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六篇
南仁東1963年就讀于清華大學,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博士學位。后在日本國立天文臺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介紹六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篇1
前不久,國家天文臺宣布,“中國天眼”FAST發(fā)現(xiàn)新脈沖星,其中兩顆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fā)現(xiàn)脈沖星。當這一舉世矚目的FAST首批成果公布,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時,距離“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已有1個多月的時間。20多年的努力鉆研,終于讓世人看到了研究成果。“我終于看見了你,而你卻再看不見我?!比缃?,這是許多人在緬懷和追憶南仁東時內心發(fā)出的深情和敬意。”
打小就“野” 少年南仁東的“科學夢”1945年,南仁東出生在遼源市,家里六個孩子中排行老二。由于家庭條件一般,一家人寄住在外婆家,生活很清苦。近日,記者走進南仁東弟弟南仁剛的工作畫室,與他和南仁東生前的同學了解“天眼之父”小時候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采訪中,許多人描述了他們心中的南仁東。
70歲的張平和南仁東過去是鄰居,他說:“我從小就很仰慕南仁東,他記憶能力超強,解題方法獨特,詩詞、文化、繪畫等方面樣樣精通,所以在朋友中比較有威信?!?/p>
“上學時南仁東并不是苦讀型的學生,我們都喜歡和他在一起玩兒,能長不少知識?!?5歲的董繼咸是南仁東的同班同學,由于成績和表現(xiàn)突出,所以老人對南仁東上學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對南仁東少年時光了解比較詳細的自然是他的家人。望著桌子上擺放的哥哥生前照片,南仁剛難掩悲痛,他說與哥哥相處最多的時光便是在童年。河套摸魚、彈溜溜、采艾蒿……這些兒時的記憶,讓南仁剛至今難以忘懷。
“我哥哥是個有民族氣節(jié)的人,從小到大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為了攻克科研難關,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和困難?!泵看翁峒案绺?,南仁剛都會很自豪地向身邊朋友和家人述說著自己有個了不起的哥哥。
童年的南仁東創(chuàng)造力和記憶力更是了得,具有超強的邏輯推理能力。
南半球的星星是什么樣子的?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嫦娥……在同齡孩子眼中,南仁東眼光長遠,對科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望。
1963年,南仁東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通化市無線電廠工作。
心有大我,科技報國 心甘情愿為國效力
1994年始,南仁東主持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人們習慣稱它為“中國天眼”,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此后的十多年間里,世界上多了一位名叫南仁東的“勘探者”和“推銷員”。
南仁東深知,這種大工程的立項非常艱難。不立項就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團隊。初期勘探結束后,大多數(shù)人都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單位,只有南仁東滿中國跑,尋求合作單位。
天文臺沒錢,他出差坐火車硬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他還設法多參加國家會議,逢人就推銷項目,“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苯洑v了最艱難的十多年,F(xiàn)AST項目逐漸有了名氣。
2007年,國家批復FAST立項。
2011年3月,村民搬遷完畢,F(xiàn)AST工程正式動工建設。開工那天,南仁東在洼地上,默默看著工人們砍樹平地,他對身旁的工作人員說:“造不好,怎么對得起人家?”
