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詞語大全及解釋
那是一個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熱的太陽烤得田里的老泥鰍都翻白了,村邊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幾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頭,陡地變大了。下面是小編精選整理的含有“夏”的詞語大全及解釋,供您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夏的詞語1
夏葛
[xià gě] 1.夏天穿葛衣。
夏室
[xià shì] 1.夏朝世室之省稱。
蠻夏
[mán xià] 蠻夷與華夏。泛指邊遠地區(qū)和中原地區(qū)。
雷夏
[léi xià] 古澤名。即 雷澤。其地當今 山東 菏澤 東北面 黃河 南岸。
破夏
[pò xià] 1.佛教語。僧人在夏季三月須安居靜修,謂坐夏;坐夏期內(nèi)出外謂“破夏”。
旌夏
[jīng xià] 古時樂舞所用的大旗?!蹲髠?middot;襄公十年》:“舞師題以旌夏,晉侯 懼而退,入于房。”杜預 注:“旌夏,大旌也。”孔穎達 疏:“謂舞初入之時舞師建旌夏以引舞人而入,以題識其舞人之首?!睗h 馬融《廣成頌》:“建雄虹之旌夏,揭鳴鳶之脩橦。”
梅夏
[méi xià] 指初夏。因梅熟于夏初,故稱。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喜麥秋之有登,玩梅夏之無事。”宋 蘇軾《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皇太妃閣》詩之二:“雨細方梅夏,風高已麥秋?!?/p>
夏禹
[xià yǔ] 見〔禹〕
方夏
[fāng xià] 指中國,華夏。與“四夷”相對。
夏稅
[xià shuì] 1.田賦名稱。唐 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征收,稱為夏稅和秋稅?!杜f唐書·代宗紀》:“﹝ 大歷 五年﹞夏稅,上田畝稅六升,下田四升。秋稅,上田畝五升,下田三升?!?/p>
首夏
[shǒu xià] 始夏,初夏。指農(nóng)歷四月。
蛀夏
[zhù xià] 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納不佳,稱蛀夏。蛀,用同“疰”。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一:“今年春天我想了多少方法才把它減到六七錢一天,可是他蛀夏,又加上去了。”
坐夏
[zuò xià] 佛教語,僧人于夏季三個月中安居不出,坐禪靜修,稱坐夏。
夏槁
[xià gǎo] 1.供夏天食用的干魚。
迎夏
[yíng xià] 1.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夏和五方之南、五色之赤相配應,故于立夏日,天子率百官出南郊祭赤帝,迎接夏季到來。
夏禴
[xià yuè] 見“夏礿”。
楚夏
[chǔ xià] 南 楚 和諸 夏。
夏狄
[xià dí] 見“夏翟”。
過夏
[guò xià] 度過夏天;避暑每年他都到北戴河去過夏。
夏宗
[xià zōng] 諸侯夏天朝見天子。
夏的詞語2
夏種
[xià zhòng] 夏季的播種。
齊夏
[qí xià]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
頀夏
[hù xià] 夏,《大夏》,禹 樂名;頀,《大頀》,湯 樂名。后亦指典雅的古樂。
函夏
[hán xià] 《漢書·揚雄傳上》:“以函夏之 大漢 兮,彼曾何足與比功?”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函夏,函諸夏也?!焙笠浴昂摹敝溉珖?/p>
咸夏
[xián xià] 函夏。指中原,全國。
夏畦
[xià qí] 1.指夏天在田地里勞動的人。
解夏
[jiě xià] 佛教語。謂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滿而散去。
韶夏
[sháo xià] 1.舜樂和禹樂。亦泛指優(yōu)雅的古樂。
夏五
[xià wǔ] 喻文字有殘缺。
夏霜
[xià shuāng] 夏季降霜。
章夏
[zhāng xià] 1.古樂曲名。
夏社
[xià shè] 夏后氏 的社宮。《史記·封禪書》:“其后三世,湯 伐 桀,欲遷 夏 社,不可,作《夏社》?!薄吨駮o年》卷上:“﹝ 殷商、成湯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 亳,始屋 夏 社。”
夏翟
[xià dí] 亦作“夏狄”。
一夏
[yī xià] 1.一個夏季。
