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民俗活動
端午節(jié)的民俗活動附故事傳說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變成了“端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民俗活動,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端午節(jié)的民俗活動
端午節(jié)的活動有掛紅鴨蛋、沐蘭湯、賽龍舟、避五毒、躲端午、食粽、拴五色絲線、懸艾葉菖蒲、佩香囊等。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天中節(jié)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在傳承發(fā)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jié)俗內(nèi)容豐富。
掛紅鴨蛋
紅鴨蛋,就是把鴨蛋蒸熟后用一種草腌制成紅色表皮。再用紅色絲線制成一個口袋把紅鴨蛋裝進去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這也是期望孩子無災(zāi)無病,健健康康長大的一種美好祝愿吧。
沐蘭湯
在端午節(jié)洗浴蘭湯是《大戴禮》中記載的古俗。蘭湯指的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煎水沐浴。據(jù)說可以治療皮膚病,去邪氣。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屈原。
避五毒
民間認為5月是五毒出沒之時,而且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加上蛇蟲繁殖,所以要十分小心,才形成了此習俗。
躲端午
在今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過節(jié)。端午節(jié)也被視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所以有接女回家躲端午之俗。
食粽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拴五色絲線
傳統(tǒng)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jié)后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zāi)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佩香囊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qū)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端午節(jié)的故事傳說
紀念屈原說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并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投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但卻再也沒有撈到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jié)聯(lián)系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xù)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zhuǎn)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yīng)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雖許多端午習俗與屈原無關(guān),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傳說,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yīng)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 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 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jié)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是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guān)。據(jù)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jié)系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惡日禁忌說
漢代北方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yǎng)成人,一旦撫養(yǎng)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xiàn)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東漢王充《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币话阏J為這一習俗從戰(zhàn)國就開始流行。此俗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yīng)劭《風俗通》以及《后漢書》中多有記載。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xiàn)了相關(guān)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夏至說
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一書中提出,端午節(jié)如涓涓之水發(fā)源于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節(jié)中“斗百草”、“采雜藥”等與屈原無關(guān)。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jié)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jié)中。至于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風俗中的一些內(nèi)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guān)。
《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jié)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jié)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jié)又可稱為天中節(jié)。由此認為端午節(jié)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2006年12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國際學術(shù)會上,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先生,提出他的新研究觀點,補充夏至說,提出端午節(jié)即夏至。
蓄蘭沐浴說
據(jù)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的《禮記》中說,周代已有“蓄蘭沐浴”的習俗;古人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洞蟠鞫Y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鼻毒鸥琛ぴ浦芯罚骸霸√m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蹦铣喝俗阢痢肚G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勾踐操練水軍說
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是源于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于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云:“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端午的起源
端午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guān)。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洞呵锩鼩v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zhuǎn);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jù)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qū)域分作28組星宿,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四象”;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為“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致。
在傳統(tǒng)文化中,方位和時間以及八卦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為序,上為天為乾,下為地為坤;正南為先天八卦的乾位,即為“天”。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運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龍升 天的日子。蒼龍群星一年四時的運行情況及事象規(guī)律,在《易經(jīng)·乾卦》的爻辭中有闡發(fā),仲夏端午蒼龍運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對應(yīng)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在《易經(jīng)》中,以八卦為基礎(chǔ)又兩兩重合而構(gòu)成六十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兩個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陽爻組成;爻是要從下往上數(shù),而陽爻又以“九”代稱,故從下數(shù)第五爻稱“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稱“得中”,而且從總卦來看,它處于奇數(shù)的位置,陽爻處于奇位稱“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從其所處位置來看,就是大吉之位。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天,《易經(jīng)》稱其為“飛龍在天”,此時龍星處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為大吉大利之象。龍是古代南方吳越先民的原始信仰,以龍作為部族圖騰神、保護神,自比是龍的子孫,他們不僅有“斷發(fā)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在每年“飛龍在天”的仲夏端午舉行盛大圖騰祭,酬謝龍祖恩德,祈福納祥、壓邪攘災(zāi)。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后世的節(jié)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跡。端午文化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先祖?zhèn)冹缶锤械律褡娴娜宋木褚约白非蟆疤?、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yīng)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思想。端午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端午節(jié)的民俗活動相關(guān)文章:
★ 2022端午節(jié)活動創(chuàng)意方案策劃10篇
★ 2022年傳統(tǒng)端午節(jié)紀念活動方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