大國工匠精神 樸素想法成國之重器
FAST項目啟動后,南仁東參與到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參加每一次會議。
從壯年到暮年,他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同事和學生們評價他“20多年只做了這一件事,F(xiàn)AST項目就像為他而生”。
關鍵技術無先例可循、關鍵材料急需攻關、核心技術遭遇封鎖
……
從預研到建成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里,南仁東帶領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難,實現(xiàn)了由跟蹤模仿到集成創(chuàng)新的跨越。
對于一名在國際射電天文界頗有影響的天文物理學家,南仁東會的工種比一般技工都多。在10年的基層生產工作中,他不僅學會了車鉗鉚電焊,還能開山放炮,外加電鍍和鍛造。
在2016年央視采訪南仁東的鏡頭中,就有南仁東手拿銼刀俯身工作的場景。
為此,南仁東自謙地說:“我不是一個戰(zhàn)略大師,我是一個戰(zhàn)術型的‘老工人’。”
辛苦付出只為一件事 “國家投了那么多錢,我就得負點責任”
做好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多年來堅持做好一件事。
為了搞科研,南仁東經常是這樣度過:整日奔波在陡峭的山巖上,餓了就對付口面包,困了干脆就睡在建筑工地的鐵床上。
2009年,是南仁東最后一次回到遼源,也是父親故去21年、母親辭世的第11個年頭。
坐在父母墳前的南仁東久久不動,默默地流著眼淚。
其間,他說得最多一句話就是“對不起父母,我把時間都放在搞科研項目上,真的沒有時間照顧父母?!?/p>
“這么辛苦值得嗎?”看到哥哥這么賣命的搞科研,南仁剛心疼地問。
“值得,一切都值得?!睂τ谶@樣的問題,南仁東總是對家人和身邊的朋友給予堅定回答。
“我談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沒有特別多的理想,大部分時間是不得不做。國家投了那么多錢,我就得負點責任?!边@是南仁東生前在央視接受采訪時說出的樸實話語。
一份最寶貴的遺產 世界天文史上鐫刻新高度
2017年9月15日,72歲的南仁東離開人世。
不是院士,也沒拿過什么大獎,南仁東把一切看淡。一如病逝后,家屬給國家天文臺轉達的他的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天眼”,就是他留給我們的最寶貴遺產。
20多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了新的高度。
斯人已逝,追思猶存。
與南仁東共事的同事和同學們坐在辦公室,仿佛在等著他的到來;
家人們坐在家里,望著南仁東的生前照片,好像還在享受著團聚的幸福時光。
……
南天庚,南仁剛之子,是南仁東最喜歡的幾個晚輩之一。他告訴記者:“得知大伯去世的消息,幾天都無法釋懷,但認真思考過后,覺得這樣是不對的,最好的緬懷方式應該是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以告慰大伯的在天之靈?!?/p>
夢想起航的地方——南仁東在通化工作生活點滴
通化,長白山腹地的一座山城,這里群山環(huán)抱,風景秀美,川流不息的渾江沿城流淌。
1968年11月,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的南仁東,帶著書生意氣,一路風塵來到通化市無線電廠報到。
與當時一身“戎裝”的年輕人相比,蓄有青年胡、穿黃色緊身褲和尖亮皮鞋的南仁東格外亮眼,給大家的印象是很“另類”。
“巧匠”顯身手 清華高材生的“擔當”
1969年,通化市無線電廠開始研發(fā)便攜式小型收音機。有繪畫功底的南仁東,被選入小型收音機外形設計四人小組,雖然是剛出校門的學生,但他知識豐富,思維縝密,在反復測算和綜合各種影響因素后,和同事共同努力,使模具一次通過注塑測試。
關鍵的難題在“巧手”南仁東這里迎刃而解,使該廠提前進入試生產和批量生產。一時間,“向陽牌”便攜式收音機走俏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牛刀小試,南仁東用能力證明自己不僅僅是一名清華畢業(yè)生,還是一名“巧匠”。
1970年,通化市無線電廠開始研發(fā)10千瓦電視發(fā)射機。南仁東得到消息后,便表示要加入其中,由于表現(xiàn)突出,他被任命為電視發(fā)射機研制小組長。研制過程需要消化的圖紙有兩麻袋,大家整日忙碌,南仁東更是手不離圖紙,眼睛熬得通紅,常常工作至午夜。
經過半年多的攻堅苦戰(zhàn),產品順利通過省級驗收。由南仁東主導設計的發(fā)射機外形被吉林省工業(yè)廳評為第一名。
進廠不過兩年,連續(xù)三次出手,且招招露亮,這讓南仁東在通化無線電廠名望陡升,很多人都知道南仁東是個能唱、會畫、手巧,工作起來有思路的能人。
