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理論的名詞解釋_產生發(fā)展_分類_兩面性(2)
強化理論的應用
對強化理論的應用,要考慮強化的模式,并采用一整套的強化體制。強化模式主要由“前因”、“行為”和“后果”三個部分組成。“前因”是指在行為產生之前確定一個具有刺激作用的客觀目標,并指明哪些行為將得到強化,如企業(yè)規(guī)定車間安全生產中每月的安全操作無事故定額。“行為”是指為了達到目標的工作行為。“后果”是指當行為達到了目標時,則給予肯定和獎勵;當行為未達到目標時,則不給予肯定和獎勵,甚至給予否定或懲罰,以求控制職工的安全行為。[2]
強化理論有助于對人們行為的理解和引導。因為,一種行為必然會有后果,而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將來是否重復發(fā)生。那么,與其對這種行為和后果的關系采取一種碰運氣的態(tài)度,就不如加以分析和控制,使大家都知道應該有什么后果最好。這并不是對職工進行操縱,而是使職工有一個最好的機會在各種明確規(guī)定的備擇方案中進行選擇。因而,強化理論已被廣泛地應用在激勵和人的行為的改造上。在管理實踐中,正強化和負強化的使用并不能簡單化和絕對化。關于正強化和負強化的使用,從來自一個日本企業(yè)的以下調查中大家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發(fā):
在企業(yè)安全管理中,應用強化理論來指導安全工作,對保障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可起到積極作用。在實際應用中,關鍵在于如何使強化機制協(xié)調運轉并產生整體效應,為此,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1、應以正強化方式為主。在企業(yè)中設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產目標,是一種正強化方法,但要注意將企業(yè)的整體目標和職工個人目標、最終目標和階段目標等相結合,并對在完成個人目標或階段目標中做出明顯績效或貢獻者,給予及時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強化物),以求充分發(fā)揮強化作用。
2.、采用負強化(尤其是懲罰)手段要慎重。負強化應用得當會促進安全生產,應用不當則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現悲觀、恐懼等心理反應,甚至發(fā)生對抗性消極行為。因此,在運用負強化時,應尊重事實,講究方式方法,處罰依據準確公正,這樣可盡量消除其副作用。將負強化與正強化結合應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注意強化的時效性。采用強化的時間對于強化的效果有較大的影響。一般而論,強化應及時,及時強化可提高安全行為的強化反應程度,但須注意及時強化并不意味著隨時都要進行強化。不定期的非預料的間斷性強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4、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強化方式。由于人的個性特征及其需要層次不盡相同,不同的強化機制和強化物所產生的效應會因人而異。因此,在運用強化手段時,應采用有效的。強化方式,并隨對象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相應調整。
5、利用信息反饋增強強化的效果。信息反饋是強化人的行為的一種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應用安全目標進行強化時,定期反饋可使職工了解自己參加安全生產活動的績效及其結果,既可使職工得到鼓勵,增強信心,又有利于及時發(fā)現問題,分析原因,修正所為。
強化理論的兩面性
積極性
1、為預知與控制人類行為提供了一個操作性的角度。
斯金納之前的心理學理論皆關注于心理現象的內在方面,將心理現象看做一個“暗箱”,都認為心理現象是不可預知或難以預知的。而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描述了行為的可操縱性,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們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能力。但強化理論試驗本身屢次遭到當時與后人的置疑,即使其自己在最后也不得不承認:“新奇的成果, 第一是由于類似的意外, 并不是什么夸張的話, 近來重溫五年來的研究結果, 發(fā)現許多是由于繼電器和真空管的失誤而碰到新的發(fā)現。”
2、為社會及工作行為的培訓、教育以及人類社會化因素的培養(yǎng)形成,提供了心理學理論上的依據。
3、強化理論有助于對人們行為的理解和引導。
因為,一種行為必然會有后果,而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將來是否重復發(fā)生。那么,與其對這種行為和后果的關系采取一種碰運氣的態(tài)度,就不如加以分析和控制,使大家都知道應該有什么后果最好。這并不是對職工進行操縱,而是使職工有一個最好的機會在各種明確規(guī)定的備擇方案中進行選擇。因而,強化理論能被廣泛地應用在激勵和人的行為的改造上。
缺陷性
強化理論只討論外部因素或環(huán)境刺激對行為的影響,忽略人的內在因素和主觀能動性對環(huán)境的反作用,否定“失敗乃成功之母”的訓誡,將磨難不是當做財富而是作為負擔來看。而實踐也表明:強化理論對某些簡單的操作反應, 如在馴化動物、知識學習、兒童行為教育、弱智及在特定的條件下的行為矯正中, 可以得到相當的效果;當應用到常態(tài)的成年人行為干涉中, 當人們思維中的對成敗因素的主觀思維判斷、預期期望意識、本能欲望傾向等占了上風時, 強化理論往往便無法適用了。
強化理論將凡有結果的行為,,都歸之于強化的作用, 即使找不出直接的強化作用,,也可以用間接的、二級的甚至更高級的、繼發(fā)性的強化作用來解釋,但即使如此其理論往往也難以盡然解釋很多心理現象。特別是強化理論認為人們工作行為都是通過各種直接或間接獎懲措施而學習、訓練與社會經驗的結果,因而其也就難以解釋以下問題:
1、人們某些天生的行為能力,近乎本能的行為都是怎么來的。
2、人們?yōu)槭裁醇葧幸恍φ胬淼膱猿?、自我實現、堅守信念、追求公正公平、對科學真理的探求研究等不計代價、百折不撓的行為,又會有一些賭博、吸毒、網癮等等屢教不改的惡習。
3、有些人在某種狀況下會有一些以抑止克服自我心理沖動為特征的、計較得失的、非習慣性的,甚至違背其日常性格行為特點的純理智性的行為,而相反另有一些人會有一些不計利害得失的、具有性格色彩的非理智性行為的原因。在我們肯定了理智行為和非理智行為這兩種相互矛盾狀況不可能都是強化的結果前提下,那么到底理智性的行為和非理智性的行為那一個才是強化的結果呢。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