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5篇
2015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一:且以作品論英雄
自孔孟以來,我們的閱讀方式、欣賞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論世”。我們大多認定“文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
我們很容易理解“言為心聲”,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謂“郁結乎心而發(fā)乎聲”,作品本身定然有著作者個人人品的滲透。引美學家蔣勛之言:“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句,我認為不是詩歌上的技巧,而是詩人心靈上動人的東西。同樣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過去了,卻沒有看見”。試想,若是杜甫沒有憂國憂民之心,又何來發(fā)自肺腑之言?偉大的心靈,投影在文學上,依然是偉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這并不是說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脫俗之人。我們從小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讀猶太人斤斤計較、視財如命的險惡心腸,末了明白人不能為金錢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與良善——但事實上呢?莎士比亞成名后的歲月一直為錢財奔波。他斂錢如命,甚至發(fā)放高利貸斂資,更因一家人無法如期還清財物而氣急敗壞、對簿公堂。這時候我們再看元好問的“文章寧復見為人”,便顯得格外諷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寫就它的筆桿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樣操琴無數(shù)、推演其人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樣“知其人、論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未必掛鉤,那又何必糾結其人品如何?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寬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謂“文以載道”,作品之“道”,為其根本。我們不妨說,如果一部作品傳遞了人品的真、善、美,讀之令人動容、發(fā)人深省,那它就已經(jīng)達到了“作品”所應達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無法從作品中推知的情況是可能發(fā)生的——并不在對作品的考慮范圍之內。作者或許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學史最終告訴我們,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認為,面對作品時,要且以作品論英雄。我們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懷并愿意將其內化為修養(yǎng),但我們也能從《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義忠誠的不竭力量。作者終將逝去,其人品也會銷蝕不見;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澤古今。作為重,道為重,人品須臾如蒼狗,應以作品論英雄!
2015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二:在自然中生活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是否你總幻想著乘一葉小楫輕舟,在半人高的荷葉中穿行。讓雙手優(yōu)雅地撫過帶著露珠的蓮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讓你沉醉。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總向往著能在一個寧靜的月夜,獨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內心的旋律,詩情畫意的時間在此刻為你停留。
而殘酷的現(xiàn)實總將你從夢想中喚醒,你身陷于這喧囂的都市中,何處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悵更不必悲戚,閉上雙眼,聽聽靈魂的聲音。城市的軀殼擋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顆善感而自然的心,這個城市便會披上一層茸茸的綠意。
清晨,走在路上。岸邊的柳樹,在風中輕輕地撫摸著微微顫動的水面,卻沒有一毫柳絮的飄飛,大概他們早已在春風中飛盡了吧。在匆忙的腳步中,我們不知錯過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為何不抬頭望望天邊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遺落的霓裳,金色的陽光正透過薄霧向你微笑。陽光打著卷,慵懶地躺在樹葉上,讓那翠綠的血液閃著誘人的光。剎那間,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棟棟高樓仿佛成為了熱帶雨林中的棵棵參天大樹,耳旁不絕的車鳴變成了鳥兒的悅耳歌唱。你在參天古木中漫步,而陽光輕輕把你圍繞。原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剎那的感動。
連綿不絕的雨絲讓計劃好的周末泡了湯,你靠在窗邊百無聊賴地打發(fā)時間。這時一顆調皮的雨珠從它浩浩蕩蕩的隊伍中逃了出來,在你手臂上濺起一朵晶瑩的小花,你抬起頭望著煙雨朦朧,恍惚間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撐著油紙傘默默前行。走過一片池塘,雨連成了線,在水面上打出一個又一個圓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葉上,靜靜地看著這生命的流逝。多情的流水正從你腳邊繞過,不遠處,一朵紅蓮開得正盛,微風拂過,它一低頭的溫柔深深打動了你的心。突然就覺得心中一片開闊,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雖然你仍身在這都市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顆詩意的心。
把自然收藏于胸,這個都市里便處處彌漫了自然的呼吸。
2015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三:言自心,文成人
古人云: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作者的性格特質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個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則為文局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固然“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文品與文章有背離的可能,然也有邊角可見其為人。
內在人品、精神形象與外化表現(xiàn)息息相關,即便達不到完全一致,也終有相應透射。美國史學界在研究二戰(zhàn)時流行過一句話:一個性格溫馴善良的男人,他做夢也不會把刀插進一個孕婦的肚中。同樣,人的人品特質也是如此,倘若純情溫良,怎會行文浮躁局促;倘若個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會透露出作者的性格特質與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為心聲”。
內在人品特質是外化表現(xiàn)的最大操縱者,常有人說我心思細膩,因而行文結構縝密,文字靈動,大抵也出于此。
生命的經(jīng)歷塑造了性格與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之時參軍的畢淑敏稚嫩而濕潤,在懸崖峭壁上俯瞰時積蓄了對生命的珍重;在惡劣高原上慶生時體悟了青春的沉甸。“動輒行者無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醫(yī)心,給予了她有條不紊的規(guī)章,歷練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筆常常令人震顫,這般凝結于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質與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紋,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這是她對生命的堅定與執(zhí)著;“氣質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這是她對個人修養(yǎng)的提煉升華。諸如此類的的撼人心靈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謂“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蘊哲思的細密針腳縫綴成其人品與性格特質。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為“以文輔仁”。
文字以一種無形力量使人與之發(fā)生共鳴,即便個人品行與行文有輕微錯位,人也會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質,從而完滿自身,更使人與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國平曾言:“閱讀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如此看來,文字所迸發(fā)的力量著實能深刻影響人,那么個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嘗不會與人緩慢靠近呢?