打開思想“閘門” 留下的是無限追思
閑暇時的南仁東喜歡畫油畫,內容大多為人物和山水。很多人看他畫得好便向他索要,他總是有求必應滿足對方。有朋友新婚或搬家,他知道后都會主動送一張自己的得意之作。
南仁東有個特點,他畫的油畫和素描從不署名,為此,他曾向朋友解釋說,“我不想讓別人記住我。”但南仁東的這一愿望只實現(xiàn)了一半,記者采訪的所有人都對他記憶猶新,仿佛昨日。
71歲的米光是南仁東生前好友,接受采訪時他拖著羸弱的身軀,顫顫地站在門前迎候時,我們意識到不該打擾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我們將米光扶上床,靜靜看著老人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
片刻后,老人開始講述他與南仁東的故事,誰知第一句便哽咽著說不出來,眼眶中噙滿了淚水……
翟所增,包裝車間一名普通學徒工,比南仁東小8歲。因翟所增一身“江湖氣”讓南仁東很擔心,為防止他“出事”,南仁東總是找借口把他攏在身邊,不給他“社會活動”時間,并從工作、生活上給予關照,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翟所增夫人歷建華說,南大哥更像我們的父親。
李天成,一名普通的鍋爐工人,平時與南仁東并無過多交往。當李天成家蓋房時,身為技術科長的南仁東竟過去幫忙脫坯。廠里人知道后都說:小南心眼好,誰的忙都幫。
難舍鄉(xiāng)愁 割不掉的山水人情
1977年,國家宣布恢復高考制度。此時,已有一雙女兒的南仁東決定重新深造。
為了不影響工作,南仁東就利用在家的時間自學。通過不斷努力,1978年,南仁東如愿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
隨著開學日期的臨近,南仁東的心情卻從當初的興奮變成了焦躁不安。他舍不得通化,更舍不得朝夕相處10年的朋友們。
廠里了解他的情況后,特意安排兩名同志與他同行去北京報到。后據(jù)兩名同行者講,南仁東上車便哭,直哭到遼寧錦州溝幫子方才收住淚水……
就在大家以為緊張的學習會淡化他思鄉(xiāng)之情時,入學兩個月后的南仁東突然回到通化,并告訴好友們他不回校了,準備回廠上班。
突然的變故讓南仁東夫人郭嘉珍大吃一驚,她立刻找到南仁東好友,請他們勸丈夫回校上課。
在南仁東生前同事劉紹禹的記憶里,最后是郭嘉珍的父親說服了南仁東。
當?shù)弥先蕱|候車準備回校,劉紹禹立即趕往車站,兩人相見后便放聲大哭,以致驚動了站內值班警察……
同事眼中的南仁東
“多想再和他喝點小酒”
今年76歲的劉紹禹是原通化市無線電廠技術副廠長,與南仁東生前交往甚篤。
再談南仁東,劉紹禹的神情充滿了悲傷。
起初,劉紹禹在廠子里的廚房幫廚,南仁東則在小金工車間學徒。在劉紹禹的眼里,南仁東就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閑暇時,南仁東最愛看書,有時連藥品說明書都要拿來看個仔細。
“我和南仁東的故事很多,說出來都是笑話。如果可能,我多想和他再喝點小酒、吃點飯啊……”
劉紹禹說到這時,言語哽咽。
“翟小子”眼中的南大哥
“我大哥在廠里的時候他是我的依靠……”眼前這位穿著哈倫褲、腳穿土黃色軍靴、張嘴閉嘴“我大哥”的人叫翟所增,他口中的大哥就是南仁東。
今年64歲的翟所增是通化本地人,入廠工作時只有18歲,那時候只顧著玩兒,直到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南仁東?!拔椰F(xiàn)在穿的衣服,都是我大哥給我郵來的,他惦記著我?!?/p>
南仁東從來不叫翟所增大名,一直都管他叫翟小子,并以“大哥”的形象自居。
采訪翟所增時,記者在他家的臺歷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南大哥,2017年9月15日離世……
對翟所增而言,南仁東雖然走了,但每每想起他便心生溫暖……
酷小伙也有溫情一面
蓄著小胡子,穿著緊身褲……
這是80歲的張鳳桐回憶南仁東剛進廠時的模樣。
南仁東給身邊的人留下的印象永遠都是酷酷的樣子,不了解他的人可能不會知道他還有這么溫情的一面。
“得知南仁東生病后,我一直在聯(lián)系他,但一直不接我電話。發(fā)短信他給我回道:沒事,我現(xiàn)在還上班呢,給大嫂代好?!焙髞砦也胖?,他的嗓子說話費勁,他不想讓我們知道,怕為他擔心和難過。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篇2
2021年1月31日晚8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大型文化節(jié)目《故事里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天眼之父”南仁東》,以“天眼之父”南仁東的逐夢故事再造了新時代中國故事的經典,致敬時代精神,讓璀璨的中國星光閃耀世界!
