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政治學習方法>

2022高中政治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時間: 淑燕4594 分享

提高記憶對高中政治內容有很大的幫助,高中學生可以把重點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這次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政治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中政治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⑴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fā)展。⑵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⑶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fā)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的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2.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決定著社會的性質與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tài)的變革和更替。⑴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⑵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guī)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使人類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l解析:兩大基本規(guī)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fā)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狀況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表明生產關系一定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狀況的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上層建筑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fā)展和變革。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fā)展,阻礙社會前進。表明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又一基本規(guī)律。

3.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

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fā)展的過程是曲折的。社會發(fā)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xiàn)的。①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xiàn)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②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但這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過社會主義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fā)展。改革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②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勞動群眾還直接創(chuàng)造了精神財富);③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①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②群眾觀點: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③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并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5.價值與人生價值

⑴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⑵人生價值:①人的價值就在于創(chuàng)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需要依靠社會創(chuàng)造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因此每個人理當用自己的勞動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滿足他人。一個人付出了心血和勞動,滿足了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xiàn)了對自我的滿足。)②人生的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tǒng)一。③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主要是看他的貢獻。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事業(yè)的貢獻。在今天,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

6.價值觀與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⑴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⑵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在生活中,我們都要面對如何選擇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的問題,選擇正確,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選擇錯誤,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遭到失敗。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價值觀不同,人們努力的方向、行為的態(tài)度、方式和結果也就不同。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在面對公義和私利、生與死的沖突時作出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幸福觀、家庭觀和戀愛觀,也決定著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的基本態(tài)度、思維方式和行動結果。

總之,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是我們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航標。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我們應該樹立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l注意:價值觀有正確和錯誤、先進與落后之分。不同的價值觀有不同的導向作用。①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錯誤的、非科學的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消極的阻礙作用。②正確的價值觀能指導人們積極、健康地生活,引領人邁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錯誤的價值觀則會使人誤入歧途,讓人容易滑向個人主義的泥沼,容易與平庸和茍且為伍。

7.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和主體性特征。因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必須⑴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⑵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yè)、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的價值追求。

8.如何真正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社會利益的關系)

⑴多數(shù)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有決定性的因素,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多數(shù)人的利益要求。⑵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⑶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考慮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⑷當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利益沒有發(fā)生沖突時,要把個人、集體和社會三者的統(tǒng)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解析:(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

(2)不同的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各不相同(主體性)。

①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②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③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9.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

⑴在勞動和奉獻中創(chuàng)造價值。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勞動中,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創(chuàng)造價值。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實現(xiàn)和證明自己的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chuàng)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⑵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基礎。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xiàn)。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⑶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發(fā)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10、個人與社會相統(tǒng)一原理

1、原理:社會發(fā)展是個人發(fā)展的基礎。社會發(fā)展也離不開個人發(fā)展。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2、方法論: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即既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條件,同時又要為社會的進步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

11、理想和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

(1)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也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強大動力。一個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堅定正確的方向,就能夠把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命運、人類的幸福結合起來,從而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在當代,只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追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創(chuàng)造自己永恒的價值,才能鑄就無愧于時代的輝煌。

高考政治易錯選擇題知識點總結

經濟學:

1、 價格由購買力決定

2、 商品的價格取決于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3、 等價交換是指每次交換商品的價格都應與價值相一致

4、 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

5、 高新技術能夠使用權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

6、 國有資產等同于公有資產

7、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混同

8、 國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9、 國家主要通過行政手段干預經濟

10、 政府要減少對市場經濟的干預

11、 微觀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宏觀經濟總是對立的

12、 股票是一種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

13、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失業(yè)率

14、 國民收入與財政收入混同

15、 稅收可以由稅務機關隨意加以調整

16、 國債可以無限制發(fā)行

17、 消費決定生產

哲學部分

1、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2、意識能夠對客觀事物起促進作用。

3、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指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起直接的推動作用。

4、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xiàn)為能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5、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6、正確的意識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fā)點。

7、要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須實現(xiàn)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8、新出現(xiàn)的事物必定戰(zhàn)勝舊事物。

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

10、整體就是指由事物的各個要素相互聯(lián)系構成的有機整體。

11、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12、一切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變化就是發(fā)展。

13、規(guī)律是客觀的,既不能被創(chuàng)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滅,是永恒不變的。

