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語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時間: 新華0 分享

編寫教案的過程也是教師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優(yōu)秀的教案能夠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寫好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誦、例”等11個字,認識多音字“背、圈”。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1.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提出疑問,小組合作解決。

2.指導朗讀,交流體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學習習慣,從而學習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要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簡介偉人,導入課文。

1.(孫中山先生的畫像)

這位偉人,大家認識嗎他就是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2.簡介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學習生活的課文。

板書課題:不懂就要問。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略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學,給出自讀提示,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出示提示,自學感知。

1.自讀提示:

(1)默讀課文,畫出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與同學交流。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學交流你對這件事的想法。

2.根據(jù)提示,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相關問題。

三、獨立學習,提出質(zhì)疑。

1.這篇課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xiàn)在請大家大聲朗讀一遍課文,讀完之后,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2.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3.根據(jù)學生的交流匯報,教師板書和解決主要問題: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先生”是誰

(3)“戒尺”是什么

(4)什么是“私塾”

(5)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要壯著膽子

(6)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其他同學都嚇呆了

……

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爭取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

設計意圖:

自學,提出自己的困難,找出認為有新鮮感的字詞和語句,共同商議解決。鍛煉學生自學和質(zhì)疑的能力。

四、研讀課文,交流展示。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教師指導:注意讀準平舌音“誦”,翹舌音“楚”,前鼻音“圈、段”,邊音“例、厲”。

另外注意多音字“背”,在文中讀“bèi”,組詞為“背誦”,還有一個讀音是“bēi”,組詞為“背包”。多音字“圈”,在文中讀“quān”,組詞為“圓圈”,還有一個讀音是“juàn”,組詞為“羊圈”。

2.教師補充資料,

私塾:孫中山小的時候是沒有學校的,想上學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個時候由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用個別教學,沒有教材,也沒有學習的年限。

先生:那個時候稱呼老師為“先生”。先生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一切都得聽先生的,學生不許多問。

3.學生交流如下:

通過兩次問題的討論,讓學生從“照例”“流利”“連連點頭”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認真,學業(yè)完成得極為出色,“壯著膽子”表達了他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想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愿望。(板書:背誦——很快心想——不懂(好習慣))

4.找出帶有下列詞語的句子讀一讀:“嚇呆了、霎時、鴉雀無聲、拿著戒尺、厲聲問道、收起戒尺、讓孫中山坐下”。(板書:提問——壯膽)

(1)課文插圖

看課文插圖,對比想一想,同學們的表現(xiàn)與先生的態(tài)度怎樣

(2)圍繞以上詞語展開討論研究: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先生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看課文插圖,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能有感情地運用有關詞語復述圖意。

5.學生質(zhì)疑:向先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還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師為什么卻鼓勵學生提問呢(教師幫助學生區(qū)分清楚:過去私塾封閉式的封建教育與今天民主開放式教育的不同。)

6.孫中山在那種棍棒教育下敢于提問,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樣的精神課文是怎樣告訴我們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明確:孫中山當時就有寧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可貴精神。)

五、深入畫面,指導朗讀。

1.自由組合,三人為一組練習。

2.請兩組同學匯報。

3.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根據(jù)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

(1)(如“……,有什么用呢”這句話是說孫中山認為糊里糊涂地背沒有用,要讀出肯定的語氣。

(2)“……,不怕挨打嗎”是別的同學感到奇怪,不明白,才問孫中山的,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3)“你會背了嗎”是先生厲聲問的,要讀出嚴肅、生氣的語氣。

(4)又如“請您給我講講吧!”應讀出懇求、期待的語氣;“我就講講吧!”應讀出表示答應的語氣。

設計意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部編版教材的教學重點,三年級應該訓練這樣的能力。

六、深入探究,學習精神。

1.學習了課文之后,你有哪些體會

(1)孫中山小時候讀書背誦,不糊里糊涂,能夠自己提出問題,正如名人所講“讀書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對他小時候的學習成績是“連連點頭”,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里,孫中山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問,他認為“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種“勤學好問、讀書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板書:不懂就要問)

2.說說你在平日的學習中是怎樣勤奮好學的

七、拓展提高,積累運用。

1.遷移練習。用“糊里糊涂、壯大膽子、不懂就要問、弄清楚、連連點頭”等詞語寫一段話來贊揚一位同學勤學好問的精神。

2.積累格言,明白讀書道理。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些關于讀書方面的格言,請你用心讀一讀,悟一悟,定會有收獲。

①奮發(fā)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②蜂采百花釀佳蜜,人讀萬卷知深理。

③書聲歌聲聲悅耳,粉筆鋼筆筆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橋,勤奮撥開智慧門。

⑤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⑥千古文章書卷里,百花消息雨聲中。

⑦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抄一些用來自勉呢

本課的學習方法:

1.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對這件事的看法。

2.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tài)度,學習他刻苦讀書、勤學好問的精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會本課“要、先、思、很、少、講、于、氣”9個生字,認識四個偏旁。

教學重點:

理解孫中山回答同學的那句話,學習他的勤學好問的精神。正確規(guī)范書寫生字。

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理解為什么孫中山寧可冒著挨批評的危險,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學。

1、小朋友們,誰知道孫中山先生?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同學們交流有關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2、今天我們來學習孫中山先生小時侯的故事,叫“不懂就要問”(板書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小朋友們心中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課文里是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鼓勵學生在朗讀中尋找答案。

二、嘗試學習,識字讀文。

1、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教師范讀課文,交流: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合作學習。(各組選一段嘗試自學)

學習任務:

a、用喜歡的符號標出生字、讀準字音。

b、用好辦法記住生字的字形,并給它們找找朋友(組詞)。

c、先畫出帶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讀一讀,再把這段話連起來讀正確、讀流利。

d、合作方式:

組長組織大家圍繞上述任務學習、交流。

明確分工各負其職,人人做好當小老師的準備。

如:可以一人負責教生字的讀音,一人負責介紹識記生字的方法并組詞,一人負責領讀帶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負責指導朗讀整段話。

e、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三、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1、各組輪流上臺,人當小老師,指導其他小朋友學習課文的其中一段。

a、在匯報交流過程中,各組的組員之間、臺上的小老師與臺下的小朋友之間可以互相補充。

b、教師點撥:

引導學生讀準生字字音:“思”是平舌音,“很”是前鼻音,“著(zhe)、要(yao)、背(bei)”是多音字?!爸笔禽p聲。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有效的方法識記生字,并認識“心字底(心)、雙人旁(ㄔ)、言字旁(讠)”。

幫助學生把每一段課文都讀得正確、流利。

指導學生學會評價。

2、小組合作學習本組選擇的段落之外的三個自然段,教師巡視指導。

四、朗讀全文,鞏固生字。

1、同桌練讀;各組練讀。以小組為單位比賽,比比哪一組讀得最正確、流利。

2、鞏固生字。

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創(chuàng)設情境,做“摘果子”游戲。(復習生字和詞語)

五、指導書寫,重點:“要、很”。

1、學生觀察范字,然后分別描紅,再試寫一個。

2、對照范字評一評。選擇出現(xiàn)問題較具普遍性的作業(yè),引導學生對照范字評議。

3、教師范寫,提示要點:“要”字下部的“女”中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以下,寫得稍長。整個字形的特點是形態(tài)稍長、上窄下寬;“很”是左窄右寬的字,第七筆豎提寫在豎中線上。

4、學生練習。

六、布置作業(yè)

1、跟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

2、想一想:孫中山提問的時候害怕嗎?那他為什么還要問?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

2、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故事?

