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學家長育兒故事:換位思考,角色互融
我的育兒故事 | 換位思考 角色互融
在我做學生的時候看過一本書《人性的弱點》,里面有一個觀點----善于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個觀點是一種處事的技巧,我很自然地將它運用到了和孩子相處的點滴中去。
page
1
換位思考
從孩子的角度去聆聽、去感知
我有一個感覺,可能許多家長都有。孩子還小的時候都是比較聽話的,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很叛逆,甚至和家長的要求背道而馳、引發(fā)爭執(zhí)。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小的時候孩子接觸的人與事還算有限,幾乎都在家長的掌握之中,你完全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影響你的孩子該做什么或不該做什么。但長大到某一階段就不是這樣了。很多家長將此歸咎于青春期的叛逆,其實我并不認為青春期就是分水嶺。
我認為隨著孩子接觸面的擴大,比如學校里同學的言行,或者網(wǎng)絡(luò)上的一些言論,等等,向他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如果孩子沒有一個很好的從小到大一直持續(xù)的連慣的被教育引導環(huán)境,就很難去判斷和分析生活中和社會上的一些現(xiàn)象,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慢慢地孩子會形成一些自己的認知,有些來自于孩子自己的思考,有些來自于要好同學的影響。久而久之,他原來從家長那里接受的一些理念會慢慢淡化,而家長還是以原先那種簡單的教育方式去糾正、去干涉顯然是行不通的,只會促其反感。何況,不得不承認,世界很大,我們所知甚少,當下各種錯綜復雜的信息有時連大人也“招架”不了。
所以當務(wù)之急是及時了解孩子當下的所見所聞所想,要做到這一點,首要的是和孩子的溝通,讓孩子愿意在你面前敞開心扉。這當然不僅僅是一問一答這么簡單的問題。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人們只愿意和投緣的人互訴衷腸。要想讓孩子覺得與你投緣,就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聽、去感知她的想法。
父女閱讀
page
2
還是換位思考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影響、去引導
的確,到小孩步入高中,家長能點撥孩子的只剩下一些生活經(jīng)驗了。在一些具體操作上,孩子懂得遠比我們想象得多。一些進口物品的說明書需要孩子去翻譯,做個PPT需要孩子去幫忙,網(wǎng)上查詢一樣東西也需要孩子出馬……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只有三樣:物質(zhì)上的保證、精神上的鼓勵和經(jīng)驗上的指導。當然后者還得建立在孩子愿意接受的前提下,因為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誰都喜歡聽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你的經(jīng)驗以什么樣的方式傳遞給你的孩子決定你要的效果。所以我們必須學習用孩子喜歡的方式給她建議,并且是在探討中建議,讓她覺得這個結(jié)論是她自己得出的。而不是我是家長我生了你我養(yǎng)了你就一定要聽我的,我是家長所以我一定是對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會注意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或者去預估孩子在一定時期可能會面對的一些問題,當然這不用刻意地去留意去挖掘,只要家長做個有心人,許多事情完全可以在余光掃過之時就可以明了的。比如:考試失利也好、春風得意也好,我直接通過微信把一篇教育文章發(fā)給她,然后晚上一起交流心得,讓她明白對待得失的道理。我感到這文章里有許多的道理,可以糾正許多孩子的問題,也可以糾正許多家長的問題,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對這篇文章的心得,在教育孩子這個工程上無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母女
page
3
角色互融
和孩子共同享受成長空間
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能夠成功地引導孩子還不夠,還要善于享受這個互動的過程,這其實是一個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孩子的成長大家都可以理解,家長的成長就是在和孩子的互動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并且毫不掩飾當著孩子的面加以肯定;就是和孩子共同研究一個難題直到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并且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悅。為了這一點,家長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學長,也可以是粉絲。
作者:曙光中學 張萌家長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本文作者:曙光中學
來源公眾號:賢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