14、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guī)律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15、只要發(fā)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

16、只要把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guī)律結合起來,就能收到預想的效果。

17、感性認識的總和就是理性認識。

18、獲得正確的理性認識是認識的目的。

19、理性認識來源于感性認識。

20、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

21、事物的本質是穩(wěn)定的東西,對事物本質的正確認識也是穩(wěn)定不變的。

22、現(xiàn)象是本質的表現(xiàn),本質是現(xiàn)象的總和。

23、矛盾就是對立的雙方相互排斥、相互斗爭。

24、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決矛盾。

25、新事物就是新出現(xiàn)的事物。

26、理性認識對事物發(fā)展起促進作用。

27、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就能對實踐起重大的指導作用。

28、承認個人利益就是個人主義。

29、堅持集體主義就不能講個人利益。

30、事物的性質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決定的。

31、人生的真正價值就是多為社會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

32、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33、理論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

34、認識的根本目的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35、人生最重要的是對理想和事業(yè)的追求,沒有金錢并不妨礙實現(xiàn)人生價值。

36、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

37、外因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38、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前提。

39、事物的聯(lián)系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

40、量變是事物的變化,質變是事物的發(fā)展。

41、量變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總和。

42、精神狀態(tài)決定著人們辦事情能否收到積極的效果。

43、現(xiàn)象是個別的、多變的,本質是穩(wěn)定的、永恒不變的。

44、人們揭示了事物的本質規(guī)律,辦事情就能獲得成功。

46、符合規(guī)律的個人活動對社會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47、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48、要獲得知識就要親自參加實踐。

49、主觀能動性決定辦事的效果。

50、具體科學知識講的是世界變化發(fā)展的最一般規(guī)律。

51、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所以人的意識都是正確的。

5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而矛盾是無差別的。

53、把不同質的事物區(qū)別開來,是一切認識的起點和目的。

54、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堅持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

55、 只有正確的認識才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56、 正確的思想意識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57、 人的認識必須符合終極真理

58、 解決主要矛盾是解決一切矛盾的前提

59、 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決定的

60、 事物的任何變化都是根本性質的變化

61、 間接經驗不如直接經驗可靠

62、 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

63、 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

64、 認識了事物的現(xiàn)象,就等于把握了事物的本質

65、 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來源

67、 理性認識不必以感性認識為基礎

68、 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基礎

69、 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從實踐中獲得的

70、 要實現(xiàn)社會價值最好先實現(xiàn)自我價值

71、 小康社會是中國人民的最終目標

72、 有些認識不需要通過實踐即可獲得

73、 應對反傾銷要加強行政干預

政治常識:

1、 政府直接行使管理經濟的職能

2、 政府參與企業(yè)經營活動

3、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的間接行使者

4、 直接選舉是我國選舉制度的本質特征

5、 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

6、 權利與義務等同

7、 黨代會修改憲法

8、 各級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有制定法律的權力

9、 全國人大和其它國家機關是相互監(jiān)督的關系

10、 人民代表大會和其它國家機關都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的

11、 國務院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12、 中共中央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機關,行使最高決定權

13、 人民政協(xié)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14、 各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共同執(zhí)政

15、 財產多少是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和落后的主要標準

16、 我國解決了各民族間發(fā)展晃平衡問題

17、 經濟發(fā)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團結的充分條件

18、 國家之間的關系是由社會制度決定的

19、 處理國際問題要按聯(lián)合國的決議決定自己的態(tài)度和政策

20、 安理會成員國三分之二贊成即可通過決議

高中政治學習方法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我們會遇見什么?有人說,高中政治就是比初中政治的內容要深一點,對嗎?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最常見的“誠實”為例,初中學習中,強調領會誠實的可貴、誠實的復雜性,會討論是不是要放棄隱私、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說出真相等等具體話題;而高中學習中對誠實的學習,可以是市場經濟下企業(yè)和消費者的信用;可以是現(xiàn)代社會治理中的政府公信力等更富有學理的知識;也可以觀察“誠”字的流傳演變,自篆而隸、自繁而簡,思考文字在文明傳承中的作用,文化發(fā)展與社會變遷的互動等哲學與文化角度的追問。

學懂政治而非記住政治

古語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里的“切問近思”,就在提倡多想當前的事情,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的事情。高中政治的四本必修模塊分別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經濟、政治、文化是我們社會生活的三大領域,而哲學,來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為我們認識世界提供哲學方法的指導。