二、深入學習,質(zhì)疑解疑。

細讀課文,圍繞重點展開質(zhì)疑、討論研究,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與現(xiàn)在的學堂教與學有什么不同?

(這一問題的提出,要讓學生懂得,正因為先生只教讀和背,從來不講意思,所以才發(fā)生了孫中山提出問題,要先生講意思的故事,這也是故事發(fā)生的原因。)

2、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質(zhì)疑、解疑。

“流利”、在課文里是要說明什么的?孫中山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對先生的提問為什么要“鼓起勇氣”?對先生請求時用了禮貌用語說明了什么?

(通過兩次問題的討論,讓學生從“流利”、“鼓起勇氣”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認真,學業(yè)完成得極為出色,表達了他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有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帶有下列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一愣、解答”。

接著看課文插圖,想一想,先生的態(tài)度怎樣?

圍繞上列詞語展開討論研究: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先生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出示課文插圖,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能有感情地運用有關詞語復述圖意。

4、質(zhì)疑:以前的小朋友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問題呢?而今天的老師為什么卻鼓勵我們提問呢?(教師幫助學生區(qū)分清楚:過去私塾教育與今天教育的不同。)

5、學習第四自然段。

孫中山在那種棍棒教育下敢于提問,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樣的精神?課文是怎樣告訴我們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明確:孫中山當時就是害怕也要鼓起勇氣,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可貴精神。)

三、深入畫面,指導朗讀。

1、自由組合,三人為一組練習角色朗讀。

2、請兩組同學匯報。

注意引導學生根據(jù)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如“……,有什么用呢?”這句話是說孫中山認為糊里糊涂沒有用,要讀出肯定的語氣;又如“請您給我講講吧!”應讀出懇求、期待的語氣;“……,但是為了學知識,不懂就要問?!睉x出肯定的語氣。)

四、深入探究,學習精神。

1、學習了課文,你覺得孫中山是個怎樣的人?

(①孫中山小時候讀書刻苦,背誦非常流利,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②在別人都不敢問時,孫中山為弄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問,他認為“為了學知識,不懂就要問”,這種“勤學好問”的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2、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會怎么辦呢?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3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宣、處、誘”等12個生字,理解“爭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體會他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zhì)。

突破重難點:

重點:準確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突破方法: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一共四次給螞蟻們下達命令,從中感受他下命令時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體驗,并抓住最能反映內(nèi)心活動的詞語“七上八下、生氣、猶豫”等,深入體會其心理所發(fā)生的變化及原因。

難點:懂得具有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zhì)的重要意義。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的不同態(tài)度與其他螞蟻的反應進行比較,感受螞蟻們因為螞蟻隊長首先做到遵守紀律、嚴于律己才激發(fā)更多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還要借助其他關于遵守紀律的小故事進行補充感知,進一步樹立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主觀意識。

教法與學法推薦:

教法:提綱挈領法,結合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教師要抓住課文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這根主線組織學生進行品讀感悟,實現(xiàn)對故事內(nèi)容及主旨的準確感知;質(zhì)疑導學法,借助教師精心提煉的問題作為學生探究交流學習的突破口,引導他們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蘊含的深刻主旨,從螞蟻隊長的身上受到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學法:自主探究與交流延伸相結合學習法,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感知故事內(nèi)容,并通過與同學、老師交流,不斷深化對故事內(nèi)涵的體會,再將從課文中獲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實現(xiàn)認知的內(nèi)化;想象體驗法,感悟螞蟻們面對誘惑時的表現(xiàn),學生需要將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從而深入到螞蟻們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毅力和紀律性的可貴。

師生齊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關于紀律的名言警句。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搜集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小故事。

課時巧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一:

一、謎語激趣,引入學習

1、課件出示謎語:“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氣何其大,合作又熱忱。(打—昆蟲)“引導學生邊讀邊根據(jù)謎面的提示,試著猜出謎底。

2、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謎底(補充出示“螞蟻”),同時引導學生根據(jù)對謎語的理解,簡單說說螞蟻都具有怎樣的精神。教師歸納(勤勞、團結),同時引入: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則童話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勞、團結的小螞蟻。孩子們,你們想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嗎?那就趕快打開課本,翻到第11課吧。

3、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讀題,指導讀準“奶酪”(“奶”的聲母是鼻音,“酪”的聲母是邊音)。

【設計意圖】利用謎語創(chuàng)設趣味導入情境,不僅遵循了孩子的認知心理,也能夠讓他們在初步感知螞蟻特點的基礎上自然引出了要學習的童話故事。

導入二:

一、話題交流,引出課題

1、板書“奶酪”一詞,引導學生正確認讀詞語,教師適時提醒他們讀準字音(“奶”的聲母是鼻音,“酪”的聲母是邊音),同時出示一組奶酪圖片,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觀圖感受(特別想吃、感覺非常誘人……)。教師適時激趣:不光你們想吃,小螞蟻們見到奶酪也會饞得流口水呢。孩子們,小螞蟻們面對這樣美味的奶酪,他們會有怎樣有趣的反應呢?接下來讓我們到童話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2、補充板書,指導學生齊讀課題,再次強調(diào)讀準“奶酪”的讀音。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直接由關鍵詞語創(chuàng)設話題交流情境,不僅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也讓他們瞬間產(chǎn)生了認同心理,進而渴望了解螞蟻們面對奶酪時的反應。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

1、教師范讀課文,引導學生邊聽邊試著簡單交流自己對故事都有哪些了解。教師及時肯定他們對故事的初步感知,同時引導他們自主朗讀課文,注意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同時想一想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2、指名分自然段輪讀課文,教師適時進行部分字詞的朗讀提醒,重點范讀指導生字:“誘”讀“yòu”,不要讀成了“秀”的音節(jié);“舔”讀第三聲,同時引導他們借助動作理解詞義;“禁”的韻母是前鼻音,且在文中讀第四聲;“稍”是一個多音字,在“稍息”一詞中讀第四聲,教師同時用肢體動作引導學生明確詞義。

