽小,逆來順受。以上這些看法不一定都是準確的,卻能調動同學們深入研究課本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分析,在學生對人物形象產(chǎn)生質疑的時候,及時予以引導,將討論引向深入。由學生品評人物,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格局,讓課堂成為“大家一起參與”的課堂,答案因此變得豐富多彩。
在平常新材料作文訓練中,我們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得出創(chuàng)新立意。這同樣是一種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突破只從正面立意的思維習慣,反向立意同樣能寫出好文章,“反彈琵琶”同樣能奏出美妙動聽的樂曲。只要他的觀點是合乎材料本意的,教師就應當予以認同。突破只從其中一個人物形象入手的思維習慣,從多個人物形象入手,分別進行分析,得出最佳立意。
3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技巧
1.邏輯分析法
這是指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主體通過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進而獲得概念,形成判斷,進行合乎邏輯推理的思維活動過程。在人類的學習活動過程中,這是一種最常用的思維方法。概括地講,它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實現(xiàn)。
第一,確定思維方向,理解問題實質。如在以《我的父親》為題作文時,就要搞清楚這類型文章的構成要素、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在整個文章中的地位;搞清楚未知因素是什么?現(xiàn)有資料情況如何(有多少可以利用?!能否滿足要求?)等。對諸如此類問題的深入思考,都有助于把握問題的實質。
第二,擬訂解決問題計劃。即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些有用資料以達到問題的解決,制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如果不能直接找到有用資料與未知因素之間的聯(lián)系,可采取迂回性戰(zhàn)術,先探討有助于解決主問題的一些輔助性問題。如思考:在以往學習過程中,遇到過同類型或相類似的文章嗎?這類型文章的具體寫作步驟是什么?它能夠有幾種不同的寫作方法?它們是如何運用典型材料來襯托鮮明個性的?對這些問題的逐個思考,將有助于制訂和選擇寫作的最佳方案。 第三,具體執(zhí)行計劃。即要嘗試性地運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既是具體地檢查和驗證每一個步驟,保證它們正確無誤,又要回到原來的問題,檢查解題的結果,弄清結論是否真正同問題切合,是否還可能派生出其它結果。至此,一個思維過程才算結束。
2.順向求同法
順向思維,是指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循著課文內(nèi)容的指向去思考。在語文學習中,循著課文內(nèi)容的指向思考,并從正面考慮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求同性。例如,學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分析課文第二大段內(nèi)容時,根據(jù)課文描述的四次幻景的內(nèi)容,從正面去思考,得出答案:一方面,表現(xiàn)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得到溫暖,得到食物,得到歡樂,得到親人的愛撫;另一方面,說明在當時的社會里,小女孩不可能得到溫暖、食物、歡樂和親人的愛撫,因此,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是幻想而已,從而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讓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學習,為開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奠定了基礎。
4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的技巧
重視思路教學,訓練思維邏輯性
葉圣陶先生很重視“思路教學”。他認為“一番話一篇文章,思路從什么地方出發(fā),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達到這條路的終點,都要踏踏實實摸清楚。”從思維入手閱讀文章是由思路的內(nèi)涵決定的。“思路”即思維的脈絡,形成文字便稱之為“語脈”。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條理由此及彼表達思想的路徑、脈絡。這個路徑和脈絡實際是一個連貫的、有條理的思維過程,這個思維過程,要求圍繞一個中心點,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一個方面到更多方面沿著一個中心線索,把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組成一個嚴密的整體。
文章結構是指對材料的組織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內(nèi)部聯(lián)系的認識,思維的發(fā)展都要通過結構、層次和段落傳達出來,因此,文章的結構安排是由思路決定的,思路是結構安排的依據(jù)??梢?,文章的結構體現(xiàn)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結構體現(xiàn)出來的。如果能夠正確地分析文章的結構,也就能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1、分析語段的結構,把握語段的思路
分析語段結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綱帶目。中心句是語段的“總綱”。分析語段結構,如果語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須找準中心句。
凡屬先擺觀點然后分析論證,或者先擺情況后解釋說明,或者先總說后分說之類的語段,第一層都劃在始發(fā)句與后續(xù)句之間。與此相反,屬于先分析論證后得出結論,或先分述后總結之類的語段,第一層則劃在終止句前面。如果是照應式語段,第一層則劃在始發(fā)句后,第二層則劃在終止句前。
(2)理思路,弄清結構。語段的結構形式不外乎兩種:一是縱向結構,一是橫向結構。弄清結構形式,語段的層次便基本明晰了。
(3)抓標志,分析結構。語段里常運用一些關聯(lián)詞語或關鍵詞語表示句與句間的邏輯關系,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或問題的幾個方面,是并列關系;“總之”、“由此可見”表示結論,一般是分總關系;“所謂”表示有所解釋,是解說關系;此外,對應的詞語、相似的句式、語意的分合、方位的順序等,都是分析語段層次的突破口。
(4)抓句子語意間隙,分析結構。有些語段,既無關聯(lián)詞語,又無外在的形式標志,分析結構時,就要認真研究各句內(nèi)容,揣摩它與前后相鄰句子語意的疏密度。彼此語意關系最近,間隙最小,結合最緊的,便是最后一個層次;彼此語意關系最遠,間隙最大,結合相對松散的,便是語段的第一個層次。
2、分析文章的意義段,把握文章的思路
理解一篇文章,必須劃分出意義段。有了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篇章的結構。怎樣劃分意義段呢?
(1)辨明文體,選準角度。劃分層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標準進行內(nèi)容上的歸類合并。不同文體用以劃分歸類的標準不同,如記敘文體,可根據(jù)人或事的不同,根據(jù)時間、空間的變換來劃分;議論文體,可從總體上根據(jù)引論、本論來切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內(nèi)在邏輯關系、材料性質、論證方法,進一步按常見的論證結構(并列、對照、總分、層進)作切分;說明文體,緊扣說明對象,根據(jù)其特定的說明順序,或按時間、空間,或按事物自身的構成,或按事件發(fā)展順序,或按事理邏輯(輕到重、簡單到復雜)來劃分。
而科技文一般屬消息一類,其結構一般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話題,介紹新工藝、新技術、新見解、新成果,后邊若干段落從不同角度具體介紹這個“新”,介紹它的構造、原理、發(fā)展、現(xiàn)狀、評價等等。
(2)辨明重要的文句。文意中的有些句子,如領起句、總起句、過渡句、前呼后應句(包括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文句),往往能體現(xiàn)文章思路,為我們劃分文章結構提供了重要參考。
(3)審辨標志性詞語。有些文章,為了表達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標志性的詞語來表明前后上下內(nèi)容間的關系。找出這些詞語并仔細區(qū)別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們對文章結構的分析??梢宰鳛闃酥拘栽~語的有:A、順序詞,B、關聯(lián)詞,C、指代詞,D、范圍詞、E、類別詞、F、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xiàn)的同義詞或近義詞語。
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方法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邏輯能力培養(yǎng)方法
上一篇:高中語文用什么方法提高
下一篇:如何背高中語文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