文與人品相輔相成,共同致力于人與文的趨向完滿。性格與人品并非瞬時性組構的,復雜的內在誠然與文章之內涵時而不對應。但必須承認一點:文如其人,言為心聲。真正值得被親手寫下的文章不需要虛與委蛇般奉承,即便如此,也只表現(xiàn)出其為人的假意逢迎,也不失為顯現(xiàn)人品的一種方式。由此也可見文與人的一致性。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為清正之人的終生追求。
2015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四:慚愧也是一種美德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說:“惡,往往是曇花一現(xiàn)的,都要和作惡者一同滅亡;而善,則永世長存。”人都會做錯事,只要會內疚,會慚愧,就是一種美德。因為,會產生慚愧之心的人,一定有一顆崇善之心。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剛上車的男孩請求司機等一等他的媽媽,一分鐘后他的媽媽還沒來,車上的人開始抱怨,孩子的媽媽耽誤了大家的時間,這時,孩子的媽媽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看故事時,我們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到了車上的乘客們身上?他們?yōu)槭裁闯聊?是因為先前不知道孩子母親是殘疾人,對自己錯怪了他人而慚愧,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故事,因為乘客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且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了慚愧。可以這樣說,他們抱怨行動遲緩的母親時,心中的善良尚未復蘇,可當他們的雙眼看到殘疾母親艱難行走時,他們深藏心底的善良被激活了。這是令人高興的。
原諒他人的錯誤,是一種美德;漠視自己的錯誤,是一種惡習。車上乘客沒等他人提醒便能自省,他們選擇了承認自己的錯誤,給他人以理解,在沉默中感到了慚愧,這也是一種崇高的美德。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如是說。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少年叫周處,年少時胡作非為,為禍鄉(xiāng)里,后來浪子回頭,改過自新,為鄉(xiāng)野除掉了“三害”,名揚古今。
別因感到慚愧而羞恥,因為慚愧本身是向善向美的,只是,別讓你的慚愧吃到。
2015年3月2日,在T168次列車上,一母親說兒子才上一年級,沒超過高不用買票,隨后測身高,男孩已超1.2m的購票標準。女子因兒子雖高,但年齡太小不愿補票,男孩在這時說道:“我今年11歲,上四年級了,這是我的壓歲錢,可以給自己補票。”母親看了看兒子,沒有說話,默默地低下頭,從身上拿出錢為兒子補了票。等列車員轉身離去后,母親對兒子說:“兒子,這件事是媽媽的錯,你做得很對,媽媽為你自豪,以后媽媽再也不會這樣了……”
男孩糾正了他媽媽的錯誤,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而母親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了慚愧,兒子的車票補上了,差點在兒子心靈上留下的陰影也及時抹去了。一切都沒有缺憾,一切都還算完美。能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并改正,這也是一種美德。
人難免犯錯,你在錯誤面前感到過慚愧嗎?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達慚愧,慚愧也是一種美德。
2015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五:賞之以文,考之以史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錯,閱讀時總有此種體驗:朗讀唐詩宋詞,體會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憂國憂民;品讀近現(xiàn)代文學作品,仿佛看見海子的不羈,林徽因的柔中帶剛……文章與作者本人總是相似的,好像父母與孩子,血脈思維息息相通。
但,總有例外。
金人元好問就認為“文章寧復見為人”,作品有時甚至會背離人品,呈現(xiàn)出虛偽的作者,這又作何解呢?
實際上,這兩種理論并不矛盾。性情確實影響文章,但影響的是“心文”。這種文章本就是作者抒發(fā)內心世界所作,字字皆關情。書寫之時,作者力求將內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極力展現(xiàn),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寫成的文章,常常帶著某種歷史也抹不去的光輝。就好像《報任安書》,哪怕讓一個早將司馬遷的故事爛熟于心的人來閱讀,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與之相對的是“用文”。這種文章總有某種實際用途。高尚但貧困的作家可能寫下流作品換稿費糊口,小人則以修飾之文博取功名。這種文章,如何不背離作者人品?
兩種文章魚龍混雜,被蒙騙是免不了的,因此,我們才要賞之以文,考之以史。
“賞”,文章是“賞”的。我們閱讀,便是在欣賞,欣賞文辭佳句,并試圖從字里行間拼湊出作者的形象。但這形象也只作欣賞用,若拿來作嚴謹?shù)恼撌?,未免太過輕率。在未分清心文與用文之前,這個形象只是我們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時,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記載的作者生平、他人評價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獵俗語所說:“熊大窩里怎樣,才是怎樣。”作者在生活中怎樣,人品才怎樣。
高尚的作者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時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內涵,將他的文章與人品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有益無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們也能了解到個中緣由,作出客觀的評價。偽造者在史料面前是無處遁形的,花言巧語的功名,騙得了一世,騙不了百世。
賞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結合,作者的真實才清晰浮現(xiàn)。以如此客觀之態(tài)度品讀古今作品,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獲得超越區(qū)區(qū)一紙文字的精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