3、指名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課文講了由“一塊奶酪”所引發(fā)的故事(重點講清楚故事的經(jīng)過、結果),并予以歸納(主要講述了一只螞蟻隊長帶領螞蟻們在搬運一塊奶酪時,面對美味的誘惑,他選擇了遵守既定的禁令,從而贏得了其他螞蟻的敬重的事),同時引導學生結合對故事的了解,說說故事中的“禁令”究竟是什么,又是誰定下的。

4、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第1—3自然段,找到“禁令”的具體內(nèi)容,同時體會螞蟻隊長宣布“禁令”時能夠做到一視同仁,正因為如此,所有螞蟻才能夠爭先恐后地參加到搬運糧食的活動中來(隨文理解“爭先恐后”:文中指螞蟻們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學習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認真的自主讀課,初步掃清了文章認讀障礙,也整體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更感知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

三、探究交流,感知人物

1、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螞蟻搬運奶酪的內(nèi)容所在段落(4—13),同時認真朗讀課文第4—13自然段,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奶酪?螞蟻們面對奶酪時又是怎樣反應的?

2、學生交流對奶酪的了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第5、11兩個自然段感知奶酪“味道香”,同時引導他們從螞蟻隊長以及螞蟻們對奶酪的反應“多誘人啊、淌口水、趁機舔一下、趁機吃掉它”以及“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等詞句,體會奶酪對他們充滿了誘惑,他們每只螞蟻心里都想偷著吃奶酪。

3、質(zhì)疑:孩子們,讀了這個故事,你們喜歡文中的這位螞蟻隊長嗎?簡要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喜歡,因為他雖然想吃奶酪,但是因為遵守紀律放棄了,還讓一只年齡最小的螞蟻吃了奶酪渣)。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同時引入:那么,這位螞蟻隊長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能夠堅持做到遵守紀律呢?孩子們,再認真讀一讀故事,相信你們會對他有更多的了解。

4、引導學生再讀故事第4—13自然段,看看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心情都有什么不同變化,找出最能反映其心理活動的詞語,想一想自己從中都體會到了什么,簡單寫出自己的理解。

(1)學生讀畫、思考,同時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

生:螞蟻隊長一開始特別想偷吃掉在地上的`奶酪渣子,但又害怕犯禁令,所以心里十分矛盾。

師:你從哪個地方體會到他的矛盾心理的?

生:我從課文第6自然段對螞蟻隊長想法的描寫中體會到的。

生:我還從第6自然段中“七上八下”這個詞語看出他已經(jīng)拿不定主意了。

教師板書(七上八下),引導學生隨文理解詞語(形容心里慌亂不安),并進行同類詞語的拓展(忐忑不安)。同時想象自己面對奶酪時的反應,更好地體會螞蟻隊長的感受。

師:再找一找,看看螞蟻隊長的心理接下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引導學生繼續(xù)交流表現(xiàn)螞蟻隊長心理變化的詞語,教師適時歸納板書(生氣猶豫堅定),同時引導他們隨文理解詞語(猶豫:心里拿不定主意),引導他們想象螞蟻隊長的心理活動,并朗讀幾次“下令”的話,讀出語氣所發(fā)生的微妙變化。

(3)引導學生說說,面對這樣的螞蟻隊長,自己會產(chǎn)生怎樣的感受?(敬佩)同時引導他們再讀課文第13自然段,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螞蟻們對于螞蟻隊長的敬佩之情,更加團結)。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螞蟻隊長對于奶酪的態(tài)度變化直接影響著其他螞蟻的態(tài)度,因而明了作為“領袖”人物對于團隊戰(zhàn)斗力的影響意義。

5、討論交流:你覺得文中的螞蟻隊長是一只怎樣的螞蟻?(帶頭遵守紀律……)教師歸納補充板書:遵守紀律、嚴于律己。

6、深化鞏固: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故事,然后再選擇1—2組班內(nèi)展示,師生評價,重點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方面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抓主線”法,讓學生重點抓住螞蟻隊長的心理及情感的前后變化進行品讀感悟,不僅準確感知了人物,還深化了對文旨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1、延伸拓展: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對于“遵守紀律、嚴于律己”重要意義的理解(也可以說說不遵守紀律、不嚴于律己會造成怎樣的后果),課件適時出示關于“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名言警句(A、不要過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死茁宸駼、在危險關頭,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鞲袼梗?,學生齊讀句子。

2、可愛的螞蟻隊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有懂得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人,才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夠成為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領袖!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

2、解題:從古詩的題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寫作者在晚上的所見所聞。

二、初知詩意

1、自主學習,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古詩讀通、讀準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著聽,互相評議,相互指正。

3、指名讀古詩,正音。

三、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結合圖意,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劃出小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

2、全班交流,理解詩意:

⑴小組匯報讀懂的地方: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互相補充詩意,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⑵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心情。

3、誦讀全詩:

自由讀─—賽讀─—評讀─—齊讀

4、練習背誦。

四、指導寫字“促、深”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5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三個生字“徑”“楓”“霜”,能說出詩句中“坐”、“于”的意思。

3體會詩中所描寫的秋色以及詩人對秋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美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

教學過程:

一、學習生字、了解秋天。

1用換部首的方法學習生字。

經(jīng)()楓()雪()

徑()瘋()霜()

指導學生觀察上面一行與下面一行字有什么異同,然后再教學書寫方法,最后指導學生讀音上的區(qū)別。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板書:秋天)

3對?。 耙荒旰镁熬氂?,最是橙黃橘綠時?!边@“橙黃橘綠時”指的就是絢爛的秋天。

4你覺得秋天什么最美?(學生討論,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可以描述,可是吟詩,也可以歌唱)

二、設計情境,導入古詩。

1在這絢麗的秋天,正是登山的好季節(jié),我們不妨跟著作者一起到山中去行走一下,感受秋天的美吧?。ò鍟n題:山行)

2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

3初步說說,讀了這首詩,你發(fā)現(xiàn)秋天的&39;山上怎么樣?或問秋天的山上都有些什么?

三、品讀古詩、感悟秋天。

(一)遠上寒山石徑斜

1師:深秋時節(jié),當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山上爬行,此時你看到滿山枯黃的樹枝雜草,你會有一種什么感覺?

生:一種荒涼的感覺。

生:看到樹木枯黃了,光禿禿的山,讓人感覺冷嗖嗖的。

(師:所以叫秋天的山叫寒山。)

2順著學生回答引出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

3讀好詩句。

(二)白云生處有人家

1這彎彎曲曲的山路一直通向哪里呢?我們順著山路往上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圖片)

生:我看到了白云。

生:我看到了山很高,都高聳入云了。

生:我還看到在山頂上隱隱約約還有幾戶人家居住在那兒。

2看圖體會: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樣子的?