節(jié)目現(xiàn)場邀請到曾經與南仁東先生一起參加FAST建設工作的三位工程技術人員和南仁東的夫人郭家珍女士,共同回顧國家科研重器的誕生史,講述中國“天眼”的感人故事,其中就包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青年技術骨干、河北師范大學校友甘恒謙。
甘恒謙是我校物理學院物理學專業(yè)2001屆本科畢業(yè)生,并于2001年考入北京大學天文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曾師從南仁東先生學習射電望遠鏡有關技術,并在南仁東指導下,開始仿真計算FAST焦面場,進行項目相關的可行性研究。博士畢業(yè)后,他直接進入國家天文臺FAST項目組工作,負責接收機前端射頻電路的設計與組裝,并參與FAST電磁兼容測試工作。甘恒謙回憶說,2011年3月FAST正式開工建設,當年秋天他第一次來到FAST施工現(xiàn)場時,看到的還是布滿泥濘的土地與棱角尖利的石塊,“當時的大窩凼,是個不想再去第二次的地方”。但他和建設團隊一起,在FAST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的帶領下,經過5年多的艱辛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在2016年9月建設完成這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和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熬驮谀情g辦公室里,我們經常和南仁東老師一起工作到凌晨三四點?!蹦先蕱|的學生甘恒謙回憶起為FAST奮戰(zhàn)的日日夜夜忍不住感慨,“南老師這20多年幾乎沒干別的,就專注在FAST工程這一件事情上?!?/p>
跟隨南仁東先生15年的甘恒謙也成長為FAST望遠鏡的技術骨干,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fā)展中心電子與電氣工程部主任,負責FAST強、弱電系統(tǒng)與接收機系統(tǒng)的運行維護和必要的升級工作,曾獲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青年學者”等榮譽稱號。
本期《故事里的中國》戲劇部分,采用透視、投影和大屏等多媒體手段,打造出一個光影縱橫的“星空宇宙”。從小懷揣星辰大海的少年南仁東和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的南仁東,在同一個星空下對話,完成一場信念和精神的接力。
在排練過程中,節(jié)目特別邀請到FAST運行和發(fā)展中心高級工程師甘恒謙進行現(xiàn)場指導。跟著南仁東學習十五年的甘恒謙,不僅幫演員深入認識南仁東,還為劇組提供了更加準確的天文知識。當被問及大家管南仁東叫“南老”還是“南老師”的時候,甘恒謙說:“大家都叫南老師,他七十多歲,其實看上去還是很年輕、很朝氣。南老師非常喜歡的一個詞叫年富力強!”南老師對工作要求十分嚴格,“如果我們在工作上出現(xiàn)稍微的失誤,他的脾氣一上來就是瞪著眼睛拍著桌子,基本上一句好話都沒有!”。甘恒謙表示,“感謝劇組的付出,讓南先生的事跡讓更多的人知道。”
FAST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簡稱,又被譽為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并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其科學目標主要包括:將中性氫觀測延伸至宇宙邊緣,重現(xiàn)宇宙早期圖像;探尋發(fā)現(xiàn)脈沖星,建立脈沖星計時陣,參與未來脈沖星自主導航和引力波探測;主導國際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網,獲得天體超精細結構;進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視,檢測微弱空間信號,參與地外文明搜尋等。截至2020年底已新發(fā)現(xiàn)了200多顆脈沖星。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篇3
1月11日,“中國天眼”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靈敏度達到全球第二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2.5倍以上。通過國家驗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成功的標志,意味著“中國天眼”完成了工程師和科學家之間的交接棒,同時吹響了凝練科學方向、集中科研力量、全天候觀測、加快科學研究的集結號。(來源:新華社)
從器不如人到技高一籌,這一變化體現(xiàn)出中國望遠鏡技術實現(xiàn)了從追趕到局部領先的跨越。
中國人經歷過技術落后,受人欺凌的時代,更懂得珍惜每次的技術突破,也更明白每一次的技術進步甚至領先意味著什么。而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技術進步背后,是默默奉獻、不為人知的科研人。