清夏
[qīng xià] 清和的初夏。
夏南
[xià nán] 春秋 時 陳 大夫 夏徵舒 的別名?!对?middot;陳風·株林》:“胡為乎株林?從 夏南?匪適株林,從 夏南!”孔穎達 疏:“徵舒 祖字 子夏,故為 夏 氏;徵舒 字 子南,以氏配字,謂之 夏南?!薄蹲髠?middot;成公二年》:“巫臣 曰:‘是不祥人也,是夭 子蠻,殺 御叔,殺 靈侯,戮 夏南,出 孔儀,喪 陳國,何不祥如是!’”杜預 注:“﹝ 夏南 ﹞ 夏姬 子 徵舒。”
休夏
[xiū xià] 1.謂夏日休閑。
夏篆
[xià zhuàn] 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為飾的車。
晩夏
[wǎn xià] 夏末。指農(nóng)歷六月。
夏服
[xià fú] 1.良箭名。
夏的詞語3
暑夏
[shǔ xià] 炎熱的夏季。
夏網(wǎng)
[xià wǎng] 謂 夏桀 所布的羅網(wǎng)。語本《呂氏春秋·異用》:“湯 見祝網(wǎng)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wǎng)。’湯 曰:‘嘻!盡之矣。非 桀 其孰為此也?’”后以“夏網(wǎng)”比喻密布的法網(wǎng)。
夏革
[xià gé] 革,通“棘”。
夷夏
[yí xià] 1.夷狄與華夏的并稱。古代常以指中國境內(nèi)的各族人民。
大夏
[dà xià] 1.周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夏禹時代的樂舞。
時夏
[shí xià] 夏季。
害夏
[hài xià] 苦夏。人體對夏季氣候不適應,表現(xiàn)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以至于身體消瘦。《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且説 吳山 原有害夏的病,每過炎天時節(jié),身體便覺疲倦,形容清減?!?/p>
夏育
[xià yù] 周 時著名勇士,衛(wèi) 人,傳說能力舉千鈞。
夏氏
[xià shì] 見“夏后氏”。
夏鼎
[xià dǐng] 即 禹 鼎。相傳 夏禹 鑄九鼎以象九州。其上鏤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參閱《左傳·宣公三年》。晉 左思《吳都賦》:“名載於《山經(jīng)》,形鏤於 夏 鼎?!彼?歐陽修《讀<山海經(jīng)圖>詩》:“夏 鼎象九州,《山經(jīng)》有遺載?!?/p>
夏楚
[xià chǔ] 1.古代學校兩種體罰越禮犯規(guī)者的用具。后亦泛指體罰學童的工具。《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编嵭?注:“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薄睹魇?middot;職官志二》:“有不率者,撲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積分超格敘用之法。課業(yè)倣書,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冊歲終奏上?!鼻?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爾敢下,我且以夏楚撲爾。”
夏成
[xià chéng] 猶夏熟。
僧夏
[sēng xià] 1.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數(shù)。夏,夏臘。唐 白居易《東都十律大德長圣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大和 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終於本院,報年八十六,僧夏六十五。”清 錢謙益《天童密云禪師悟公塔銘》:“世壽七十七,僧夏四十四?!?/p>
夏鑰
[xià yuè] 夏后氏文舞之樂。
夏橘
[xià jú] 果名。金橘的別稱。
夏鮌
[xià gǔn] 即 鯀。傳說為 堯 舜 時代的部落首領。禹 之父。由 四岳 推舉,奉 堯 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 羽山?!秴问洗呵?middot;君守》:“奚仲 作車,蒼頡 作書,后稷 作稼,皋陶 作刑,昆吾 作陶,夏鮌 作城?!?/p>
夏典
[xià diǎn] 1.夏代典籍。
夏節(jié)
[xià jié] 夏季。
夏孰
[xià shú] 見“夏熟”。
邊夏
[biān xià] 邊地少數(shù)民族與中原華夏族的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