生:虛無縹緲,就像是人間仙境。

3那幾戶人家就住在那如仙境般的白云生處,你們想不想到他們家去看看,去做一回客?

生:想。

(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正當我們意猶未盡地趕去做客的時候,我們乘坐的馬車卻突然停了下來?是什么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詩人?(學生隨意說說)

2那我們也下車跟著詩人去看看吧。聽!詩人正在吟誦這兩句詩呢!誰來讀一讀。(指名讀一讀)

3讀了這句詩,教師點撥:在這里“坐“是”因為“的意思,“于”指的是“比”。然后問學生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朗讀,獨立思考)

(1)詩人是因為喜愛什么才停下了車?(楓林)

(2)秋天的楓葉是什么顏色的?我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這不是一片楓葉,也不是一棵楓樹,而是一大片的楓樹林,紅得像火一樣的楓樹林,在晚霞的映照下更加絢麗,更加紅艷。告訴我,看到這么美的楓樹林你們喜歡嗎?

(3)此時此刻,我們不禁會想到春天那滿山遍野的紅杜鵑來,與它相比,實在是遜色不少,難怪詩人會吟起這句詩——(學生齊讀霜葉紅于二月花)

(4)師:這么美的景色你想用什么方法來把它留?。?/p>

生:我要用數(shù)碼相機把它拍下來,然后放在自己的相框里。

生:我想寫一篇最優(yōu)美的作文來描寫它。

生:我想用畫筆把它畫下來。

四、吟誦古詩、加深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吟誦古詩,并談談:讀了這首詩你想說些什么?

2一首《山行》讓我們領略到了秋天的美,那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板書唐杜牧)你還知道他哪些詩?(清明)

3古詩的魅力可真大呀,讓我們一起來吟誦這首杜牧的《山行》。(學生一起吟誦)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設計理念:

1、感受詩的韻律美,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

2、以讀為本,熟讀成誦。

教學難、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感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掛圖,課文朗讀磁帶。

2.生字卡片:《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么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jié)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借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

(1)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3)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問題,教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2、聽課文朗讀磁帶。

(1)邊聽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其他同學說說是詩中的哪一句,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再聽錄音,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chǎn)生怎樣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1)把握詩的節(jié)奏。

(2)教師范讀、領讀。

(3)學生自由讀、齊讀、小組競賽讀、個人表演讀。

(4)背誦古詩。

各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將學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詩句的意境中。

五、作業(yè)

1、練習寫生字。

2、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見:梧葉促織一燈明

聽:寒聲}思鄉(xiāng)之情

感:動客情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7

教材分析

一百多歲的老屋,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它認為自己到了該倒下去的時候了。然而,因為小貓、老母雞、小蜘蛛的請求,它一次又一次地拒絕倒下,只為了滿足它們的需求。這篇課文中彌漫著的精神氣質(zhì),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每一個讀故事的人。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情節(jié)簡單,可以激發(fā)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預測故事的發(fā)展,學生也許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但每一個孩子應該都很渴望在未知的世界里探尋。

設計意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本課時,我將“預測”作為主線,引導學生從課題、插圖、文章內(nèi)容、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常識中尋找故事發(fā)展的“蛛絲馬跡”,學習預測方法,帶領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感受預測的欣喜,明白預測是要有依據(jù)的。

課時目標

1.一邊閱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初步學習預測的一些方法,感受閱讀的樂趣。

2.感受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品質(zhì),明白給予他人的關愛和庇護能讓人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教學重難點

一邊閱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感受閱讀的樂趣。

學習預測的一些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旁批

1.師板書“老屋”,這是什么樣的房子?指名說。

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老屋的老。

2.補全課題,質(zhì)疑,猜測“為什么總也倒不了”?

3.認識旁批。

讀一讀旁批①的內(nèi)容,和我們一樣,看到題目就自然想猜一猜了?!绢}目】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呢?讓我們來邊讀邊猜吧。

師讀第一自然段并過渡: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沒有站著的意義了,他要倒下來好好休息了。

二、初讀故事,隨文預測

(一)學習小貓需要躲雨部分(3-6自然段)

1.“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它自言自語著,準備往旁邊倒去。

這時候,一個小小的聲音在它門前響起。出示第3自然段。猜“小小的聲音”是誰?【示畫】【貼圖:小貓】

2.小貓說了什么?指名讀第3自然段?!景遒N:安心睡覺】【板書:一晚】

指導朗讀小貓的話。

猜一猜:老屋會答應嗎?你的依據(jù)是什么?指導看圖,引出預測依據(jù)【插圖】。

3.理解“湊”,指導朗讀老屋的回答,感受老屋的老和他的品質(zhì)。

過渡:第二天,天晴了。小貓從門上的破洞跳了出來:“喵喵,謝謝!”

老屋說——

(二)學習母雞需要孵蛋部分(7-10自然段)

1.“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他會倒下去嗎?有什么依據(jù)?【題目】

這時候,又有誰來了嗎?【貼圖:母雞】

2.母雞說了什么?指名讀第7自然段?!景遒N:安心孵蛋】【板書:二十一天】

指導朗讀母雞的話。

猜一猜:老屋這時候會怎么想?想一想。你的依據(jù)是什么?引出預測依據(jù)【生活經(jīng)驗】。

3.指導朗讀老屋的回答,理解“墻壁吱吱呀呀地響”,想象“再站二十一天”的艱難,感受老屋的老和他的品質(zhì)。

過渡:二十一天后,老母雞從破窗戶里走了出來,九只小雞從門板下面嘰嘰叫著鉆了出來:“嘰嘰,謝謝!”

老屋說——(指名說)引出預測依據(jù)【前文內(nèi)容】。

(三)學習蜘蛛需要織網(wǎng)抓蟲部分(11、12自然段)

1.“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2.讀到這里,你產(chǎn)生了什么想法?請大膽說出來。別的小動物請求什么樣的幫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引出預測依據(jù)【閱讀經(jīng)驗】。

3.這時候,誰來了?【貼圖:小蜘蛛】

4.小蜘蛛說了什么?指名讀第11自然段?!景遒N:安心織網(wǎng)抓蟲】【板書:一會兒】

指導朗讀小蜘蛛的話。

猜一猜:老屋這時候會說什么?指名預測?!鹃喿x經(jīng)驗】

5.指導朗讀老屋的回答,理解“眼睛瞇成一條縫”,想象“再站一會兒”的情景,感受老屋越來越老和他的品質(zhì)。

過渡:接下來的發(fā)展會不會和前面的一樣?還是有什么變化?