南仁東被稱為“中國天眼”之父,他是“中國天眼”的主要發(fā)起人和奠基人,幾乎參與了“天眼”建設的全部環(huán)節(jié),為工程順利落成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從1997年提出FAST工程概念后他力主中國獨立建造到2017年逝世,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中國射電望遠鏡的建設上,期間為了尋址,十二年里幾乎跑遍了貴州所有洼地,工程建設的五年半他牢牢扎根在現(xiàn)場,他曾說“(天眼)如果有一點瑕疵,我們對不起國家”,其中體現(xiàn)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所有人為他豎起大拇指?!澳赀^古稀未伏櫪,尤向蒼穹寄深情”,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中國天眼”的建設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彰顯品格之高尚,精神之偉大。截至目前,F(xiàn)AST已發(fā)現(xiàn)132顆優(yōu)質的脈沖星候選體,其中有93顆被確認為新發(fā)現(xiàn)的脈沖星。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篇4
一個人的夢想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有多久?久到能夠穿越一生。
“天眼”能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觀測范圍可達宇宙邊緣。借助這只“天眼”,科學家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察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疤煅邸敝改先蕱|功不可沒。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有望在未來20年保持先進地位。但24年前,“天眼”還未建成的時候,東京國際無線電科技聯(lián)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無線電的環(huán)境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無線電信號增多會影響射電望遠鏡的準確性),接受更多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坐不住了,一把推開同事的門:“我們也建一個吧?!?/p>
南仁東當時在日本國際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擁有世界級別的科研待遇和條件??伤麉s說我得回國,而后立刻踏上了歸國之路。
南仁東這條逐夢之路異常艱辛,單為FAST選址就耗用了他12年的時間。建設FAST的理想地址是遠離電磁波干擾的山谷里,以確保準確度。為了尋找這樣的地方,南仁東帶著300張衛(wèi)星遙感圖,幾乎走過了中國西南的所有大山,踏遍了大山里的所有洼地。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村子,南仁東去了;一些當?shù)剞r民走著都費勁的路,南仁東去了;一些從未有人踏足過的荒野,南仁東也去了。在實地探查了80多個洼地后,終于找到了建造FAST的最佳地點。
地址選好后,南仁東又繼續(xù)了他的逐夢之路。數(shù)千塊單元組成的球面反射面技術是FAST的最大創(chuàng)新點之一,目的是通過改變單元反射面的位置來保持拋面形狀。如果FAST要追蹤某一顆天體就可以通過移動數(shù)千的單元來實現(xiàn)。但對反射面上饋源艙定位要求很高,而饋源艙是由鋼索吊起來的,所以對鋼索強度和定位系統(tǒng)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南仁東和他的團隊提出新方案,但在模型試驗時出現(xiàn)了一個嚴重問題,饋源艙指向一直達不到最大觀測角標準。又經過了很長時間研究、測試尋找愿意的廠家,為FAST提供經驗和產品,終于成功建成了“天眼”,南仁東讓他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但不幸的是,“天眼”建成還沒到一周年,南仁東就去世了。
當個人名利和報效國家不可兼得時,南仁東用他的選擇告訴我們何為愛國,何為奉獻;當事業(yè)面臨艱難險阻,目標看去遙不可及時,南仁東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何為夢想,何為堅守。
南仁東是我心中的英雄。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篇5
他精勤求學,以狀元的身份進入清華學習;他堅忍不拔,為了一個質樸的科學理想,幾十年如一日地奔走,最終成就了「中國天眼」項目;他淡泊名利,在國際相關學術領域享有盛譽,卻在主持「中國天眼」項目十年間,不但沒有任何榮譽加身,甚至連他的故事也鮮為人知,他就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
精勤求學,從清華走出的射電望遠鏡專家
1945年出生在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qū)的南仁東,6歲上學,先后就讀于遼源中興小學校、遼源四中、遼源五中,因學習成績異常突出,屢獲學校表彰.1963年,南仁東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優(yōu)異成績奪得「吉林省理科狀元」,并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是當時四平地區(qū)10年間唯一考入清華大學的高材生.