關于經濟從多角度解讀生活問題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并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的學問。

有限的經濟資源,要用于發(fā)展商業(yè)住宅還是建一所公立學校?一個種梨的果農,如果暴雨減少了蘋果的收成,增加了梨的收成,他該高興嗎?為什么北京商場里的服裝比周邊小城市的服裝更容易打折促銷?為什么鯨魚瀕臨滅絕,雞卻沒有繁衍之憂?人民幣發(fā)行越多越好嗎?我們將會了解價格、供給、需求、替代品、彈性、市場競爭、貨幣政策等經濟現(xiàn)象,從經濟學的視角解讀生活問題。

關于政治深度把握教材

經濟與政治密不可分,政府的工作報告給人們帶來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英法美宣布加入亞投行的消息給經濟帶來重大利好,股市因執(zhí)政黨的會議公報而全線上漲……我們置身于政治生活中。

政治生活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相對于經濟,政治生活內容更多的涉及到社會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問題,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并為實現(xiàn)和維護一定的根本經濟利益服務的。政府的權力行使是否規(guī)范、社會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公民權益的保障是否完善,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政治模塊包含著公民、政府、民主、國際政治等基本知識,是我們認識政治現(xiàn)象的鑰匙。

關于文化以社會生活實際為載體

從人類第一次使用獸皮遮體、保存火種烘烤食物那一刻起,文化就誕生了?!皞}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生活越是富足,有關文化的話題就越多。穿衣有“服飾文化”、吃飯有“飲食文化”,班級有“班級文化”,城市有“城市文化”,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處不在。“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反映的是文化影響的深遠持久,“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反映的是文化的區(qū)域特征。

我們將認識文化的多樣性、繼承性,理解文化的傳承、交融和創(chuàng)新的意義,懂得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文化模塊的學習十分重視實踐性活動,同學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文化實踐活動中體會感悟多彩文化的魅力。

關于哲學源于對生活的深思

據(jù)說每個人在童年時期會有一個時刻,也許是在某個夏夜,抬頭仰望,突然發(fā)現(xiàn)了廣闊無際的星空。這時候,心中會油然生出一種神秘的敬畏感,一個巨大而朦朧的問題開始叩擊頭腦:世界是什么?我是誰?這種訝異和追問既激發(fā)了人們對智慧的追求和探尋,也觸及了哲學關于世界本原的問題的思考。

生活處處有哲學。知道水到零攝氏度會結冰,到100攝氏度會變成氣,這是科學,但由此知道量變可以引起質變并懂得防微杜漸、見微知著,這是哲學智慧;知道樹葉有正面有背面,這是生活常識,而由此思考“凡物莫不有對”并從中引出“一分為二”,懂得全面看問題,這是哲學智慧。

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追隨哲人的足跡,用理性和智慧的明燈點亮生活,便是哲學的魅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高中政治關注運用學科知識、學科思想和學科方法分析現(xiàn)實問題,針對問題陳述見解批判質疑;擬定課題進行有效研究;制定方案具體實施;搜集資料提出建議等。把政治課堂所學的學科觀點、學科理論與具體情境和生活主題結合,正是高中政治學習所要特別強調的。

關注生活、反思生活應該成為一種習慣。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源,會促使我們自覺的以學科的眼光來審視和思考:

同是參加兩會,人大代表稱“代表”,而政協(xié)委員稱“委員”。

——二者的產生方式不同,地位、職權不同;

蘋果價格上漲后,小西觀察到營養(yǎng)餐里搭配的蘋果換成了較便宜的橘子。

——蘋果和橘子存在互為替代的關系,蘋果價格上漲抑制了對蘋果的需求,增加了其替代品橘子的需求。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馬克思會怎樣解釋“夢想”的力量?

——夢想屬于一種意識現(xiàn)象,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選擇性,對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通過人們的實踐變?yōu)楝F(xiàn)實。

高中政治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文章

有關高中政治必背知識點

2022高中政治高考知識點總結精選10篇

高中政治教材重要知識總結

高中政治知識點匯總

高考政治必背大題知識點歸納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點知識點總結(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知識點總結(3)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點知識點總結(完整版)(3)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點知識點總結(完整版)(2)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匯總

84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