指名預測【閱讀經(jīng)驗】

(四)學習學習老屋沒有倒下的部分(13-17自然段)

師:故事的結局是這樣的:

1.打開教材,默讀13-17自然段?!景鍟阂恢薄?/p>

2.指名讀13-17自然段。

3.這個故事的結局和你預測的一樣嗎?

三、課堂總結,提煉方法

1.整體回顧課文,完善板書。

2.讀一讀文中出現(xiàn)幾處旁批(預測),總結可以從哪里開始預測。

3.看板書總結預測的依據(jù):生活經(jīng)驗、生活常識、閱讀經(jīng)驗、上下文內(nèi)容

四、課外延伸,布置作業(yè)

1.其實作者還寫過這另一個的結尾,出示(略)

2.請同學們讀一讀本單元的另外兩個故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猜一猜后面的故事情節(jié)或結局。

板書設計:

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背誦古詩。

2、難點:橙、橘、斜的識記;楓的書寫;古詩的理解。

三、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識字、情境感悟

四、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儀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贈劉景文》

一、介紹引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蘇軾嗎?蘇軾是我國宋代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蘇東坡。他很欣賞一位詩人,叫劉景文,蘇東坡寫了一首詩送給他,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這首詩,好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聽師讀,要求:聽準字音。

2、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5、師生交流。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老師相機點播。

3、師生交流。

4、教師讀,學生看圖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發(fā)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fā)學生想象。

2、有感情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jié)是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六、指導書寫

1、師寫生看

2、生抄寫生字,師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山行》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姓劉菊花殘破君子橙子橘子

2、背誦《贈劉景文》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jù)學《贈劉景文》的經(jīng)驗,討論確定本組學習方案。

2、按自己組的&39;方案自學。

三、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師生一起討論解決。

四、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五、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學生自由讀,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2、找伙伴,練背誦。

六、指導書寫

1、生自主探究寫于、首兩個字,師個別指導。

2、生抄寫生字。

七、朗讀、背誦古詩

才藝展示(把自己課內(nèi)、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學聽)。

八、板書設計(略)

課后反思:蘇軾的《贈劉景文》并不常見,教者也是初次教三年級才接觸到這首詩,所以課前精心備了課。我采用了板畫形式讓學生們理解這首詩,學生們熟讀此詩后,不懂的問題就自主地提出來。教學第二首詩感到非常輕松。因為課前先給學生較充分的自學時間,學第一首詩后師生討論得出了一個預習計劃:

1、讀、涂、注;(邊讀邊涂出生字,在易讀錯的字上注音)

2、再讀;(讀準、讀流利、讀美)

3、討論。(理解詞義,再小組同學說說詩意)。新課教學基本按照事先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其中自學成果展示精彩不斷,學生們紛紛主動上臺讀詩、背詩,還有的同學通過查詞語手冊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讀懂詩的意思。如:

生:停車坐愛楓林晚,就是晚上詩人停下馬車。

師:晚上詩人停下馬車干什么?

生1:天黑了,他要休息一下。

生2:因為那里風景很美,他停下車欣賞美景。

師:詩人都欣賞了哪些美景?

生:他在看楓葉;他在看白云、高山、還有一戶人家

(師相機展示楓葉等圖片,馬上把學生帶入到了詩境中。)

在情境中,學生情不自禁地學著詩人讀起了古詩,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里,他們說:我好象看見小鳥在白云間飛來飛去,我好象聽見詩人在跟那戶人家的主人說:我能在你這里借宿一晚嗎一節(jié)課下來,不僅學生們對本首詩倒背如流,而且能夠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麗。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能力提高:

自主閱讀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使學生在課文情境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情感目標:

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懂得奉獻。

教學重點:

自主閱讀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使學生在課文情境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課時安排:1 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師:現(xiàn)在老師想帶領大家看一幅美麗的畫面。

一條蜿蜒的小河向前流淌著,瞧,他穿越高山、平原;它澆灌田野、森林?;ㄩ_了,草綠了,莊稼豐收了,樹木更加茂盛了。

師:小河嘩嘩的流淌,他在唱著自己的歌。他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詩歌《小河的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小聲自由朗讀詩歌,在讀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度的字多讀幾遍,老師會走到你的身邊,聽一聽你讀得是否準確。另外,還要邊讀邊想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師:誰相當校老師帶著同學們讀,會讀哪個就讀哪個。(指名讀)

師:這個小老師當?shù)脑鯓?(讀的準確,聲音響亮)

師:現(xiàn)在,我們開火車讀生詞,“小小火車開起來,開到我這兒來”

師:“寂寞”是什么意思?“寂寞---孤單”

師評:用同義詞解詞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干澀---干燥”“崇高---高尚”(指名答)

師評:你真聰明,會及時運用。

師:誰想來讀詩歌?其余同學仔細傾聽,認真聽就等于自己讀了一遍。(4人讀)

師: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板書:明亮、快樂、綠色、奔跑)

師: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是用書上的一句話來總結,這一句話就是每一小節(jié)的總起句。這是一種概括意思的好方法。

師:剛才,我們大體的了解詩的意思,讓我們細細品讀,你會發(fā)現(xiàn)更美的意境。

三、精讀課文,領悟內(nèi)涵。

師:請看大屏幕(指讀題目要求)

要求:讀讀每一小節(jié),你想讀哪段就讀哪段,想怎樣讀就怎樣讀?邊讀邊想:你喜歡的原因。

師:現(xiàn)在我們分小組進行交流。在交流中,老師會走到你們身邊,成為你們的參與者。

師:現(xiàn)在我們?nèi)噙M行交流。誰想來談。

(一)生談第一小節(jié):

師:是呀,小河長年累月的奔騰不息,真是不知疲倦。

師:一條蜿蜒、明亮的小河永遠又走不完的路,唱不完歌的歌,聽,他唱著歌向我們走來了。(出示流水的輕音樂聲,填空它唱著。唱著。身邊伴著 它山谷里在,不管不管)

師:讓我們再自由讀一讀,感受小河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學生聽著音樂朗讀)

師:誰想來讀?

師:(生互評)你覺得他哪里讀的好?

讓我們一起唱歌(齊讀)

導:再談談你喜歡的內(nèi)容

(二)生談第二小節(jié):

師評:你的詞匯非常的豐富,能結合上下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你的理解非常深刻,使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不要緊張,想好了再說。

師: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畫面,聽一聽小河訴說著怎樣的故事:

我是一條小河,我會獨自經(jīng)過險峻的大山,荒蕪的沙漠,時常感到寂寞難忍。有時我要忍受著炎熱的天氣,驕陽的炙烤,常常感到干渴。

但是,令我驚喜的是我會使黃土重新滋潤,草兒因我的到來綠了,花兒因我的到來開了,因而我又感到無比的快樂。

師:看完畫面,你想對小河說些什么?