考入清華大學后,南仁東為了自修英語(主修俄語),常一個人在公交車上學習,往往從始發(fā)站學到終點站.在自修英語期間,他整日抱著一本英語詞典,背會一頁就撕掉一頁,直至脫離字典.
據(jù)南仁東弟妹回憶,當年哥哥回家探親期間,一邊哄著2歲的侄子,還一邊捧著英語書,即使侄子尿在了他身上他都不知覺,那股執(zhí)著的學習勁頭讓她記憶猶新.
據(jù)南仁東弟弟、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仁剛介紹,哥哥上學時愛好廣泛,不偏科,課余喜愛繪畫和音樂,且繪畫水平精湛.1990年,南仁東在日本國立天文臺當客座教授,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的油畫《富士山》至今被懸掛在該校的大廳里.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組首席研究員、星系宇宙學部副主任陳學雷回憶南仁東當時求學的趣聞:他首次到國際著名的射電天文研究中心荷蘭astron訪問時,級別低不夠資格坐飛機,只能坐火車橫穿西伯利亞,經蘇聯(lián)、東歐等國家去荷蘭.可沒想到的是,過境的蘇聯(lián)、東歐國家邊防海關人員向他索要賄賂,不給錢過不去,只好給錢.但南仁東當時帶的錢本來就不多,這樣在中途錢就不夠了,不夠買去荷蘭的車票,這怎么辦呢?他用最后剩的一點錢到當?shù)厣痰曩I了紙、筆,在路邊擺攤給人家畫素描人像,這才掙夠了前往荷蘭的票錢.當時很多荷蘭人,甚至一些astron的天文學家都對中國有很多偏見.南仁東不怵他們,有不同意見就和他們辯,最后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南仁東與國際同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南仁東在相關學術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1984年始,使用國際甚長基線網對活動星系核進行系統(tǒng)觀測研究.在這一領域的早期發(fā)展階段,主持完成歐洲及全球網十余次觀測.在國際上首次將vlbi「快照」模式應用到天體物理觀測領域;他發(fā)展出的vlbi混合成圖,達到當時國際最高動態(tài)范圍水平.建立國內相關后圖像處理中心,使80年代國內進行vlbi數(shù)據(jù)分析成為可能.多年的突出成果得到國際同行贊譽和認可,2006年,在他不在場的情況下,各國科學家推選他為國際天文學會射電專業(yè)部主席.
古有十年磨一劍 今有二十二年「鑄天鏡」
1993年,國際無線電聯(lián)盟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科學家們商議,要在全球電波環(huán)境惡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這下南仁東忍不住了,他跑去推開中國參會代表吳盛殷的門,激動地說:「咱們也建一個吧.」
只是當時那些西方國家的科學家沒能想到,這個來自當時還不富強的東方國度的科學家,為了這句話、為了這個理想,傾注了余生.
事情在一開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難.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個項目:如此大的射電望遠鏡設計建造技術困難很多,此外地質條件和工程成本都跟不上.巨額的資金成本和施工與技術等方面的困難使得很少有人相信這是一個可以完成的項目.
為了提高「中國天眼」項目的名度,南仁東滿中國跑.為了尋求技術合作,他坐火車從哈工大到同濟,再從同濟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他還設法多參加國家會議,逢人就推銷項目.南仁東回憶到「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經歷了艱辛的10多年,「中國天眼」項目總算漸漸有了名氣.
為了在貴州選到最適合建造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位置,南仁東分析了上千張衛(wèi)星地圖,實地考察了上百個地區(qū),白天黑夜不停地走訪.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天文局局長張智勇在1994年工程選址時認識了南仁東.他回憶,南仁東長期奔波于北京、黔南、平塘等地之間,平塘縣的幾十個候選臺址他都親自去考察.「沒有路,他就拄著拐杖跟大家一起爬山.一身簡樸的工作服,沒有一點架子.」當時,周邊縣里的人也幾乎都認識南仁東,許多村民至今還記得他追著當?shù)厝溯^真發(fā)問的樣子——「下雨了會不會有落石滾下來?」,「這里天氣到底怎么樣?」
終于有一天,南仁東踏上了大窩凼,這是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像天然的巨碗,四周的青山環(huán)抱著一片洼地,自然條件與「天眼」的需求完美匹配.直到這一天,「天眼」的選址才算有了著落,而此時,時光已經悄然流過了十多年.