師:一條小河,寧愿自己忍受著寂寞,忍耐著干渴,卻給黃屠沙石送上清水,給他們帶來綠色的生機,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板書:無私奉獻)

師:現(xiàn)在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誦詩歌,跨跨小河吧。

師:你覺得她朗讀的怎樣?(我從它的朗讀中聽出了這是一條快樂的小河)

師:讓我們一起夸夸小河。

導:小河聽了同學們的夸獎,高興極了。他說呀,同學們趕快讀讀后面詩歌,我還想聽聽你們的夸獎呢。

(三)生談第三小節(jié):

師:小河流入大海,小河澆灌禾苗,小河分享豐收,這是的小河心情怎樣?(快樂、愉快、)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

師:同桌讀。

“寂寞”“干澀”“崇高”師什么意思?師:想讀的我們一起來讀。

導:小河是明亮的,不知疲倦的;小河是快樂、幸福的,它給大自然披上五彩衣,個個農(nóng)民帶來豐收的喜悅。因此,小河要對同學們說,“我?guī)熞粭l奔跑的小河”

師:讓我們齊誦最后一段。

四、課后拓展。

小河還會訴說哪些故事呢?

五、課堂檢測。

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并進行背誦。(基礎性)

仿照《小河的歌》自編一首。(選擇性)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0

古詩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每首好詩都是“詩情”洋溢,溢于紙上。詩人憑借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抓住鮮明的景物來表達自己飽滿的情感:或觸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緣情寫景,或融情入景。由此可知古詩的學習不但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為學生的生命發(fā)展打下厚實的底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古詩,去和古人握手談心。

【教材簡析】

《古詩兩首》(《山行》、《楓橋夜泊》)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著名詩人的作品,且都是寫景的,均為傳誦千古的名篇。杜牧的《山行》是《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詩,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jié)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云”、“楓林”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讓我們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這是一首秋的贊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同時這也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因此,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理解詩句中“遠上”、“斜”、“生處”、“坐”、“愛”、“于”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3、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濃濃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并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設計理念】

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語言精練、意境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賞”這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力求改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記內(nèi)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如下的教學情境:首先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秋景圖片,然后說一說“秋”,對秋天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加深對“秋”的認識并引入《山行》的學習。其次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導他們自學古詩,理解詩意。再次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感受古詩的語言美、節(jié)奏美、意境美。最后課外拓展,引導學生收集與秋天有關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片斷或詩以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

【設計思路】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教師肯定學生所說)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jié),收獲的季節(jié)。(欣賞秋景圖片后說說你眼中的秋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板書:《山行》)。

(意圖:在導入新課時,讓學生感知這是一首寫什么季節(jié)的詩,并且讓學生知道秋天不僅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更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季節(jié)。讓學生對“秋”也有了一個更具體、更直觀、更形象的認識,為學習古詩做好了鋪墊。)

2、釋題:在山上行走。

3、簡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與李商隱齊名,稱“小李杜”。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二、嘗試學習、讀詩明意。

(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由朗讀,讀到瑯瑯上口為止。2、請生朗讀,互相評價。3、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釋及詞語手冊,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詩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或寫下來。

(二)“扶”學第一句。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靶薄保河谩昂喒P畫演示”法?!昂健保河脤W生“介紹”法。)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注意調(diào)整說話順序。

3、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保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好的學習方法就如一把打開知識門戶的鑰匙,因此在總結學習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小結出學習古詩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半扶半放”學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并結合講解“生處”的寫法。(設計意圖:這個詞最容易寫錯。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與“深”區(qū)分。)

2、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四)“放手”自學三、四句。(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首詩的—、二兩句中生僻詞多,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估計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這樣就是送給學生一把打開知識門戶的鑰匙!)

(五)以畫為媒,加深理解。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著雙手,在欣賞著山中的哪些景色?我們讀讀古詩,看看詩中有沒有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標記。

(2)結合我們剛剛看到的景色,選一選“徑”“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3)結合插圖,你能試著說說全詩的意思嗎?(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直觀可感的圖片、影像比較感興趣。古詩的插圖恰恰將詩中所描繪的景色直觀地呈現(xiàn)與學生眼前,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借助色彩明麗的圖畫,整體把握了詩中所描寫的景色,又利用圖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義的選擇,還憑借插圖基本上疏通了詩句意思,從整體上感受全詩的意思。)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讓學生通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引導想象: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課件感受楓林的絢麗指導讀好后兩行。(設計意圖: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不僅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誦讀詩句,體驗美感。

設計意圖:古詩的教學除了理解詩句的意思之外,還應知道學生通過誦讀進入詩中意境從而領悟詩人的感情。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了解了整首詩的意思,你知道詩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嗎?那用心讀讀好嗎?(設計意圖:此時是在充分理解詩的意思的基礎上,讓生朗讀,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2、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讓學生再來讀讀看,獲取體驗。

3、學生匯報,歸納方法:

(1)帶著贊美與熱愛的感情去讀。

(2)劃分節(jié)奏、讀出節(jié)奏感。

4、多種形式,反復誦讀。(設計意圖: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范讀,配樂朗讀等>古詩,感受古詩的語言美,節(jié)奏美,意境美。)

五、課外拓展,豐富積累。

1、出示古詩:(讓學生讀讀這兩首和秋天有關的古詩,簡單談談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睛空一鶴排云去,便引詩情到碧宵。

臨平泊舟(元黃庚)

客舟系纜柳陰旁,湖影侵篷夜色涼。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

2、收集與秋天有關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片斷或詩。(設計意圖:學生趣味正濃時,教學不應戛然而止,教師應趁著這股東風,幫助學生學習與課文相關的知識,擴大課堂知識的容量,教會學生縱向學習。)

【板書設計】

3、《古詩兩首》

山行

山路綿長,山勢高緩

白云深處,人家居住

停車喜愛,楓林晚景

遠近相融,熱愛自然

我們應以文本中的古詩為點,讓學生在古詩海的暢游中,不但領略到各具形態(tài)的美,而且深悟到這種美所引起的審美情趣,以此來凈化學生的思想靈魂,為學生的生命發(fā)展打好亮麗的底色。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1

教學要求:

1.讀懂詩句,理解內(nèi)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書寫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入詩。

喜歡旅游嗎?讓我們跟隨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去秋游吧——(音樂)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板書詩題)

1、齊讀詩題。

2、配樂范讀。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順。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詩。重點指導“生”“斜”。

4、齊讀全詩。

三、再讀想象,整體感知。

1、詩人被這美麗的山景深深打動,再讀讀詩,邊讀邊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學生自讀想象。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板書: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

四、以畫為媒,研讀感悟。

1、課件出示圖畫。

(圖畫內(nèi)容:石徑不斜,人家太顯,楓葉不紅,人物不見)

這幅畫把詩人描繪的景象畫出來了嗎?邊讀詩邊思考。

(1)學生個人自讀思考。

(2)小組討論研讀,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反饋,讀中悟詩。

根據(jù)學情,相機指導:

(1)指導朗讀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①指名學生交流研讀情況:

根據(jù)學生指出的“小徑太直、人家位置錯誤”的畫面問題,相機操作。

[多媒體演示:小徑由直變曲、人家移至白云生處。]

②個人讀、學生練讀、師生共讀、齊讀相結合。

重點體會“斜”“生出”。

③教師引讀:白云人家,蜿蜒石徑,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時節(jié)啊,詩人遠遠望去,感嘆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④邊吟誦邊想象配樂齊讀。

(2)指導朗讀第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濃濃的.秋意之中?。?,我們再來看看畫,讀讀詩,還有什么問題嗎?