2006年,中國科學院召開各院長會議,聽取各個「十一五」大科學工程的立項申請匯報,南仁東在會上為「中國天眼」申請立項得到通過.在最后的國際評審中,他需要用英文發(fā)言,由于害怕出錯,他提前把整篇稿子背了下來.
2007年,國家批復「中國天眼」立項.2011年3月,村民搬遷完畢,「中國天眼」工程正式動工建設.開工當天,南仁東在洼地上,看著工人們砍樹平地,他默默凝視著這片本來住著村民的土地,良久之后開口自言自語到:「造不好,怎么對得起人家?」語言質樸平淡,內心的那份責任感卻是那么熾熱.
項目啟動,南仁東成為首席科學家之后變得更加忙碌.他參與到 「中國天眼」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參加每一次會議.成員在做決定之前都要來聽聽他的意見.
不認識他的人,初見面覺得南仁東像個農民——面容滄桑、皮膚黝黑,夏天穿著t恤、大褲衩騎著自行車.在他的助理姜鵬看來,在「中國天眼」項目里,術業(yè)有專攻,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學,有人不懂金屬工藝,有人不會畫圖,有人不懂無線電.「這幾樣你能懂一兩個就算不錯了,但偏偏南老師幾乎都懂.」
「天眼」項目從安裝第一塊反射面板
到即將完成的過程
克服了一項項看似無解的技術困難,天眼終于完工.2016年9月,此時已罹患肺癌,并在手術中傷及聲帶的南仁東,不顧身體病痛,從北京飛赴貴州,在遠處目睹了經歷漫長施工歲月的「中國天眼」正式啟用儀式.在他的注視下,這項雄偉的工程從此凝望太空、永恒堅守.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就能率先接收到外星文明發(fā)出的訊號……
悄悄離去,不帶走一片云彩
「10年之后,南仁東所成之大美『中國天眼』必將舉世皆知.」「中國天眼」副總工程師、國家天文臺射電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學家李菂說.
英國媒體評論:「中國的巨型射電望遠鏡是其遠大的科學雄心的象征」,相關專業(yè)人士稱:「中國的射電望遠鏡將持續(xù)領先世界二十年.」
南仁東的助理的姜鵬說:「這個龐雜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項目,就像是為他而生.」
南仁東對自己的工作卻十分謙虛:「我不是一個戰(zhàn)略大師,我是一個戰(zhàn)術型的老工人.」
正是由于南仁東這種淡泊名利、甘于奉獻而不求出名的精神,如果上網搜索南仁東的事跡,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位在國際上成名已久的老先生在2016年之前,幾乎沒有爭取過任何的榮譽表彰.
今年8月,在中國科學院公布的2017年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中,72歲的南仁東榜上有名,成為此次增選中年齡最大的候選人.然而,這位為共和國一生堅守開「天眼」的老先生卻沒能等到國家科學院院士結果公布的那一天,留給我們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南仁東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因病逝世,享年 72歲.
不求出名,舍身工作.生前沒有獲得院士稱號,沒有獲得該有的鮮花和掌聲,根據(jù)他的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也許普通人不會記得他,也不清楚他的功績,但是歷史已經為他寫好了墓志銘.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篇6
南仁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工程的發(fā)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天眼之父”。他主導提出利用我國貴州省喀斯特洼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不計個人名利得失,長期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研工作第一線,與全體工程團隊一起通過不懈努力,邁過重重難關,實現(xiàn)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2017年9月,南仁東因病逝世。
南仁東是在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進程中涌現(xiàn)出的時代楷模,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和光輝典范。他是勇?lián)褡鍙团d大任的“天眼”巨匠,為科學事業(yè)奮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精彩的科學人生,鮮明體現(xiàn)了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情懷,敢為人先、堅毅執(zhí)著的科學精神,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的高尚情操,真誠質樸、精益求精的杰出品格,不愧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yōu)秀代表,不愧為全社會學習的榜樣。
2017年11月17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南仁東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南仁東“改革先鋒”稱號,并頒發(fā)改革先鋒獎章。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跡介紹五篇相關文章:
★ 又是清明雨紛紛