①根據(jù)學生指出的“人物馬車不見”的畫面問題,相機操作。

[多媒體演示:馬車出現(xiàn)。]

a、詩人坐在馬車上邊走邊看,為什么停車呢?

b、根據(jù)學生感受,相機操作:楓葉變紅。

詩人沒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紅紅的楓林,他停車就是因為愛這美麗的楓林!

c、師生齊讀。

②引導學生角色換位體驗:你就是詩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③學生交流個人感受,進一步體會“坐愛”、“紅于”、“晚”。

④練讀,讀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種方式讀詩:指名讀、小組共讀、師生讀、兩人讀等。

⑥配樂齊讀

3、配樂背誦

(1)描述畫面。

石徑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白云繚繞的地方人家隱隱約約,秋意綿綿啊,當那一片楓林躍入眼簾時,那比二月花還紅的楓葉更讓詩人驚喜不已,他停車欣賞!留戀忘返!

指名讀

(2)指名看畫面背誦詩

(3)配樂齊誦

五、為畫題詩,指導默寫。

1、把畫送給大家,請你在畫上題上這首詩,為畫更增一份美。

2、學生默寫,老師指導。

3、展示作品,點評。

4、作業(yè):好多同學也寫得不錯,拿回家給畫涂上顏色,還可以把它放進你的成長記錄袋里。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

3.讓學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搖頭晃腦的意思。

4.通過學習這課文讓學生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學習。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的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策略:

朗讀法、調(diào)查法。

教學準備:

指導學生自讀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問。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認讀生字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認讀生字。

2.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給認讀生字組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內(nèi)容。

3.教師點評。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讓學生口頭組詞。

4.分析生字的寫法。

四、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了解意思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

3.找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生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2.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以指導。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讓學生理解“講解、糊里糊涂、搖頭晃腦的意思。

三、擴展活動

1.說說孫中山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對你有什么影響?

2.你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是怎么做的?

課堂

說說你學習了不懂就問這課文之后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

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歌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掌握詩歌的節(jié)奏,讀出詩歌的韻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從小事做起,堅持不懈,勇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掌握詩歌的節(jié)奏,讀出詩歌的韻律。

2、難點:通過朗讀領悟詩歌的內(nèi)容,學習小河忘我、快樂、奉獻的精神,并轉化為行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次課我們初步了解小了河的歌,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聆聽《小河的歌》,繼續(xù)感悟小河的心聲。

聽,小河嘩嘩地向前流淌,流過城市山村,正在把動人的故事訴說,小河的歌里都訴說了哪些故事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找找吧。

二、讀中感悟

1、生自由讀詩歌,弄清詩歌的結構。

指名回答問題。小河的歌里唱了它是怎樣的一條小河?

師板書(明亮、快樂、綠色、奔跑)

生研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這四節(jié)詩歌,你最喜歡哪一節(jié)呢?下面找一節(jié)你最喜歡的詩歌認真地品讀,認真地體會。

2、研讀第1節(jié)

讀這一節(jié)你知道了什么?用書上的句子回答。它“唱著星星,唱著月亮,身邊好多小鳥,好多花朵?說明小河很歡快。應讀出歡快的語氣,齊讀此句。

它除了唱著星星、月亮還可能唱著什么?身邊除了有小鳥花朵以外,還可能有什么和它做伴?

下面的一句話,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名同學讀。(讀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憊、不怕嚴寒酷暑等的感受)是呀,小河常年累月,一路歡歌,奔騰不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令人佩服!

師板書:一路歡歌 奔騰不息

這節(jié)詩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請畫出相應的句子,這句話能概括這節(jié)的主要意思,是總起句。這是一種值得借鑒的寫作方法。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相互評價。男、女生接讀。

老師在聆聽時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奔跑,身邊還有小鳥、小花等很多小伙伴。同學們,只要你們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一定能把詩歌讀好。

3、再談談你們喜歡的小節(jié)

現(xiàn)在讓我們看一組畫面,聽一聽小河訴說著怎樣的故事:

畫外音:我是一條小河,獨自經(jīng)過險峻的大山,荒蕪的沙漠,時常感到寂寞難忍。有時還要忍受著炎熱的天氣,驕陽的炙烤,常常感到干渴。

但是,令我驚喜的是我會使黃土充滿生機,小草因我的到來綠了,花兒因我的到來開了,因而我又感到無比的快樂。

看完畫面,你想對小河說點什么?

師:一條小河,寧愿自己忍受著寂寞,忍耐著干渴,卻給黃土沙石送上清水,給他們帶來綠色的生機,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板書:忍受寂寞 無私奉獻)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對小河無比的崇敬讀讀這節(jié)詩歌吧。先聽老師范讀,再齊讀。

小河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們感動。它之所以常年累月 ,奔騰不息,是因它有崇高的追求和莊嚴的重任,請小組內(nèi)自學3、4小節(jié)。

先畫出總起句,再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還知道了什么。

生匯報,其余同學補充。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責任感,給人們帶來快樂。

分組朗讀比賽。

有人說它是江河湖海的兒子;也有人說它是水里魚兒的家。它經(jīng)過的土地綠樹成蔭,;它經(jīng)過的田野,瓜果飄香。它好像永不知疲倦,無論嚴寒酷暑,永遠向前流淌。因此詩歌的最后一小節(jié)說它是一條奔跑的小河。

指名朗讀

4、配樂朗讀。

是啊!正是由于它奔跑,最后才投入大海母親的懷抱;也正是由于它奔跑,才有這大地的生機;真不愧是一條棄而不舍的小河;一條播種希望的小河。

讓我們在音樂聲中齊讀詩歌。學生可伴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三、拓展延伸

小河還會訴說哪些動人的故事呢?

選擇一節(jié)仿照自編一首詩歌。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4

【教材分析】

《山行》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選自六年制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三冊,所在第一單元以秋天為專題。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凝煉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山中深秋的美麗景色。詩人筆下的深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語文教學要注意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以朗誦詩歌和品味詩句為核心,利用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采用“雙向互動,自主探索”的美讀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有效地理解詩歌內(nèi)容,掌握古詩閱讀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古詩的能力,達到提高語文素質(zhì)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楓”,讀準“斜”,理解詞語。

2、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用自己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熟讀古詩,感知美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大家從小到現(xiàn)在一定會背不少詩吧!現(xiàn)在,請你們自由背誦你最喜歡的那一首。

(學生紛紛自由背誦。)

師:同學們真棒!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一幅云霧繚繞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的楓林圖,并伴以婉約動聽的古箏曲。

師:同學們,你們看見了什么?想到什么?

(讓學生展開想象盡情地說。)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熟讀古詩,感知美: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入這美麗的圖畫中吧!同學們,預習后你們獲得了那些有關的資料和同學交流交流吧!

(四人小組交流匯報查閱的有關資料。)

注意課內(nèi)外結合,通過讓同學們,了解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詩范讀等資料;自主感知古詩的畫面美。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詩嗎?(喜歡)我們怎么才能把它學好呢?

(學生各抒己見。)

師:說得真好!那我們就先來朗讀古詩吧!先自由地讀,讀好后再讀給同桌小朋友聽,要讀準字音,讀出重音、節(jié)奏。

生自由地大聲朗讀、同桌互讀糾正錯誤、同學們自告奮勇地朗讀、小組讀、全班、齊讀等方式把古詩讀正確。

學習古詩,重在朗讀、背誦,在反復誦讀中,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二、領悟意境,品讀古詩,欣賞美

1、理解詩意,領悟意境:

師:小朋友真棒!一會兒就把這首古詩讀通順,讀正確了!請小朋友們再輕輕讀讀這首古詩,然后在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你們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

(分小組學習討論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的學習熱情很高,現(xiàn)在來把你們的`學習體會與大家分享分享。

(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師隨機出示多媒體等電教手段。)

師:我今天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我們小朋友讀書的水平已經(jīng)超過了老師,讀書的方法也越來越高明。

(表揚學生好的學習方法。)

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讀讀、說說、想想、議議中自我品味語言,感悟詩意,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2、整體感知,體會詩情:

師:你們真是了不起,能自己讀懂這首古詩。誰能用自己的話再描繪這深秋的山林?

(生看著畫面說,師點撥。)

師:作者欣賞著美麗景色想到了什么呢?

(引導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品讀古詩,欣賞美:

⑴“緊扣詞句”。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此時此刻我相信大家與作者一樣陶醉于火紅的楓樹林中。深秋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們來夸一夸這首詩贊一贊美麗的深秋,好嗎?四人小組的同學再朗讀全詩,說說詩句中哪些詞語用得好。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

(四人小組朗讀討論,師巡視。)

生:我最喜歡“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句,他讓我看到了火紅的楓樹林,比春天的花還要紅。

……

品味詞句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

⑵“想象漫游”:

師: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生:多美的景色?。≌嫦M馨阉嬒聛?。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美讀品味,感悟詩情,表達美

1、美讀品味:

師:美麗的秋景,生動的詩句,同學們我們怎樣美美地朗讀呢?老師準備了一段樂曲,你們在優(yōu)美的伴樂下盡情朗誦吧!

(生找小伙伴有感情地背誦、師抽生朗讀、背誦。)

2、感悟詩情,表達美:

師:小朋友,通過學習感受到深秋山林中的美麗,你們愿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感受到的美嗎?出示表達方式:

讀一讀。

演一演。

畫一畫。

寫一寫。

(生自由選擇,小組合作,表達美。)

語文課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入多種教學形式,轉換課堂模式,讓每個孩子都投入地學、生動地學,再盡情展示學后的成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盡力做到了開放思維、激發(fā)想象、發(fā)揮潛能。

四、訓練遷移

師:學了這首古詩你們準備完成什么作業(yè)?

生:課外朗讀杜牧的詩,抽時間與同學交流。

……

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yè),過一把當老師的癮,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分層教學,最大限度發(fā)掘孩子的潛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使每個孩子都品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5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麗、充溢生氣的秋景詩,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了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在石徑蜿蜒、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由發(fā)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嘆。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掌握“車”字筆順。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用自身的話說出古詩大意.

3.培養(yǎng)背誦古詩的興趣,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會認“徑、斜、亭、停、車、霜”6個字,會寫“遠、亭、停、車、霜”5個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示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徑、斜”讀音.

教學準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或課件出示),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氣已經(jīng)很冷,遠處山林中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馬鈴聲,詩人杜牧坐在馬車上正慢慢走來,今天我們一起學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2.初讀感知,識記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1)自身讀,定位識字,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注意“徑、斜”讀音,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等詞含義.

小結:這首詩只用了二十幾個字,就為我們描畫了一幅這么美麗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實,這每一個字都是經(jīng)過詩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來,再來細細的品味它,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3.再讀感悟,背誦古詩

(1)邊放課件,邊放古典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人意境。(走在帶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盤旋曲折,斜斜地向遠處的山頂延伸。詩人一邊走一邊向遠處望去,只見那白云繚繞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詩人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車,為什么呢?因為美麗的楓林晚景把他給吸引住了。詩人不由贊嘆:“霜葉紅于二月花?!保?/p>

(2)剛才我們跟隨詩人一起觀賞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這感受讀出來嗎?(齊讀)詩人寫的美,你們讀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自由背)

4.指導寫字

(1)“雨”作偏旁時,左邊豎變點,橫折鉤變成橫鉤。

(2)“車”字的下橫要寫得伸展。

5.拓展活動

(1)填字,涂色,說說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學生鞏固生字,并能根據(jù)自身對課文的理解,結合生活經(jīng)驗給秋天涂色,找到身邊的秋天并說一說身邊的秋天。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遵循客觀實際,

(2)背一背

《山居秋暝》(節(jié)選)描繪了雨后初晴、秋高氣爽的山中美景,《楓橋夜泊》寫出了秋天的蕭條景象,表達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相關資料:

1.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績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學生很容易把“白云生處有人家”寫成“白云深處有人家”,因為以前學生學過“云深不知處”的詩句,可能受影響。有一些唐詩版本,就是寫的“白云深處有人家”,學生在課外可能閱讀中讀到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版本,先入為主,這個詩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腦子里。另外,“生”與“深”讀音接近,而且用“生”與用“深”也都能講得通?!吧痹谶@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處”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繚繞的地方。“深”在這里是“濃厚”、“濃郁”、“濃密”、“深層”的意思,“白云深處”就是在濃濃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216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